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時被告將財產贈與第三人,原告該咋辦

2021-01-10 微法官

中國有句古話叫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然而就有這麼一小撮人,把這麼好的傳統從自己的骨子裡給摳出來扔掉了,那麼對於這種人,我們也給了他一個光榮的稱號「老賴」,當我們遇到老賴的時候,當然是要拿起法律武器來打擊的,如果在起訴的時候,他就開始轉移財產,比如說無償贈與給第三人,這種情況下作為原告,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對於這種情況,我國法律是由明確的規定的,如果在打官司的時候,作為債務人的被告就開始轉移自己的財產,將其無償贈與給第三人,這種情況下對原告權利的實現是有可能造成損害的,作為原告的債權人是可以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申請法院撤銷這種贈與的,也就是說,可以通過法院來判定這個贈與是無效的,不但贈與的無效,如果這個時候他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把這個財產低價賣了的話,作為原告的債權人也是可以申請法院撤銷這個買賣行為的,法律之所以這樣規定,也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確保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將來得到實現。

當然,債權人的這個權利也不是沒有限制的,法律明確規定,這個撤銷權實在債務範圍內才能行使,超過了這個範圍,法院是不支持的,比如人家就欠你1000塊,人家把房子贈與給人家兒子,你申請撤銷,房子價值一百萬,這就不合理了,但是他欠你二百萬的情況下,這個當然是可以申請法院來撤銷的,這就是個限度的問題,這也是合同法明確規定的。

還有就是這個撤銷權是由期限限制的,從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超過這個時間的話,那就對不起了,申請法院也不管,為啥呢,那是因為你都知道一年多了,都不去法院申請,法院這個時候就默認你不申請了,相信這個大家都能理解,畢竟你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操心,法律也不會慣著你。

再者對於這個撤銷權,原告是可以申請,申請後是需要法院進行審查的,審查後認為合理的才會進行撤銷的,撤銷的話,還要牽扯到費用的問題,這個費用一般是由被告承擔的,畢竟這是他在搞事情,這個費用可能大家不太了解,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房子,過戶費用就是這裡所說的費用,這個錢也不是個小數目的。

對於這個撤銷程序,說著容易,其實實際操作中是非常麻煩的,因為需要很多的時間對接其他單位進行處理,所以,對於打官司時候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實現的有效途徑還是要及時的進行財產保全,這樣就可以避免他進行財產轉移,只是需要出一小部分保全費用的問題,現在不是由這樣一句俗話麼,花錢能解決的事情真的是比較簡單的事情,這也叫有備無患吧。

所以說,打官司的時候,一旦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的行使撤銷權,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樣對對方來說,也是一種震懾,倒逼他儘快地履行自己的義務。

