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我講#情感故事#給你聽,你要乖哦~
從常規的角度來說,子女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也有責任有義務陪伴子女成長。可是,現實中有些家庭不符合這種情況。
很多外公外婆帶大的帶大的孩子,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很多都沒有得到父母的陪伴。那種父母不在了的情況當然情有可原,但是如果父母健在,卻缺失孩子成長,就是有問題的。
除此之外,還有姐姐帶大弟弟,哥哥帶大妹妹之類的情況,很多時候也是因為父母的缺席。家庭幸福的人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自然不會明白其中的艱難與苦楚。而有過這種經歷的人,則清楚地記得自己受過的每一次傷。
下面這個女人就有過這樣的遭遇,本以為結了婚就能夠擺脫過去,結果卻再一次被自己的親生母親揭開了傷疤,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麼回事。
東林老師,您好:
聽說我結婚了,我那個改嫁多年,消失多年的母親突然現身問我要錢,「女兒,你爸想買房子,你幫襯個60萬!如果你沒結婚就算了,既然你已經結婚了,有老公有婆家了,就不能不管我這個媽,別跟我說你沒錢,彩禮什麼的,本就應該是給我的。」
一直以來都在人前表現得很懂事的我,在那一刻分寸大亂,結合過去發生的一切,我變得歇斯底裡,告訴她,「那個人是你老公,不是我爸,我爸早就去世了。你窮瘋了別找我,別說我沒錢,我就是有錢也不會給你,因為你不配,你非但沒有盡過做母親的責任,而且,我永遠不會忘記我曾經問你要錢被你趕出家門的畫面!」
我雖然把她罵走了,但是並沒有心安,因為我不知道她會不會捲土重來。一想到她今後還有可能問我要錢,一想到她過去對我和弟弟的忽略,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兒。
我爸是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去世的,對於當時年紀尚小的我和弟弟來說,難免會指望我媽當家做主。可是,她卻在這時候著急改嫁,對方說不喜歡小孩子,不希望她帶著我們改嫁,於是她就放棄了我和弟弟,把我們姐弟倆丟到了外婆家。
外公外婆雖然是我媽的爸媽,但是卻管不住她。兩個老人照顧到自己的生活還可以,家裡多了兩個小孩子,生活明顯就變得很吃力了。
中間我和我弟需要學費生活費,實在沒錢的時候,我外婆就帶著我去找我媽了。結果就是我前面說的那樣,我跟外婆被我媽趕了出去,「我沒錢,你們以後不要再來找我了,我老公不喜歡被打擾!」
這種情況下,我不忍心看外公外婆借錢供我和弟弟上學,於是我就輟學了,先是工作賺錢供我弟弟繼續上學,然後我自己半工半讀繼續著學業,往事不堪回首,我有時候做夢還會夢到那段黑暗的歲月,每次醒來都要難過好久。
我外公外婆去世的時候,我媽沒有出現,這更加讓我寒心。那之後,是我一手把弟弟帶大,又當姐姐又當媽,不想讓他思想上和心理上有負擔。
我本以為那麼多年過去了,我已經變得很強大了,沒想到我媽出現的時候,我再次脆弱了起來,真的是應了那句話:我們總是把別人安撫得太好,輪到自己就失了分寸。
不過,我好歹明白這樣的狀態是不對的,我好歹明白我一直分寸大亂肯定不行,所以,我決定像一直以來安撫我弟弟一樣安撫自己,我必須讓自己變得真正強大,這樣才能徹底擺脫我那個不負責任的媽。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所謂「我們總是把別人安撫得太好,輪到自己就失了分寸」,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規律,會不會陷入這句話所說的情況,關鍵看你是否考慮得全面。
一個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人,能夠首先從自身角度出發安撫好自己,首先讓自己內心變得強大,這種狀態就能做到:既把別人安撫得很好,輪到自己時也不會亂了分寸。
而如果一個人沒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總是去安撫別人,說儘自己能想到的好話,因為自己沒有親身實踐過,所以輪到自己時,難免會分寸大亂。
就像網上經常有人說的那句話:總是為別人的感情出謀劃策的人,往往都是單身,都是紙上談兵,都是自己沒經歷過感情。
有人也用這種話評價過我,評價過很多情感作者。別的情感作者作何解釋我不知道,反正我不解釋,因為我沒必要向全世界透露我經歷過什麼,你要認為我是個廢物,隨便,你開心就好。
上面那個讀者的情況跟這種情況還不太一樣,因為她的責任心使得她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因為在她看來弟弟還小,她作為姐姐應該先把弟弟照顧好,所以才會出現把弟弟安撫得很好,輪到她自己時卻分寸大亂的情況。
不過好在她意識到這種問題了,準備著手去改變了,還是挺不錯的。其他人應該在這方面向她學習,如果你沒有她那麼悲慘的經歷,你應該學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先把自己經營好,先讓自己變得強大,然後再去安撫別人,才能於人於己雙受益。(文/東林夕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