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溯源建設該如何藉助物聯網分好「冷鏈」這塊大蛋糕?

2020-12-25 RFID世界網

12月2日,浙江玉環市發現一份巴西進口的冷凍豬後腿肉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同日在湖北荊門市發現進口冷凍去骨牛前腱外包裝樣本核酸檢測呈陽性;

12月5日,鄭州市發現中牟縣萬邦市場一批原產地為俄羅斯的冷凍雞整翅內包裝樣本核酸檢測呈陽性;

……

12月16日,據遼寧省衛健委發布的消息稱,新增4例無症狀感染者均為港口從事冷鏈貨物搬運的工作人員,均在對重點人群的定期核酸檢測中發現,目前已轉入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連中心隔離治療。

12月以來,已有江蘇無錫、鄭州中牟、福州福清、湖北武漢、山東巨野、山西臨汾、安徽合肥、遼寧營口、黑龍江哈爾濱、浙江玉環、湖北荊門等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其外包裝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檢測樣本涉及冷凍豬肉、冷凍雞肉、冷凍牛肉等,產地覆蓋巴西、烏拉圭、阿根廷厄瓜多、俄羅斯、印度等地。


冷鏈海鮮,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會發現以上種種,都與"冷鏈"脫不了干係。根據醫學界的說法,新冠病毒在低溫下的存活能力更強,在冷凍環境下也只能使其活性降低,但無法殺死,一旦溫度升上來,又會復燃。

在國內開始啟動第二波疫情的防範工作後,整個態勢趨好,但因國外"冷鏈"食品帶來的風險卻仍在加劇,這時,可能就會有人說,咱不進口國外冷鏈食品不就好了嗎?

但這並不可能實現,一來我們平時進口量非常大,一下子根本停不下來,2019年中國進口食品金額高達908.1億美元,2020年我們實際進口食品將超過1000億美元。其次,我們面對的是全球化市場,需要進口食品來平衡貿易關係,滿足百姓生活需要和對衝國內肉類價格,維持價格穩定。

因此,針對如何降低進口冷鏈產品的病毒風險,我們除了把重點放在了嚴格口岸檢驗檢疫,以及針對進口冷鏈食品展開新冠病毒風險監測,暫停高疫情區的進口外,其次就如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所說,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源頭管控是當務之急。

冷鏈溯源成為當下熱詞,越來越多的案例警示,進口食品的冷鏈物流要格外注意,加強冷鏈溯源建設已經刻不容緩。

冷鏈溯源建設,物品信息和品質溯源是關鍵


說到冷鏈溯源,我們可以這麼去理解。一個是冷鏈,帶低溫管控要求的供應鏈體系,一個是溯源,對具備回溯來源能力的體系。

而冷鏈溯源建設就是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下,針對冷鏈物品,建立具備物品來源、溫控信息回溯能力的系統。

根據當前的情況,構建冷鏈溯源系統時,我們首先要明確一些信息問題:

這些物品的原料從哪來?

在哪加工?經過哪些人?做了什麼操作?

途經哪?銷往哪?

這些地方是否屬於高風險新冠疫情區?

接觸的人是否發生新冠感染?

如何解決這類信息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引入一個叫物品信息溯源體系的名詞。

物品信息溯源體系,就是對所有在產地、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等流通環節中,物品所發生的操作性和流通性事務、結果進行全數據流的記錄,並在事後可查詢追溯物品來源和過程信息。


冷鏈運輸流程,圖片來源網絡

這個體系,重點在於如何實現全面,系統的對物品的來料來源、生產加工、流轉、檢驗檢疫等事務進行記錄。

例如通過建立食品追溯體系,我們就能夠在食品產供銷的各個環節(包括種植養殖、生產、流通以及銷售與餐飲服務等)中,順向追蹤食品質量安全及其相關信息(生產源頭—消費終端)或者逆向回溯(消費終端—生產源頭),從而使食品的整個生產經營活動始終處於有效監控之中。