相關焦點

  • 被告與第三人惡意串通 法院判決被告及第三人協助原告過戶
    近日,臨湘市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被告蘇某夫婦與其女兒須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協助原告李某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法院查明:兩被告系夫妻關係,第三人系兩被告的女兒。兩被告蘇某夫婦共同擁有一棟四層房屋。2004年7月,原、被告籤訂了一份《套間買賣協議書》,約定被告將其名下房屋的第二層以43000元的價格賣給原告,該房屋第二層的產權屬於原告所有。
  • 邢文陽:婚內對外贈與財產的類案問題研究
    1.不同的訴訟主體有的案件是以贈與財產者為原告,受贈與財產者為被告;有的案件是以財產受損者,即夫妻一方為原告,以受贈與財產者,即第三人和贈與財產者,即夫妻另一方為共同被告。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訴訟主體亦會發生變化。譬如,一方被告下落不明,原告考慮到訴訟成本及時間利益,選擇撤回對下落不明一方被告的起訴,以達成和解或者調解。
  • 是「債務加入」還是「第三人代為履行」 ——原告詹某與被告吳某...
    是「債務加入」還是「第三人代為履行」 ——原告詹某與被告吳某、某建築公司合同糾紛一案 2020-12-22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協議離婚將房產贈與子女是否有效?能否撤銷?糾紛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在楊梅、劉朝全第三人撤銷之訴再審審查與審判監督民事裁定書【(2019)最高法民申2965號】中認為:「根據已查明的事實,楊昌國與陳曉梅在《離婚補充協議》中約定將案涉房產贈與給楊梅,但直至楊昌國、陳曉梅與劉朝全、謝剛瓊籤訂《房屋買賣協議》時,案涉房屋產權仍登記在楊昌國名下,在房屋產權未辦理變更登記之前,案涉房產應視為楊昌國與陳曉梅的夫妻共同財產,夫妻二人有權處分該房產
  • 原告能否在起訴時列第三人應予以明確
    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有的法院按照原告的起訴立案,除了被告外直接列入第三人,理由是怎麼列當事人是原告的權利,況且從能動司法的角度看,儘早通知第三人有關案件情況,讓其儘早參加到訴訟中來,有利於更好地保障其合法權益。  第二種情形則剛好相反:對原告的起訴不予立案,告知其第三人只能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經釋明後讓原告變更起訴。
  • 夫妻一方將共同財產送給第三者,法院判決:第三者不是返還一半,而是全部返還
    夫妻對共同財產享有一半的處分權。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財產為共同共有,而非按份共有;夫妻共同財產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夫妻對全部共同財產不分份額地共同享有所有權,夫妻雙方無法對共同財產劃分個人份額,在沒有重大理由時也無權請求分割共同財產。因此,夫妻一方擅自將共同財產贈與他人的行為應屬全部無效。本案中,馬祥擅自將夫妻共由的46.62萬元贈與李潔,贈與行為全部無效。
  • 婚內私自贈與他人財產,配偶是否能要回來?
    張三2017年得知李四上述行為後,怒而將李四和小芳告上法庭,請求確認被告李四將夫妻共同財產25萬餘元贈與給被告小芳的行為無效;判令被告小芳向張三返還財產25萬餘元。張三李四未經原告同意,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違背公序良俗和夫妻間的忠誠義務,其行為違反法律規定,應當認定無效,小芳取得財產沒有合法依據應予返還。對原告所述事實無異議。
  • 原告周某訴被告張某、第三人張某某健康權糾紛案
    2020-05-18 14:16:48 |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一、基本案情  第三人張某某未經行政機關許可
  • 你們的夫妻財產約定過了麼,來看看夫妻財產約定的概念
    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第三人知道該約定視為對知情的第三人為善意約定。知道該約的第三人負擔一定風險故該夫妻財產約定可對抗債權第三人。
  • 男方出軌,承諾將房產給女方為何無效?搞清財產約定與婚內贈與!
    訴爭房屋系王先生婚前購買,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王先生書寫「房屋產權協議書」,承諾將其名下房屋產權給予被告馮女士,後未變更產權登記,現要求撤銷贈與,馮女士要求繼續履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且上述「房屋產權協議書」不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故對於原告馮女士要求訴爭房屋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 原告馮志佳與被告許平、第三人廣州市金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原告馮志佳與被告許平、第三人廣州市金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陳振林執行異議之訴一案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 告(2020)粵01民轄4號陳振林:   本院受理原告馮志佳與被告許平、第三人廣州市金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陳振林執行異議之訴一案,已經審理終結。
