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在離開生活了七年的日本之際,作為紀念和告別,從三月初到五月初,一個人、一臺小相機,在櫻花最美的季節沿櫻花國一路北上。以後大概很難再有一個人長旅的機會了吧。
對這兩個月的時間、一路上的風景、收穫的心境與感動,我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一直覺得旅行是很私人的、難得與人分享的事情:別人未必有興趣知道「我眼中的世界」,更無法要求別人與我共鳴。所以當Miss EE問我是否願意分享我的旅途的時候,我是驚喜又緊張的,就好像自己正在打理還羞於示人的小庭園迎來了意外的訪客,問我能不能帶朋友來看一看。
所以,寫下這些遊記的時候,我是心懷感恩的:如果沒有點開這篇文章的你、你、還有你,這些照片和文字就只會永遠封存在我的電腦和大腦裡了。
無論你是在搖晃的車廂裡只想看看皂片打發時間(你找對了≖‿≖✧),還是被題圖裡的熊本熊吸引而至(你又找對了ˋ▽ˊ),或者在做日本遊攻略四處搜羅遊記(你還是找對了 (☆゚∀゚) ……你夠),希望這裡的世界能給你的生活帶去哪怕一絲光線和快樂。
【正文……前的碎碎念】
「對代代生活在這裡的我們而言,是阿蘇山孕育了水土、給了我們家園,我們也深知,終有一天,阿蘇山定將把它毀滅。一旦阿蘇山爆發或地震,我們都無處可逃。與阿蘇共生死——我們每個人都是抱著這種覺悟生活的。」
誰會想到,去阿蘇山時計程車司機臨別前的這段話,竟會在一個月後的熊本地震中成為現實。翻看著照片,我還記得每一張照片拍攝的情形,實在難以想像給了我諸多難以言喻的感動的風景,如今竟已不復存在。
也許是我自作多情,但去過阿蘇、聽過這段話,總覺得阿蘇於我不再只是個「想去的地方」,而是多了一絲喚我回歸的羈絆。哪怕震後重建所花費的時間總是超出預計,阿蘇定有它復甦的那一天。下次去,哦不,回阿蘇的時候,又有怎樣的風景和心境在等著我呢。
【正文】【這次是真的!】
阿笠博士無獎問答時間:熊本熊的生日是哪天?
攝於熊本熊誕生祭照片展
從左上順時針依次為:
西班牙巴塞隆納、義大利米蘭、法國勒芒、美國聖安東尼奧。
熊本熊居然去過辣莫多地方!
羨慕嫉妒不恨!
答:2011年(大概)3月12日!!
攝於熊本市中心商店街內某家店鋪。
熊本市民泥們是有多愛熊本熊!!
沿櫻花國從南向北,最理想的大概是從衝繩,再不濟也該從九州最南端的鹿兒島出發。但我思前想後把第一站定在了九州中部的熊本:撇去時間因素、去年剛去過九州南部等事實,最大的原因是,幾年前匆匆去過阿蘇山後對那裡念念不忘,以阿蘇山作為告別之旅的開始也算了卻了自己的念想。
熊本熊:大家好又見面了!
還未盛放的櫻花,攝於熊本
到達熊本當天簡單逛過熊本市內,第二天便動身前往這次的主要目的地:熊本的象徵——阿蘇山,以及距阿蘇地區僅兩個小時車程、位於宮崎縣的日本神話故裡——高千穗。
先簡單介紹下阿蘇山和阿蘇外輪山~
阿蘇山是由五座火山(阿蘇五嶽)組成的活火山,除了巨大的火山口,一望無際的碧綠草原——草千裡——也是它比較出名的景觀。而阿蘇外輪山,顧名思義,就是圍繞在阿蘇山外圍的一圈山脈。在很久很久(……以下省略N字)以前,阿蘇山是一座極其巨大的火山(高度極可能高過現在的日本最高峰富士山),由於歷史上兩次大爆發導致山體崩落,才形成了今天的阿蘇山和阿蘇外輪山(如下圖)。
去阿蘇山,能看到活火山口、聞到硫磺煙(以及被吹得風中凌亂!!相信我!!),但「身在此山中」是看不到阿蘇山的真面目嗒。想一睹阿蘇山那雄偉的真容,還得去阿蘇外輪山~
從熊本市到阿蘇,先坐JR到阿蘇站,到阿蘇地區後公交實在不便,想要一天多逛幾個地方的童鞋建議包計程車(有日本駕照的可以租車)。包車一天根據所去地方不同價格2W-3W日元不等,如果三、四個人分攤的話其實還是很可以接受嗒。
算好時間,特意坐了九州橫斷特急從熊本站前往阿蘇站
紅色的車廂好有feel有木有!
