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思考了很久——
什麼樣的愛情是失格的?
我越想越不願意再下筆談論這些,因為愛情應當是你情我願兩個人的事啊,為什麼,憑什麼可以指手畫腳,甚至歧視呢?
可是,直到2020年,同性戀依然是一個博人眼球的關鍵詞。
相信看過《創造營3》的人都知道姜貞羽,9月3日晚上她的微博小號發文,承認自己的戀情,是同性。
這件事我一直覺得沒什麼爭議可言,甚至當大家紛紛誇讚她很勇敢時我還舒了一口氣,同性戀的被包容度終於增大了。
但是後來我才發現,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
事實上,9月2日姜貞羽戀情疑似曝光,當大家看到「男」方親吻姜貞羽時幾乎是壓倒性的言論批評姜貞羽「偶像失格」,但是當確認戀愛對象是一個女孩子後,全網的風向瞬間變了。
輿論場裡基本沒有「偶像失格」這四個字了,取而代之的是,你真勇敢。
我瞬間覺得有些可笑,且先不提如果姜貞羽不是一個公眾人物她還是否能得到這樣的鼓勵,且說,「異性戀」和「同性戀」受到的待遇為何如此大相逕庭?
在被認定是異性戀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祝福姜貞羽,大多數的人都是惡語相向,偶像失格。
但在被認定為是同性戀的時候,一群人跑到人家的微博下誇她勇敢、祝她快樂,偶像升格。
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無論是真的從內心裡可以接納同性還是相較於戀愛這兩個字,同性戀更能成為洗白自家愛豆的藉口,我都不覺得現今的輿論風向是在支持同性戀。
一遍遍思索過後,我越發覺得,大眾是在以一種盲目的、近乎瘋狂的態度去追捧同性戀。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前大多數人都以同性戀為恥,但現在保護同性戀者的呼聲卻越來越高。
而這樣的變化就順勢催生出了許多「殭屍」保護者——盲目的跟風,呼籲,在網上行「鍵盤俠」之舉。
他們以為自己是真的尊重同性戀,但他們不是。
如果真的尊重同性戀,那就應當把它和異性戀看作同等的戀愛。
作為粉絲,是罵也好,捧也好,都堅決不能以 [ 是否同性戀 ] 作為偶像是否有罪的判斷標準。
或許有人會說,現今同性戀仍不被大眾認可,我們不應該適度的區別對待嗎?
可是,適度的區別對待是為了保護現在仍處於相對劣勢的同性戀群體,並不是以「同性戀」作為救贖自己的擋箭牌。
就譬如前段時間楊麗萍的徒弟水月與自己的「女朋友」結婚,大家紛紛為他們送上祝福,甚至祝福要多過對於異性情侶。
這才是適度的區別對待,因為大家要保護兩個女孩子的愛情。
譬如SHE組合中的田馥甄為同性戀者發聲,讓我們在紀錄片中看到同性的愛一點都不比異性的愛低微,甚至更加的單純。
但是我們同樣看到,兩位攜手共度大半生的叔叔因為無法取得一個法律上的愛人關係,在醫療等方面居於劣勢。
這才是我們應當適度區別對待、給予幫助的地方啊。
將同性戀這三個字當做一個免死金牌,將它作為一種無敵的永遠正確論,那就是可恥。
我並不是說姜貞羽的發文就是為了取得大家的同情而制止謾罵的手段,只是這種情況真的存在著。
我是一個脆皮鴨女孩,也確實讀過很多同人文,但是在同人文化中同妻設定被人追捧,甚至成為男主角的加分項。更甚者說:同性才是真愛,異性只是為了繁衍後代。
我接受同性是真愛,但異性之間也絕對不只是為了繁育後代而達成的婚姻束縛。
所以我希望那些留言支持姜貞羽的人停下鍵盤,思考一下,你所謂罵脫粉的粉絲不尊重同性戀,那你又對於真正的尊重了解多少呢?
我在知乎讀到,百變小櫻魔術卡裡,小櫻暗戀的男孩喜歡自己的哥哥,而小櫻的閨蜜知世暗戀著小櫻,聽起來荒謬嗎?
但這只是普通人的愛恨情仇啊。
有讀者問過作者:「是不是因為知世和小櫻都是女孩子,她們才沒有辦法走到一起。」
作者告訴他,在作者的心裡愛是無關性別的,沒有走到一起也只是情節設定,與愛與被愛的人的性別毫無關係。
這,才是真正的平等。
同性戀的圈子其實到目前為止依舊是一個弱勢圈子,而保護同性戀和維護女性權利或者殘疾人權利同等重要,他們都需要整個社會以正確的方式給予關愛。
當強勢群體、具有更多發言權的群體中恰巧出現了一名同性戀者,我不希望他會拿著同性戀這三個字作為免死金牌,去填補對自己不利的言論。
說實話,現在社會對同性戀的包容度仍舊遠遠不夠,但是社會在進步,終究有一天,我們都會真心地接納他們,也會明白:
每個人都值得愛,更值得被愛,無關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