  • 【微普法】能否申請追加第三人在接受財產價值範圍內承擔責任?
    【微普法】能否申請追加第三人在接受財產價值範圍內承擔責任?簡要案情原告淄博某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訴被告某某市某機廠買賣合同糾紛一案,原、被告在法院主持下達成協議,被告某某市某機廠分兩次償還原告貨款共計21萬餘元。被告未按照協議約定履行義務,原告向法院申請執行。
  • 原告無錫淘起來商貿有限公司與被告高婷婷、第三人廣州研趣信息...
    >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公 告 (2020)粵0192民初1431號 高婷婷:  本院受理原告無錫淘起來商貿有限公司與被告高婷婷、第三人廣州研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一案,因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向你送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網際網路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八條的規定,現依法向你公告送達民事起訴狀副本、證據副本、訴訟須知、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及開庭傳票等相關訴訟材料。
  • 原告變被告,被告變原告,這個劇情有點暈
    於是,向平南縣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判決覃某支付工程款43500元,並申請了財產保存。同時,反訴被告惡意討要裝修款,要求解除合同以拖延反訴原告。反訴原告認為,反訴被告沒有按時交工,不能將合格的裝修工程交付反訴原告使用,故反訴被告存在違約行為,其討要裝修工程款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相反,由於反訴被告遲延交工的違約行為已經給反訴原告造成了經濟損失,依法應予賠償,參考未交工酒店同等樓層營業額,反訴原告每日至少損失800元以上。
  • 民事訴訟中,如何確定原告和被告?
    (5)職務行為相關的訴訟中以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當事人。如果是非職務行為引起的訴訟,則以該工作人員自己為當事人。(6)僱員從事僱傭工作造成他人損害的訴訟中以僱主為當事人,但僱員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責任,僱主和僱員為共同被告。
  • 婚內夫妻起草財產約定,離婚後拒不配合法院如何處理?
    被告:張某,男。第三人:張某1,男。基本案情趙某與張某1996年8月8日登記結婚,婚後育有一子張某1。2015年1月1日,雙方籤訂《夫妻財產協議》,約定:1、張某自願放棄婚前、婚後一切夫妻共同財產;2、張某自願將上述婚前、婚後一切夫妻共同財產全部給予趙某和張某1所有。見證人唐某籤字確認。
  • 【第188期】原告說未還 被告說已還 看法官如何去偽存真居中裁判
    59000元的借條,並仍將日期書寫為2011年4月15日,同時被告將原2011年4月15日出具的8萬元借條撤回。從2011年4月20日開始,先後20次給原告還款30.35萬元,有農業銀行匯款單20張。被告從2011年4月20日先後從農業銀行匯款,讓原告給第三人還款22萬元,但2015年12月4日結算時,第三人說收到5萬元,其餘253500元由原告留下了,並有第三人打的條子為證。
  • 離婚後的財產問題你都了解清楚了麼
    2007年12月17日,雙方因感情不合,在雲南省大理市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雙方在離婚協議書中約定雙方的女兒和身患重病的兒子由女方撫養,婚後的共同財產全部歸女方所有,男方放棄財產分割。原、被告雙方離婚後,原告一直艱難的養育兩個孩子,被告一直未將雙方婚後財產朝陽區x西街x室過戶給原告,並且聲稱欲將該房屋辦理抵押貸款,現訴至法院,要求判決確認朝陽區外館西街四分之三的份額歸原告所有。
  • 瀋陽離婚律師-戀愛期間的轉帳行為屬於借貸還是贈與?
    兩人分手後,陳某以民間借貸糾紛為由將陳某起訴至法院。陳某認為,郭某在戀愛期間多次向其借款,故其以民間借貸為案由提起訴訟,但陳某未能提供雙方存在借貸關係的證據,僅有相關微信轉帳憑證,總計25萬元。郭某辯稱,陳某向其轉帳行為屬於戀愛期間的贈與行為,且贈與行為已經完成,陳某沒有返還的義務。那麼,對於該案件的焦點問題,即為戀愛期間的轉帳是借貸還是贈與?
  • 七旬老太遭女兒女婿辱罵要求撤銷贈與 法院:未盡到作為受贈人和...
    【案情回放】原告吳老太與被告吳女士系母女關係,據吳老太訴稱,她曾分多次給予女兒現金共30萬元。2000年吳女士搬入新房時,吳老太給了女兒3萬元;2015年吳女士再次購買房屋後,吳老太又給了她20萬元;2016年吳老太丈夫去世後,吳女士為父親購買了墓地,隨後吳老太給了女兒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