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績排名年度爭冠戰:少數公司的蜜糖,整個行業的砒霜

2020-12-27 藍鯨財經

每逢歲末,公募基金行業便要開展一場爭奪全年收益率排名的混戰,各路高手切磋技藝,都想爭奪一個更高的排名,競逐全年收益率冠軍。

2020年將要迎來尾聲,今年的公募基金業績排名之爭也硝煙再起。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4日,半個月前還保持著10%左右優勢的廣發高端製造被身後的農銀匯理工業4.0和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反超,到12月15日時,第一名農銀匯理工業4.0已經領先主要競爭對手廣發高端製造約7個百分點,冠軍基金的奪位賽瞬息萬變。

冠軍候選人風雲突變,趙詣有望複製劉格菘戰績

iF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時,農銀匯理工業4.0的年內收益率為113.58%,落後第一名廣發高端製造基金約13%。

然而12月上旬,農銀匯理旗下三隻基金一同發力,收益率大幅攀升,逐漸蠶食廣發高端製造的優勢。12月14日,農銀匯理工業4.0和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的今年以來收益率分別達到128.16%和126.41%,成功實現反超,躍居第一第二。

截至12月15日,農銀匯理工業4.0的年內收益率暫居第一,為131.22%,領先主要競爭對手廣發高端製造約7個百分點。目前排在第四的農銀匯理研究精選也在向廣發高端製造發起衝擊,目前收益率差距不足1%。這三隻趙詣執掌的農銀匯理基金和廣發高端製造一起構成了今年的爭冠格局,頗有一番「三英戰呂布」的味道。

從目前形勢看,若能延續上升勢頭,農銀匯理旗下這三隻基金今年收益率有望包攬前三,這三隻基金的基金經理趙詣,也有望復刻去年廣發劉格菘的驕人業績。

「奪冠即起飛」,冠軍的誘惑難以抵擋

對於公募基金而言,年度收益率排名的價值不言而喻。

對基金公司來說,倘若可以躋身年度收益率前十名,甚至奪得冠軍,會產生很好的宣傳效果,大的基金公司可以藉此鞏固行業地位,中小規模的基金公司則可以一戰成名,都有利於在未來吸引投資者購買自己公司的基金,擴大規模,收取更多的管理費。

對於基金經理來說,年度收益率排名靠前,多數情況下意味著這隻基金這一年裡收益頗豐,也就意味著基金經理可以獲得一筆豐厚的年終獎,更能藉此樹立個人品牌,打造「明星基金經理」的人設。

因此,每逢歲末年關,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都會全力以赴爭奪高排名。而排名戰中,依靠高收益率奪冠的贏家,往往就能獲得實現極大幅度的基金規模擴張。梳理近年來基金年末排名戰的冠軍,這種例子屢見不鮮。

最近的案例便是2019年大豐收的劉格菘。2019年,廣發基金劉格菘管理的3隻基金包攬收益率前三,斬獲冠軍的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全年收益率121.69%,領先第四名華安媒體網際網路混合近20%。

天天基金網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末,劉格菘的資管規模為209.06億元。2019年包攬年度前三甲之後,劉格菘的老基金和新發基金都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對象。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劉格菘的資管規模已達843.27億元,較2019年末暴增300%,劉格菘也成為目前主動基金領域資管規模最大的基金經理。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2016年,圓信永豐優家生活以17.96%收益率奪得主動型股票基金業績冠軍,這家僅成立兩年多的基金公司聲名鵲起,公司的資管規模也迅速從2016年末的78.48億元成長到2017年末的198.33億元,實現翻倍;2013年,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以80.38%收益率在公募偏股型基金排名中折桂,僅一年基金經理經驗的任澤松以「黑馬」姿態殺出,成為後兩年的「公募一哥」,中郵基金的公募資管規模也從2013年年末286.44億元增長到2015年年末789.29億元,兩年時間資管規模增長了175%。

可見,公募基金拿下年度收益率冠軍,背後不僅是榮譽,更是巨大的利益。名利雙收的誘惑之下,排名之爭異常激烈,誕生過不少投資者津津樂道的故事。譬如2017年末,東方紅睿華滬港深基金和易方達消費行業基金競逐「最強白馬」,收益率冠軍反覆易主;2009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王亞偉以0.11%優勢「讀表絕殺」奪冠。在這片戰場上,戲劇化的故事不斷上演,精彩紛呈。

