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寶藏」
寶藏,一個有深度、有溫度、有態度的文化藝術門戶網站
2019年12月11日上午,隨著西泠印社2019秋季拍賣會預展在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的啟幕,西泠印社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賣會的大幕正式拉開。每年的西泠拍賣,都堪稱杭城乃至全國藝術收藏界的一次盛典,豐富的藝術珍品,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都吸引了大批藏家及藝術愛好者。
本次西泠秋拍共設35大專場,各門類藏品佳構齊聚,重量級書畫精品雲集。近6000件拍品,匯聚中國書畫、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碑帖、篆刻印石、歷代名硯、古董珍玩、文房瓷雜、造像藝術、中國歷代錢幣、油畫雕塑、名家漫畫、玉器玉雕、中國陳年名酒等各藝術門類,精彩紛呈。
「滿弓奮戰」時期的劉海粟
兩幅頂級大作震撼呈拍
劉海粟——中國現代美術史上與徐悲鴻、林風眠鼎足而立的啟蒙先驅;其創作生涯中重要的「錨點」之作曾多次與西泠拍賣油畫專場結緣。「五周年慶典」,西泠推出其早年旅歐時期的《巴黎聖心院》、《雪霽》,創當時劉海粟作品拍賣最高紀錄;「十周年慶典」,呈拍劉海粟1962年作《上海廟會》再創紀錄。恰逢西泠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此番呈拍兩件重要大作劉海粟作於1957年的《上海蘇州河》和作於1962年的《鬥雞》。
西泠拍賣油雕部斯宇翔接受寶藏記者採訪
據西泠拍賣油雕部斯宇翔介紹,海粟大師漫長的一生中,油畫國畫兩相創作緊密聯繫。大體分來,早期油畫創作偏多,後期國畫創作偏多。「從油畫一路看,1957到1962年間,正是藝術家精力充沛、卯足勁道充分施展的年份,也是其油畫創作集大成的階段。本次秋拍的兩件大幅作品,展覽、出版、刊載信息眾多,尤其《上海蘇州河》,是劉海粟為了準備1957年3月劉海粟國畫油畫展覽會而準備的,這次展覽是新中國成立後劉海粟第一個回顧展,可見在其個人創作生涯中處於何等重要地位。」
講解視頻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劉海粟(1896-1994)上海蘇州河
布面 油畫 1957年作
籤名:海粟 1957
(背)蘇州河 一九五七年二月畫於上海大廈 劉海粟
72×104cm
出版:
1.《劉海粟油畫選集》圖版50,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
2.《劉海粟作品選集》P132-P133,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
3.《劉海粟名畫集》圖版七十,福建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4.《劉海粟畫選》圖版133,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年。
5.《「藝術叛徒」劉海粟》P112,時代文化出版社,2003年。
6.《劉海粟畫選(下卷)》P326-P327,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6年。
7.《二十世紀中國西畫文獻——劉海粟》P135,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
8.《滄海一粟——劉海粟藝術展》P74,中國美術館,2017年。
刊載:
9.《藝苑 劉海粟教授藝術活動七十年專刊》第一期P87,《藝苑》編輯部,1983年。
10.《中國巨匠美術周刊》194期P14-P15,錦繍出版,1996年。
著錄:
11.《劉海粟年譜》P181,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劉海粟研究》P202,上海畫報出版社,2000年。
展覽:
13.「劉海粟國畫油畫展覽會」,上海美術館,上海,1957年3月。
14.「劉海粟繪畫展覽」,中國美術館,北京,1979年6月。
15.「劉海粟繪畫展覽」,江蘇省美術館,南京,1979年11月。
16.「滄海一粟——劉海粟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2017年11月。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劉海粟(1896-1994)鬥雞
布面 油畫 1962年作
籤名:海粟1962 Liu Hai Sou
92×71cm
出版:
1.《劉海粟油畫選集》圖版62,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
2.《二十世紀中國西畫文獻——劉海粟》P146,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
3.《「藝術叛徒」劉海粟》P122,時代文化出版社,2003年。
著錄:
4.《劉海粟年譜》P18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5.《劉海粟研究》P202,上海畫報出版社,2000年。
展覽:
6.「滄海一粟——劉海粟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2017年11月。
上海的蘇州河畔,是中國新興藝術發源地,是以劉海粟為核心的現代藝術教育的起點,是劉海粟夢開始的地方;「鬥雞」則代表了海粟創新精神和毀譽不計之膽識,是畫家反覆創作的題材。前者以國族藝術之命運為題,後者為人生命運的主調,我們既可以從筆法畫技觀摩海粟大師的藝術成就,又足以懷念其在中國藝術教育史上所作出的重要貢獻,既是創作之留範,又為教育之留碑。
青銅重器,蔚為壯觀
歷代青銅器一直是西泠拍賣深耕的領域。在本次秋拍中國歷代青銅器專場中有兩件拍品頗受矚目,其一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件著錄明確、傳世流通的芮公鼎。其為春秋早期著名青銅禮器,原為清宮舊藏,後歸南潯顧壽臧遞藏。最早記載於乾隆年間的《西清古鑑》,繪製線描圖像及內壁銘文。晚清民國時期,盛昱、方浚益、吳大澂、劉體智、羅振玉、容庚諸多金石大家的稿本、書籍皆有著錄,傳承明晰。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清宮舊藏《西清古鑑》著錄 春秋早期·青銅芮公鼎
銘文:芮公作鑄從鼎,永寶用。
RMB: 6,000,000-8,000,000
出版:1. 梁詩正等奉敕纂修《西清古鑑》卷三第十九頁,乾隆二十年(1755 年)。
2. 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四冊第零一八八一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
著錄:3. 盛昱《鬱華閣金文》第二冊二五號,稿本,清(1899 年以前)。
4. 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卷二第五九頁,容庚校輯稿本,清(1899 年以前)。
5. 吳大澂《愙齋集古錄》第六冊第五頁第一號,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 年)。
6. 羅福頤《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表一第三一頁,民國二十二(1933 年)。
7. 劉體智《小校經閣金石文字拓本》卷二第五七頁第四號,民國二十四年(1935 年)。
8. 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三第一八頁第八號,民國二十六年(1937 年)。
9.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冊第二四九頁,哈佛燕京學社,民國三十年(1941 年)。
10. 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著錄表》上冊第一二四頁第七一一號,學生書局,1977 年。
11. 孫稚雛《金文著錄簡目》第五三頁第零八五一號,中華書局,1981年。
12. 嚴一萍《金文總集》第三九一頁第零九三七號,藝文印書館,1983年。
13. 《殷周金文集成》第四冊第零二三八九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1984 至1994 年。
14. 王獻唐《國史金石志稿》第二一三一頁,青島出版社,2007 年。
15. 劉雨、沉丁、盧巖、王文亮《商周金文總著錄表》第三四六頁第二六七四號,中華書局,2008 年。
遞藏:1. 清宮舊藏(乾隆二十年即1755 年以前入藏)。
2. 顧壽臧舊藏(顧壽臧為南潯「四象」之一顧福昌次子,民國初年上海絲業巨頭,收藏金石甚富)。
現存芮公鼎共計四件,除臺北故宮博物院兩件藏器外,日本出光美術館亦庋藏一件春秋早期芮公鼎,其腹部較清宮三鼎為深,兩側設附耳,銘文作「芮公鑄飤鼎,子孫永寶用享」,年代稍晚。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商晚期·青銅奚卣
蓋銘:奚。
器銘:奚。
帶提梁高:29.8cm
RMB: 16,000,000-22,000,000
