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視頻 | 重器佳構,西泠韻味,西泠印社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賣會開幕

2021-02-18 寶藏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寶藏」

寶藏,一個有深度、有溫度、有態度的文化藝術門戶網站

2019年12月11日上午,隨著西泠印社2019秋季拍賣會預展在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的啟幕,西泠印社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賣會的大幕正式拉開。每年的西泠拍賣,都堪稱杭城乃至全國藝術收藏界的一次盛典,豐富的藝術珍品,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都吸引了大批藏家及藝術愛好者。

本次西泠秋拍共設35大專場,各門類藏品佳構齊聚,重量級書畫精品雲集。近6000件拍品,匯聚中國書畫、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碑帖、篆刻印石、歷代名硯、古董珍玩、文房瓷雜、造像藝術、中國歷代錢幣、油畫雕塑、名家漫畫、玉器玉雕、中國陳年名酒等各藝術門類,精彩紛呈。

「滿弓奮戰」時期的劉海粟

兩幅頂級大作震撼呈拍

劉海粟——中國現代美術史上與徐悲鴻、林風眠鼎足而立的啟蒙先驅;其創作生涯中重要的「錨點」之作曾多次與西泠拍賣油畫專場結緣。「五周年慶典」,西泠推出其早年旅歐時期的《巴黎聖心院》、《雪霽》,創當時劉海粟作品拍賣最高紀錄;「十周年慶典」,呈拍劉海粟1962年作《上海廟會》再創紀錄。恰逢西泠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此番呈拍兩件重要大作劉海粟作於1957年的《上海蘇州河》和作於1962年的《鬥雞》。

西泠拍賣油雕部斯宇翔接受寶藏記者採訪

據西泠拍賣油雕部斯宇翔介紹,海粟大師漫長的一生中,油畫國畫兩相創作緊密聯繫。大體分來,早期油畫創作偏多,後期國畫創作偏多。「從油畫一路看,1957到1962年間,正是藝術家精力充沛、卯足勁道充分施展的年份,也是其油畫創作集大成的階段。本次秋拍的兩件大幅作品,展覽、出版、刊載信息眾多,尤其《上海蘇州河》,是劉海粟為了準備1957年3月劉海粟國畫油畫展覽會而準備的,這次展覽是新中國成立後劉海粟第一個回顧展,可見在其個人創作生涯中處於何等重要地位。」

講解視頻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劉海粟(1896-1994)上海蘇州河

布面 油畫 1957年作

籤名:海粟 1957

(背)蘇州河 一九五七年二月畫於上海大廈 劉海粟

72×104cm

出版:

1.《劉海粟油畫選集》圖版50,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

2.《劉海粟作品選集》P132-P133,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

3.《劉海粟名畫集》圖版七十,福建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4.《劉海粟畫選》圖版133,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年。

5.《「藝術叛徒」劉海粟》P112,時代文化出版社,2003年。

6.《劉海粟畫選(下卷)》P326-P327,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6年。

7.《二十世紀中國西畫文獻——劉海粟》P135,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

8.《滄海一粟——劉海粟藝術展》P74,中國美術館,2017年。

刊載:

9.《藝苑 劉海粟教授藝術活動七十年專刊》第一期P87,《藝苑》編輯部,1983年。

10.《中國巨匠美術周刊》194期P14-P15,錦繍出版,1996年。

著錄:

11.《劉海粟年譜》P181,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劉海粟研究》P202,上海畫報出版社,2000年。

展覽:

13.「劉海粟國畫油畫展覽會」,上海美術館,上海,1957年3月。

14.「劉海粟繪畫展覽」,中國美術館,北京,1979年6月。

15.「劉海粟繪畫展覽」,江蘇省美術館,南京,1979年11月。

16.「滄海一粟——劉海粟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2017年11月。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劉海粟(1896-1994)鬥雞

布面 油畫 1962年作

籤名:海粟1962 Liu Hai Sou

92×71cm

出版:

1.《劉海粟油畫選集》圖版62,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

2.《二十世紀中國西畫文獻——劉海粟》P146,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

3.《「藝術叛徒」劉海粟》P122,時代文化出版社,2003年。

著錄:

4.《劉海粟年譜》P18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5.《劉海粟研究》P202,上海畫報出版社,2000年。

展覽:

6.「滄海一粟——劉海粟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2017年11月。

上海的蘇州河畔,是中國新興藝術發源地,是以劉海粟為核心的現代藝術教育的起點,是劉海粟夢開始的地方;「鬥雞」則代表了海粟創新精神和毀譽不計之膽識,是畫家反覆創作的題材。前者以國族藝術之命運為題,後者為人生命運的主調,我們既可以從筆法畫技觀摩海粟大師的藝術成就,又足以懷念其在中國藝術教育史上所作出的重要貢獻,既是創作之留範,又為教育之留碑。

青銅重器,蔚為壯觀

歷代青銅器一直是西泠拍賣深耕的領域。在本次秋拍中國歷代青銅器專場中有兩件拍品頗受矚目,其一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件著錄明確、傳世流通的芮公鼎。其為春秋早期著名青銅禮器,原為清宮舊藏,後歸南潯顧壽臧遞藏。最早記載於乾隆年間的《西清古鑑》,繪製線描圖像及內壁銘文。晚清民國時期,盛昱、方浚益、吳大澂、劉體智、羅振玉、容庚諸多金石大家的稿本、書籍皆有著錄,傳承明晰。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清宮舊藏《西清古鑑》著錄 春秋早期·青銅芮公鼎

銘文:芮公作鑄從鼎,永寶用。

RMB: 6,000,000-8,000,000

出版:1. 梁詩正等奉敕纂修《西清古鑑》卷三第十九頁,乾隆二十年(1755 年)。

2. 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四冊第零一八八一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

著錄:3. 盛昱《鬱華閣金文》第二冊二五號,稿本,清(1899 年以前)。

4. 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卷二第五九頁,容庚校輯稿本,清(1899 年以前)。

5. 吳大澂《愙齋集古錄》第六冊第五頁第一號,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 年)。

6. 羅福頤《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表一第三一頁,民國二十二(1933 年)。

7. 劉體智《小校經閣金石文字拓本》卷二第五七頁第四號,民國二十四年(1935 年)。

8. 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三第一八頁第八號,民國二十六年(1937 年)。

9.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冊第二四九頁,哈佛燕京學社,民國三十年(1941 年)。

10. 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著錄表》上冊第一二四頁第七一一號,學生書局,1977 年。

11. 孫稚雛《金文著錄簡目》第五三頁第零八五一號,中華書局,1981年。

12. 嚴一萍《金文總集》第三九一頁第零九三七號,藝文印書館,1983年。

13. 《殷周金文集成》第四冊第零二三八九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1984 至1994 年。

14. 王獻唐《國史金石志稿》第二一三一頁,青島出版社,2007 年。

15. 劉雨、沉丁、盧巖、王文亮《商周金文總著錄表》第三四六頁第二六七四號,中華書局,2008 年。

遞藏:1. 清宮舊藏(乾隆二十年即1755 年以前入藏)。

2. 顧壽臧舊藏(顧壽臧為南潯「四象」之一顧福昌次子,民國初年上海絲業巨頭,收藏金石甚富)。

現存芮公鼎共計四件,除臺北故宮博物院兩件藏器外,日本出光美術館亦庋藏一件春秋早期芮公鼎,其腹部較清宮三鼎為深,兩側設附耳,銘文作「芮公鑄飤鼎,子孫永寶用享」,年代稍晚。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商晚期·青銅奚卣

蓋銘:奚。

器銘:奚。

帶提梁高:29.8cm

RMB: 16,000,000-22,000,000

附:號籤 「LONDON ESKENAZI C4856」。

出版:1.羅振玉《夢郼草堂吉金圖續編》圖版第二六頁,民國七年(1918年)。

2.山中商會《世界古美術展覽會》圖版第二六號,日本東京,昭和七年(1932年)。

3.《中國殷周銅器展》第二六號,日本經濟新聞社,1958年。

4.梅原末治《日本搜儲支那古銅精華》第一冊圖版第五四號,日本大阪山中商會,1959年。

5.水野清一《古代中國銅器與玉器:殷周文化與銅器》圖版第十五號,《東方藝術》冬日刊,1959年。

6.水野清一《古代中國銅器與玉》圖版第七八、七九號,銘文第70H號,日本經濟新聞社,1959年。

7.林巳奈夫《殷周時代青銅器的研究——殷周青銅器綜覽(一)》圖版第二六一頁,卣類第四九號,吉川弘文館,1984年。

8.埃斯卡納齊(Eskenazi)《埃斯卡納齊——二十五周年》圖錄第五號,封面,英國倫敦,1985年。

9.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二三冊第一二五二八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0.埃斯卡納齊《私人收藏早期中國藝術》圖錄第十號,封底,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2016年。