物品溯源的應用方式,當前主要是通過在商品上粘貼二維碼標籤或RFID標籤標識商品身份,在每個流通環節,對商品進行掃碼記錄重要信息,並將信息上傳保存到雲平臺系統上。


二維碼和RFID標籤溯源,圖片來源網絡

當需要追溯商品來源信息時,僅需要通過掃碼標籤,即可網絡訪問商品頁面,查詢相關商品流通、質檢等信息。

物品信息溯源的核心其實就是實現"一物一碼",即每一件物品上,都貼上一個物理標籤,作為物品的"身份證"。就好比能夠記錄個人地域流動情況和當地疫情狀態的健康碼一般。

"一物一碼"的溯源深度和廣度取決於粘貼物品範圍的顆粒度,但顆粒度越飽滿的同時,成本也會相應地增加。

二維碼標籤因為成本更加低廉受到行業的偏愛。二維碼標籤,成本可以控制在幾分錢,僅支持通過設備掃碼,網絡讀取系統中的商品信息。

如果是採用RFID標籤,成本則相對較高,但RFID也有自身的優勢。因為RFID標籤可以寫入較為豐富的信息(不可擦寫),且具有ID獨一性和群讀功能,在生產、裝箱、出入庫等環節,相比二維碼效率提升非常明顯。

不管是二維碼還是RFID標籤,引入此類物理標籤對冷鏈物品進行標記,以此構建物品信息溯源體系,對冷鏈溯源系統建設都顯得很有必要。

在冷鏈溯源系統的構建中,除了物品信息需要溯源外,物品品質也需要溯源。

物品品質溯源體系指的是,實現在原料生產、半成品加工、成品流通等過程中,對物品品質控制存在影響的關聯參數數據,進行全面監測和記錄,並可在事後查詢追溯物品品控數據。

通常情況下,關聯參數主要為環境參數,如溫度、溼度、振動、傾斜、光照、跌落、壓力等指標,這些環境參數的監測往往少不了傳感器系統的參與。

藉助物聯網技術中的傳感系統,溫度和溼度等傳感器可以安裝在儲存和運輸產品的倉庫貨架和運輸車輛貨箱的內部,藉此收集傳感數據實時上傳至雲平臺,當溫度或者溼度環境異常時,實時下發指令進行人為或者機器管控。

當超過指定要求時,物品會產生腐爛、變質、變形、破損等不可逆的變化,帶來食用安全、使用品質、價值等負面影響。

這個體系,重點在於如何保障物品全程控制在達標環境內,並持續對物品所處的環境進行監測,即全程冷鏈和全程溫度監控。

鑑於溫度是冷鏈物流中,大部分物品的第一品質保障要素,基本上只要溫度達標,品質的問題就不大,可以說,全程冷鏈是冷鏈溯源的品質保障基礎,溫度監控則是溯源數據的必要實現手段。


疫苗,圖片來源網絡

通過建立疫苗溯源體系,我們可以在消費端,主動查詢疫苗從生產到末端使用前的整體流通環節,及在這些環節中的環境達標變化情況,從而避免像早些年山東疫苗事件那樣,已經用出去了才發現前面的過程存在溫控斷鏈問題。

因此,藉助RFID、傳感器這類物聯網和數位化技術,實現對冷鏈溯源中的物品信息和品質溯源非常關鍵。儘管目前介於成本等原因,物聯網在冷鏈物流中的應用還算不上廣泛,但隨著國家政策導向力度加大後,冷鏈溯源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其中一類,勢必也會順勢而上。

冷鏈溯源建設任重道遠,但未來可期


冷鏈供應鏈大致由五個環節組成:原材料的冷藏供應環節、批發環節、冷藏加工環節、冷鏈配送環節、冷藏銷售環節。

我們知道,要實現將物品在上述環節流通過程處於達標環境下,就需要冷鏈企業在業務路網中,從採摘、運輸到銷售流程中,建立全面預冷,控溫手段,並運用物聯網技術,建立統一監測系統。

由於冷鏈供應鏈的鏈長非常長,一個企業主體即使身為鏈主,在多鏈條參與,跨環節協同的供應鏈體系中的影響力終究有限。如何實現鏈上各環節企業、跨鏈企業之間標準的一致性,是當前社會的一個重要問題。

