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編變身了,在這個重要的日子,小編約上了女神,開著新款進口凱迪拉克ATS-L在深夜的魔都中環上一腳地板油,左手摸著方向盤,右手摸著副駕駛……
一圈開下來,女神已經倒在我的懷中,小聲地問到:
我做(坐)過那麼多,同樣是120碼,為什麼你辣麼快?!
小編一把扶起女神來回搖晃,撕心裂肺地叫道:
WTF,120碼等於120邁?你跟我開什麼國際玩笑啊!這都分不清,還說我快……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邁」和「公裡」有什麼不一樣呢?要知道,在中國很多人都把「邁」等同於「公裡/小時」!話說「邁」是英文mile的音譯,也就是「英裡」的意思。根據單位換算,1英裡=1609米,也就是1.609公裡。
小編掐指一算:120邁/時的速度其實是193.08公裡/時。不快才怪呢!
人們經常用「邁」來表示速度,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邁」和「公裡」、「千米」等一樣,是個長度計量單位,只有出現「邁/時」(mail/h;MPH)時才表示速度。
下面我們就把經常說錯的幾個數字換算下,看看到底有多大差距:
60邁/時=60*1.609=96.54公裡/時
70邁/時=70*1.609=112.63公裡/時
80邁/時=80*1.609=128.72公裡/時
100邁/時=100*1.609=160.9公裡/時
120邁/時=120*1.609=193.08公裡/時
是不是差距還挺大的?
我們平時說的「120邁」正常情況下在中國是不允許達到的,因為74.58邁/時的速度就等同於我國最高限速120公裡/時了。
2【碼】又是一個什麼玩意兒?
除了「邁」,有些人還習慣性的用「碼」(yard)來表示長度距離,而且還把「碼」和「公裡」劃等號。比如「我剛才開到了時速120碼哦……」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據說「碼」是英國國王亨利一世設置的。他伸直手臂,翹起大拇指說:「從我鼻尖到大拇指的距離,作為一個基本的長度單位,就命名為『碼』吧!」
所以「碼」是英式長度單位,在英國、美國和英國之前的殖民地都在使用。但這個「碼」並不等於「米」,而是——1碼=0.9144米。所以很多人常說的汽車時速「xx碼」也是不準確的。
下面我們也把常說錯的幾個數值換算下,看看到底有多大差距:
60碼/時=60*0.9144=54.864米/時
70碼/時=70*0.9144=64.008米/時
80碼/時=80*0.9144=73.152米/時
100碼/時=100*0.9144=91.44米/時
120碼/時=120*0.9144=109.728米/時
3為什麼中國人習慣叫【碼】?
中國解放初期的車輛多是國民黨軍隊留下來的美國車,那時車速表是以英裡為單位,mile 發音為「邁」。學車都是師傅傳徒弟,口授裡夾雜了許多外來語,車速都是用「邁」來表示的。 後來改公制了,速度正確叫法是「每小時多少公裡」,可能是叫習慣了,也太普遍了,還是把車速的用「邁」來簡稱。後來大概覺得「邁」是長度單位,不是速度單位,應該叫「碼」才對,叫「碼」也順口,就以訛傳訛,也就有把「碼」當成了「每小時多少公裡」的簡稱了。 這個東西大家都心知肚明,沒有人提出異議。
4520節日快樂
國內汽車速度表的單位統一為:公裡/時(千米/時,km/h)。所以就請還是正常說話吧,不要再拽洋文了……否則你的歪果女盆友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