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隻獐被野放至上海老港濱海生態廊道,其中4隻佩戴跟蹤器

2020-12-24 澎湃新聞

獐本文圖片均來自「綠色上海」微信公眾號上海的「土著居民」——獐又在浦東覓得新家了!近期,上海在老港濱海生態廊道試野放12隻健康的成年獐,研究人員事先採集了每隻獐的生物學信息,並為其中4隻佩戴跟蹤器,以便隨時掌握獐的行動軌跡。

12月17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林業局獲悉,野放後,相關工作人員還將持續對它們的行為、健康狀況進行監測,希望通過監測研究獲得老港物種重引入和生物多樣性修復的經驗,為下一步獐的野放、保育工作以及生物多樣性修復工作做好科學積累。

工作人員為獐綁上追蹤器

工作人員為獐綁上追蹤器據上海市林業局介紹,自2006年起,上海市獐重引入項目在浦東新區華夏公園率先試點。經過多年繁殖後,華夏公園為上海市濱江森林公園、松江浦南林地、明珠湖公園和浦東東灘(原南匯東灘)輸送了優質種源。

獐濱江森林公園和南匯東灘是範圍較大的兩個野放地點。在濱江森林公園,市民遊客經常能看到獐的身影出沒於林間草地,甚至可以在繁殖期目擊到新生幼獐,說明濱江公園獐種群可以成功交配繁殖。南匯東灘作為另一個主要的野放場所,也通過紅外相機捕捉到過成年獐的蹤跡。獐作為上海本土物種,其棲息地建設是綠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獐的野化和野放是完善上海城市生態鏈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上海在老港濱海生態廊道試野放12隻健康的成年獐

上海在老港濱海生態廊道試野放12隻健康的成年獐此次的野放地點是浦東的老港濱海生態廊道。老港原來為上海的垃圾處理廠,來自上海市中心70%的垃圾在此進行無害化處理。2016年,上海建設老港濱海生態廊道,原來的垃圾場變成了生態綠地。這次在老港濱海生態廊道進行獐的野放,可以進一步改造其生態系統,完善其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技術手段。為保證獐整體野放工作的成功,工作人員先選擇部分獐進行先期野放試驗,未來將繼續觀測。

老港濱海生態廊道上海市林業局表示,通過野放獐並對其進行野外追蹤、健康評估和行為觀察等檢測,可以完善老港濱海生態廊道的生態建設成效,促進上海城市生態修復,進一步完善上海的城市生物多樣。獐的野放和之後相關的持續性工作是上海開展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的鮮活實例。而生態修復,也逐步讓老港揭下「垃圾處理」的標籤,成為野趣盎然的「生態廊道」。

