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同志在山水之間

2021-01-16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83年2月11日上午,鄧小平偕家人和隨行人員乘坐著麵包車,以普通遊客的身份出現在江南名剎——靈隱寺。鄧小平剛從車上下來,就被一群上海遊客發現,一位遊客驚喜地喊道:「啊!是鄧小平!」立刻,在鄧小平周圍掀起了歡樂的海洋。遊客們都熱烈鼓掌,不斷地喊:「小平,您好!」靠近鄧小平身邊的兩位上海女工,激動得流下眼淚,連說:「太幸福了,太幸福了。」鄧小平也微笑著向群眾招手致意。

由於沒有封寺,來來往往遊覽的群眾也很多,鄧小平一行幾乎是被熱情的人群推著向前。遊覽者也顧不上參觀,只是想多看看這位給人們帶來好日子的一代偉人。

一對名叫王正環、嶽華的夫婦帶著孩子也利用在杭州探親期間,來到了靈隱寺遊覽。當他們來到靈隱寺門前時,恰巧遇上了鄧小平一行。他們撰文回憶說:「上午9時許,正當我們在大雄寶殿門口觀看,對盤坐在蓮花池上高近20米的『江南第一佛』嘆為觀止時,見有幾輛麵包車在殿前停下來,車上下來不少人,其中一位精神矍鑠、神採奕奕的長者最為引人注目。這時,不少遊客都認出來了,是鄧小平同志。頓時,人群中立即爆發出一片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鄧小平在隨行人員的陪同下來到大雄寶殿,寺廟負責人向他介紹了寺內的佛像、楹聯等有關情況。鄧小平邊聽邊看,不時地點頭讚嘆。從大佛像到觀音菩薩和「五十三參」,鄧小平繞著四周走了一圈,正好來到王正環一家面前。鄧小平一眼看見小孩在大人的懷裡,也在拍著可愛的小手歡迎他,就停下來,笑著用手摸了摸孩子胖胖的小臉說:「這娃娃長得好胖啊!叫什麼名字?」

「嶽海寧!」當時,王正環夫婦激動得滿臉通紅,只是一個勁地教孩子快叫「鄧爺爺好!」王正環夫婦回憶說:「儘管小平同志在我們面前停了一兩分鐘就走過去了,而我們的心卻『怦、怦』地跳個不停。群眾越聚越多,大家都自動地讓出一條道鼓掌歡迎,後又目送他們一行離開靈隱寺。」

到了12日這天,已是大年三十。這一天,鄧小平一行瀏覽了三潭印月和嶽王廟。

上午10時,當鄧小平一行乘坐的遊船停靠在碼頭上,下船徑直來到草坪上時,又一次遇見了昨天見到的王正環夫婦。王正環夫婦急忙上前問候,鄧小平也已認出了這一家人。令人驚奇的是,這位年近80高齡的老人竟直呼見過一面的小海寧,他高興地拉拉小海寧的手,親切地問道:「你們是哪裡人?」王正環夫婦興奮地告訴鄧小平:「我們是南京人,來杭州探親過春節的,我們的父母在杭州海軍幹休所。」接著又說:「小平同志,真碰巧。昨天我們在靈隱寺見到了您,想不到今天在這裡又遇上了。」鄧小平慈祥地笑著,輕輕點了點頭。

這時,王正環夫婦讓小海寧叫聲「鄧爺爺」,只見她一點也不認生了,大聲地叫:「鄧爺爺好!」並展開雙臂撲向鄧爺爺的懷抱。鄧小平用他那溫暖的大手撫摸著小海寧戴著兔兒帽的小腦袋,親暱地說:「來,跟爺爺親親!」小海寧高興地在鄧爺爺的臉上親著,鄧小平親切地摟著她,和孩子的小臉龐緊貼在一起。

下午4時,兩輛藍色中巴轎車穿過環湖馬路,停在棲霞嶺下嶽王廟的大門口。車門打開,鄧小平走下車來。他穿一身草綠色軍服,著黑皮鞋,精神矍鑠,身板硬朗。同來的還有鄧小平的女兒鄧楠和外孫萌萌等。

