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的布道會是一場臺灣基督教的作秀
之前我已經多次在文章裡面提到過林書豪和好消息電視臺所舉辦的基督教布道會。
這布道會在2012年就開始舉辦。一開始幫助電視臺創下了收視率新高。不過電視臺的董事長曾國生表示他們賠了200萬。
在7月27日這場布道會再次舉辦了——實際上他們連續舉辦了7年。
這裡有一個冷知識,林書豪的布道會是在新店行道會舉辦的,新店行道會的張茂松牧師前段時間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按手禱告,希望臺灣人能夠認識它的美麗,還希望上帝能夠展現郭臺銘的馨香之氣。
郭臺銘以為林書豪是打棒球的,還想讓林書豪回來振興棒球聯盟。
不過郭臺銘最後輸掉了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
新店行道會是臺灣最大的教會之一,讚美之泉音樂事工也曾經來到這裡舉辦演唱會。
這一次林書豪的布道會也請來了,另一家有名的福音事工。那就是約書亞樂團。
在這次布道會上約書亞樂團演唱了他們新專輯當中狗屁不通的靈恩派歌詞。
這回的布道會依然引起了不小的熱議,因為林書豪在這次布道會上流下了眼淚,並且講述了今年在NBA的艱難。
在談到自己的2018-19賽季時,林書豪說道:「NBA是一段很長的旅程,漫長而又艱難。在傷愈後我去了猛龍隊,他們會選擇我就證明我依然可以在這個舞臺上打球。
「在加入猛龍隊後我有12-15場比賽可以決定自己在這支球隊的未來是成功還是失敗,但在這幾場我創下了生涯新低的命中率,還一度連續投丟17個三分球。到了季後賽,我就完全沒有出場時間了。不過好在我們拿下了總冠軍。在賽季結束後我一直在安慰自己,試圖說服自己要克服這次的難關,必須要重新再站起來。但之後開幕的自由市場成為了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
「人生真的好難,我總是希望做事做正確的方式,但每一年挑戰都是愈來愈艱難。因為有一句話說『當你跌到谷底的時候你只有往上爬』,但對我來講每年的谷底是愈來愈深。自由球員的市場對我來講是非常艱難的過程,因為有點感覺NBA好像放棄我,我一直都認為當有任何機會別人可以懷疑我時,他們就會懷疑我。」林書豪含淚繼續說道。
「在這個季後賽結束之後我就要展開亞洲的旅程。說真的我真的很不想來,因為在這六周的時間我每天都必須要帶著微笑面對大家,我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總冠軍。但我不覺得自己配得上,我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不知道是不是我想要的未來,說真的我覺得蠻丟臉的。」林書豪說道。
隨後現場觀眾用喝彩和掌聲給予了林書豪鼓勵和支持,林書豪繼續說道:「我今天來到這裡向大家講述我的故事,就是想告訴所有人永遠不要放棄。」
最後林書豪打趣說道:「我的講稿真的是1個小時前才寫出來的,因為我自己每次要準備時,就會忍不住哭泣。在我要離開美國展開亞洲行時,我就淚流了3次。但我要成為一個榜樣,永遠不放棄的榜樣,我會一直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堅持下去!」
朋友們,千萬不要以為林書豪這樣的真情流露會讓NBA的市場為他感到感動,不覺得他不專業就不錯了。大部分球隊不會因為他這段被傳播到美國的演講而感到同情他的。
不僅僅是美國固有的種族歧視和刻板印象。NBA是一個講面子的聯盟。很少有NBA的球員公開抱怨自己沒有合約籤到如此的地步的。就林書豪的朋友尼克楊也就是吐槽了幾句。
雖然林書豪舉辦布道會,並且在布道會上演講是為了信仰。他也的確在基督教的信徒面前毫無保留。可是好消息電視臺炒作林書豪的見證的方式,讓人感到有一些不舒服。
林書豪的心態顯然是有過問題,而且他也的確靠著自己的信仰挺了過來。也許我在這篇文章裡面有些吹毛求疵——但是好消息電視臺的確靠林書豪的這次落淚,提供了很大的關注度,微博各大營銷號開始轉發他們所舉辦的林書豪布道會的視頻。
