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眾籌白皮書:酒店、長租和醫美是發展最快的行業

2021-01-14 澎湃新聞
中國房地產眾籌白皮書:酒店、長租和醫美是發展最快的行業

澎湃新聞記者 計思敏

2019-08-26 17:09 來源:澎湃新聞

8月23日,中國房地產眾籌聯盟主席馮侖在2019第五屆中國房地產眾籌創智峰會上表示,「眾籌所帶來的創新是房地產行業實現未來二三十年以來持續增長最重要的因素。」

馮侖表示,中國房地產眾籌聯盟下一步的發展依然需要聚焦眾籌,用創新方式驅動行業發展,他認為眾籌是在後開發時代眾多創新中重要的領域,通過眾籌,中小規模以及非標準化房地產產品可以更好的將營運和開發結合起來,在更接近於客戶需求的同時降低成本。

官網顯示,中國房地產眾籌聯盟(CRCA),是由平安、萬科、綠地、萬通等25家房地產、金融、網際網路行業企業共同發起創立,該聯盟於2015年5月在上海正式成立,馬明哲、鬱亮以及張玉良為名譽主席,馮侖擔任主席,秘書長為莊諾。中國房地產眾籌聯盟主要整合聯盟內外資源,發起、促成、監督、支持地產眾籌項目。

此次峰會上,中國房地產眾籌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馬寧正式發布了《中國房地產眾籌白皮書(2019年度)》,對過去一年房地產眾籌行業發展進行了數據整理和分析,白皮書顯示,2018年,我國共上線房地產眾籌項目3157個,眾籌參與人數30萬人次,認籌總金額近58億元,項目標的平均認籌金額達到187萬元,而人均投資金額也達到1.9萬元,酒店、長租公寓和醫美領域成為過去一年房地產眾籌發展最快的三個行業,並且成為未來一段時期內重要的投資熱門領域。

通過眾籌的推動和助力,過去幾年間民宿、餐飲、酒店、長租公寓和醫美等行業實現快速發展,在新消費領域完成彎道超車。而眾籌平臺亦在不斷深耕行業,在產業鏈縱深發展和場景化消費等方面進行不斷的拓展和嘗試。

數據顯示,2018年,酒店眾籌項目認籌金額最高,達到25.48億元,同比增長130.01%,成為去年增長最快的眾籌業態;其次民宿類項目實現認籌13.20億元,同比減少21.85%;餐飲店鋪項目認籌金額5.71億元,同比減少39.17%;其次,長短租公寓、醫療美容、寫字樓、休閒娛樂項目分別完成3.16億元、2.88億元、1.95億元、1.57億元。

不過也有眾籌平臺在行業發展中終止業務。2018年對房地產眾籌行業影響較大的事件是「人人投」的「暴雷」和理財眾籌平臺「中e眾籌」的清盤。人人投作為國內上線最早的空間類眾籌平臺,在2017年完成項目68個,有超過4244人次的投資人認籌金額達到1.44億元,而根據人創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人人投共上線31個項目,成功募集26個項目,認籌金額5051.12萬元,參與投資人數796人次。在2016年就有報導稱人人投部分項目被曝財務造假,多個項目投資人因長期未收到回款而進行維權。

2018年6月,中e眾籌發布了清盤公告。公告中稱,中e眾籌因市場環境不好,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合規成本增加,導致可持續發展潛力不足,平臺決定自公告之日起停止運營線上業務。此外,將對平臺的資產進行評估,並制定了投資人資金退出方案。

白皮書指出,人人投的「暴雷」與中e眾籌的「退場」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國內房地產眾籌發展的信心,眾籌與房地產還能產生怎樣的反應,成為很多從業者的擔憂。但我們同時也看到,行業的發展是大浪淘沙的過程,依然有不懈的堅守者一路同行,探索房地產眾籌發展的新思路、新方向。依法合規才是行業健康發展的生命線,在野蠻生長時代累積的行業風險需要時間去化解。

白皮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房地產眾籌平臺數量進一步減少,截至2018年末,年內發布過新項目的房地產眾籌平臺共16家,相比去年同期的23家減少7家。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增強,頭部平臺聚集了行業絕大多數項目和投資人,深耕細分專業、深挖市場流量,拼專業、拼服務、拼資源整合能力,眾籌平臺不僅僅解決資金的問題,同時在資源導入、客群拓展、市場宣傳等多個維度對眾籌項目進行扶持和幫助。