進入嶽廟大門,迎面就是忠烈祠。鄧小平一邊聽,一邊默默地點點頭。他沿著臺階,拾級而上,來到正殿。殿內奉祀著嶽飛戎裝座像。只見嶽飛右手握拳,左手按劍,胸懷韜略,正氣凜然,一位精忠報國的名將栩栩如生。鄧小平在嶽飛威武的塑像前駐足片刻。然後,招呼隨行人員一起在嶽飛像前留影。

走過墓廊,來到北碑廊。這裡陳列著嶽飛的詩詞、奏札、手書刻石。鄧小平笑著說:「我小時就會唱《滿江紅》呢!」說罷,情不自禁地吟了起來,「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不多久,鄧小平順著墓道往前走去。這時,墓道階下兩側的鐵柵裡,秦檜夫婦,還有張俊等4個奸賊跪像前已擠滿了遊客。有人還指指點點,以表憎惡。鄧小平把萌萌拉到跪像前,用手指著幾個奸臣說:「英雄為後人所紀念,壞人為後人所唾棄。」接著,他望著左邊門柱上的對聯繼續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很對呀!你們要像嶽飛一樣精忠報國才是。」

2月14日,大年初二,晨曦微露,西子湖罩著一層霧氣,天空一片片玫瑰色。鄧小平一行坐車遊西子湖南線。他觀錢江大橋、看六和塔、覽九溪十八澗,並感嘆:「杭州的綠化不錯,給美麗的西湖風景添了色。」

1986年1月26日,廣西桂林火車站。上午9時,一列專列徐徐駛進車站,從車上下來的是神採奕奕的鄧小平。一下車,鄧小平便與地方負責同志一一握手,隨後登上中巴轎車,到達桂林榕湖賓館7號樓下榻。一進7號樓,他就說:「1973年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就住在這裡吧?」人們對他驚人的記憶力感到驚嘆!

29日,鄧小平健步登上列車前往貴州和四川。來到四川,正好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春節到了。在自己的家鄉四川過春節,鄧小平感到格外親切。

初春的2月,綠色的川西平原一派生機勃勃。除夕一大早,成都西郊金牛賓館彩燈高掛,春意滿園,600多名幹部和群眾代表喜氣洋洋,來這裡參加省委、省政府舉辦的春節團拜會,和鄧小平一起過年。上午11時,春節團拜會在歡樂、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鄧小平回四川和家鄉人民群眾一起過年的消息,迅速傳遍巴山蜀水,使四川1億人民在歡樂的春節中更添歡樂。

正月初五,在成都西郊金牛賓館東樓前,時任四川省廣安縣委縣政府負責同志帶著家鄉人民的深情厚誼,在這裡等候著看望鄧小平。鄧小平聽說家鄉的同志來了,笑容滿面,十分高興,風趣地說:「好啊!今天終於見到我的『父母官』了!」並和大家一一握手,他連聲說:「好啊,你們年輕,有文化,有希望。」小平同志還親切地、語重心長地囑咐他們:「一定要把廣安建設好。」

廣安縣委縣政府負責同志還受到卓琳的熱情接待。卓琳詢問了家鄉近幾年來建設的情況,說:「小平同志經常講,要給年輕人壓擔子,對年輕人要放手、放心。小平同志當紅七軍政委的時候,也才二十幾歲嘛。你們年輕,幹勁大,這幾年黨的政策好,一定要發揮當地的優勢,把廣安建設好,儘快使人民富裕起來。」

當從老家來的親人談到鄧小平的舊居時,卓琳向大家講了鄧小平的意見。她說:「小平同志講過,共產黨人活著就是要為人民服務,錢要用在人民的事業上。」她對縣委準備在鄧小平舊居周圍多植樹表示滿意,並鼓勵家鄉多栽樹,把環境綠化好。廣安縣委負責同志代表全縣人民請鄧小平和卓琳回廣安視察,卓琳面帶笑容地回答說:「回到四川,就算回到了家鄉,請你們代向家鄉人民問好。」

鄧小平這一次到四川,當時為四川省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接待處處長的陳志華陪鄧小平度過了整整15天,親身體驗到一代偉人崇高的政治風範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深情回憶起他在偉人身邊度過的那段日子。