阿蘇站。是回程那天補拍的,天有點下雨TAT~
車站小小的好可愛~
阿蘇外輪山上最著名的當屬大觀峰。大觀峰位於北外輪山的中央位置,與其說是一座山峰,不如說是山頂上的一塊巨大平地。從這裡可以看到宛若一尊睡佛鎮坐在大地中央的阿蘇山,山腳下好似碧綠的地毯蔓延到每一個角落的村莊和農田,以及兩側宛若羽翼一般無限延伸的外輪山。
其實,在前往大觀峰的途中,一路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類似上面這樣的景色,我也忍不住按了不少快門。但是,登上大觀峰的瞬間,我就知道了大觀峰之所以為大觀峰的理由:它視野特別開闊,沒有任何多餘的山脊和植被,阿蘇山、山下的村落和廣袤的藍天像是一幅終得完全展開的天地繪卷,佔領你以視覺為首的全部感官。站在那裡,當我不由自主地展開雙臂、閉上雙眼、微抬起頭的時候,只覺得自己終於要融化在這個世界裡了。
大觀峰上看出去的景色。阿蘇山看起來特別像一座睡佛!
在大觀峰不遠處,有一條近年開始小有名氣的「天空之路」。雖說它其實就是一處未經鋪砌的狹窄而泥濘的農道,但在清晨,當遠處的山頭、山下的村落都淹沒在晨靄之中的時候,它看起來就像是通往天空的小徑。
當然,懶人如我,自然是不會凌晨摸黑上山,也就拍不到理想中的天空之路啦。不過即便是雲海散去的白晝,也還是有點天空之路的影子的。
腦補一下滿是雲海的模樣是不是很夢幻!
忍不住從網上找了一張雲海的照片。要拍這樣的場景,記得凌晨早起喲~
然而,這條「天空之路」在四月的地震中隨著山體滑坡消失了……
這條農道曾數次在大雨、颱風時遭到破壞,但事後都被修復如初。雖然這次地震所造成的影響更為嚴重,但相信總有一天它會再次出現在大家面前。
去的時候正巧趕上了阿蘇山一年一度的「野燒」。所謂「野燒」,就是冬末初春人為放火,把阿蘇山大草原上枯黃的山草全都燒成灰燼。這樣做一來優化植被燒死害蟲,更好地滿足畜牧業需求,二來確保新草破土而出、造就以「草千裡」為首的阿蘇大草原那漫山遍野的青翠欲滴的迷人景觀。「野燒」還有諸多其他益處,是阿蘇人維護他們賴以生存的草原的必要手段。
credit to 石井 髙雄
然而「野燒」十分危險。點火燒山前,要先確定野燒的邊界,並把邊界處的山草都砍下作出隔離帶;山火燒起來以後還要時刻注意風的走向,控制火勢。它的工程也十分浩大。因為要在阿蘇山、外輪山所有山體上進行「野燒」,每年都要耗時一個多月分幾次才能完成。現在「野燒」是由專業人員帶領志願者完成的,因其危險性,幾乎每年都有傷亡事故發生。
山頭上翻滾的黑煙、跳躍的火光,噼裡啪啦的聲響,以及相隔很遠也能聞到的枯草燃燒的氣味……身臨野燒現場的時候,心情是無名的高揚和恐懼交織的。看到阿蘇人用如此原始樸素的方式年復一年保護並利用著他們的草原,這對在城市長大的我而言是非常震撼的:我第一次用全身所有的感官認識到「與自然相處」是怎麼一回事。
這簡直是「對自然的敬畏」的最完美的實踐——不只是祭拜神靈,不只是限制人類活動,而是接受自然的饋贈,充分為其所用的同時還給自然一片更美的天地。
來到阿蘇,自然要參拜一下阿蘇神社。阿蘇神社是肥後(熊本舊稱)第一大社,祭祀的是以阿蘇開拓始祖為首的十二尊神。神社每年都有以「火振神事」(拿著點了火的繩子甩圈)為代表的各種特色行事;參道上當地人互相寒暄「你這次怎麼隔那麼久才來」「我家老伴生病了」……感覺特別有活力也十分溫暖。
阿蘇神社樓門。被稱為「日本三大樓門」
阿蘇神社參拜殿
可惜的是,上面兩張照片中的建築物在四月份的地震中都倒塌了……
離開阿蘇山前往黑川溫泉時,順道去了(尤其在文藝小清新和攝影界)小有名氣的「鍋之瀑布」。
嗯?鍋在哪兒?而且好像沒什麼特別的你確定你沒在蒙我?