「中國經濟發展需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模式,並從風雲複雜、變化的國際經濟格局中來尋找培育新的增長動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國研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趙晉平表示,房地產眾籌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作用在於整合併解決消費者在住房建設中需要的有關的各種資源,在此基礎上利用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技術,會釋放出無限的潛力。

此外,白皮書亦明確,需建立完善的眾籌管理機制和退出機制。白皮書顯示,眾籌降低了企業的融資門檻,好的創意+好的商業模式+好的團隊就可能會獲得進入市場的機會,但這並不意味著眾籌可以放任任何企業進入市場,眾籌平臺和投資人應當關注融資企業的股東背景、過往經歷、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防止部分沒有經濟實力和盈利能力的企業進入市場。同時對於融資項目的融資額度和資金使用範圍需要明確,對企業實際資金需求和償付能力進行評估,設置眾籌融資金額的上限,同時對融資成功後的企業實際資金使用範圍進行限定和監管,嚴格控制企業將資金挪作他用。

另外,融資成功之後,平臺應當注重企業後期的管理和監督,並為投資者建立完整的退出機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房地產眾籌,眾籌聯盟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生活系列洞察《2020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即將發布 敬請賜候
    福布斯中國在長期觀察商業社會的同時,也始終密切關注各行各業的發展和進步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與改變,以及人們不斷追尋幸福生活的腳步。《2020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是2020福布斯生活系列洞察之一,由福布斯中國與合作夥伴鵬愛醫美國際(AIH)共同策劃,旨在分析與研究中國醫美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以「安全塑美」理念推動醫美行業規範化發展,並進一步探索解讀新消費趨勢下生活美學的豐富內涵與深刻哲理。
  • 新氧發布《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特色服務將成醫美機構轉型升級方向
    近年來,國內醫美市場增長迅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同質化競爭也隨之成為全行業難以迴避的現實問題。日前,新氧數據顏究院與每經智庫·未來商業研究中心共同出品的《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就指出,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格局之下,成熟醫美市場中同質化競爭的問題日趨嚴重。
  • 《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全面解讀求美者信息,透視醫美產業線上化...
    白皮書的調研與數據來源於遍布全國的1700多家線下醫美機構,以及新氧APP上近千萬月活的求美者消費大數據,全面透視中國醫美產業的新消費趨勢。疫情的突然襲擊,讓眾多醫美機構和求美者措手不及。眾多已將醫美作為「剛需」的求美者需求被抑制。
  • 醫美行業迎來蓬勃發展春天
    原標題:醫美行業迎來蓬勃發展春天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提高收入增加,醫美行業迎來蓬勃發展春天。
  • 新氧群像唱響中國醫美行業最強音 指明2021發展之路
    目前中國醫美仍處於2.0時代的協同服務階段,但在技術和數據加持下將邁進全面線上化階段。蔡睿分析了零售行業、房地產行業和出行行業為邁向線上化較高階段所做出的努力,「做數據的積累以及數據積累以後去產生工具的、技術的研發,其中就包括VR、AI等等。」  在數據賦能方面,通過用戶、運營以及服務管理數據,提升機構綜合經營能力。具體來說,就是用戶行為數據賦能。
  • 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進入第二階段 重點打擊「生美違規做醫美」
    醫美環境亟待淨化 行業自律勢在必行據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用戶規模已達720萬人,2020年預計達到1520萬人。醫美消費如此旺盛,正規的醫美機構、合規的職業者卻面臨巨大缺口!
  • 醫美界「奧斯卡」: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順利舉行
    為行業專家、產業夥伴、大咖醫生、醫美達人搭建交流平臺,分享行業前沿趨勢,表彰行業優秀實踐案例。每年12月定期舉辦的醫美盛典因其行業影響力而被稱為醫美界的「奧斯卡」。今年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雖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暫時失去了兩位數的年度增速,充分說明了中國醫美行業的生命力。
  • 中國醫美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中國醫美行業發展歷程 相比美國、臺灣、韓國等成熟市場,中國醫美行業起步較晚,自醫美行業在中國誕生以來,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萌芽期(1948)——探索期(1949-1994)——成長期(1994-2009)——高速發展期(2010-至今)。
  • 新鮮出爐---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美行業發展分析報告解讀
    杭州2020年12月3日 /美通社/ -- 醫美行業是發展增速快、市場規模與前景巨大的一個領域,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用醫療美容的方法實現自身對美的追求。2020年是尤其特殊的一年,在全球飽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醫美行業也無例外地受到了影響。
  • 「姐姐」引爆醫美行業的下一個春天?