鄧小平一住進金牛賓館,就高興地對身邊的工作人員和接待人員說:「我回到家了!」鄧小平對家鄉的一切總是充滿了深情,特別是對家鄉的飲食情有獨鍾,尤愛吃四川的蔬菜。他在吃豌豆尖時,饒有興致地講了一個故事。原來桂林的豌豆尖不像四川那樣只選豌豆苗的嫩尖,而是把豌豆苗的莖也掐下一大截,因而顯得比較老,不好吃。鄧小平風趣地說:「回到四川,回到家鄉,才能吃上真正的豌豆尖。」大家聽了都笑了。鄧小平最後離蓉回京時,還專門買了一大包他最喜歡的蔬菜——蒜薹、青菜、豌豆尖等。據說,他回到北京後還分了些給老帥們共享呢。

鄧小平生活節儉、樸素,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金牛賓館,他每頓一般是三菜或四菜一湯,菜也就是粉蒸肉、回鍋肉、青菜、豌豆尖之類的家常菜,湯一般是酸菜粉絲湯或酸菜肉絲湯。讓人特別感動的是,他絕不浪費一絲一毫。有一天中午,賓館工作人員給他做了一個清燉蹄花。一共只有兩小截,他吃了一截後,對服務員說:「這截豬腳吃不了,擱到下頓吃吧。」到了晚上,服務員只好把剩下的這截豬蹄熱了端上桌。

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鄧小平,沒有一點「大官架子」。當時大家都想和他老人家照個相,以作紀念。於是賓館負責人陪他散步時,有同志就悄悄照相。當鄧小平知道緣由後,不但沒怪罪,還笑著對大家說:「都是老鄉,大家一起照嘛!」然後和大家一起手拉手地合影留念。

據悉:鄧小平到全國各地視察,喜愛坐火車。據統計,從1951年到1994年,鄧小平乘專列共78次,乘車796天,視察了24個省、市、自治區。這表明,在新中國成立後的45年中,鄧小平累計起來有兩年多的時間是在專列上度過的。多年來,鄧小平在視察全國各地情況的同時,也走遍了祖國的千山萬水。從健康的角度來說,這讓他鍛鍊了身體,使他的精力更加充沛。

