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精選去年業績同類排名墊底 公司13位基金經理任職年限不足3年

2021-01-18 中國經濟網

Wind數據顯示,萬家基金旗下萬家精選、萬家瑞興2020年收益率均告負,分別為-1.44%、-1.08%,主要原因是偏愛地產股,而該板塊全年跌幅超過9%

受益於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2020年權益類基金整體業績可觀,也大幅領先於中證指數、深圳成指等主流指數,尤其是主動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明顯。不過,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萬家基金)卻出現負收益的產品。

基於Wind數據,《投資時報》研究員對2020年公募基金業績進行盤點,並推出《2020基金業績紅黑榜》。結果顯示,納入統計的985隻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正收益比例在99%以上(各類份額分開計算),僅萬家精選一隻基金飄綠,收益率為-1.44%,同類排名墊底。

另外,靈活配置型基金—萬家瑞興去年收益率為-1.08%,同類排名為1886/1893。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萬家精選、萬家瑞興的基金經理均是黃海,上述兩隻基金重倉股均垂青於房地產股,其中萬家精選重倉股出現房地產股可追溯到2016年一季度。

另外,Wind數據顯示,萬家基金現有22位基金經理,尹航、耿嘉洲、谷丹青3人基金經理任職年限未滿一年,而楊坤、葉勇、劉洋、喬亮、徐朝貞等10人的基金經理任職年限不足3年。這意味著,該公司旗下超半數基金經理「年輕化」。

就上述問題,《投資時報》向萬家基金髮送溝通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萬家精選同類排名墊底

作為一家成立18年的老牌公募基金公司,萬家基金在2020年權益類基金「大年」中,有萬家行業優選、萬家臻選、萬家社會責任定開A、萬家社會責任定開C四隻基金收益率超過90%,分別為97.32%、95.15%、94.27%、93.3%。不過,旗下也出現了萬家精選、萬家瑞興兩隻收益率告負的基金。

Wind數據顯示,萬家精選成立時間已超過10年,2020年收益率僅為-1.44%,在985隻同類基金中排名墊底。

從最近三期基金季報來看,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執著於地產股,而該板塊2020年表現平平。2020年一季度,有7隻地產股進入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行列,分別為保利地產(000002.SZ)、金地集團(600383.SH)、萬科A(600048.SH)、中南建設(000961.SZ)、陽光城(000671.SZ)、榮盛發展(002146.SZ)、華夏幸福(600340.SH);2020年二季度,地產股再增一隻,正邦科技(002157.SZ)替換為金科股份(000656.SZ);2020年三季度,地產股再次變更為7隻,華夏幸福換成中航沈飛(600760.SH)。

需要注意的是,地產股2020年整體表現不佳,中信一級行業房地產板塊全年跌幅為9.49%,而萬家精選第一重倉股萬科A(2020年三季度末持倉比例為9.42%)全年也呈下跌趨勢,累計下跌7.9%。

對於重倉地產股,基金經理在2020年三季報中表示,「在三季度的投資中,期末倉位較二季度末變化不大,以低估值、高分紅的地產/金融板塊為主, 持有一定比例的軍工及農業板塊。投資方向上,我們繼續看好地產和銀行板塊的優勢企業,該類龍頭公司在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業績增長的穩定性高,是當下性價比最強的標的。」

與萬家精選問題如出一轍的還有萬家瑞興,也因重倉地產股導致業績不佳。數據顯示,萬家瑞興2020年收益率為-1.08%,在1893隻同類產品中排第1886名。

《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2020年萬家精選、萬家瑞興兩隻基金均變更了基金經理,原參與管理的莫海波、孫遠慧兩位基金經理均已卸任,由2020年9月份上任的黃海單獨管理。黃海還是公司副總經理、投資總監。

除了上述兩隻基金外,黃海還單獨管理著萬家新利、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前者2020年收益率僅為0.17%,後者為5.87%。

萬家基金旗下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2020年業績良好,不過最新管理規模卻均不足1億元。其中包括萬家智造優勢A/C、萬家瑞隆、萬家新機遇龍頭企業、萬家量化睿選等,贏了業績卻輸了規模。

譬如,萬家智造優勢A/C在2020年分別斬獲了74.78%、73.91%的收益率,不過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該基金管理規模合計僅為0.41億元。

