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常雄飛)正在央視熱播的《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群,北京大學的不少往屆和在讀學生從該劇中找到了深深的北大記憶。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說,劇中北大的鏡頭不少,一開始鄧小平夫人就是北大物理系的學生,鄧小平復出後主抓科教工作時,有北大的周培源教授。特別是當年打出「小平您好」橫幅的是北大學生。當時規定不準打橫幅,不準帶多餘的東西,但是他們冒著禁令帶了,連夜用床單製作。開始製作的是「鄧小平同志您好」,後來覺得太長了把「鄧」字去掉,還是太長了,把「同志」也去掉。「小平您好」的細節,恰恰是對《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的生動形象的展示。
王一川也是恢復高考後第一屆大學生,下鄉當過知青。他看電視劇的時候不時回味。王一川認為,該劇用了未來視角去講述過去,從而整個的抱負和目標都不只是在重構過去,而是指向未來。這決定了該劇的高度和成就,它有未來的維度、未來的想像,所有過去的材料,在光點上加以重新組織和聚集,造就這部電視劇特別的氣勢。
劇情介紹
小提示:8月28日央視一套綜合頻道晚8點播出
第29集
鄧小平關注返城知青的就業問題,提出要改革經濟體制,鼓勵自謀職業。鄧小平要谷牧拜訪榮毅仁,希望他重新出山,組建機構。
第30集
鄧小平宴請工商界的五老吃火鍋,希望他們出山辦企業,帶頭吸引外資。田源和陸大州的煎餅攤生意冷清,田志遠鼓勵兩人繼續創業。遇到難題的夏默找到鄧小平,鄧小平表示合資企業可以辦。鄧小平的一番話,讓夏默有了信心,開始大膽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