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募一哥趙詣特別看重的「公司治理結構」到底是什麼?

2021-01-17 東方財富網

2020年公募基金賺翻了,從年末基金收益率排名來看,清華學霸、農銀匯理新生代基金經理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位列全市場基金業績前三,收益分別為156.98%、155.2%、146.17%。

我們從近期他接受媒體採訪的實錄中,總結了他對於選股方面主要關注的四個方面:

其一,市場份額是行業頭部,數一數二。

其二,公司有自己的「護城河」。

其三,公司有良好的治理結構,希望公司管理層要有很大的格局和抱負,希望公司能夠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趙詣對公司的管理層、尤其是董事長很看重。

其四,希望能夠賺取公司成長的錢,所以一定希望公司能夠出業績。

其他三點大家都基本有所了解,但很多投資者對於什麼是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一知半解。而趙詣對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看得特別重,因為他以前投資的公司出現過類似情況。雖然並沒有虧什麼錢,因為買的位置早,但後續就充分意識到治理結構對於公司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包括股東利益上會有特別大的影響。尤其是基金規模體量上來之後,治理結構出問題的公司,進出也不像規模小的時候那麼容易。趙詣期望的是持有上市公司較長周期,所以對治理結構的要求也會更高。

咱們今天就來聊聊什麼是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是企業的「中樞神經」,是經營管理的根基。上市公司有兩大治理生態,分為內部治理生態和外部治理生態。

外部治理生態由法律法規、監管機構、控制權市場、市場中介、媒體構成,相當於依靠外部力量督促公司形成規範治理。內部治理生態的核心,由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組成。管理層以CEO為首。

股東可以看成是老闆。一家公司可能1個股東,也可能有幾個股東組成,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話,那就可能存在千千萬萬個股東,他們都可以說是公司的老闆,只不過他們只擁有公司的一小部分而已,具體要以手中持有的股份多少來決定話語權。公司賺了錢,也是會按每個人手中持有的股份比例進行分配。管理層就是給股東們打工的員工,所以帶頭人特別重要,這就是公司的CEO,一個好的管理層是一家好公司很重要的標準。董事就是被選出來代表千千萬萬名股東權利的人。公司大了股東太多,不可能每個人都上來插一嘴,所以就誕生了董事,他們被選舉出來代表股東來制約管理層,如果管理層不負責任想做出有損股東利益的事情,董事就要插手。

一般公司的治理結構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公司的董事中沒有控股股東

控股股東就是在公司中持有股份超過50%的最大股東,公司的事兒最終還是控股股東說了算,董事會中如果沒有控股股東的話,通常就會通過投票的方式來做決定。

如果管理層做了錯誤的戰略決策,或者管理層想要以公謀私給自己發放更多的股票期權獎勵,董事就應該站出來說話了,而且得靠投票才能拍板。

所以一旦遇到所有董事都不負責的那種董事會,那麼這種公司就會任由管理層胡作非為,對千千萬萬股東們極其不利。

第二種:公司的控股股東就是公司的CEO

這種公司老闆就是公司的管理層,對於股東來說也算是一個好消息,至少大家站在了同一個立場上了,算是利益共同體,但是對於公司來說很難說清到底是好還是壞。

這種治理結構的缺點就是在公司內,沒有人可以制約到管理層,董事即便對公司管理層的做法有意見,通常也起不到什麼很大的作用,最好還是管理層說了算。

所以未來公司的發展主要看這個控股股東的個人能力如何,如果個人能力很強,那對公司以及股東來說就很好;反之則比較危險。

第三種:公司的董事裡面存在控股股東

這第三種是相對較好的一種,首先是公司的董事、管理層可以互相制約,個人可以犯錯,如果有制約就會儘可能的降低犯錯的概率;

其次是存在控股股東,如果董事與管理層沒法達成一致,可以去尋求控股股東的幫助,這樣就能實實在在的制約管理層

如何跟蹤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變化呢?

上海開思基金投資總監倪飛的做法給我們一些啟示。

2018年9月山東重工、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被任命為該公司董事長與黨委書記。譚旭光是一位傑出的企業家,在譚旭光的帶領下,濰柴動力營收從2004年的62億元增至2019年的1740億元,濰柴動力歸母淨利潤從2004年的5.3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91.1億元,遠超國內重卡行業增幅。

我們打開choice金融終端,輸入濰柴動力,按F9,

左側選擇董事會及管理層專欄,點擊董事會現任,就可以找到譚旭光任董事長的明細,任職起始日是2018年6月,終止日是2021年6月。

方瀛研究與投資合伙人、研究總監金悅奇,給我們介紹了三條熟悉了解公司治理結構的路徑。

一、不僅跟管理層接觸,也要和底層員工接觸。很多時候公司出現什麼問題,底層的員工能最先覺察出來。

二、關注公司的文化。公司文化滲透在方方面面。公司的KPI設置是否合理,薪酬激勵制度是否公平,一線員工最了解,與他們溝通可能明晰公司這方面的表現。

三、爭取投資者日之外的拜訪機會。他表示:在投資者日,公司一般要接待數十家機構,甚至上百家機構。這種情況下,它們往往會提前準備,試圖將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但是,如果只接待一家機構,公司則不會過多地提前準備,而這反而有助於了解其真實的情況。