著錄:11.吳大澂《字說》第九至十頁,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

12.吳大澂《說文古籀補》弟十第六頁,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13.王國維《國朝金文著錄表》表三第二二頁,民國三年(1914年)。

14.羅福頤《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表四第八頁,民國二十二(1933年)。

15.王辰《續殷文存》卷上第六七頁一、二號,考古學社,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16.劉體智《小校經閣金石文字拓本》卷四第四頁第六號,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17.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二第三五頁第二號,民國二十六年(1937 年)。

18.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著錄表》下冊第四四八頁第二五三六號,學生書局,1977年。

19.巴納、張光裕《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彙編》卷七第八冊第七四五頁,第一一六四號,藝文印書館,1978 年。

20.嚴一萍《金文總集》第二七四二頁第四九八四號,藝文印書館,1983年。

21.《殷周金文集成》第十冊第零四七三四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1984至1994 年。

22.王獻唐《國史金石志稿》第二一三頁,青島出版社,2007年。

23.劉雨、沈丁、盧巖、王文亮《商周金文總著錄表》第七一零頁第五一八四號,中華書局,2008年。

展覽:24.「中國殷周銅器展」第二六號,日本東京高島屋,1958年。

25. 「二十五周年」第五號,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1985年。

26. 「私人收藏早期中國藝術」第十號,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2016年。

遞藏:1.羅振玉舊藏,晚清民國。

2.日本東京岡村小林(HisashiOkura)舊藏。

3.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EskenaziLimited)舊藏。

4.美國紐約羅訥爾德·勞德(RonaldLauder)舊藏。

5.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EskenaziLimited)舊藏。

6.美國紐約私人舊藏。

7.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EskenaziLimited)舊藏。

另一件青銅奚卣為金石大家羅振玉故藏,清代即已面世,銘文最早著錄於吳大澂一八九三年自刻《字說》一書,羅氏代表作《夢郼草堂吉金圖續編》錄有其舊影。民國時流入日本,一九三二年出版在山中商會舉辦的《世界古美術展覽會》圖冊內,並歸東京岡村小林收藏。後復又在英國和美國輾轉,分為倫敦埃斯卡納齊、紐約羅訥爾德·勞德等現代藏家所有。自晚清至今,該器出版、著錄二十餘次,並在多國參與展覽。

西泠拍賣北京辦事處張炎接受寶藏記者採訪

西泠拍賣北京辦事處張炎介紹說:「商晚期到西周早期,是整個青銅鑄造工藝的巔峰時期,這時候最注重的就是紋飾。就像本次秋拍的這件提梁卣,主紋採用高浮雕,高浮雕上又有陰刻,在主紋之餘又有雲雷紋鋪滿剩餘空間,增加整個器物紋飾的錯落感,所以說這是當時青銅器最高工藝的體現。」

中國書畫

陣容強大,壯美輝耀

中國書畫部分歷來都是西泠拍賣的重中之重,本次古代書畫部分延續西泠拍賣一貫的核心強力優勢,精品雲集,壯美輝耀。

明代文嘉繪青綠長卷《盤谷圖》,清宮舊藏之物,裝池講究,所用裱綾及籤條皆為清宮造辦處統一格式,且當年被溥儀以賞賜其弟溥傑名義挾帶出宮,是一件傳奇故物。《盤谷圖卷》描繪精細,規摩其父文徵明畫風,文嘉自題長跋,書畫合璧,至為難得。此卷流傳有緒,在明末清初曾被大藏家秋醒樓朱之赤收藏,後入藏清宮,當代鑑定大家徐邦達、楊仁凱在其重要著作中皆有著錄。

明末清初,是一個書畫大師輩出的偉大時代,書法方面,王鐸、黃道周、倪元璐、張瑞圖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此次呈獻的王鐸大幅綾本行書《五言詩》沉著痛快、穩健有力;倪元璐草書《自作五言詩》信手拈來、已達化境;張瑞圖草書長卷《春江花月夜》則拙野狂怪、氣勢縱橫,完美地呈現了晚明書法的時代特點。