你能找到獐嗎?此外,上海市林業局提醒大家,獐的警覺性很強,大家如果去觀賞的話,請不要驚擾它們。(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打造濱海「生態廊道」!濱海公園二期項目開建啦
    打造濱海「生態廊道」! 濱海公園二期項目是「9.13」洋浦集中開工的21個項目之一,目前正在加緊推進各項建設工作。
  • 生態廊道貫通南北支撐生態骨架
    天津在濱海新區和中心城區之間,建設的736平方公裡綠色生態屏障,規劃了五大生態功能類型,其中生態廊道是生態屏障的核心部分,它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呢?來看28日的「綠色發展千年大計」。在天津的雙城綠色生態屏障規劃中,要打通南北50公裡區域,在一級管控區的「天」字形主骨架中,古海岸溼地綠廊和衛南窪溼地綠廊是兩大主要組成部分。經過一年多的拆遷修復、造林綠化、水系連通,兩條綠廊建設效果初顯。古海岸溼地綠廊北段,長度大約7到8公裡,寬度700到800米左右,這裡既是一條風廊,加速微環境內的空氣流通,又能起到南北聯通作用。
  • 【重磅報導】濰坊濱海:鹽鹼灘崛起生態綠洲
    濰坊濱海陸域面積678平方公裡,曾經75%的是鹽鹼地,近40%為重度鹽鹼地,白茫茫一片,淡水缺乏、鹽鹼程度高,綠化成本是普通土地的4-10倍。面對廣袤荒涼的鹽鹼灘,濰坊濱海立足實際、統籌開發,從河流治理和生態綠化突破,於2012年4月全面啟動白浪河入海口生態示範帶工程,主要進行河道清淤、綠化種植、千米沙灘、廣場園路鋪裝等,掀起生態建設的新高潮。
  • 金華首批浙中生態廊道「四大名品牌」及「廊道百景」出爐!
    接下來就跟著小布來看看此次公布的浙中生態廊道「四大名品牌」及「廊道百景」具體有哪些吧首批浙中生態廊道「四大名品牌」(一)八婺歷史文化品牌(20個)非遺景區類(8個)經過了近3年「水岸同治」的辛勤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廊道已初見成效。去年9月,我市浙中生態廊道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文廣旅遊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體育局評選共同啟動了全市首批浙中生態廊道「四大名品牌」及「廊道百景」命名活動,以進一步提升浙中生態廊道建設可體驗可感受的實際效果。
  • 國外專題研究:國家公園生態廊道
    生態廊道中的許多植物擁有吸收汙染物的能力,其中的森林和水生植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淨化了空氣、地下水和河流。植物的淨化殺菌功能對土壤的淨化和空氣中細菌的抑制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生態廊道擁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涵養水源的功能,通過樹冠節流,減少地表徑流,可以有效地保水保土。二、擴大野生動物生活活動的範圍,提高生物多樣性。天然生態廊道內的山脈、河岸帶,是非常適合野生動植物生存的地方。
  • 濰坊濱海:昔日鹽鹼荒灘 如何通過錘鍊變成生態綠洲 ?
    來到濰坊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項目施工現場,一幅「拉土車不停運轉,工人們正在加快進行土方施工」的繁忙景象霎時印入眼帘。項目副經理王強在現場表示:「濰坊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項目總長度17.4公裡,總面積527公頃,建設期5年,運營期15年。
  • 踐行「兩山」理念 弘揚塞罕壩精神 濰坊濱海:鹽鹼灘崛起生態綠洲
    面對廣袤荒涼的鹽鹼灘,濰坊濱海立足實際、統籌開發,從河流治理和生態綠化突破,於2012年4月全面啟動白浪河入海口生態示範帶工程,主要進行河道清淤、綠化種植、千米沙灘、廣場園路鋪裝等,掀起生態建設的新高潮。濰坊濱海區海洋漁業和水利局黨總支書記、局長高升明向記者介紹說,「沿白浪河這條主軸線打造一條生態景觀綠廊,是濱海發展和濰坊北部沿海開發的需要,兼顧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報名通道 ‖ 中國城市生態廊道規劃與景觀環境設計研討觀摩會
    近年來,城市生態廊道建設已經變成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扮演著景觀結構組織者的角色,它不僅能把城市中分散孤立的生態斑塊聯繫起來,形成完整的城市自然生態系統,而且有利於制止城市的無序蔓延,促進城市整體的有機生長,對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以及生態恢復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濱海溼地 連接海陸的生態屏障
    在全球9條候鳥遷徙路線中,有3條經過我國,遷徙的候鳥中至少有27個全球瀕危物種,其中以中國濱海溼地為主要棲息地的達24個。張正旺說:「候鳥一次遷徙全部路途可能是幾千公裡,甚至一萬多公裡,它們不能一口氣完成長途遷徙,中途需要停下來取食,儲存能量,再繼續旅行。」我國的環渤海、鴨綠江口和長江口濱海溼地都是候鳥遷徙中重要的「加油站」。鴨綠江口濱海溼地每年落腳的候鳥種類達300多種、120多萬隻。
