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請看:
所謂「愉快地製作」《攻殼機動隊》——神山健治講述從SAC系列到新作《SAC_2045》(上)
本文轉載自「電撃オンライン」,見原文連結,黑白漫文化翻譯、編輯。
全3DCG的話,可以表現出擁有Ghost的全身義體和量產型的Android的區別。
梶田:SAC系列中我喜歡的地方是,作品描繪了因為人類是人類,所以不論社會怎麼變質都逃脫不了咒語一樣的東西。《飽食的我 NIGHIT CRUISE》(《S.A.C 2nd GIG》第2話)和《天使之詩》(《S.A.C 2nd GIG》第18話)等,人類的業和無法排出的感情的描寫非常逼真。這樣的部分,在科學進步過快的《攻殼》裡也成為一種安心的因素,讓人更加感到這是熟悉的世界。
雖然變成了非常狂熱的話題,但是也說了Ghost是不是寄宿在物品上的事情嘛,不用說塔奇克馬,我還很喜歡公安9課的作業員(通稱:Ope子)。
神山:啊啊,原來如此。
梶田:塔奇克馬不是很看不起她們嗎(笑)。
神山:說了」在AI的中間是低等的「之類的呢(笑)。
梶田:但是隨著話數的增多,我總覺得她們很可憐。看著她們一句抱怨也沒有地服從命令,毫不留情地被消費,感到很痛苦。
神山:因為也有作為防禦物的作用,所以病毒流進體內壞掉什麼的也有呢。
梶田:還有面無表情地被捲入自爆。但是抱著這種感情的時候,我自己是覺得她們是有被Ghost的(笑)。
神山:就是這麼回事。一旦有了不想破壞這個個體的想法,那是因為有Ghost的存在。
梶田:果然以人的形狀存在很糟糕啊,不論如何都會投入感情。
神山:而且日本人,即使沒有人的形狀,也會根據情況不同而投入情感嘛。確實,不論是不是人型,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們也注意到了。
如果是人型的話,在真正的世界裡也許是不會被愛的。這正是我在畫Ope子和塔奇克馬的時候所想到的。(Ope子)因為是漫畫中的角色所以沒關係,但是實際上,會有塑料的質感呢,不管有多可愛,有12個長相一樣的女孩子的話,可能還是會有「額!」的感覺吧(笑)。
這是手繪動畫無法表現出來的部分。因為這次的《SAC_2045》是全3DCG,所以有一部分會陷入「恐怖谷」現象。雖然有一些對不起梶田先生,但是對表達方式進行了調整。
梶田:難道Ope子沒有登場……?
神山:會登場的。但是,很多長得一樣的孩子們,手指啪地一下裂開,開始啪嗒啪嗒敲鍵盤的場景,故意不做了。雖然這是《攻殼》的一個標誌。
梶田:我明明最喜歡那個了……
神山:毫無疑問,這是進入了恐怖谷現象,為了故意表現那個恐怖谷現象,我覺得CG是很適合的。因為同樣的東西只要做一個就可以了。
梶田:現在能勉強克服恐怖谷現象的是CG把。如果是實物的人形機器人的話,還是很難的。
神山:動畫角色的精彩之處在於,因為可以靠想像力來補充,所以不會讓人覺得噁心。因此。如果現實中有像人類一樣的人形機器人存在的話,也許就不會成為被愛的對象了,有一點這種想法。
這樣的話,不是人形的塔奇克馬更受歡迎。AIBO也是這樣,那種機器人感不是很好嘛。DARPA的四腳機器人也是,對那樣的機器人不知為何會投入感情。如果那個和人類長得一模一樣的話,厭惡感就會先站出來「好啊,給我幹掉它!」也許會變成這樣的心情。
只是,這次把那點作為主題來處理的話會有些偏差,所以就放在一旁了。我覺得CG的表現再進一步的話就會有表現出恐怖谷的可能性。
梶田:故意挑戰恐怖谷這種想法很有趣呢。
神山:全身義體且擁有Ghost的素子,擁有同一張臉的Ope子,原作漫畫出現的「比法拉利還要貴的小姐」。把她們放在漫畫的世界裡,也畫不出乍一看的那種差距。我想在SAC中把那些表現出來,不眨眼睛之類的,想做成稍微僵硬一點的作畫,但是還是差點什麼很難懂。更別說畫出真人和素子的差別了。
例如,SAC第一部第1話,素子和荒卷一起去見了軍隊情報部的久保田,和他打招呼的場景。看見紋絲不動地站著的素子,久保田說「你(荒卷)居然把人形機器人帶來了嗎,興趣變了啊」。那個特別難懂(笑)。雖然用素子整個屁股露出來的外表來補充了。
梶田:實際想像一下,完全不動的人很可怕啊。
神山:我覺得是很可怕的。但是沒有Ghost的機器人,會在動作上顯示出那種可怕的停頓。擁有Ghost的素子自不必說,《Innocence》中所說的「變成商品的傢伙」,也就是「比法拉利還貴的小姐」那種高度的機器人,是沒有這種停頓的。
梶田:延遲會消失嗎?