誠然,故事很精彩,但這種公募基金每年來一場名次爭奪戰的行為卻值得商討。

爭了一時排名,失了長遠業績

收益率排名,是一隻基金過去輝煌的體現,但是一隻基金過去的輝煌可以推導出未來一片光明嗎?事實上,某一年的收益率和排名與未來是否會再創高收益率沒有任何關聯,這一點,在每隻基金的招募說明書中都有體現。

然而說歸說做歸做,對於基金公司和銷售渠道方來說,往往還是會把高收益率和高年度排名作為一個營銷重點,包裝出「爆款基金」、「明星基金經理」,吸引那些渴望高收益但研究並不透徹的投資者買入。這種靠歷史業績吸引投資者的做法,並不合理,與一直以來貫徹的投資者教育理念背道而馳。

事實上,在我國公募基金市場20餘年的歷史中,只有王亞偉一人兩度奪得年度收益率冠軍。更為普遍的情況是,在某些年份取得高收益率的基金,之後年份的表現多不盡人意。在市場風格變換時,甚至還有「冠軍基魔咒」現象發生。

譬如2015年收益率排名前十的偏股混合型基金,2016年有9隻出現虧損,其中7隻在過去一年的淨值跌幅都在20%以上。2015年斬獲171.78%收益率的易方達新興成長,2016年全年收益為-34.09%,在當年1389隻混合型基金收益率排倒數第七。

上文提到的任澤松,在2013年以「黑馬」身份奪冠後,雖然後兩年仍保持較為可觀的收益率,但到了2016年,他重倉的樂視網、爾康製藥、宣亞國際等相繼爆雷,執掌的基金無一例外全部巨虧。從「公募一哥」到「踩雷王」,任澤松的大起大落,只用了三年。

事後來看,這些曾經的「冠軍基」,往往都是在行業風口、市場向上時,基金經理風格激進、持股行業高度集中的產物。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市場風格切換後,這種激進的策略使得基金業績兵敗如山倒,落入「冠軍基魔咒」也不足為奇。

除了歷史業績對未來沒有影響之外,各路基金在年末爭奪排名,還會導致各家的重倉股短期內大幅波動,容易導致股價背離基本面。可見爭一時排名,違背了價值投資的初衷,是一種短視的行為。

對基金經理而言,要衝擊排名,拉升自己的重倉股或者打壓競爭對手的重倉股是最有效的策略。有基金分析人士指出:「江湖上流傳著許多爭排名的方法,例如獨門重倉股、『抬轎』、『砸盤』等,其中有些能被佐證,有些也只是存在於傳言中。」

從近期個別基金重倉股走勢來看,隨著基金爭排名,股價也是節節攀升。在農銀匯理工業4.0和廣發高端製造各自三季報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各自都有獨門重倉個股近期漲勢喜人,新宙邦、錦浪科技、陽光電源、寧德時代等個股均創出新高,耐人尋味。

由於目前的監管規定僅禁止為業績排名在尾盤拉抬股價或打壓股價,並未禁止在其他時間可能存在的「持續買入」,所以對於基金重倉股的異動是否是資金抱團、「抬轎」等不合理行為所致,很難認定。對於資金湧入部分重倉股,是「拉抬股價」還是真的出於看好而買入,也很難界定。

總體上來看,年度排名機制存在諸多不合理,然而在背後的名利驅動下,公募基金往往「口嫌體正直」。平時經常教育投資者不要執著於過往排名,自己卻一到年末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致使基金業績排名痼疾久治不愈。

鑑於這種爭奪業績排名的情況可能還會存在下去,投資者們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睿遠基金近期撰文指出,把目光卡尺只放在時間維度上是不全面不準確的,業績評估時採用的適宜時間框架視資產類別及所管理風格而定;信息反饋的時間跨度因投資周期不同而長短不一;在評估基金經理的業績時,選用合適的基準指數並拉長評估的時間期限便尤為重要。