    《新氧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醫美消費訴求發生新變化,「抗初老」消費激增92.64%,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最怕「初老」的90後在今年邁入了30+的行列,抗衰已成首要需求。2020年的這場新冠疫情對醫美行業也有著一定的影響,2020年國內醫美行業增量市場出現萎縮。根據市場研究機構沙利文數據,2020年中國醫美服務行業增長規模僅為5.7%,而2015年至2019年中國醫美服務行業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2.5%。不過業內專家和醫美從業者都對醫美行業的預期仍持樂觀態度。
  • 中整協與即科集團聯合倡導:打擊醫美套路貸 助力行業規範化
    自律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助推器」。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醫美行業成為繼房地產、汽車、旅遊之後的新消費熱點。但醫美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黑醫美」、「醫美套路貸」也在橫行,成為行業欣欣向榮景象背後的隱患,行業自律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 醫美行業最強音!「新氧2020破浪之路 醫美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目前中國醫美仍處於2.0時代的協同服務階段,但在技術和數據加持下將邁進全面線上化階段。蔡睿分析了零售行業、房地產行業和出行行業為邁向線上化較高階段所做出的努力,「做數據的積累以及數據積累以後去產生工具的、技術的研發,其中就包括VR、AI等等。」  在數據賦能方面,通過用戶、運營以及服務管理數據,提升機構綜合經營能力。具體來說,就是用戶行為數據賦能。
  • 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與消費需求分析 男性消費能力更強
    相較於其他國家和地區,我國醫美行業起步較晚,2019年我國醫美項目滲透率僅為3.6%,與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區相差甚遠。 市場規模增速快,滲透率提升空間大 我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298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69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達到了29%。近三年的增速也維持在20%以上。中國醫美行業起步較晚,2014年,醫美在中國大陸滲透率僅為2.4%,而同期,韓國醫美項目滲透率高達18.2%。
  • 揭醫美行業亂象:從業人員素質低 虛假廣告盛行
    近些年,微整形美容需求日益旺盛,「顏值經濟」催生了一大批無資質小作坊式的醫美機構。行業火爆的背後,一些問題亟待解決。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調研發現,醫療美容的損害糾紛類案件日益增多,亂象叢生的醫美行業亟待規範。  法院調研報告列舉了目前醫美行業市場主要存在的四大亂象:醫美機構無資質、從業人員素質低、虛假廣告盛行、醫美耗材不正規。
  • 落地醫美行業自律 即科協助中整協打造行業自律聯盟
    以「顏值經濟」帶動快速發展的醫美行業為例,據《更美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我國醫美行業近五年的平均增速為30%左右,但據《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醫美行業內合規機構的數量僅佔總數的14%,行業自律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 行業如此「暴利」,醫美國際為何掙錢費勁?
    2019年全球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460億美元,國內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560億元人民幣,近五年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長速度。此外,預計2018年至2023年中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將以24.2%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成為全球前十大市場中增速最快的市場。
  • 「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隨著國民經濟收入提高和對美容觀念的改變,醫美市場進入了高增速階段。而其中注射類輕醫美因見效快、安全性高、價格選擇範圍廣成為美容消費者的首選。
  • 醫美行業「暴利」下 醫美國際(AIH.US)卻成了利潤邊緣者?
    低門檻的暴利行業催生黑產,這已算得上是一個經濟常識,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醫美」。   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曾發布過一個《中國醫美「地下黑針」白皮書》,全面揭露了醫美行業的黑暗面,認為國內醫美存在「四黑現象」:黑醫生、黑培訓、黑診所、黑藥品器械。   這份報告犀利地指出,我國醫美行業的合規執業者大約1.7萬名左右,而非法執業者數量超過15萬,每10名醫美從業者中就有9名「黑醫生」。
  • 美團醫美加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
    12月12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作為新興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美團醫美也加入了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為整形美容行業的自律和發展作出一份貢獻。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張斌會長在會上致辭表示,把全國醫美行業的專家和領導組織起來,成立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將進一步加強醫美行業的監督和自律。
  • 喆安動態|《中國另類資產投資研究白皮書》重磅發布!
    該書在內容上呈現出如下特色: 其一、白皮書關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對疫情衝擊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投資、銷售進行跟蹤研究,分析中央政府的「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總定位,及各地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優化房地產的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