如果公司的管理層一天到晚抱著手機看股價,方瀛會擔心管理層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經營公司。對於特別愛出風頭、熱衷於宣傳個人的管理層,方瀛也會對公司打個問號。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年收益超150%!32歲清華學霸問鼎公募一哥?並「詣」箭三雕?獨家對話...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詹晨 「三冠王」的神話或在2020年再次上演!庚子年還剩下最後6個交易日,公募冠軍已經極大概率被提前鎖定。其次,希望公司有自己的核心壁壘,也就是「護城河」,這樣大概率不會出現被彎道超車的機會。第三,就是公司的治理結構,希望公司管理層要有很大的格局和抱負,希望公司能夠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我們對公司的管理層、尤其是董事長會很看重。
  • 公募年度排名前五,這家公募獨佔三席,有何特點?
    年內翻倍主動偏股基金已達到20隻,其中4隻基金年內收益超120%,分別為農銀工業4.0混合、農銀新能源主題、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和農銀研究精選混合。相比2019年僅4隻基金年內翻倍,2020年主動偏股基金可謂迎來大豐收。在前五的位置上,農銀匯理這一家公募公司旗下的產品就佔據三個席位,光彩熠熠,成為今年的黑馬。
  • 2020年公募冠軍被提前鎖定 要抓牛基!先讀懂新生代基金經理愛買些啥
    回顧往年公募冠軍者,趙詣可謂年輕。有趣的是,從當年創下公募基金年度收益220%的王亞偉,到2020年的趙詣,公募年度冠軍寶座上的基金經理正在年輕化。  在不少基金業內人士看來,伴隨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的持續擴容,很多時候經驗豐富的老基金經理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幾百億元,已很難獲取超額收益,一批新生代基金經理,憑藉個人比較鮮明的風格,較小的管理規模反而更容易捕捉超額收益。
  • 公募基金激戰排名,股票型冠軍年收益134%,混合型一人包攬前三
    文|AI財經社 王超編輯|孫明2020年最後 一個交易日收盤,一年一度備受矚目的公募基金排名大戰落下帷幕。相比之下,QDII基金在2020年的表現卻頗為慘澹。諾安油氣、鵬華美國房地產、石油基金等均錄得大幅虧損,其中諾安油氣全年淨值虧損近40%。一人包攬前三再次上演農銀匯理的趙詣無疑是2020年最大的「黑馬」。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顯示,混合型基金的前三名均來自同一家基金公司:農銀匯理。
  • 「奮楫三十年」鵬華基金:公募基金賦能實體經濟和公司治理
    編者按:從1990年到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走過風雨三十年,從無到有,成為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30年來,市場基礎制度、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對外開放等均取得積極成效。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發展,擘畫改革發展路徑。在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三十周年之際,新華網推出「奮楫三十年——致敬中國資本市場再出發」系列策劃,邀請市場參與方共同見證發展成就。第三期推出《鵬華基金:公募基金賦能實體經濟和公司治理》。  2020年,對於公募基金乃至整個資本市場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
  • 公募「冠軍魔咒」會重演嗎
    來源:北京商報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1個交易日,公募基金的冠軍爭奪戰也逐漸白熱化。截至12月15日,農銀匯理工業4.0靈活配置混合以高達131.22%的年內收益率暫居業績榜首位,而農銀匯理基金旗下2隻產品以及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也以超120%的收益率緊隨其後。但與此同時,有關公募「冠軍魔咒」也再度被提起。
  • 公募基金年末排名生變局 冠軍誰屬依然懸念迭起
    但業內人士認為,誰是2020年公募主動權益基金的冠軍還存有較大不確定性。廣發高端製造被農銀匯理兩基金拉大距離與去年廣發基金經理劉格菘早早鎖定勝局不同,2020年公募冠軍會花落誰家或要再等11個交易日才知道。
  • 10隻基金業績超100% 公募年終排名懸念迭起
    2020年還剩最後兩周多,公募基金年終業績排名戰進入關鍵時刻。目前有10隻產品年內收益率超過100%,還有16隻的收益率在90%以上,都有望問鼎最後的冠軍。未來14個交易日,重倉股表現成為公募基金2020年度重要決勝因素。 冠軍基爭奪戰況激烈 近期,滬指在創下年內新高后陷入回調。權益類基金業績也出現較大波動,排行榜出現波動。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今年以來主動權益類基金 平均收益率為32.39%。
  • 新能源行情正走向極致化,能否左右2020公募基金排名?
    離2020年公募基金最終排名戰,只剩下4個交易日,榜單上的狀元、榜眼、探花的位置基本已無懸念!有人感嘆歷史又重演,2019年廣發基金劉格菘拿下前三甲,而這次霸榜的或許變成了來自農銀匯理的基金經理趙詣。毫無疑問,無論是吃瓜群眾,還是在專業投資人士眼中,一年一度的公募基金排名戰,絕對年末的壓軸大戲。
  • 喜提超級大年,2020中國公募基金十大新聞來了!