(作者:藍鯨財經 張卓然)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來了!全行業淨利翻番 中信證券四大指標...
    原標題: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來了!全行業淨利同比翻番,中信證券四大指標再度領跑,券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趨勢進一步顯現 摘要 【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來了!
  • 業績黯淡 新華基金「光輝歲月」何時再現?
    出品|每日財報作者|淇子把迷你基金清盤,近年來已成為行業優勝劣汰的正常表現。不過如果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清盤數量過多,遠遠大於自身管理數量和管理規模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或許意味著基金公司遇到了一些問題,新華基金便是如此。據《每日財報》了解,新華基金成立於2004年,憑藉主動權益投資,也曾在公募基金行業內名噪一時。
  • 10隻基金業績超100% 公募年終排名懸念迭起
    2020年還剩最後兩周多,公募基金年終業績排名戰進入關鍵時刻。目前有10隻產品年內收益率超過100%,還有16隻的收益率在90%以上,都有望問鼎最後的冠軍。權益類基金業績也出現較大波動,排行榜出現波動。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今年以來主動權益類基金 平均收益率為32.39%。目前處在前十名的基金收益率全部超過100%,第一與第十名相差23.34個百分點。
  • 萬家精選去年業績同類排名墊底 公司13位基金經理任職年限不足3年
    基於Wind數據,《投資時報》研究員對2020年公募基金業績進行盤點,並推出《2020基金業績紅黑榜》。結果顯示,納入統計的985隻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正收益比例在99%以上(各類份額分開計算),僅萬家精選一隻基金飄綠,收益率為-1.44%,同類排名墊底。另外,靈活配置型基金—萬家瑞興去年收益率為-1.08%,同類排名為1886/1893。
  • 年度基金市場透視(三)丨2019爆款基金經理風格全解析
    表1:2019年爆款基金數據來源:BETA基金資料庫2019年是爆款基金爆發的一年,但其實早年間公募市場也誕生過很多的爆款基金,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大浪淘沙,除東方紅中國優勢、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等少數基金由於業績較好,仍維持較大規模之外,其它大多數都淪為平庸甚至大幅跑輸同類基金,這種
  • 2020公募基金徹底炸了!業績冠軍暴賺超153%,罕見一人包攬前三!多達...
    陸彬所管理的滙豐晉信低碳先鋒最近成為業績領頭羊,12月21日單日淨值漲幅達4.33%,而近一周、近一個月、近三個月漲幅也在同類基金的業績排名靠前,因此迅速闖進業績年度爭霸前十強。工銀瑞信主題策略、滙豐晉信智造先鋒A、工銀瑞信高端製造行業、創金合信工業周期精選A等收益率也超過120%。目前收益率位居「110%」區間的基金也達到8隻,其中包括了工銀瑞信、中歐、農銀匯理、新華、前海開源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這些基金在業績排位戰場上也有一爭的實力。因為市場波動較大,也給今年業績爭霸戰增加諸多懸念。
  • 2020基金公司業績50強榜單來了!更有3年、5年長期榜單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新鮮出爐:2020基金公司業績50強榜單來了!更有3年、5年長期榜單…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市場上,能驗證基金公司投資能力的只有業績、業績、業績。A股市場多年市場牛熊更迭,究竟哪家基金公司脫穎而出?大基金公司中誰最領先?2020年、最近3年、最近5年哪些基金公司是最強王者?
  • 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原創首發吾之蜜糖,彼之砒霜,這是一句飽含辯證思維的一句話,大意就是:在我眼中視若珍貴的蜜糖,在彼眼中卻被視為堪比毒藥的砒霜。延伸一點來說就是:每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和切入點不同,自身經驗和體悟也不盡相同,由此而產生出對所觀事物相異的千差萬別的結論。
  • 百大券商2019年度經營業績全排名揭曉(公司財報版)
    來源:東方財富網截止2019年底,我國共有證券公司132家,其中包含證券分公司及投行、資管子公司,通過對這些公司2019年財務報告的合併整理,匯總出百大券商規模及經營業績排名,供讀者與業內人士參考。01百大券商規模與業績總資產方面,102家證券公司2019年末合計資產8.63萬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約15.63%。超過千億規模的證券公司有19家,比2018年度多1家。