大海,浩浩渺渺,橫無涯際。喜愛到大海中遊泳的鄧小平,其襟懷更像大海那樣深沉、寬廣。「我能遊泳,特別喜歡在大海中遊泳,證明我身體還行;還打橋牌,證明我的腦筋還清楚。」晚年鄧小平常常這樣對友人說。遊泳和橋牌這兩大業餘愛好,使他的體力和智力得到交替鬆弛與反覆磨鍊,產生了積極的潛在作用。(餘瑋 吳志菲)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在小平同志誕辰116周年紀念日採訪小平特型演員
    2020年8月22日,小平特型演員陳沈矛在上海接受特約記者採訪小平特型演員陳沈矛在小平同志誕辰116周年紀念日接受採訪小平特型演員陳沈矛在閱讀作品歡迎大家關注小平特型演員陳沈矛
  • 「小平您好」橫幅故事:原想寫「鄧小平同志您好」
    18日,胡聖虎在畫室寫的「小平您好」。 (記者陳跡 攝)  當參加國慶遊行的大學生通過天安門時,隊伍中突然展開了「小平您好」的橫幅,這一表達億萬人民心聲的標語,永遠被歷史定格。  胡聖虎回憶說:臨近國慶的一個晚上,生物系兩名同學來找我,說想寫個標語夾帶去遊行,我看他們要寫的是「鄧小平同志您好」。我建議最好只寫「小平您好」,並找出一本書,證明國家領導人之間的稱呼都是「同志」。我把扎花用的皺紋紙鋪平,就用一塊抹布當筆,一筆一畫寫完這4個字,然後訂在墊單上。  於是,全世界都看見了「小平您好」。
  • "特型演員"盧奇回憶:出演小平同志這樣的偉人,有苦也有樂
    現在已經67歲的盧奇,看起來還是那麼的神採奕奕,從他那一雙深邃且炯炯有神的眼睛,還是能讓人們瞬間想起對中國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小平同志。為了達到小平同志的形神兼備,盧奇想盡辦法的去搜集小平同志的錄像和攝影圖片,只要一得空,他就會拜訪與小平同志一起生活和工作過的親友,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反覆揣摩小平同志的表情、形態等。
  • 小平同志在湛江:不顧腳扭傷視察堵海大堤,為青年運河題字
    小平同志視察湛江堵海工程東北大堤在湛江港,小平同志詳細了解了港口的生產和建設情況,高興地說:「湛江港的建成,是湛江人民的驕傲,中國人民的光榮。」考察湛江市容,小平同志從海濱公園看到寸金橋,從火車南站看到平樂碼頭,還觀看了郊區田園風光,遊覽了湖光巖。湛江秀麗的景色、宜人的氣候,得到了小平同志的多次讚美:「湛江真好,衛生好,綠化好,風光好,完全可以和青島媲美,真是『北有青島,南有湛江』啊!」
  • 毛澤東問小平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小平說了兩個字「等待」
    小平同志說了兩個字「等待」。一句「等待」表明了小平同志的人生態度,曾經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被打倒了,但他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等待」既是對過往處境的一種表白,也是對將來生活的期許,包含著人生太多的感慨。作為一個政治家,身處逆境而從容淡定,面對失敗而執著努力,一個接近古稀之年的老人,讓我們敬佩不已。
  • 【緬懷小平】鄧小平在河南的珍貴老照片
    「這是1960年2月鄧小平同志在鄭州老鴉陳公社參觀炊具改革。」魏德忠說,當時除了參觀了老鴉陳公社,小平同志還到鄭州紡織機械廠參觀,對廠裡發明的切菜機、洗碗機非常感興趣,並讚賞和鼓勵他們在機械化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 橫幅「小平您好」製作者:沒想到引起這麼多共鳴
    這個「您好」,體現了一種領袖和人民之間那種親切感,也是發自我們學生內心的,可以說語言是樸素的,感情是真摯的,輕輕地道一聲「小平您好」。  從此﹃小平您好﹄這句話就成了全國人民共同的記憶。  聚焦小平  談論的焦點逐漸集中到小平同志身上,一開始有人說寫萬歲,但很快被否決了,說有個人崇拜的色彩。經過反覆琢磨,大家決定寫「小平同志你好」。郭慶濱和趙寶晨擔心不嚴肅,提議去掉「同志」二字,把「你」換為「您」。  歷史記憶  國慶當天,橫幅一打出,整個遊行隊伍就沸騰了。
  • 1984年國慶遊行 「小平您好」標語誕生
    「小平您好」,該詞彙起源於國慶35周年(1984年10月1日)群眾遊行時北京大學學生自發打出的口號標語。在當天的首都群眾遊行中,北京大學遊行隊伍行進中突然展開一條「小平您好」的橫幅,畫面瞬間被新聞攝影記者牢牢地定格,成為共和國歷史上珍貴的記憶。「小平您好」這句話感情真摯,就像是對家人、對親朋的問候,真真實實地表達了人民群眾對鄧小平同志樸素、深厚的愛戴之情。
  • 三話齋|散文詩:小平,您好!
    江西,那個農機廠,工廠照顧他,讓他乾洗零件的活輕,但人年齡大了,腿蹲不下去,讓他去看圖紙,眼又花了太費神,小平同志自己提出,去當鉗工,很讓工廠費解,誰曾想,幾天下來,老師傅伸出大拇指,「想不到,你這活夠四級水平。」小平臉上靜靜的沒有任何表情,他的報國的拳拳之心,他的治國水平,該是幾級水平呢。
  • 小平與五條中華煙的秘密
    這件事,如果小平不去世,他是不會貿然說的。1973年2月22日晚上,被貶謫江西三年之久的鄧小平剛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尤太忠和李達、蘇振華三人一起,冒著極大的風險去看望了小平同志。尤太忠是在去301醫院看望李達時,得知小平回京的消息的。當時他和李達有這樣一段對話——李達:「你知道不知道鄧政委回來了?」尤太忠:「我不知道。」李達:「你去看他不?」
  • 「小平您好」情節再現