神山:我覺得會漸漸消失。表情變化也不會僵硬。素子如果想要做的話,也可以變僵硬。但是像剛才所說的,《SAC_2045》中是特意沒有深究這部分的。
梶田:還有其他該優先的事情。
神山:對,但是我認為這是在《攻殼機動隊》中應該描繪的一種表現。
梶田:我也想看深究那個表現的作品。這麼說有點性急,會不會再製作另一個系列呢。
神山:我自己也有興趣,想著總有一天要好好創作出來。
擁有Ghost的全身義體的改造人,在受到攻擊的時候為了切斷疼痛而變成像棒子人偶什麼的。然後再啟動的時候有一瞬間修正的遲緩,之後馬上又開始行動。這樣的表現能不能做到呢?這樣的想法在會議上和動畫師們講了,他們說「那個相當的難」。
全集都去做那個當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要做的話會用特殊的鏡頭來表現,這次的話是沒有做到那種程度。
梶田:雖然腦子裡有想法,但是在輸出的時候人力也好還是別的都不夠,真是進退兩難啊。
神山:還有,那個有趣是一瞬間的。不是說大家都一直想看那個(笑)。只是覺得暫時不要在那個地方費勞力。
梶田:動畫的優先順序講也許確實很低。
神山:但是3DCG的話,明顯比手繪能更好的忠實地表現。
梶田:SAC中也有描寫沉溺人偶癖的大人物們的故事。
神山:有幾集是有那樣的傢伙。
梶田:老實說我對於喜歡Ope子也有同感。我覺得他們之間也有派系,如果追究人形趣味的話,是和「比法拉利還貴的小姐姐」是有點不同的興趣把。
神山:也許是。倒不如說覺得便宜的人型機器人很萌的人絕對會出現。
梶田:不如說有點僵硬的比較好!
神山:也許我也會這樣(笑)。進一步說,也許也有覺得像動畫的手辦一樣的東西也可以的人吧。我覺得現實變成那樣的時候,會分成有趣的分枝。
接受Ghost和巨大英雄的存在的感情,跟宗教也有關係。
梶田:剛才您說的」不是完全人型的也許更能投入感情「這一部分讓我想到,熟人的公司放著Pepper君。Pepper君流行過一段時間,那傢伙不是很吵嘛(笑)。所以大部分老闆都會關掉開關。所以被關了開關的Pepper君在房間角落裡低著頭的樣子,會有人覺得很可憐吧。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為了躲避周圍的視線,用布從上面蓋了起來。
神山:越來越可怕了(笑)。
梶田:與其說可怕,不如說是「看不下去」的心情吧。雖然不是供養,但至少要把它藏起來。也就是說,Pepper君有了Ghost存在的感覺。那種人類的感情真的是很有意思呢。
神山:是啊。和東大的稻見老師談話的時候也又過這樣的話題。果然作為一種浪漫,憧憬著和人類一模一樣的東西,或者說追求著它。
註:稻見老師,東京大學教授稻見昌彥先生。進行人類系統的理解和人類擴張工學的研究。
我在畫《攻殼》的時候,就有了「現實中,垃圾箱上長著手的傢伙會更容易被接受吧」的想法。雖然說了那樣的話,但是果然作為浪漫,有想要做和人類一模一樣的東西的心情。
本來兩腳行走這件事,只拘泥於日本不是嗎。在國外是經常被問「為什麼必須得製作兩腳行走的機器人呢?」。
梶田:這是浪漫!
神山:只能說是浪漫。
梶田:我覺得這和日本人的性格,對萬物都能看見人的影子,神的影子的部分很相似。
神山:雖然可能有點離題,在做《奧特曼》的時候注意到的事。巨大的奧特曼在佛教圈裡很受歡迎,但在基督教圈裡幾乎沒有巨大的英雄。基督教裡認為人是神的代理,所以好像沒有人認為神是巨大的。
梶田:這麼說來確實。
神山:在泰國奧特曼受歡迎是因為泰國的佛像都很大。所以很容易接受。日本的佛像不也是很大嘛。因為有神是超越人類智慧的巨大的東西的這種認識,所以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奧特曼。
梶田:在日本,對大的東西有信仰心那樣的東西吧,相撲選手,大樹之類的。
神山:巖石也是。
梶田:表現出了那樣的一面嗎?