但隨著國內冷鏈物流的發展,我們注意到,不論是從政府相關部門到商業組織,都在不斷嘗試物品信息溯源的應用。

就如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冷鏈流通專業委員會與南京衛崗乳業聯合推動建立的鮮奶流通環節下的全程鮮奶溯源,"通過掃描鮮奶上的二維碼,消費者就可以看到衛崗鮮奶出廠後入庫、出庫、上車、下車每個環節的具體時間,記錄了鮮奶從出庫到上車的間隔時間"。

2020年6月,浙江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以進口食品經營企業和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首站,利用"冷鏈食品溯源碼"實現從供應鏈首站到消費環節產品最小包裝的閉環追溯管理。

農貿市場經營戶、大中型商超、餐飲單位、冷庫和生鮮電商買下一條魚併入庫時,通過"浙冷鏈"掃碼錄入購買人信息、進貨時間和數量及產品規格等基本信息,出售時也將再次掃碼記錄採購者信息。經過一次賦碼、三次掃碼,消費者便能獲知購買或食用的冷鏈食品的產品信息,包括輸出國家或地區、生產或進口批號、產地證明、進口商或供貨者信息、進口產品檢驗檢疫信息等。

8月26日,澳門市政署開發的冷鏈食品追溯系統也全面開通。凡通過檢疫程序進入澳門的冷鏈食品,貨主須通過追溯系統進行規範化申報,包括記錄每天出貨和退貨的下遊公司、貨品數量等,以便市政署更精準地追蹤冷鏈食品的貨源、庫存和流向,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以上種種都說明了冷鏈溯源的應用落地速度正在加快,而且國內的冷鏈物流需求總量在近幾年增長迅速,冷鏈物流的市場規模也逐年擴大,這對冷鏈溯源落地也將是一大促進。2017-2019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年複合增長率為17.5%,2019年冷鏈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3391億元,同比增長17.5%。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近幾年冷鏈物流發展如此強勁,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網際網路環境下生鮮電商的發展推動,自2012年生鮮電商元年啟幕,生鮮電商開始蓬勃發展,與之配套的冷鏈物流也隨之發展,冷鏈溯源作為未來的必備舉措也將受益無窮。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與迅速增長的消費需求相比,我國冷鏈基礎設施冷庫建設相對落後。截止到2020年10月,國家頒布了一系列促進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的政策法規,主要聚焦在加快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便利冷鏈物流快速發展和促進農副產品流通的相關政策等方面,有效促進冷鏈物流行業的規範化、信息化發展。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為推進相對落後的冷鏈基礎建設,滿足冷鏈物流需求,在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了實施城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的要求後,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 《關於做好2020年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公布了17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


圖片來源網絡

同步的在冷鏈溯源建設上,中央和各地政府就已經在政策層面,陸續出臺了多項相關的政策和要求,意圖加速整體行業質量安全發展。

目前,冷鏈溯源對於防範新冠病毒風險顯得非常必要。

未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物流行業轉向高質量轉型提升發展,隨之帶動冷鏈物流的高質量發展時期。冷鏈物流與冷鏈溯源高度相關,且隨著消費者對生鮮食品品質要求的提高、以及對冷鏈物品信息和品質溯源需求的增強後,冷鏈溯源市場的發展空間將被進一步挖掘。