基金經理資歷兩極分化

影響基金業績的因素除了市場環境、政策影響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基金經理的投資實力。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或是基金經理短缺疊加人員流失,萬家基金存在基金經理年輕化的問題。

Wind數據顯示,萬家基金現有22位基金經理,蘇謀東的基金經理任職年限最長,為7.61年,尹航、耿嘉洲、谷丹青3人的基金經理任職年限未滿一年,而楊坤、葉勇、劉洋、喬亮、徐朝貞等10人的基金經理任職年限不足3年。

此外,2020年該公司先後有孫遠慧、郭成東兩位基金經理離職。而在2018年離職的卞勇和高翰昆也曾經是該公司主力基金經理和部門總監級人物。

天天基金網顯示,基金經理莫海波在2020年先後卸任了萬家新利、萬家瑞興、萬家精選基金經理,接任者為黃海。截至莫海波卸任,他所管理的三隻基金任職回報分別為30.23%、27.61%、57.02%,2020年業績表現不甚理想。

來源:投資時報

相關焦點

  • 萬家基金4隻混基上個月跌超5% 2隻去年業績虧損
    不過,也有部分基金業績表現欠佳,數據顯示,萬家基金旗下就有4隻混基單月虧損超過5%,分別是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瑞興混合、萬家新利混合、萬家精選混合,其跌幅分別為7.14%、6.27%、6.07%、5.47%。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4隻基金目前皆由基金經理黃海掌舵,不過黃海自2020年9月份才開始擔任基金經理。
  • ...十年仍虧損 已更換8位基金經理能否「鹹魚翻身」?丨基金經理X檔案
    近日,《投資時報》根據Wind數據進行統計,並推出《2019中國公募基金經理X檔案》專題。統計結果顯示,去年有來自96家基金公司的233名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創下近三年新高。在2017年、2018年,公募基金行業離職的基金經理數量分別為170名、194名。
  • 業績黯淡 新華基金「光輝歲月」何時再現?
    但存續期間累計回報-7.04%,相對業績比較基準為-12.71%。或許是明顯跑輸業績比較基準,所以才出現了機構迅速撤退。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11日,新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新華基金)旗下新華增怡A/C、新華鼎利A/C四隻基金年內淨值增長率飄綠(各類份額分開計算),分別為-1.11%、-1.35%、-2.98%、-3.21%,同類排名均幾近墊底。
  • 太平基金高管頻繁變動,規模依賴機構投資者丨基金
    8月1日,太平基金髮布公告稱,督察長嶽衝因個人原因離任,總經理尤象都代任督察長;而就在前一天,該公司副總經理、首席信息官吳東因組織調動離任,新任首席信息官仍是尤象都。《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嶽衝擔任督察長的時間不足一年,在轉任該職位之前,其在去年7月至9月擔任該公司副總經理一職。
  • 基會|華安基金推出新混基楊明「一拖五」 任職3隻混基跑輸同類平均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2020年基金業績排名前三的是由農銀匯理趙詣所管理的3隻基金,分別為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收益率分別達到153.46%、152.56%、142.87%。在每年的基金排名爭奪戰中,重倉股的作用至關重要。從趙詣管理的基金來看,前十大重倉股較為趨同。
  • ...離任或因業績不佳 債基2019年平均收益倒數第一丨基金經理X檔案
    《投資時報》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來自96家基金公司的233名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創下近三年新高。其中,東吳基金帳下曹松濤、程濤、楊慶定三名基金經理離開,其原因或與管理業績不佳有關。截至2019年12月31日,東吳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為166.55億元,較年初縮水約31億元。
  • 規模縮水、多隻產品長跑排名「墊底」 金鷹基金「成人禮」的煩惱
    公開數據顯示,金鷹基金旗下多隻基金近三年收益率告負,且同類排名墊底。在非貨幣基金整體數據上,金鷹基金的最新規模不僅較此前峰值縮水逾四成,與同在2002年成立的其他6家基金公司相比也排名靠後。如今「成人禮」將近,18歲的金鷹基金又將如何挽回此前頹勢?
  • 諾安策略精選排名倒數淨值浮虧,蔡宇濱「一拖三」半年墊底
