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都有民國軍閥混戰時期的割據勢力,西北地區也一樣,還有四個人在西北地區統治了幾十年。西北軍的四匹馬,四匹都姓馬,分別叫馬步青、馬步芳、馬鴻賓、馬鴻逵。在這些人中,馬鴻逵被稱為寧夏土皇帝,他後來帶著三個姨太太和7.5噸黃金逃到了美國。
馬鴻逵他的一生是1892年出生的甘肅河州人,早年參加了同盟會,後來又在袁世凱、黎元洪的手下幹了一些事情。一九一九年段祺瑞就任,馬鴻逵成功地當上了旅長,一九二六年馮玉祥響應南方北伐,馬鴻逵又開始追隨他。但這並不能使他真正掌握大權,1929年,已任軍長的馬鴻逵投靠蔣中正,1932年就任寧夏省主席,歷時十七年。
軍隊的權力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所以很多人都稱他為土皇帝。執政後雖然說為防患,實行保甲制度,還曾在抗日時期大量徵兵,但也做了些好事。例如時人說要辦地方教育,說來馬家在這一帶其實風景如畫,他和馬鴻賓是表親,而且他們的父親都是西北馬家軍的首領,他們的祖父那一代人就已經握有軍權了。
而他的父親馬福祥,死後留下了一句話,說要重視教育,所以,馬鴻逵便把父親中的一查大部分永愛都帶到了學校。也許許多人認為軍閥隊伍都是一群文盲,馬鴻逵的軍隊不同,他在培養人才的同時,也要求士兵要識字三千。可是,真正的軍閥,馬鴻逵還有一條人生信條,有兵就有權,有權就有錢。
簡而言之,兵財兩空,趁著各方混戰之機,獨攬大權,馬鴻逵用各種方法收復了大量錢財。解放戰爭以後,他的好日子也終於到了,他自己也非常明白這一點。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與妻兒赴臺灣,可臺灣也不能再留。沒過多久,郭寄嶠和馬步芳父子就對他提出控告,要他為西北的失敗負責。
又因此,當局對其撤職處分,老狐狸就是老狐狸,馬鴻逵很快意識到再待在臺灣也許就完了,立刻想到離開。首先將所有得來的錢都整理好,然後讓寵愛的四姨太劉慕俠裝病,讓她帶著錢去香港「治病」。後來又讓劉慕俠在香港發消息說自己偶遇「病魔」,馬鴻逵找藉口離開臺灣。
到達香港後,又藉口病假去美國看病,在馬鴻逵的計劃中,幾乎都實現了。多年來積攢的財富,高達7.5噸黃金,以及最受寵愛的三位姨太太。他有那麼多錢,自然也就不必為美國的物質問題擔憂了。相思美人,生活奢華,日子過得非常瀟灑。能不能在異鄉代替祖國?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越來越想念故土,不願自己在異鄉客死。
雖然他無法回頭,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忘記祖國。這一代的軍閥似乎都具有愛國精神,馬鴻逵也是這樣,即使到了美國,他也會號召美國去幫助他的祖國。馬鴻逵於一九七○年一月十四日死於美國。而且兒子直到1991年才去美國,後來也在美國病逝了,最後還是沒有完成父親的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