名家私人收藏以其藏品來源可靠,質量上乘,備受藏家青睞,也是拍賣行竭力徵件的優選。收藏不易,立品更難。在美學傳承的意義上,讓藏者在喜好之上自有專屬之研究範圍和課題,代代相傳,有源可查,誠字當先,同樣是體現了名家道路與審美治學方向。

「五柳堂藏明代明賢書札專場」囊括明代中早期二十六位翰林賢士珍貴書札五十餘通,大部分皆為第一次上拍,且都有早期出版記錄,是不折不扣的拍場「生貨」,書札內容集藝術價值、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於一身,蔚為壯觀,不可多得。


在靜風堂藏紅色遺珍作品專場、海上敬修堂藏珍專題及顧鐵符上款並舊藏專題中,也有多件古代精品值得關注。黃道周罕見隸書條幅《大滌山偶作篇》骨力剛勁,雄強奔放;王鐸行書《五言詩》綿密淳厚,遒勁老辣;乾隆帝行書《平山堂詩》流美飄逸,帝王之象。

近現代書畫部分也是大師雲集、佳作備至,本次秋拍集中呈獻十數件吳昌碩的書畫精品,包括書法、山水、花卉,值得關注。

文玩瓷雜八大專場

珍品薈萃,精彩紛呈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文玩瓷雜專場品類齊全,佳器雲集,琳琅滿目。共設八大專場,各專場重量級拍品如宋·黃玉雁洗、清早期·沉香浮雕刻詩文松山訪友圖筆筒、清乾隆·御製痕都斯坦風格白玉浮雕十二圓覺菩薩造像花鈕壺、清·乾隆御題仿宋德壽殿犀紋紫砂硯、清乾隆·銅鎏金善名稱功德佛座像等在此次拍賣預展亮相。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九節大玉琮

高:24.7cm

上端射徑:7.8cm 孔徑:5.2cm

下端射徑:7.6cm 孔徑:5cm

來源:重要藏家家族遞藏。

玉琮為玉器六瑞之一,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玉禮器,常用於祭祀,以視覺留存的方式向後人直觀地展示了天圓地方的宇宙觀。此器共有三十六組神人與獸面紋,運用剔地淺浮雕與陰刻線條兩種表現手法。神人的面部和羽冠以及獸面均用淺浮雕的手法作了突出強調,即做器者要將圖案的其他部分全部磨低,神人的鼻部,獸面的橢圓形眼、鼻、嘴等部位均以極細陰線滿飾圓渦紋,形如指紋。細看之下還會發現,神人頭頂所戴羽冠凹槽內亦滿飾細陰線,象徵神人冠冕之華麗隆重。此玉琮工藝精密繁縟,在良渚玉琮中極為罕見,應為王者之器。

三絕有御題,四方尤所仰。明清以來,硯臺專著眾多,其中著錄清代宮廷藏硯的《西清硯譜》與文人藏硯的紀曉嵐《閱微草堂硯譜》、高鳳翰《硯史》及沈石友《沈氏硯林》,可以說是古硯收藏界最有參考意義的「四大名譜」。本次西泠秋拍歷代名硯及古墨專場匯集四之其三,分別為《西清硯譜》著錄「七光硯」,《閱微草堂硯譜》著錄「觀弈道人審定宋硯」及《沈氏硯林》著錄「牧牛硯」、「鉏硯」二方,一場匯集三大名譜,在中國拍賣史上尚屬首次。

臺灣收藏家李成發先生舊藏古玩雜件專場,涵蓋青銅器、玉器、明清家具以及歷代陶瓷器等重要珍貴藏品。李成發,世界李氏宗親會理事長,臺灣早期資深收藏家。其藏品早在六七十年代在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均有展覽。

中國歷代錢幣專場暨郭若愚先生舊藏錢幣專題再推重量級拍品,眾多名家舊藏及稀有幣種亮相,其中福州船政成功大清御賜金牌最為搶眼,金牌以純金打造,存世稀少,品相絕佳,為海外華人收藏家早年所珍藏,且在《清代徽章》一書中作為封面出現。1866年,清政府為加強軍力在福州馬尾設廠造船,興辦船政學堂,使之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的發祥地。1874年為了表彰監督及教員的功勞,清廷頒發獎章,以資獎勵。此御賜金牌即為此類獎章之一。