    「小平您好」情節再現     本報訊(記者 常雄飛)正在央視熱播的《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群,北京大學的不少往屆和在讀學生從該劇中找到了深深的北大記憶。
  • 小平故事開場:風雨夜,中南海變局
    年輕人在大雨中摘下了雨帽,向漸漸圍攏的民眾高聲說:毛主席屍骨未寒,江青,卻勾結上海幫,陰謀搶班奪權當女皇,上海的工人民兵已經開始發槍了。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我們鄭重呼籲,立即恢復鄧小平同志的領導職務。現在的中國,我們只有靠小平同志,能夠帶領我們走出困境。如今,小平同志生死不明,我們只有大聲疾呼,小平同志,鄧大人,你到底在哪裡?
  • 湖北學子打出小平您好橫幅
    圖為:1984年10月2日,人民日報刊登的「小平您好」照片。(資料圖)圖為:34年後,胡聖虎再次書寫「小平您好」。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會君沸騰的天安門廣場,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們打出橫幅「小平您好」,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時光荏苒,轉眼34載春秋。昔日風華正茂的大學生們,已兩鬢斑白。7月2日下午,省委大院省直機關工委二樓辦公室,55歲的胡聖虎即興揮毫,四個大字「小平您好」躍然紙上。
  • 歷史揭秘:「小平您好」的橫幅,原來是這樣誕生的,感動!
    35年前,張誌和班上幾位同學創造了歷史,他們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橫幅,向世界喊出了北大學子的心聲。「就像是對最熟悉的家人的問候,真真切切表達了人民群眾內心深處對小平親近和愛戴之情。」儘管過去35年,提起當年經歷,張誌仍然激動不已,當年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9月30日遊行的前一天,張誌和大家剛結束最後一次彩排,回到宿舍,忙著扎花。
  • 親歷者揭秘「小平您好」橫幅背後的故事
    1984年10月1日,一條意外的橫幅標語「小平您好」出現在國慶35周年群眾遊行中,引起現場沸騰,成為一個經典瞬間。這條標語是我們北京大學生物系81級的幾名同學一起製作的。誰都沒有想到,這句再簡單不過的問候,竟然後來成為人民對鄧小平同志開創的改革開放時代的情感懷念。其實,這件事情的醞釀產生只有2個小時,在遊行的前一天晚上。
  • 當事人稱「小平您好」橫幅系偷偷帶入場
    「尊敬的鄧小平同志,您好!」又覺得句子長了點。於是,簡化成:「鄧小平同志,您好!」同學們越發興奮,乾脆把姓氏也省略掉,直呼:「小平同志,您好!」  於是,常生拿來一張紙,找不到那麼大的毛筆。他就把抹布卷在棍子上,蘸著墨汁,寫下了「小平同志您好」六個大字。  沒有做橫幅的布。他們就瞄準了一個同學的新床單。把六個字往床單上一比劃,發現床單不夠長。
  • 揭秘「小平您好」橫幅誕生記,對話親歷者
    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整個社會對科學的尊重、對知識分子的尊重,我們感受特別深。社會各個領域都充滿了活力和激情。「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都是那時提出來了。整個社會形成了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氛圍,同時大家對改革開放政策是非常擁護的。對於個人來講,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我們這批大學生就要上山下鄉去了。改革開放對我們個人也是非常大的影響。
  • 小平,您好!一組老照片回顧他在閩的珍貴瞬間
    視頻:《您說,可以》小平情系福建,福建人民熱愛鄧小平。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歷史時期,鄧小平同志都親臨過福建,給福建工作以有力的指導。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小平同志和楊尚昆等同志來到福建,小平同志對福建人民面臨的困難極為關心。當時正是農曆春節前夕,儘管小平等同志在福州只是小住一天,但還是決定到基層單位「隨便走一走」。
  • 1984年國慶閱兵 我把「小平您好」帶進遊行隊伍
    在這次慶典活動中,有一個「小插曲」讓世界矚目,一群北大的學生在遊行中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這個行為雖然在「規定動作」之外,但卻表達了人民的共同願望,「小平您好」成了人民對鄧小平同志開創的改革開放這個時代的情感懷念。郭建崴就是這個事件的當事人之一,是他把「小平您好」的橫幅帶進了遊行隊伍。    8月28日,記者採訪郭建崴,聽他講述當年「小平您好」橫幅的故事。
  • 探訪鄧小平故裡景區 遊客留言:緬懷小平感恩小平
    儘管該問卷的主要內容是調查遊客對陳列館的印象和服務評價,但不少遊客在「意見建議」一欄「答非所問」——「鄧爺爺是我心中的偶像」;「看了鄧小平同志的生平事跡,覺得自己還需努力,成為國之棟梁,家之支柱」;「鄧小平爺爺讓我們富起來了,很感謝他」;「鄧小平是一代偉人,帶領我們改革開放,祖國繁榮富強,我們永遠懷緬他」……在旅遊區的北門,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遇到了家住協興鎮的盧老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