附:號籤 「LONDON ESKENAZI C4856」。
出版:1.羅振玉《夢郼草堂吉金圖續編》圖版第二六頁,民國七年(1918年)。
2.山中商會《世界古美術展覽會》圖版第二六號,日本東京,昭和七年(1932年)。
3.《中國殷周銅器展》第二六號,日本經濟新聞社,1958年。
4.梅原末治《日本搜儲支那古銅精華》第一冊圖版第五四號,日本大阪山中商會,1959年。
5.水野清一《古代中國銅器與玉器:殷周文化與銅器》圖版第十五號,《東方藝術》冬日刊,1959年。
6.水野清一《古代中國銅器與玉》圖版第七八、七九號,銘文第70H號,日本經濟新聞社,1959年。
7.林巳奈夫《殷周時代青銅器的研究——殷周青銅器綜覽(一)》圖版第二六一頁,卣類第四九號,吉川弘文館,1984年。
8.埃斯卡納齊(Eskenazi)《埃斯卡納齊——二十五周年》圖錄第五號,封面,英國倫敦,1985年。
9.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二三冊第一二五二八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0.埃斯卡納齊《私人收藏早期中國藝術》圖錄第十號,封底,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2016年。
著錄:11.吳大澂《字說》第九至十頁,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
12.吳大澂《說文古籀補》弟十第六頁,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13.王國維《國朝金文著錄表》表三第二二頁,民國三年(1914年)。
14.羅福頤《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表四第八頁,民國二十二(1933年)。
15.王辰《續殷文存》卷上第六七頁一、二號,考古學社,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16.劉體智《小校經閣金石文字拓本》卷四第四頁第六號,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17.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二第三五頁第二號,民國二十六年(1937 年)。
18.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著錄表》下冊第四四八頁第二五三六號,學生書局,1977年。
19.巴納、張光裕《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彙編》卷七第八冊第七四五頁,第一一六四號,藝文印書館,1978 年。
20.嚴一萍《金文總集》第二七四二頁第四九八四號,藝文印書館,1983年。
21.《殷周金文集成》第十冊第零四七三四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1984至1994 年。
22.王獻唐《國史金石志稿》第二一三頁,青島出版社,2007年。
23.劉雨、沈丁、盧巖、王文亮《商周金文總著錄表》第七一零頁第五一八四號,中華書局,2008年。
展覽:24.「中國殷周銅器展」第二六號,日本東京高島屋,1958年。
25. 「二十五周年」第五號,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1985年。
26. 「私人收藏早期中國藝術」第十號,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2016年。
遞藏:1.羅振玉舊藏,晚清民國。
2.日本東京岡村小林(HisashiOkura)舊藏。
3.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EskenaziLimited)舊藏。
4.美國紐約羅訥爾德·勞德(RonaldLauder)舊藏。
5.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EskenaziLimited)舊藏。
6.美國紐約私人舊藏。
7.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EskenaziLimited)舊藏。
另一件青銅奚卣為金石大家羅振玉故藏,清代即已面世,銘文最早著錄於吳大澂一八九三年自刻《字說》一書,羅氏代表作《夢郼草堂吉金圖續編》錄有其舊影。民國時流入日本,一九三二年出版在山中商會舉辦的《世界古美術展覽會》圖冊內,並歸東京岡村小林收藏。後復又在英國和美國輾轉,分為倫敦埃斯卡納齊、紐約羅訥爾德·勞德等現代藏家所有。自晚清至今,該器出版、著錄二十餘次,並在多國參與展覽。