1

相關焦點

  • 綠色冷鏈是什麼?如何破解疫情防控難題?
    綠色冷鏈是在產品的低溫儲藏、配送、運輸過程中,採用科學管理的方式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環境汙染,並通過新技術降低冷庫、冷藏車的能量消耗,提高周轉率和裝載率等等。綠色冷鏈是綠色物流的一部分,是未來冷鏈技術的新趨勢。綠色冷鏈對企業來講,最關鍵的一點是採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核心競爭力。
  • 冷鏈食品如何放心吃 各縣區發布提醒 建議不網購冷鏈食品
    冷鏈食品如何放心吃 各縣區發布提醒 建議不網購冷鏈食品 2020-12-23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騰訊打造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 助力冷鏈物流產業升級
    11月以來,天津、湖北、山東等多省市接連通報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外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引發社會各界及公眾對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的強烈關注。如何嚴格防控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傳播、從源頭做好冷凍倉庫登記管理工作,成為冷鏈監管的重中之重。
  • 上海到重慶【冷鏈運輸】_上海鳴仁物流
    上海到重慶【冷鏈運輸】,上海鳴仁物流,(一)公司性質:主要是以第三方物流的配送(和大型超市合作,主要負責配送大型超市的物品)、國內物流運輸。上海到重慶上海鳴仁物流, 只要傳統的超市利用好網際網路這種工具,傳統業態就可轉成一個新的供應鏈的方式。
  • 「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使用說明!
    用戶可以通過電腦端瀏覽器訪問https://sp.scjgj.beijing.gov.cn/cctp,或者在微信支付寶中搜索「北京冷鏈」小程序使用。電子追溯碼貼在產品運輸和儲存包裝上。
  • 吉林市永吉將建設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產業園
    1月4日,在吉林—浙江經貿交流會上,永吉縣委負責人代表永吉縣與浙江東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籤署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產業園建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永吉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產業園建設項目計劃以萬昌鎮為中心,投資4.2億元,重點建設「五個一」工程,即一個冷鏈物流園、一個品質電商基地、一個數字農業科技孵化中心、一個智慧冷鏈物流管理系統及一個精準扶貧產業基金,全力打造集「農產品集散、冷鏈倉儲、智能物流、電子商務、產業孵化、精深加工」六位一體的產業鏈。據悉,浙江東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浙江東日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 天時地利齊聚 電商巨頭掀冷鏈投資熱
    今年2月,由獐子島集團、日本報水株式會社等共同投資建設的獐子島中央冷藏物流項目落成,該項目由煙臺冰輪承建,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應用二氧化碳製冷系統的冷藏物流項目。大冷股份:全產業鏈布局/大冷股份(000530,SZ)的產品涉及工業製冷、冷凍冷藏、中央及商用空調等領域,公司稱「覆蓋了製冷產業鏈的關鍵領域,打造了中國最完整的冷熱產業鏈」。
  • 餐飲冷鏈物流如何確保安全?徐匯這家企業發布了一項全新標準
    餐飲冷鏈物流如何確保安全?記者注意到,團體標準首先詳細列舉了餐飲行業所能涉及到的人工智慧的術語和定義,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大數據分析、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以及知識圖譜、運籌優化、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生物特徵識別、聯邦學習。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冷鏈「不掉鏈」 無錫織密「物防」安全網...
    隨著元旦、春節臨近,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成為重中之重。如何讓冷鏈「不掉鏈」?無錫「物防」網絡越織越密。  三天建成監管倉 防控跑出「加速度」  隨著兩節臨近,無錫各食品經銷商開始囤貨,全市冷鏈監管工作壓力加大。市區監管倉預約單積壓較多,貨主排隊時間過長,可能存在應進倉未進倉的進口冷鏈食品。
  • 八鮮過海實地走訪,冷鏈生鮮追溯碼成北京超市防控「標配」!
    為了加強對進口冷鏈生鮮的管理,2020年10月26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北京市商務局發布通告,推廣應用「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以下簡稱「北京冷鏈」),以實現對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追溯管理。消費者通過手機微信,登錄「北京冷鏈」小程序。選擇「消費者」溯源查詢按鈕,對著冰柜上的二維碼一掃,便可查詢進口冷鏈食品的詳細信息。