本次秋還拍隆重推出中國首屆宋元瓷器專場,多件珍品震撼亮相。其中日本私人舊藏的宋·「壽聖殿」款定窯碟最為引人注目。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宋·「壽聖殿」款定窯碟

款識: 壽聖殿

高: 1cm 口徑: 8.8cm

來源:日本私人舊藏,附原裝舊木盒包裝。

 「壽聖殿」的主人是高宗趙構夫人吳氏。據《宋史》記載,吳氏十四歲入宮,深得趙構寵遇,紹興十三年冊立為皇后。紹興三十二年(1162),高宗禪位於孝宗,尊吳氏為「壽聖太上皇后」,光宗即位後更號「壽聖皇太后」。此類帶宮廷刻款的出土器物大多為碎片,經埋藏800年而能完整出土者極其罕見。本品為目前僅見的「壽聖殿」款完整器,故十分珍稀。

今年是西泠拍賣成立15周年,秉承百年西泠印社文脈,此次秋拍延續一貫的精品路線,在注重藝術價值、收藏價值的同時,更進一步注重文化品質學術價值的挖掘和推廣。


依循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之創社宗旨,西泠拍賣以「誠信、創新、堅持」之經營方針,十五載深耕,線下線上並舉,藉海內外各界賢達之力博採旁搜,引領中國藝術市場全新姿態,以國際化視角多領域開拓,西泠拍賣正彰顯出自身獨特的體例與作風。據悉,本次秋拍預展將持續至12月13日,12月13日至18日將在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舉槌開拍。

西泠印社二〇一九秋季

十五周年拍賣會

時間:12月11日至12月13日(周三至周五)

地點: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 (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拍  賣 -

時間:12月13日至12月16日 (周五至周一)

地點: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 (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場次安排 


12月13日


A 廳

13:00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
19:00 同源異流·流派印風名家篆刻專場  
19:20 文房清玩·田黃暨名家鈕工專場 
20:00 文房清玩·近現代名家篆刻專場 

12月14日

A 廳
09:30 敬修堂藏中國書畫作品暨顧鐵符舊藏中國書畫作品專場 
10:30 五柳堂藏明代名賢書札專場 
13:00 中國書畫古代作品專場  
19:00 現當代油畫雕塑專場  
21:00 畫兒與少年——連環畫·插圖原稿專場 
22:30 中國名家漫畫專場 

B 廳

09:30 萃古熙今·文房古玩專場 
13:00 李成發舊藏古玩雜件專場 
14:30 文房清玩·古玩雜件專場(一) 
18:00 文房清玩·古玩雜件專場(二)

12月15日

A 廳

09:30 中國書畫扇畫作品專場 
11:00 西泠印社部分社員作品專場 
13:00 靜風堂藏紅色遺珍書畫作品專場  
14:30 中國書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專場(二) 
16:00 中國書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專場(三) 
19:00 幽賞未已·古玩雜件專場 
20:30 中國歷代青銅器專場 
21:30 東方瑞麗·珠寶與翡翠專場 

B 廳

09:30 中國古代玉器專場   
13:00 中國首屆宋元瓷器專場 
15:30 中國明清瓷器專場 
19:00 中國歷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專場 
21:30 華藏寶相·歷代佛教藝術專場

12月16日

A 廳
09:30 中國書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同一上款)專場(一) 
13:00 中外名人手跡暨五四百年紀念專場  

