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學子打出小平您好橫幅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會君沸騰的天安門廣場,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們打出橫幅「小平您好」,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時光荏苒,轉眼34載春秋。昔日風華正茂的大學生們,已兩鬢斑白。7月2日下午,省委大院省直機關工委二樓辦公室,55歲的胡聖虎即興揮毫,四個大字「小平您好」躍然紙上。
-
「小平您好」橫幅故事:原想寫「鄧小平同志您好」
18日,胡聖虎在畫室寫的「小平您好」。 (記者陳跡 攝) 當參加國慶遊行的大學生通過天安門時,隊伍中突然展開了「小平您好」的橫幅,這一表達億萬人民心聲的標語,永遠被歷史定格。 1984年的國慶遊行,一群大學生經過天安門廣場時,突然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這一畫面瞬間傳遍世界,成為共和國歷史上一段珍貴的記憶。 橫幅的書寫者,就是當年就讀北大東語系的大三學生胡聖虎。 胡聖虎是我省仙桃市毛嘴鎮人,1982年考入北京大學。胡聖虎回憶說,還是在1984年上半年,他們就接到通知,要參加當年的國慶遊行。
-
當事人稱「小平您好」橫幅系偷偷帶入場
資料圖片:1984年國慶大典,遊行隊伍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資料圖片:1984年國慶大典,遊行隊伍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親歷者 張志北京大學生,現為一藥廠負責人。王東手拿照片《小平您好》講述當時拍攝的情景。本報記者朱嘉磊攝 ■那一刻 1984年10月1日。中斷多年的國慶大典再度盛大上演。
-
橫幅「小平您好」製作者:沒想到引起這麼多共鳴
——1984年10月1日,鄧小平帶著微笑,看著參加國慶遊行的學生們打著這幅橫幅,從天安門廣場走過。那一年,鄧小平80歲,大學生們20歲左右。從1984年到2014年,30年間「小平您好」,已經成為共和國歷史上珍貴的記憶。
-
親歷者揭秘「小平您好」橫幅背後的故事
1984年10月1日,國慶三十五周年群眾遊行中,北京大學生物系八一級的幾名同學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標語,成為了歷史中的經典瞬間。第十二、十三屆北京市政協委員張誌就是當年的學生之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張誌委員重溫「小平您好」,回味那段時代的記憶。
-
揭秘「小平您好」橫幅誕生記,對話親歷者
在1984年國慶35周年遊行過程中,北大學生自發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這個畫面由此成為一個重要的歷史性瞬間,此後被反覆提及。12月18日,「政事兒」對話了當年的親歷者張誌,他曾經在宿舍和同學一起討論製作了「小平您好」的標語。張誌現任北京市政協委員。
-
歷史揭秘:「小平您好」的橫幅,原來是這樣誕生的,感動!
35年前,張誌和班上幾位同學創造了歷史,他們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橫幅,向世界喊出了北大學子的心聲。「就像是對最熟悉的家人的問候,真真切切表達了人民群眾內心深處對小平親近和愛戴之情。」儘管過去35年,提起當年經歷,張誌仍然激動不已,當年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9月30日遊行的前一天,張誌和大家剛結束最後一次彩排,回到宿舍,忙著扎花。
-
1984年國慶遊行 「小平您好」標語誕生
「小平您好」,該詞彙起源於國慶35周年(1984年10月1日)群眾遊行時北京大學學生自發打出的口號標語。在當天的首都群眾遊行中,北京大學遊行隊伍行進中突然展開一條「小平您好」的橫幅,畫面瞬間被新聞攝影記者牢牢地定格,成為共和國歷史上珍貴的記憶。「小平您好」這句話感情真摯,就像是對家人、對親朋的問候,真真實實地表達了人民群眾對鄧小平同志樸素、深厚的愛戴之情。
-
「小平您好」情節再現
「小平您好」情節再現 本報訊(記者 常雄飛)正在央視熱播的《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群,北京大學的不少往屆和在讀學生從該劇中找到了深深的北大記憶。
-
1984年國慶閱兵 我把「小平您好」帶進遊行隊伍
在這次慶典活動中,有一個「小插曲」讓世界矚目,一群北大的學生在遊行中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這個行為雖然在「規定動作」之外,但卻表達了人民的共同願望,「小平您好」成了人民對鄧小平同志開創的改革開放這個時代的情感懷念。郭建崴就是這個事件的當事人之一,是他把「小平您好」的橫幅帶進了遊行隊伍。 8月28日,記者採訪郭建崴,聽他講述當年「小平您好」橫幅的故事。
-
國慶盛典的一個「意外」竟成經典,「小平您好」背後發生了什麼?