西泠拍賣北京辦事處張炎接受寶藏記者採訪
西泠拍賣北京辦事處張炎介紹說:「商晚期到西周早期,是整個青銅鑄造工藝的巔峰時期,這時候最注重的就是紋飾。就像本次秋拍的這件提梁卣,主紋採用高浮雕,高浮雕上又有陰刻,在主紋之餘又有雲雷紋鋪滿剩餘空間,增加整個器物紋飾的錯落感,所以說這是當時青銅器最高工藝的體現。」
中國書畫
陣容強大,壯美輝耀
中國書畫部分歷來都是西泠拍賣的重中之重,本次古代書畫部分延續西泠拍賣一貫的核心強力優勢,精品雲集,壯美輝耀。
明代文嘉繪青綠長卷《盤谷圖》,清宮舊藏之物,裝池講究,所用裱綾及籤條皆為清宮造辦處統一格式,且當年被溥儀以賞賜其弟溥傑名義挾帶出宮,是一件傳奇故物。《盤谷圖卷》描繪精細,規摩其父文徵明畫風,文嘉自題長跋,書畫合璧,至為難得。此卷流傳有緒,在明末清初曾被大藏家秋醒樓朱之赤收藏,後入藏清宮,當代鑑定大家徐邦達、楊仁凱在其重要著作中皆有著錄。
明末清初,是一個書畫大師輩出的偉大時代,書法方面,王鐸、黃道周、倪元璐、張瑞圖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此次呈獻的王鐸大幅綾本行書《五言詩》沉著痛快、穩健有力;倪元璐草書《自作五言詩》信手拈來、已達化境;張瑞圖草書長卷《春江花月夜》則拙野狂怪、氣勢縱橫,完美地呈現了晚明書法的時代特點。
名家私人收藏以其藏品來源可靠,質量上乘,備受藏家青睞,也是拍賣行竭力徵件的優選。收藏不易,立品更難。在美學傳承的意義上,讓藏者在喜好之上自有專屬之研究範圍和課題,代代相傳,有源可查,誠字當先,同樣是體現了名家道路與審美治學方向。
「五柳堂藏明代明賢書札專場」囊括明代中早期二十六位翰林賢士珍貴書札五十餘通,大部分皆為第一次上拍,且都有早期出版記錄,是不折不扣的拍場「生貨」,書札內容集藝術價值、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於一身,蔚為壯觀,不可多得。
在靜風堂藏紅色遺珍作品專場、海上敬修堂藏珍專題及顧鐵符上款並舊藏專題中,也有多件古代精品值得關注。黃道周罕見隸書條幅《大滌山偶作篇》骨力剛勁,雄強奔放;王鐸行書《五言詩》綿密淳厚,遒勁老辣;乾隆帝行書《平山堂詩》流美飄逸,帝王之象。
近現代書畫部分也是大師雲集、佳作備至,本次秋拍集中呈獻十數件吳昌碩的書畫精品,包括書法、山水、花卉,值得關注。
文玩瓷雜八大專場
珍品薈萃,精彩紛呈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文玩瓷雜專場品類齊全,佳器雲集,琳琅滿目。共設八大專場,各專場重量級拍品如宋·黃玉雁洗、清早期·沉香浮雕刻詩文松山訪友圖筆筒、清乾隆·御製痕都斯坦風格白玉浮雕十二圓覺菩薩造像花鈕壺、清·乾隆御題仿宋德壽殿犀紋紫砂硯、清乾隆·銅鎏金善名稱功德佛座像等在此次拍賣預展亮相。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九節大玉琮
高:24.7cm
上端射徑:7.8cm 孔徑:5.2cm
下端射徑:7.6cm 孔徑:5cm
來源:重要藏家家族遞藏。
玉琮為玉器六瑞之一,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玉禮器,常用於祭祀,以視覺留存的方式向後人直觀地展示了天圓地方的宇宙觀。此器共有三十六組神人與獸面紋,運用剔地淺浮雕與陰刻線條兩種表現手法。神人的面部和羽冠以及獸面均用淺浮雕的手法作了突出強調,即做器者要將圖案的其他部分全部磨低,神人的鼻部,獸面的橢圓形眼、鼻、嘴等部位均以極細陰線滿飾圓渦紋,形如指紋。細看之下還會發現,神人頭頂所戴羽冠凹槽內亦滿飾細陰線,象徵神人冠冕之華麗隆重。此玉琮工藝精密繁縟,在良渚玉琮中極為罕見,應為王者之器。
三絕有御題,四方尤所仰。明清以來,硯臺專著眾多,其中著錄清代宮廷藏硯的《西清硯譜》與文人藏硯的紀曉嵐《閱微草堂硯譜》、高鳳翰《硯史》及沈石友《沈氏硯林》,可以說是古硯收藏界最有參考意義的「四大名譜」。本次西泠秋拍歷代名硯及古墨專場匯集四之其三,分別為《西清硯譜》著錄「七光硯」,《閱微草堂硯譜》著錄「觀弈道人審定宋硯」及《沈氏硯林》著錄「牧牛硯」、「鉏硯」二方,一場匯集三大名譜,在中國拍賣史上尚屬首次。
臺灣收藏家李成發先生舊藏古玩雜件專場,涵蓋青銅器、玉器、明清家具以及歷代陶瓷器等重要珍貴藏品。李成發,世界李氏宗親會理事長,臺灣早期資深收藏家。其藏品早在六七十年代在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均有展覽。
中國歷代錢幣專場暨郭若愚先生舊藏錢幣專題再推重量級拍品,眾多名家舊藏及稀有幣種亮相,其中福州船政成功大清御賜金牌最為搶眼,金牌以純金打造,存世稀少,品相絕佳,為海外華人收藏家早年所珍藏,且在《清代徽章》一書中作為封面出現。1866年,清政府為加強軍力在福州馬尾設廠造船,興辦船政學堂,使之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的發祥地。1874年為了表彰監督及教員的功勞,清廷頒發獎章,以資獎勵。此御賜金牌即為此類獎章之一。