這場布道會是周巽正牧師翻譯的,他並不是專業的翻譯人員,但是每一年都負責翻譯。
也許是我個人的原因,我覺得我對他特別吹毛求疵,因為他在2013年的時候起過一次烏龍,而且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和2019年的一樣。
「剛來球隊的時候,我認為我是球隊的王牌,然而當哈登到來時一切都發生了改變,我從王牌變成了普通球員,這種落差一度導致我在賽季初期時表現很不穩定,甚至有些替補球員都比我更出色。「
這件事我印象很清楚,因為林書豪的原文是說的是「比較重要的球員/關鍵球員」,但是周巽正翻譯成了王牌。
「王牌」這個定義看上去嚴重多了,完全是在挑口水。一開始虎撲籃球也是這麼翻譯的,後來經過網友的指正加上了「關鍵球員」。很多媒體也轉發了虎撲籃球的新聞稿。
這件事甚至在美國引起了不小的熱議因為美國的相關媒體是根據周的翻譯又翻譯成英文的,甚至連美國網友都跟著辱罵林書豪。各大門戶網站底下的評論更不用說了。
所以好消息電視臺消費林書豪,在臺上談他的基督教信仰和他的籃球歷程心得,但是甚至不給他配一個好的翻譯,每一次都把他置於輿論的漩渦裡面。
林書豪在這一次淚灑布道會也成了他們反覆炒作的噱頭。從頭到尾好消息官方臉書關於林書豪這次布道會宣傳的得有20多次。
可是好消息瘋狂宣傳林書豪在布道會上落淚,消費林書豪個人形象的結果,並不是有人為此關注基督教。更多的是NBA的球迷和媒體瘋狂的報導林書豪疑似已經被NBA所拋棄。
這對林書豪是好事嗎?並不是。頂多讓關心林書豪的球迷掉眼淚。但不能改變他的境況。而且就像2013年一樣,對於林書豪在布道會上的言論有各種各樣的誤讀。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好消息電視臺所說的把焦點投向耶穌根本是做不到。大多是關於林書豪本人的爭論。消費林書豪本人的形象,加劇他和NBA球隊之間的矛盾。
而且林書豪本人分享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他在NBA賽季的新的進展,每場分享的核心內容在基督教教義上是大同小異的。
但藉此傳福音並不是好消息的終極目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推廣好消息平臺以及靈恩派的思想。
其實你如果看了林書豪的布道會,周牧師的翻譯不能恭維。他經常在翻譯當中添加自己的私貨,把林書豪的言辭在翻譯的過程中誇張化。也許是因為同聲傳譯不能注意太多的細節,但在2013年的風波之後,他把細節誇張化的行為也沒有任何的收斂。
我不相信好消息電視臺找不到第二個能夠英語同聲傳譯的人。也許是因為周巽正是好消息電視臺長期合作夥伴靈糧堂牧師周神助的兒子。也是約書亞樂團團長的弟弟。
他也沒有NBA的基本知識。「背靠背靠背」應該是連續三場客場作戰的意思。但是他翻譯成了連打三場。完全缺失了「客場」這個關鍵因素。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好消息電視臺可以在林書豪的布道會裡面安插基督教藝人,之前是蕭亞軒,好歹還算有點排面,後來直接就是約書亞樂團,他們在布道會上演唱他們帶有靈恩色彩的歌詞。
好消息電視臺還經常請一些臺灣基督教的人物來參加林書豪的布道會。最重要的是推廣好消息這個平臺。
我不是說林書豪不應該在分享會上,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但是我說的是好消息電視臺的處理態度。這一次林書豪在布道會上流淚。可是好消息電視臺讓約書亞樂團給他配的,實在是惹惱了我,而且他們唱著的是《聖靈來風》這狗屁不通的歌詞。
所以好消息電視臺是通過林書豪這一個在臺灣有很大影響力的籃球運動員來推廣自己的平臺自己的基督教理念,甚至合作關係密切的基督教樂團,最後傳播靈恩派的思想。