這個橫幅上寫的四個字是:「小平您好」! 照片中有一個戴眼鏡的青年,他叫張誌,當時是北京大學生物系學生。這條橫幅,是他和同學們的創意。 那一夜,北大28樓二層靠北的宿舍,燈一直亮著,十幾位年輕的大學生,熱烈討論著橫幅的內容。 按照常規,這種標語應該寫上頭銜或者職務,最起碼也要寫「尊敬的鄧小平同志」,為什麼最後只寫了簡單的四個字呢?張誌道出了其中的緣由,「最主要是我們的那個標語製作的條件太有限了,因為當時是用了同學的一個床單,把它對摺起來,實際上只能寫四個字。
-
當年打出「小平您好」標語的那個年輕人 如今在做些什麼
1984年國慶35周年遊行過程中,在北大上學的他和同學們自發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畫面瞬間傳遍全世界,並被新聞攝影記者牢牢定格,成為共和國歷史上珍貴的記憶,也成為了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標誌。作為這個標誌性事件的參與者、見證者,他的人生也伴隨著改革開放變得更加精彩。
-
人民日報:再讀詩歌《小平,您好!》
在「小平,您好!」的橫幅出現於人們視野的幾年之後,有一首《小平,您好!》的詩,出現在八十年代的《詩刊》上。它以新穎的視角,陌生化的言辭,帶給人非同一般的感受,堪稱新的時代背景下領袖題材詩歌的新收穫。 在詩人的遣詞造句中,動詞被認為是最富於表現力的。相形之下,形容詞被認為是蒼白無力的詞性。
-
三話齋|散文詩:小平,您好!
小平,您好!——寫給人民的兒子鄧小平姜建華山腳下有一株綠油油的檜柏,那是你當年親手栽,深情的小手臂輕輕搖動,濃濃的綠蔭在腳下鋪開,年年春風相似給人間灑下多少情,那暖暖的陽光灑在人們心間。風也好雨也好一樣堅定的腳印,從沒有怨言沒有牢騷沒有爭鬥,只是熱火朝天地幹活,只是肆無忌憚地玩笑,不要生產隊長一聲令下,卻幹得那樣,投入,那樣心甘情願,豐收了,那樣掩飾不住的高興,大地也從沒有,辜負老鄉們的汗水。
-
35年前的國慶,我從天安門前走過,北大學生自發打出「小平您好」
那年的國慶之所以經常被人提起,很大的原因是,正在行進的遊行隊伍裡,突然打出了一條「小平您好」的橫幅。這個北大學生寫在床單上的橫幅,把改革開放後人們的共同心聲,以一種樸素的情懷和方式,告訴了全世界。以現在為基點往回看,1984年正是新中國成立70年的中點。
-
小平,您好!一組老照片回顧他在閩的珍貴瞬間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小平同志和楊尚昆等同志來到福建,小平同志對福建人民面臨的困難極為關心。當時正是農曆春節前夕,儘管小平等同志在福州只是小住一天,但還是決定到基層單位「隨便走一走」。小平向陪同的幹部和在地頭勞動的社員了解蔬菜生產情況和郊區群眾生活的情況。在榕期間,他與工人、農民親切交談,詳細詢問工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情況,並指示福建省委領導要抓緊工農業生產,把群眾生活安排好。
-
《小平您好》照片拍攝者、老攝影記者王東離世,享年84歲
1984年,王東拍攝的那張題為《小平您好》的照片轟動全國。 他為我們留下了許多毛主席的珍貴影像。1984年,那張題為《小平您好》的照片轟動全國。 首次刊登在人民日報上的《小平您好》。 金水橋上 早就聽說北京有座橋曾經很神聖,專給皇帝行走。橋都是給人走的,何來如此怪橋?
-
今天,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農村政策、城市政策,中央要清理,各地也要清理一下,自己範圍內能解決的,先解決一些。總要給地方一些機動。1978年9月,鄧小平在東北之行中,多次談到農村問題。他說,一個公社有自己的條件,有自己的情況,一個大隊有自己的條件,有自己的情況,有一般,也有特殊,大量的是特殊,更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特殊情況考慮問題。
-
韓國大學生怒了!手撕反薩德橫幅,高喊:美軍帶著薩德離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丁潔芸】反「薩德」活動日前在韓國越演愈烈,繼六大反「薩德」團體表示不惜「動武」來阻止政府檢測基地電磁波後,又有數百名韓國大學生集結到星州進行示威,他們高喊反「薩德」口號,撕毀反「薩德」橫幅,並創造了兩個第一。
-
您好是什麼梗 您好你好梗為什麼火了出處在哪
最近在抖音上火起來一個很好玩的梗——您好,雖然大家都清楚您好是什麼意思,但是不清楚為什麼您好就會突然火了以及出處是在哪,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您好這個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