本次秋還拍隆重推出中國首屆宋元瓷器專場,多件珍品震撼亮相。其中日本私人舊藏的宋·「壽聖殿」款定窯碟最為引人注目。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宋·「壽聖殿」款定窯碟
款識: 壽聖殿
高: 1cm 口徑: 8.8cm
來源:日本私人舊藏,附原裝舊木盒包裝。
「壽聖殿」的主人是高宗趙構夫人吳氏。據《宋史》記載,吳氏十四歲入宮,深得趙構寵遇,紹興十三年冊立為皇后。紹興三十二年(1162),高宗禪位於孝宗,尊吳氏為「壽聖太上皇后」,光宗即位後更號「壽聖皇太后」。此類帶宮廷刻款的出土器物大多為碎片,經埋藏800年而能完整出土者極其罕見。本品為目前僅見的「壽聖殿」款完整器,故十分珍稀。
今年是西泠拍賣成立15周年,秉承百年西泠印社文脈,此次秋拍延續一貫的精品路線,在注重藝術價值、收藏價值的同時,更進一步注重文化品質學術價值的挖掘和推廣。
依循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之創社宗旨,西泠拍賣以「誠信、創新、堅持」之經營方針,十五載深耕,線下線上並舉,藉海內外各界賢達之力博採旁搜,引領中國藝術市場全新姿態,以國際化視角多領域開拓,西泠拍賣正彰顯出自身獨特的體例與作風。據悉,本次秋拍預展將持續至12月13日,12月13日至18日將在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舉槌開拍。
西泠印社二〇一九秋季
十五周年拍賣會
時間:12月11日至12月13日(周三至周五)
地點: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 (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 拍 賣 -
時間:12月13日至12月16日 (周五至周一)
地點: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 (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場次安排
12月13日
A 廳
13:00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
19:00 同源異流·流派印風名家篆刻專場
19:20 文房清玩·田黃暨名家鈕工專場
20:00 文房清玩·近現代名家篆刻專場
12月14日
A 廳
09:30 敬修堂藏中國書畫作品暨顧鐵符舊藏中國書畫作品專場
10:30 五柳堂藏明代名賢書札專場
13:00 中國書畫古代作品專場
19:00 現當代油畫雕塑專場
21:00 畫兒與少年——連環畫·插圖原稿專場
22:30 中國名家漫畫專場
B 廳
09:30 萃古熙今·文房古玩專場
13:00 李成發舊藏古玩雜件專場
14:30 文房清玩·古玩雜件專場(一)
18:00 文房清玩·古玩雜件專場(二)
12月15日
A 廳
09:30 中國書畫扇畫作品專場
11:00 西泠印社部分社員作品專場
13:00 靜風堂藏紅色遺珍書畫作品專場
14:30 中國書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專場(二)
16:00 中國書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專場(三)
19:00 幽賞未已·古玩雜件專場
20:30 中國歷代青銅器專場
21:30 東方瑞麗·珠寶與翡翠專場
B 廳
09:30 中國古代玉器專場
13:00 中國首屆宋元瓷器專場
15:30 中國明清瓷器專場
19:00 中國歷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專場
21:30 華藏寶相·歷代佛教藝術專場
12月16日
A 廳
09:30 中國書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同一上款)專場(一)
13:00 中外名人手跡暨五四百年紀念專場
B 廳
09:30 文房清玩·歷代名硯暨古墨專場
13:00 西方古物專場
15:30 中國當代玉雕大師作品專場
C 廳
09:30 中國歷代錢幣專場暨郭若愚先生舊藏錢幣專題
14:00 赤水旨酒·陳年茅臺專場
15:00 滋補養生專場
--最底部有評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 免責聲明 ·
視頻:柯蘭蘭
編輯 / 製作:小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