確實沒有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 ╯□╰ )~從正面看,它就是個普通瀑布;但是繞道背後,分分鐘就文藝起來了!!
不高不大的瀑布背後,居然有那麼大一塊空間,也是難得。陽光灑下的時候,瀑布就像一幕水晶的窗簾,把視野染上夢幻的七彩。我去的時候樹葉還是枯黃的,倘若森林染上新綠,那青翠欲滴春意逼人的場景,該有多像仙境呀~(YY中)
再來一張側面吧hoho~
在黑川溫泉巡完外湯滿血復活後,第二天前往宮崎縣北部素有「日本神話故裡」之稱的、日本人一生必去的高千穗。
舊高千穗鐵道高千穗站
現已廢線的舊高千穗鐵道高千穗站。熱烈推薦給鐵道狂熱粉絲!除了可以乘坐觀光用小列車走一遭已廢線的鐵路(天氣好的話可以開上山間的鐵路橋),車庫裡的列車是可以開動的,有1萬日元/次的列車駕駛體驗。
對《古事記》、《日本書紀》感興趣的童鞋可以來這裡聖地巡禮一番,一定會有很多萌點燃點;神話小白(如我)也不用擔心,這裡的自然景觀也是很上照嗒,比如這個叫高千穗峽的地方:
高千穗峽
九州地區、宮崎縣的導遊書裡估計都能找到高千穗峽的這些照片(到了夏季還時常出現在封面上)。可能是心理作用,總覺得這裡的峽谷特別有神秘氣息~
高千穗峽的形成也和阿蘇山息息相關。遠古時期,阿蘇山曾有過兩次大噴發,火山巖漿沿河川流淌至此,經急速冷卻形成了這裡有帶狀紋理的峽谷。峽壁所呈現的上下兩層明顯不同的紋路,就是那兩次噴發的痕跡。
來一張巖壁特寫。
上下兩層紋路明顯不同,好美!
關於高千穗的神話裡最耳熟能詳的一個梗,大約是這樣的:
太陽神・天照大神——即日本天皇的祖先——因受不了惡作劇躲在山洞(天巖戶)裡玩消失,導致世界一片漆黑。一籌莫展的眾神湊在一起開會商討對策,最後靠舞蹈引起天照大神注意,終於把他引出山洞,世界也重回光明。(天皇的祖先都那麼shy那麼宅,難怪如今御宅族那麼多…)。
高千穗聖地巡禮101,就是圍繞著這個梗的展開噠。
高千穗最主要的景點當屬天巖戶神社,分東、西兩個本宮。東本宮祭的是天照大神,西本宮祭的是天照大神當年躲起來的山洞(天巖戶)。可惜的是這兩處都不允許拍照……不過!同樣位於西本宮境內,當年眾神開會商討對策的「天安河原」是可以拍照嗒(舉起小相機)。
天安河原
從山洞裡往外看的景色
這個地方是不是有「在海報/公眾號文章上看到過!!」的既視感呀。有趣的是,這裡地上的碎石都被石塔愛好者們堆成了高低不一的石塔,整個地面上幾乎找不到一塊單獨的石頭……
天安河原裡遍地的石塔
引出天照大神而跳的舞蹈(神樂),被認為是歌舞、藝能之發源。當年在山洞前跳舞的天鈿女命的居所,如今作為荒立神社,是藝人(以及想進入藝能界的年輕人)們必來參拜的地方。
荒立神社。也就是一個很小很普通的神社
如果想看神樂表演,則可以前往高千穗神社,這裡的神樂殿裡每天晚上都有神樂表演。每年11月到次年2月,高千穗還會舉辦「高千穗夜神樂」,被稱為「祝者」的舞者們徹夜表演神樂,想必場景一定十分壯觀(這次錯過了T.T)。
高千穗神社的鳥居。
有種特別深奧幽玄的趕腳~
高千穗神社做神樂表演的神樂殿
追逐櫻花之旅的第一站到(zhong)此(yu)結(xie)束(wan)啦。把感動整理成文字的過程比預想的更艱難,謝謝大家的耐心陪伴(星星眼)~希望不久以後第二站就能出爐,先透露幾個關鍵詞,聰明如你一定能猜到是哪裡~
蜂蜜蛋糕,進擊的巨人,中華街
回見!
拍攝: HAKU
後期:Miss EE
長按二維碼即刻掃描即刻關注!!!
本文內容為City Lady微信公眾號Miss EE原創,轉載或合作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