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時候,沒有整塊的時間看名著。新冠肺炎防疫時期,宅在家裡看名著改編的電影,有一種大快朵頤的感覺。
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早就心嚮往之。大學時代只是看了個「開頭」就放下了,這一放就放了30多年。電影《巴黎聖母院》精準把握了原著的精髓,人物形象鮮明,無論是艾斯米拉達,卡西莫多,還是副主教克羅德,弓箭隊隊長菲比斯,都栩栩如生。尤其是外表醜陋內心善良的卡西莫多,令人久久難忘。艾斯米拉達「刑場救命」流浪詩人格蘭瓜爾,與卡西莫多「刑場救命」艾斯米拉達,都彰顯了人性的魅力!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託爾斯泰的鴻篇巨著。在作家班上學時,我花費一個月的時間閱讀了肖洛霍夫的四卷本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實在沒有勇氣閱讀同樣是四卷本的《戰爭與和平》了,就再也沒有閱讀。電影《戰爭與和平》長達三個半小時,將「戰爭」與「和平」兩條線索交叉敘述,塑造了安德烈、皮埃爾、娜塔莎等一批人物形象。安德烈娶了麗莎,麗莎生產時死亡;皮埃爾娶了艾倫,艾倫品行不端,二人分居;安德烈與娜塔莎熱戀,戰爭中負重傷死亡;皮埃爾愛上娜塔莎,有情人終成眷屬……
人道主義和博愛精神是《戰爭與和平》的主題,史詩式的建構和宏大的敘述方式都令人仰望。由其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多次榮獲世界級大獎。
英國作家朱利安赫胥黎說,僅憑《戰爭與和平》這一部作品,託爾斯泰就可以雄距世界文壇的奧林匹克山巔。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戰爭與和平》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史詩,近代的《伊利亞特》。
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說,《戰爭與和平》是十九世紀世界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
知道《日瓦戈醫生》是因為它在1958年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還因為它曾經被前蘇聯列為禁書。作者是帕斯捷爾納克。
關於帕斯捷爾納克,我幾乎沒讀過他的作品,只知道他是前蘇聯的重要詩人。
《日瓦戈醫生》很大部分是在描述理想主義是怎樣被布爾什維克、叛軍和白軍所摧毀的。之所以該書被前蘇聯列為禁書,原因大概就在這裡吧!
說實話,電影《日瓦戈醫生》的衝擊力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大,有機會還是看看原著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宅在家裡一開始是焦慮,什麼也幹不下去。這兩天變得安靜了,即使安靜了,也希望疫情趕緊結束。
讓我們整理一下心情,迎接春天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