  • 1800公裡、4類示範段!浙江省生態海岸帶建設,開拓經濟發展新空間
    提出一個總體思路以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綠色生態、人流交通、歷史文化、休閒旅遊和美麗經濟等五廊道建設,高水平塑造大灣區生態、經濟、人文空間新格局,彰顯濱海城鎮和鄉村風情魅力,將生態海岸帶建設成為我省展示現代美麗灣區的新載體和全國生態海岸帶保護建設的新標杆。
  • 百裏運河成為瀋陽水生態廊道
    原標題:百裏運河成為瀋陽水生態廊道「現在的百裏運河,水岸已營造出水清岸綠的城市運河水生態廊道,水質更是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三類標準。今天的百裏運河,已經真正成為瀋陽生態城市發展的『大動脈』。」9月22日,瀋陽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田偉對記者說。
  • 「洱海出行」生態廊道解鎖新玩法,3項服務實力「開撩」
    號外號外大理洱海生態廊道開始試運營試運營時間為2020年9月21日至2021年6月1日試運營的範圍是陽南溪入口到才村碼頭12公裡提供驛站、生態觀光遊覽車和共享單車服務騎共享單車方便嗎?生態觀光遊覽車票價貴嗎?來看記者實地體驗羨慕,他們已經嘗鮮昨天上午十點,燕女士和往常一樣來到洱海生態廊道陽南溪入口,準備跑步。在這裡,她見到了生態廊道的新「來客」——黃色的共享單車。「我來自西雙版納,因為大理生態環境比較好,我來大理度假已經一個多月了。」燕女士說:「生態廊道的風景很美,我每天都來跑步。
  • 宗國明帶隊到北冶鎮、石井鎮調研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宗國明帶隊到北冶鎮、石井鎮調研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2020-12-24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析2020年的七個太陽能跟蹤器系統調整和新技術!
    ATI已安裝或正在實現30 GW的跟蹤器。最近的一個項目是澳大利亞200兆瓦的惠靈頓太陽能發電場,其中包括雙面電池板。4.Mechatron Solar將跟蹤帶入車棚大型的100面板Mechatron Solar雙軸跟蹤器作為一種新穎的車棚解決方案而受到關注,部分原因是無齒輪
  • 河南推進黃河下遊生態廊道建設——實現治河與惠民雙贏
    周密謀劃方案經過大量前期調研和研究,黃河設計院於2017年形成以「高灘築瓴安居,二灘生態集成,嫩灘生境成廊,河槽穩定安瀾」為核心理念的「三灘分區治理思路」,之後逐步深化為黃河下遊生態廊道規劃方案。2020年,河南省提出,謀劃實施沿黃生態廊道、河道和灘區綜合提升治理等重大項目。
  • 河南推進黃河下遊生態廊道建設 實現治河與惠民雙贏
    周密謀劃方案  經過大量前期調研和研究,黃河設計院於2017年形成以「高灘築瓴安居,二灘生態集成,嫩灘生境成廊,河槽穩定安瀾」為核心理念的「三灘分區治理思路」,之後逐步深化為黃河下遊生態廊道規劃方案。  2020年,河南省提出,謀劃實施沿黃生態廊道、河道和灘區綜合提升治理等重大項目。
  • 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在生態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影像
    這是2002年啟動全國大熊貓生態廊道建設以來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體。&nbsp&nbsp&nbsp&nbsp紅外監測相機拍攝到的大熊貓影像。8月8日凌晨3:20左右,在公園內青草坡的22號紅外相機再次拍到大熊貓,這隻熊貓似乎對相機很感興趣,不時湊近嗅聞相機。據工作人員初步判斷,兩次拍攝到的大熊貓個體健康,屬於土地嶺大熊貓AB走廊建設帶的岷山山系A種群。
  • 時刻心繫中國濱海潮間帶生態問題的環保者任增穎
    自2018年4月到2018年12月初,她每個月要沿著大連南部海域小平島到棒棰島的區間的附近海岸帶進行四次現場生態調研,主要在星海公園、星海廣場、付家莊、老虎灘海洋世界、棒棰島附近進行東亞江豚保護的現場宣傳。2019年2月到2019年12月,她每個月要根據情況去大連南部沿海的現場兩次,並多次到大連旅順老鐵山、仙浴灣等附近海域,用鏡頭記錄著當地的生態問題及變遷。
  • 洱海的生態廊道,解鎖看海新高度,圓你一個韓劇主角夢
    這不,洱海的生態廊道才剛建立起不久,就已經有許多網紅陸陸續續去打卡,於是它漸漸火了起來,慢慢進入人們的視野。這裡有大理獨有的海邊s型公路,海邊s型公路一直是韓劇中出場率比較高的地方。通常是韓劇中男女主角浪漫的行走在公路上。這溫暖的海風,美麗的海景,為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錦上添花。那麼在這個浪漫唯美的地方,小夥伴們也可以帶著自己心愛的人,來看一看這個浪漫公路。
  • 加快推進新G107生態廊道綠化
    該路段生態廊道內,存在違章建築、私設地鎖、線纜雜亂、生活垃圾積存等問題。  棉紡路與工人路交叉口西側,人行道路面損壞嚴重,存在雜物積存、商戶佔用公共空間等問題。檢查組要求相關責任單位限時整改,切實履行好日常巡查管理工作。市改進城市管理指揮部檢查組將對發現的問題建立臺帳,開展「回頭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