  • 軍民融合冷鏈領鮮 ——新能源冷鏈車溫度遠程監控物流項目養成記
    根據公司發展的形勢,華訊國蓉將新投入新能源物流車5000輛,並在車輛上安置大數據平臺,加強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先進信息技術在冷鏈運輸物流領域的應用,全程自動監測、控制和記錄溫溼度,提高用戶體驗。    物流園區:依託新能源車輛和信息化系統,華訊國蓉將來或建設智慧物流園區,打造智能化冷鏈物流基地。
  • 山東全省進口冷鏈食品今天起需公示批次追溯二維碼銷售
    今天上午,記者跟隨市場監管人員來到位於濟南槐蔭區的麥德龍超市,現場記者看到,所有的進口冷鏈食品都集中擺放在了專區專櫃,並由專人進行售賣,每一批商品都張貼了追溯二維碼,供消費者掃描查看商品溯源信息和「冷鏈三證」。只要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會顯示食品名稱、食品品類、食品條碼、生產批次還有原產國等信息。
  • 生鮮電商混戰 冷鏈物流急補短板
    近段時間,京東、蘇寧、滴滴、美團等各路資本加速入局,開啟新一輪冷鏈物流領域混戰。在企業紛搶巨大市場蛋糕的同時,產業政策接連出臺,冷鏈物流加快補短板。不少地方開始制定新一輪冷鏈物流的規劃和計劃,行業嚴監管也已提上日程。
  • 從今天起,全省銷售進口冷鏈食品必須亮碼
    重要提示:(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省內相關單位購進、 運輸、貯存進口冷鏈食品的,必須查驗、留存《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貨物清單》《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出倉證明》(以下簡稱「冷鏈三證」)和「山東冷鏈」電子銷售憑證。
  • 吳忠市開展冷鏈食品大排查 堅決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11月17日,市疾控中心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利通區分局執法人員,來到吳忠市鑫鮮農副產品市場、華聯超市等地開展冷鏈食品大排查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在排查過程中,市疾控中心人員除了對冷鏈食品進行抽樣檢查外,還對冷鏈直接接觸人員開展核酸檢測取樣。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冷鏈「不掉鏈」 無錫織密「物防」安全網
    三天建成監管倉 防控跑出「加速度」   隨著兩節臨近,無錫各食品經銷商開始囤貨,全市冷鏈監管工作壓力加大。市區監管倉預約單積壓較多,貨主排隊時間過長,可能存在應進倉未進倉的進口冷鏈食品。為確保市區集中監管倉的運轉秩序,無錫市市場監管部門啟動了在全市範圍內建設分倉計劃。
  • 泰安新泰市加快推進青雲智慧冷鏈物流園建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7日訊為加快產城融合、提升城市能級,新泰市在青雲城區南部4平方公裡區域,規劃建設了南部新商圈,重點發展電子商務其中,青雲智慧冷鏈物流園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全力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為區域聯動發展「添勁賦能」,助力新泰市南部新商圈提檔升級。8月5日,記者來到新泰市青雲智慧冷鏈物流園看到,營銷中心內人頭攢動,前來諮詢、認購的市民絡繹不絕。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水泥車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 多家超市、餐飲、生鮮電商溯源進口冷鏈食品,掃碼即知來龍去脈
    記者用手機掃描了二維碼,頁面顯示該產品產自澳大利亞,由上海新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銷售,入境口岸為上海外高橋。在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上還顯示出入境日期,以及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的照片。圖片來源/企業供圖12月13日,在每日優鮮平臺上,每一款進口冷鏈肉類和水產品均公示了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碼。
  • 頻繁「中招」,「冷鏈」防控該怎麼做?6張海報告訴你
    頻繁「中招」,「冷鏈」防控該怎麼做?自從「冷鏈藏毒」現象進入公眾視野,「冷鏈」防控難度的特殊大背景就總被專家提及:一邊是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多國疫情出現反彈;一邊是我國肉類進口規模的龐大。冷凍食品「帶毒」的風險點確實較多「冷鏈」防控該怎麼做?
  • 山東進口冷鏈食品須公示追溯二維碼 第A01版:要聞 20201221期 濟南...
    20日上午,記者跟隨市場監管人員來到位於濟南槐蔭區的麥德龍超市,記者看到,所有的進口冷鏈食品都集中擺放在了專區專櫃,並由專人進行售賣,每一批商品都張貼了追溯二維碼,供消費者掃描查看商品溯源信息和「冷鏈三證」。  只要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會顯示食品名稱、食品品類、食品條碼、生產批次還有原產國等信息。在溯源信息當中企業的庫房號、運輸車輛的車牌號以及銷售企業的信息都會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