B 廳

09:30 文房清玩·歷代名硯暨古墨專場 
13:00 西方古物專場 
15:30 中國當代玉雕大師作品專場 

C 廳

09:30 中國歷代錢幣專場暨郭若愚先生舊藏錢幣專題 
14:00 赤水旨酒·陳年茅臺專場 
15:00 滋補養生專場 

--最底部有評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 免責聲明 ·

視頻:柯蘭蘭

編輯 / 製作:小柒

相關焦點

  • 2016西泠印社秋季拍賣會將在臺灣徵集藏品
    聯絡:86-571-87812580 wx@xlysauc.com  Facebook:xlysauction 或搜索 西泠拍賣  創新理念,助推文化藝術發展  此前6月落幕的2016西泠春拍以總成交額(以下均為人民幣)9.2億元,總成交率88.52%華美收槌。
  • 西泠印社的兩種「病」
    西泠印社舉辦的「海選」就是在現場嘈雜、幾近於混亂的環境中,以參選者一兩天時間內淺泛的競技表現,來作為其是否可成為社員的取捨標準,如此功利化、競技化的裁定方式,無疑會為真識印者,且具有獨立人格的篆刻家們不屑,當這一群篆刻家不在「海選」活動之列時,那麼這場看似公正的「海選」活動,不啻已淪為世之篆刻「名利客」角力的戰場。悲夫哉!
  • ...紀念吳昌碩誕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歷任社長作品展系列報導(一...
    西泠  鏡像  記者 夏琳 通訊員 戴海棟    由西泠印社、浙江美術館主辦,安吉吳昌碩紀念館、寧波天一閣、張宗祥紀念館、桐鄉君匋藝術院、湖州博物館等協辦的「西泠峰骨——紀念吳昌碩誕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歷任社長作品展」將於7月29日在浙江美術館4-10廳開幕。
  • 百年名社 一代宗師 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精彩亮相
    百年名社 一代宗師 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精彩亮相發布時間:2020-11-18 15:23:38 Wed  來源:杭州網杭州網訊 作為浙江廣電集團「紅大東西南北中」人文精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六集系列紀錄片《西泠印社》定檔11月18日
  • CAMIS 【Feb】拍賣市場迎來2021,西泠印社領拍1月
    卷首語:相比各大拍賣行扎堆秋拍的12月,1月份的拍賣市場相對冷清了許多,重量級拍賣會明顯變少。西泠印社錯開高峰期,在1月舉辦秋拍會,亮相了不少精品。海外拍賣市場雖無出現高價拍品,但2月拍賣預告中,仍有不少引人矚目的專場拍賣會即將到來,值得期待。
  • 守根鑄魂 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精彩亮相
    紀錄片《西泠印社》於2017年正式立項,並以獨特的選題策劃和節目方案,入選了國家廣電總局2019年度「記錄新時代」紀錄片精品項目。西湖邊的這一處百年名社,在悠久深厚的浙江歷史文化中,極具經典性、獨特性和傳承性,也象徵著中華傳統文化生生不息、堅韌不拔的永恆魅力;而在媒體融合、多屏傳播的今天,紀錄片《西泠印社》的主創團隊不畏挑戰、精心打磨,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浙江衛視 美好中國」品牌戰略引領下,用「文化之美」展現出獨特的人文追求。
  • 紀錄片《西泠印社》 呈現名社百年傳奇
    2020-11-20 09:41:54 來源: 海口日報 舉報   紀錄片《西泠印社
  • 終極的問題是影像問題【西泠印社】導演手記
    我大概可以說是用了四年時間給116年的西泠印社做了兩部影像志,一部叫《孤山路31號》 ,一部是《西泠印社》。  四年,正好是一個學生大學本科的學習時間。四年來,從用腳步閱讀孤山到用心體悟西泠印社,是一個漸入佳境的旅程。
  • 民族精神的傳承弘揚 浙江衛視推出紀錄片《西泠印社》
    作為浙江廣電集團大型人文精品工程的重要篇章,紀錄片《西泠印社》打磨數年,以300分鐘的精美篇幅,打開有著116年歷史的西泠印社中國文化的優質樣本,展現文化遺產的永恆魅力和當代價值。作為國家廣電總局2019年度「記錄新時代」紀錄片精品項目,以及浙江廣電集團「紅大東西南北中」系列人文精品工程的重點篇章,該紀錄片擷取「西泠印社」這一具有浙江獨特印記的傳統文化經典符號,通過細緻入微的影像手段,生動再現西泠印社幾代印石巨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鐫刻情緣,全景記錄西泠印社「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的百年輝煌,深刻闡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深沉厚重的磅礴力量,
  • 來西泠印社美術館感受手札的溫情藝術