神山:是的。那跟宗教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在基督教國家中有唯一一個奧特曼很受歡迎的國家」,「是哪裡呢」,「是巴西」圓谷PRO先生經典的段子,巴西的基督像不是超級大的嗎,大的東西能否被認知為神,與能否接受巨大的英雄有關係。
關於Ghost,日本人認為萬物都有靈魂。據說美國原住民也有這樣的思想,但是一般來說在海外不是這樣的思想。只是,對於向某樣東西投入感情是大多數人都有的經歷,這樣說明了之後大家大概會明白了。
海外的《攻殼》粉絲,是不是覺得《攻殼》有異國情調或者說把自己沒有的宗教觀作為某種幻想來接受呢?跟《銀翼殺手》有點接近,但是又有一點不一樣。
雖然是同樣的主題,但是細一點說的話,我覺得先行一步的是《攻殼》。但是與其說那是「想法上的領先一步」,不如說是讓人感受到異國情調的神秘性。
梶田:恐怕在基督教教圈內,給自己的槍起名字的人們也會沉溺於《攻殼》把(笑)。
神山:原來如此(笑)!有可能呢。
《SAC_2045》有意識地減少了臺詞量,用影像來表現。
梶田:《SAC_2045》是在Netflix播放。現代娛樂中,網絡播放的世界範圍擴散力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了,正在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
神山:是的。
梶田:果然比到現在為止的《攻殼》系列更關注世界市場了嗎?
神山:嗯,在製作階段太在意的話會有太多不做不行的事情,還是想用和之前一樣的做法做。
只是在SAC系列中,我想故意把複雜的部分弄的通俗易懂。最明顯的就是臺詞的量,是SAC臺詞量的2/3左右。
梶田:唔,減少了這麼多嗎!
神山:對,是相當有意識的在減少臺詞量。即使這樣也有很多集臺詞很多。後期錄音的收錄時間明顯受到了這方面的影響。做SAC的時候,因為是那些成員們,進行彩排和正式演出,重錄,單錄的話,早上10點開始,大概要到下午3點左右。是普通的後期錄音的2倍以上的時間。
梶田:竟然要花這麼多時間嗎。
神山:對,大概是下午3點,做不好的話到下午4點的時候也是有的。而且因為從上午就開始了,所以中午一定要休息。
梶田:現在再看一遍,確實對話的場面臺詞量很大呢。說這麼多話的動畫也很罕見。
神山:臺詞很多哦。玉川砂記子(塔奇克馬的聲優)每次都有很多臺詞。但是《SAC_2045》的後期錄音,下午1點就一定會結束。
梶田:會變的呢!
神山:刪掉了很多。SAC的臺詞量是為了表現士郎老師原作漫畫空白處所寫的說明而設計的。但是外國人觀看的時候可能會比較難理解。因為還有翻譯的限制,所以儘量弄的好懂一些。
畫面的信息量,與其這麼說,不如說是表現的範圍吧。變成CG之後,會比手繪動畫的範圍更廣,表達內容的部分不是臺詞而是影像,這種意識也提高了。
梶田:說到臺詞,電腦通信在動畫中是非常棒的技術。既能壓縮對話場景的作畫成本,也能將通信和說話聲音之間的臺詞差異運用在演出中。真是一舉兩得。
神山:那個真的很佔便宜呢。能減少對口型(笑)。
說點題外話。在好萊塢真人版的時候,想做電腦通信的演出,結果演員說「不行」。果然如果不把說話的心情放進去的話,就無法表現出那種演技,所以好萊塢版就沒有電腦通信了。雖然通信本身是在的,是說話的。
當然,我也不是全部停了,而是感情出來的時候,一邊進行電腦通信一邊不自覺地嘴也會動,是這種感覺。
《SAC_2045》裡也有電腦通信。在動作捕捉前實際的演員可能會感覺很難演,但是CG的情況,只要停止動作就行了。
梶田:比如配音的話,對口型也是技術之一,在動畫中本來沒有口型的電腦通信就是特殊的例子。
神山:聲優們說「太好了,這次是電腦通信」(笑)。
梶田:這方面也是優秀的發明呢(笑)。
神山:玉川女士幾乎出演了我所有的作品,但是很偶然的是,全部都沒有對口型。
梶田:這麼說來確實呢!
神山:所以,塔奇克馬正是沒有對口型才能作成的角色吧。
梶田:老實說,是不是有因為沒有對口型節約了作畫所以臺詞的量才增加的一面呢?
