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達人
黃俊傑:創業不是悶頭苦幹
從運營吉林大學(以下簡稱吉大)致遠餐廳,到吉大70周年校慶上精美別致的天鵝胸針,再到日新樓的菜鳥驛站……自主創業儼然已經成了吉大2013級商學院學生黃俊傑的標籤。
「我希望用知識和努力放飛屬於我的自由。」這是黃俊傑為自己確定的人生目標。
商場試水初露頭角
談到創業,黃俊傑最先想起的便是在大二下學期時的初次嘗試。當時,吉林吉大致遠公司旗下的朝陽校區致遠餐廳希望學生幫忙運營,這難得的創業實踐機會瞬間點燃了黃俊傑的創業激情,他和另外4個同學立即組成了項目申請小組。
「準備材料反覆檢查了三四次,最後終於把別的團隊競爭下去了。但是沒想到,這真的只是個開始。」回憶起自己的第一次創業經歷,黃俊傑心裡浮現出的總是這樣幾個詞:「不成熟、沒經驗、太年輕。」
運營餐廳,銷售量、人員排班、後廚前臺的協調,還有如何讓那些年長的人聽自己的安排,這都成了剛剛創業的他面臨的最大難題。然而,困難並沒有將他擊倒,幾次受挫之後,黃俊傑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商場心得,四個字:信任、真誠。
有了第一次創業的鋪墊,逐漸成長起來的黃俊傑大膽了許多,憑藉著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和發現商機的慧眼,他和同伴又將目光集中在了吉大70周年校慶上。「原來的紀念品比較單調,外形也不算美觀,我們想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
他們提前設計好圖紙並製作了第一批天鵝胸針樣品,胸針別致的造型讓他們一舉中標。
黃俊傑再一次清楚地認識到,要想取得別人和信任,必須有真材實料,「當別人做不到只有你能做到,別人才會相信你、重視你。」
走好創業與學業的「平衡木」
每個人利用時間的方式都各不相同,每個人的時間一天都只有24小時。學業與創業如何平衡,黃俊傑著實費了一番功夫。
剛開始創業時,因為投入了過多的精力,黃俊傑的成績的確受到了影響。意識到這個問題,他開始努力追回創業耽誤的時間。課堂無疑是最佳場所,課本上分享的經典案例以及老師的親身經歷,都為他的創業提供了強大的理論基礎和智力支持。「學會捨棄真的很重要,不會捨棄只能讓自己力不從心、惡性循環,應該用有限的時間做最正確的事情。」
在學習成績逐漸穩定之餘,黃俊傑更喜歡閱讀與經商有關的書籍。「聯想自己的創業經歷,就會覺得書上的東西很有道理,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早點學到這些。」為了讓書本上抽象的知識與鮮活的創業經歷更好地結合起來,黃俊傑每天最注重的就是對自己的反省,他認為,這是學以致用的關鍵。
除此之外,黃俊傑想盡辦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與許多創業者爭分奪秒去工作相反,「保持充足睡眠、不為創業熬夜」是他給自己定下的原則。他說:「大學4年是我成長最快的4年,也是受挫最多的4年,創業可以讓我與眾不同,但是知識才能讓我鶴立雞群。」
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菜鳥」
隨著電商的大熱,黃俊傑將目光投向於此。但是由於缺少經驗,他選擇了不具備優勢的珠寶行業,最終鎩羽而歸。從零開始、摸爬滾打,黃俊傑沒有氣餒,吸取教訓之後,重新整理思路、收集靈感。這就是在嘗試了多種創業經營之後,黃俊傑最終將發展目標瞄準了當時並不被看好的物流行業。
如今談起日新樓的菜鳥驛站,吉大學子們都不陌生。
剛剛起步時菜鳥驛站如何在校內各家快遞點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黃俊傑認為,母公司的優勢是一方面,但創新才是生存下去的保障。從最初的包裹被雜亂無章地堆積在地上,到自助取件、再到今天的多件掃碼,菜鳥驛站的方式更加高效,取件環境也越來越好。「現在每天的取件流量可以達到2000件左右,『雙十一』期間,幾乎每天流量都能上萬。」黃俊傑介紹。
藉此機會,黃俊傑又在客流量上窺見了菜鳥驛站未來的商機:「其實客流量也是一種很好的資源,利用流量來做信息發布,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在日常生活中,他還有一個奇怪的嗜好,就是收集街邊和宿舍走廊裡的廣告單,研究廣告中的定價、宣傳方式和店面布置。「創業不是悶頭苦幹,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雖然多次被親人朋友嘲笑成「收破爛的」,但黃俊傑依然樂此不疲,「因為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到最好,細節決定成敗。」(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馬維維 韓亞君
編輯:李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