    來西泠印社美術館感受手札的溫情藝術 發布時間:2016-11-14 15:23:45 星期一  來源:杭州網 杭州網訊 近日,《親情與感悟》(珍藏版)首發式及捐贈儀式和趙國柱手札作品展開幕式於西泠印社美術館開啟。
  • 西泠印社助力梓桐藝術鄉建,啟動2021新徵程
    、攜手主辦的「西泠印社吳靜初國畫工作室第三屆研修班」在梓桐書畫藝術小鎮隆重開班,二十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首批學員匯聚梓桐藝術基地,潛心研修國畫藝術。  1月4日上午,由省文史館館員、西泠印社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吳靜初先生親自授課的「國畫藝術研修班」,在梓桐藝術館舉行了簡短而熱烈的開班儀式。
  • 精品力作 定義品質 大型人文紀錄片《西泠印社》定檔11月18日
    作為浙江廣電集團「紅大東西南北中」人文精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六集系列紀錄片《西泠印社》定檔11月18日,即將上線。西泠印社在重振金石學、建設國際印學中心以及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等方面做出的貢獻,對浙江文化走在全國前列與進一步興盛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浙江衛視:紀錄片《西泠印社》推廣曲《西泠不冷》
    紀錄片《西泠印社》推廣曲《西泠不冷》監製:餘源偉作詞:鄧偉雄 唐本達 許繼鋒(湖山記)作曲:袁雄宇 王之一(湖山記)編曲:袁雄宇演唱:霍 尊/楊 崑(崑曲)/胡文豪(RAP)/李澄祖笛子:邵 臣古箏/古琴:胡曉鯤錄音師:李澄祖/婁 彪
  • 穿越時空和西泠諸賢相遇 每一幀鏡頭都美得讓人心醉 紀錄片《西泠印社》火了
    而西泠印社的創始人王褆(號福庵)少年時便隨父親在此開蒙,諳熟金石書畫之道。 樓外樓的面,尤其是蝦爆鱔面,是丁仁的最愛。 孤山草木間這些看似普通的石凳石桌,是來自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長馬衡捐贈。馬衡離世前將所有的收藏都捐給了國家,後人手裡一件金石書畫珍品也沒有留下。 觀樂樓是西泠印社創始人吳隱為紀念吳氏祖先季札而築。
  • 一個00後的稻米節:西泠印社如何成為00後眼中的網紅打卡點
    炎炎夏日,他去了西泠印社、運河邊南派三書書店打卡,穿著漢服到樂堤港參加活動。參加活動的視頻,把手機和相機的內存都佔滿了。小沈的微博凌晨12點多,他回到賓館,把視頻發在了微博上,其中有一個很快有幾百個贊,下面很多來不了現場的「稻米」評論:「好酸。」
  • ...開幕式將國粹京劇與交響樂融合,西泠印社還將首度舉辦戶外音樂會
    不過好消息是,昨日官宣了,第四屆杭州國際音樂節將於9月16日正式開幕。雖然從盛夏延後到初秋,但這場遲到的約會,所有跟音樂相關的美好都不會少。杭州國際音樂節自2017年開始,已經成了城市與觀眾之間音樂交流的盛宴。高規格的演出、專業化的運作、全球性的傳播,讓杭州國際音樂節以城市之名傳遞音樂之美,也讓世界看到了杭州的包容與多元文化。
  • 浙江衛視引領「文化之美」 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今日21:40播出
    ,社以地名……六集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作為浙江廣電集團「紅大東西南北中」人文精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於今天登陸浙江衛視,於每周三、周四21:40各播出一集。 創立於1904年的西泠印社作為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更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之所以傳承百年而屹立不倒,且成為傳統文化和藝術在近現代轉型過程中生命延續、薪火相傳的保證,西泠印社中究竟藏著怎樣的絕世秘籍?而在高手雲集的金石江湖,西泠印社中人又有著怎樣獨特的表情與風骨?
  • 2016西泠(紹興)秋拍 9月27日起預展,丘子佩舊藏亮眼
    「西泠印社(紹興)2016年秋季拍賣會」將於下周正式亮相紹興世茂皇冠假日酒店。
  • 2021疫情最重要的第一場春季拍賣:西泠印社
    珊珊來遲的《西泠印社2020年秋季拍賣會》於2021年1月14日至1月17日開拍,此次拍賣專場眾多,涵蓋面廣,涵蓋瓷器,竹木器、玉器、石器、金屬器之屬,諸如筆筒、文盤、硯臺、印章、香爐、造像、佩飾、禮器,琳琅滿目,格物陶情,今日古玩元素網為各位藏友帶來本次拍賣會中
  • 《西泠印社》收官,總導演手記:孤山,何以不孤
    是的,【西泠印社】就是要表達中國紀錄片導演的美學主張,以及價值觀。對西泠印社,又意味著什麼?與時間相比,金石不朽,但是,與金石相比,什麼才有可能得到永存呢?,致敬「西泠印社中人」的文化堅守和信仰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