    農銀匯理基金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基金,收益率分別達到163.33%、161.96%、152.42%,處在領先位置。2015年,宋昆管理的易方達新興成長混合獲得171.78%的收益,如果新能源繼續狂飆,趙詣有望超越宋昆,今年公募基金也將再誕生一個新紀錄。
  • 基金業績排名年度爭冠戰:少數公司的蜜糖,整個行業的砒霜
    每逢歲末,公募基金行業便要開展一場爭奪全年收益率排名的混戰,各路高手切磋技藝,都想爭奪一個更高的排名,競逐全年收益率冠軍。2020年將要迎來尾聲,今年的公募基金業績排名之爭也硝煙再起。截至12月15日,農銀匯理工業4.0的年內收益率暫居第一,為131.22%,領先主要競爭對手廣發高端製造約7個百分點。目前排在第四的農銀匯理研究精選也在向廣發高端製造發起衝擊,目前收益率差距不足1%。這三隻趙詣執掌的農銀匯理基金和廣發高端製造一起構成了今年的爭冠格局,頗有一番「三英戰呂布」的味道。
  • 銀行系公募業績顯著分化 中加、建信基金缺席爆款權益盛宴
    記者 | 曹井雪 爆款權益時代,內地公募基金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全年最為受益的兩家公司非易方達和匯添富莫屬,兩家公司幾乎年內新發的權益基金悉數成為爆款。再疊加旗下擁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的廣發,頭部公募在全年的盛況中賺得盆滿缽盈。
  • 333位公募高管變動史上最高!七成以上基金公司高管進出,公募大年更...
    2020年已經來到尾聲,年內公募高管變動人數也悄然創下了歷史新高。截至12月31日,今年共有333位公募基金高管出現變更,這一變動人數使得2020年成為了我國公募基金歷史上高管變動人數最高的一年,同比去年的323位高管變動,增加了10位。
  • 公募基金年度排名倒計時,農銀匯理包攬前五名三席
    農銀匯理為今年「黑馬」公司2020年,農銀匯理成為最受關注基金公司之一。2019年,由劉格菘管理的廣發雙擎升級混合A早早便露出「冠軍相」,該基金也與他管理的廣發創新升級和廣發多元新興股票一起,包攬了年度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的前三名,且業績均翻倍。據Choice顯示,農銀工業4.0混合成立於2015年8月,並一直由顏偉鵬負責,2019年11月趙詣加入,並從2020年2月初開始獨自管理至今。
  • 2020公募基金徹底炸了!業績冠軍暴賺超153%,罕見一人包攬前三!多達...
    2020年僅剩八個交易日,備受關注的公募基金年度業績冠亞軍爭奪到了最後衝刺時刻。12月21日市場迎來難得的「紅周一」行情,新能車、光伏等板塊的驚豔表現,讓業績排位大戰又添變數。
  • 徐成彬: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公募REITs十大價值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經過建國71年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發展,我們國家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2020年是中國公募REITs的元年,中國證監會、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基礎設施REITs試點政策方案。今天我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跟大家交流一下中國城市基礎設施REITs模式的應用,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中國REITs試點「一體兩翼」政策框架,二是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公募REITs十大價值。
  • 遞交公募申請11個月後,證監會向利得基金連發11問,利得系旗下公司...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利得基金是設立申請材料在2019年10月9日被證監會接收,2020年8月11日被受理。儘管公募基金早已是一片紅海,但「私轉公」的熱情依舊不減。8月以來,貴州私募機構友山基金、永安國富資產先後遞交了公募申請。
  • 尋找下一個劉格菘 2020年公募江湖誰會一飛沖天
    來源:紅刊財經文 | 曹井雪編輯 | 張桔在公募基金經理領域,王亞偉、任澤松都曾被冠以過一哥的頭銜,但如今公募江湖中,「一哥」的稱號已經塵封已久。2019年,劉格菘一舉包攬了年度權益類基金的前三名,風頭一時無雙。
  • 廣發孫迪、農銀匯理趙詣等七大明星解盤
    近期各大券商都在積極發布年度策略會,對投資者來說,也到了思考和布局2021年市場時間。究竟公募基金經理有何年底調倉策略?將如何布局2021?招商基金投資管理四部總監、招商產業精選擬任基金經理賈成東:全球經濟在經歷疫情之後緩步修復,結構市邏輯依然還在,但與2020年的結構預計會有較大的不同。隨著疫苗的推進,央行貨幣政策化的決心會更為堅定,流動性不會更寬鬆,可能還會有收緊的可能性。
  • 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排行榜出爐!
    來源:東方財富網01、公募基金(非貨幣)規模大幅增長截止2020年4月22日發稿,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數據出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全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達144家,管理基金總數6380隻,管理規模超16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