我不知道林書豪是不是靈恩派的教徒,但是好消息的確在用林書豪的影響力來推廣林書豪演講裡面沒有的東西。
寇紹恩牧師曾經說過,林書豪的母親和林書豪本人都覺得這個布道會不應該辦太久了。因為林書豪的母親和林書豪都擔心會引起教會內的個人崇拜,但是寇紹恩等教會人員鼓勵林書豪繼續把布道會辦下去。
實際上當林書豪第一次來的好消息電視臺的真情部落格節目接受採訪時好消息電視臺並沒有多麼重視,在他走紅之後才反覆重播他的節目。
林書豪的第一次的布道會,是2012年林瘋狂剛剛結束的時候,舉辦的場地很大,後來基本上就是在教會裡面的小場地來舉辦。影響力比第一次低了不少,但是林書豪依然堅持,不知道有沒有寇紹恩勸解的緣故。
好消息電視臺很久以前的臺柱子是大牧師的布道會以及讚美之泉的演唱會,後來他們每年的工作重點都是在林書豪的布道會上,可以說明;林書豪的布道會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關注度和相關的收益。
但是好消息電視臺卻不對於林書豪本人有很多的保護,每一次都是用林書豪相關的信息來博取關注,然後藉機推銷自己的私貨。但卻不給林書豪找一個專業的翻譯。
一邊又夾帶私貨,又不負責。消費林書豪的形象讓他在NBA高管那裡降低印象分(在2013年的時候,已經有人爆料,火箭隊對於林書豪在布道會上的言論大為光火)。好消息電視臺的製作質量也一直沒有進步。
請問好消息電視臺,你們圍繞著林書豪的報導行動,究竟取得了多少的成效呢?你們是傳福音,想要藉助林書豪的分享把人帶到耶穌基督的面前,還是藉機推銷你們的靈恩理念以及平臺呢?
對於林書豪的反覆消費,已經到了一個令人厭煩的限度。當林書豪剛剛走紅。不少基督教人士都要跟他攀關係。遠牧師都蹭個熱度。牧師的女兒和林書豪的合影都被造謠成了孫海英呂麗萍女兒和林書豪的合影。要知道孫海英和呂麗萍之間沒有生孩子,他們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和前任生的。
但是林書豪的形象必須得限定在一個框框裡,不然基督教媒體會對他口誅筆伐。所以林書豪必須言行符合華人基督教的意見,方便他們消費。
比如林書豪在NBA首位出櫃球員傑森柯林斯以短合同重返NBA時的發言。
「我認為這顯然是跨出了很大的一步。」林書豪這樣說道。「我們的聯盟總是處於進化之中,因此你可以看到許多人,在以不同的方式打破各種各樣的壁壘。科林斯作為出櫃球員加入聯盟,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這肯定不容易。」書豪隨後繼續說道。「至少對於我來說,如果我並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那麼我還真不敢確定,我將如何去處理,理解或是去面對這些事情。現在對於我來說,我會讓自己確信:或許是上帝的安排吧。然後通過這樣的方式去適應這些事情。」
柯林斯並不是聯盟的頂級球員,只是一個角色球員,但他也不應該因為自己是同性戀而失去工作——他在生涯的後半段籤不到合約,主要就是因為球隊裡有不少人沒辦法接受。林書豪這個發言並沒有太過。而且他是以中庸的立場來看待這件事的。
但也就是因為他這番言論。他遭到了基督教媒體自媒體的口誅筆伐。好像那些自媒體覺得一個球員,因為自己是同性戀,失去職業是正常的。
所以林書豪被塑造成了基督教的一個圖騰。基督教的媒體可以從他身上取之所需,可以誤讀他的言論,不負任何責任。但是,林書豪自己卻不能做出任何基督教媒體自媒體眼中不合適的行為,甚至喜歡火影忍者都被一些自媒體所批評。
像林書豪這樣信基督教又願意配合基督教媒體開布道會的明星根本沒有幾個。大部分明星就開過一兩次就走了,像林書豪一樣堅持7年絕無僅有。可是基督教媒體不是以捧殺的方式來回報他,就是以苛刻的方式來回報他。
基督教媒體從林書豪的影響力當中所積攢的資本都被他們用來給民進黨的官員站臺或者宣傳靈恩派的亂七八糟理論了。儘管林書豪本人的言辭當中沒有任何這樣的內容,他本人是美國人,也許很難了解臺灣基督教的水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