  • 基金年終排名戰打響 重倉股走勢引關注
    基金最終排名如何,年末基金重倉股的表現或成關鍵。目前,在業績排名前五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有多隻基金抱團重倉股。比如寧德時代、隆基股份、美的集團等就出現在廣發高端製造、農銀匯理工業4.0等基金重倉股名單中。
  • 基金年度總決賽來了,農銀匯理「貼身肉搏」廣發基金!兩...
    拿下冠軍基金有啥好處?「中小基金公司實現品牌與規模提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拿下基金業績排行的第一名。」華南地區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冠軍基金和亞軍基金的差別很大,市場幾乎只記得某一年度的冠軍基金經理是誰。
  • 萬家基金4隻混基上個月跌超5% 2隻去年業績虧損
    投資方向上,繼續看好地產和銀行板塊的優勢企業,該類龍頭公司在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業績增長的穩定性高,是當下性價比最強的標的。  從黃海三季報的表述中不難看出,其對於地產和銀行板塊持續看好,四季度也大概率仍堅持持有相關個股。
  • 規模排名「硝煙四起」 基金公司頭部效應顯著
    原標題:規模排名「硝煙四起」 基金公司頭部效應顯著來源:中國證券報本報記者 張凌之 實習記者 張舒琳 權益類基金規模快速增長從基金公司規模來看,頭部基金公司強者恆強,僅前十家頭部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規模就佔據公募基金整體規模的36.96%。2020年是基金髮行的「大年」,也是權益類基金規模快速增長的「大年」。按非貨幣基金規模統計,基金公司排名前十的榜單與去年相比出現「洗牌」,易方達、匯添富、廣發、華夏、南方、富國、博時、嘉實、招商、鵬華十家基金公司入圍。
  • 業績會實錄|中國太平:行業加強監管 公司是受益方
    3月23日,中國太平(00966)在香港召開2017年度業績發布會,根據早前公布的業績數據,2017年公司總保費收入1787億港元,同比增長19.7%,股東應佔溢利61.36億港元,同比增長27%,每股盈利1.636港元,末期股息每股0.1港元。
  • 年內基金收益最高者超258%,排名前20基金個個「異常」
    2018年公募基金業績「奇葩」迭出。 往年的年末,正是意氣奮發的基金經理們曬業績、做年終衝刺的好時點,但今年不然。據數據顯示,截至12月19日凌晨,剔除轉型基金、及年內成立新基金後,股票型基金全部負收益!
  • 銀行系公募業績顯著分化 中加、建信基金缺席爆款權益盛宴
    他管理的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的業績緊隨其後,目前看來其有望複製去年劉格菘包攬前三的場景。 除去農銀匯理,同為銀行系基金的工銀瑞信也有不少業績排名靠前的產品,例如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的淨值增長率也高達126.71%。
  • 程式設計師評雙十一: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從之前的數據來看,11月10日早上8點起就啟動「買買買」模式,而到了11月10日晚上10點,將迎來第一個高峰,之後流量數據不斷攀升,直到11月11日0:30之後,數據開始下滑,凌晨5點跌入谷底,清晨8點後開始回升,直到11月11日的10:30會迎來年度最高峰。  從目前國內CDN市場現狀來看,競爭越來越激烈。
  • 權益、固收、量化俱佳 富國六位基金經理榮獲7項「中國基金業英華...
    海通證券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富國基金權益類基金近一年整體平均業績高達58.92%,在12家權益大型公司中排名第2。固定收益投資領域,富國基金固定收益策略研究部總經理兼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經理黃紀亮斬獲「三年期純債投資最佳基金經理」、「五年期純債投資最佳基金經理」兩項榮譽。
  • 人才流失引擔憂 華潤元大、金信基金等7公司基金經理離職率超20%
    此外,羅黎軍今年從研究員轉任基金經理,目前該公司共有5名基金經理,基金經理總數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金信基金的基金經理離職率排名第二,超過30%。今年以來,該公司有3名基金經理離職,其中1名基金經理在任職不足兩個月後就匆匆離職。
  • 真是少數公司的牛市!A股年漲幅中位數僅3.4%
    由於疫情影響,今年醫藥生物板塊的翻倍牛股最多,達38隻;而受益於行業的景氣以及年末多項利好政策的助力,電氣設備行業翻倍的個股也多達32隻。從個股來看,英科醫療今年股價漲了近14倍,漲幅傲視A股。其次,上機數控、陽光電源、錦浪科技今年漲幅超500%,三者均為光伏產業鏈相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