神山:有的(笑)。山寺宏一先生(陀古薩配音)開玩笑地說:「導演啊,因為演出費是不會根據臺詞量變化的,所以我的臺詞變多了吧?」,被這樣的玩笑吐槽了呢(笑),雖然回答「沒有那樣的事哦」,但是還是有點(笑)。
梶田:說出來了(笑)。但是山寺先生那麼厲害,沒有辦法啊!
神山:只是聽也會沉迷的。因為輪到山寺先生就稍微增加一點臺詞,像這樣的事情說實話是有的(笑)。不僅是山寺先生,大塚明夫先生的臺詞量也……這種,有意識到過呢。
梶田:我認為這一點即使變成CG也不會改變,全3DCG的演出,果然和手繪動畫不一樣嘛?
神山:是的。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一個是對口型要做到什麼程度。最終這次的動作做了24幀。最開始想用12幀,試著再減少一些之類的,挑戰了很多。但是和動作捕捉的數據非常不合適。所以這次是用了24幀,唯一一個還在猶豫該不該用24幀做的是對口型。
用動作捕捉拍攝的包括臺詞在內的實際演技,以此為基礎對口型,但是只是這樣的話是絕對不能讓聲優配音的。像真人版那樣的緊湊的對口型,不管怎麼說也無法配合後期錄音,(公安9課)成員的角色是聲優創作的,他們有自己的節奏。我一開始就知道要強制配合那個是很難的,所以故意只在對口型上要求的有點寬鬆。
專業上講,延續手繪動畫的對口型的方法,詞尾不閉上嘴。從6幀到12幀,從嘴巴稍微張著開始之後閉上之類的。嘴唇的形狀也加上「アイウエオ」(元音)的形狀,本來要動四回左右的動作也改成動兩次左右,讓聲優們又可以放入聲音的空間。這是在製作過程中發現的事。
因為有《奧特曼》的前例,那一部分是有數據的,但是想要更加深入探究一些的話,故意要求的鬆了一些。畢竟還有(其他語言)配音。
梶田:這種有限的方法,是日本的動畫製作人培養出的領域呢。
神山:但是一開始動畫製作者也很困惑。雖然說配的剛剛好會比較輕鬆,但是如果配合的太好的話,就絕對容納不下聲優們的部分了。稍微留一點空白,或者換氣的地方稍微長一點也沒有關係。換氣過短的話,不管是什麼樣的聲優都是做不到的,想著那就把那裡稍微延長一點。
試著做了一下才知道,動作捕捉和真人化演練的臺詞,都會比聲優說話的速度要快一點。不知道是不是使用身體的原因,會比聲優快一點。聲優是清楚地表現那個部分,所以延遲了幾幀。如果不在呼吸的地方吸收那幾個延遲幀,會說不完。
梶田:那麼,雖然還有很多想聊的東西,但是已經快到時間了。最後請向觀眾們說幾句吧。
神山:之所以取名為《SAC_2045》,是因為2045年被稱為會迎來奇點的一年,和《攻殼》非常契合,是一個想像的餘地擴大的年代。
那一年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事,一邊結合符合現實的想法,一邊又特意加入了幻想的元素。作為面向世界的娛樂節目,挑戰了新的表現方式,也有成為《攻殼》系列的延長線上的故事。
究竟是處理這個故事的,希望大家能早點看到。
梶田:非常感謝!
(全文完)
©士郎正宗・Production I.G / 講談社・攻殼機動隊2045製作委員會
往期推薦:
所謂「愉快地製作」《攻殼機動隊》——神山健治講述從SAC系列到新作《SAC_2045》(上)
異獸魔都 - 3DCG動畫表現的現在與今後
安彥良和 THE ORIGIN (上):人們相遇並重複著以往的錯誤 - 在《高達》中描繪沒有正義的世界
安彥良和 THE ORIGIN (下):「我絕對不支持New Type」 - 高達對歷史本身和歷史的續篇沒有興趣
富野由悠季專訪:《高達G之復國運動》與高達系列的本質區別(上)
富野由悠季專訪(中):技術的殘酷與社交網絡的違和感
富野由悠季專訪(下):日本人應該克服的「縛咒」
聊聊國內電子平臺正版引入日本漫畫的現狀(上)
聊聊國內電子平臺正版引入日本漫畫的現狀(下)
漫聞總匯 - 《異獸魔都》畫展多圖 - 2020.02.23
漫聞總匯 - 2020.02.02 - 本期圖多慎入
能看到湯淺政明版《映像研》我已經很滿足了!——大童澄瞳訪談
獨家!漫番漫畫對談《宇宙兄弟》作者小山宙哉老師
《劍風傳奇》還沒完,新坑又來了?——三浦建太郎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