    萬得資訊數據顯示,截至6月23日收盤,這隻基金今年以來的淨值增長率僅為-4.45%,在產品所屬的410隻同類基金中僅排在了第401位;同時,這隻產品的基金經理是任職經驗僅有兩年半左右的蔡宇濱,他目前所管理的另外兩隻基金業績也頗為慘澹:諾安低碳經濟年內的淨值增長率僅為5.34%,諾安平衡混合年內的淨值增長率更是僅為0.24%。
  • 年度基金市場透視(三)丨2019爆款基金經理風格全解析
    表1:2019年爆款基金數據來源:BETA基金資料庫2019年是爆款基金爆發的一年,但其實早年間公募市場也誕生過很多的爆款基金,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大浪淘沙,除東方紅中國優勢、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等少數基金由於業績較好,仍維持較大規模之外,其它大多數都淪為平庸甚至大幅跑輸同類基金,這種
  • 基會| 平安基金張文君高鶯再攜手發養老基 合作產品漲幅同類排名靠後
    2、富國基金斬獲四項離岸中資基金大獎,獲獎產品收益率同類排名居首位  日前,由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HKCAMA)與彭博(Bloomberg)聯合舉辦的「2020年離岸中資基金大獎」名單正式揭曉。憑藉優異的業績表現,富國旗下3隻海外主動權益基金斬獲四項大獎。
  • 華泰柏瑞基金髮新基田漢卿「一拖九」 盛豪1隻混基同類排名墊底
    這也讓興證全球基金的人才梯隊進一步完善。興證全球基金表示,上述三位均為公司近些年內部培養出來的優秀投研人員,在綜合評估之後晉升為基金經理。資料顯示,楊世進與錢鑫均為2010年進入投資行業,2014年加入興證全球基金,先後擔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職務。而丁凱琳則於2016年加入興證全球基金,先後擔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職務。
  • ...2019年5位基金經理離職 迷你產品扎堆14隻被清盤|基金經理X檔案
    在公募基金行業,基金經理又呈現出怎樣的變動情況?近日,《投資時報》根據Wind數據進行統計,並推出《2019中國公募基金經理X檔案》專題。統計結果顯示,2019年,來自96家基金公司的233名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創下近三年新高,其中12家基金公司有5位以上基金經理離職。
  • 銀行系公募業績顯著分化 中加、建信基金缺席爆款權益盛宴
    記者 | 曹井雪 爆款權益時代,內地公募基金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全年最為受益的兩家公司非易方達和匯添富莫屬,兩家公司幾乎年內新發的權益基金悉數成為爆款。再疊加旗下擁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的廣發,頭部公募在全年的盛況中賺得盆滿缽盈。
  • 多位明星基金經理「披掛上陣」,又一批准爆款新基金來了!
    16隻新基金下周起售迎戰年尾,各大基金公司的積極性非常高漲,11月8日至13日一周合計有16隻新基金進入發行,而這一周更多固收類品種出爐。若僅僅算主動權益基金(不含偏債混合型)來看,下周進入首發的達到7隻。
  • 申萬菱信基金迷失爆款權益大年 旗下多隻產品贏了業績輸了規模
    爆款權益產品頻出的2020年,內地基金公司馬太效應愈發顯著,年內成功收穫爆款產品的公募基金普遍日子過得滋潤,而募集成績不理想的,則只能勒緊褲腰帶度日,這其中就包括總部位於上海的申萬菱信基金。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申萬菱信基金在內地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58位,相比中期排名後退一位。
  • 中融基金推出新混基朱柏蓉「一拖八」 5隻基金任職回報率不足6%
    此外,徐猛背後還有強大的公司實力支持,食品飲料ETF基金管理人華夏基金是業內首家權益類ETF管理規模(含子公司)超2,000億元的基金公司,旗下規模超百億元的權益類ETF有6隻,全市場規模排名前十的權益類ETF中,華夏基金有4隻。
  • 2021年元旦重磅發布!公募最賺錢明星基金經理榜中榜(TOP30)
    之所以稱這個榜單為明星基金經理榜中榜,是由於近兩年有一批業績表現優異的新秀基金經理迅速崛起,他們的打法和理念值得關注,也應該在榜單中佔據一定的席位。綜合考慮下,「明星基金經理榜中榜」將由20位資深老兵和10位年輕新銳共同組成。具體的評選標準如下:1. 榜單分為新銳和資深兩套標準分別評選。
  • 人才流失引擔憂 華潤元大、金信基金等7公司基金經理離職率超20%
    7家公募基金經理離職率超20%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以年初的基金經理總數為基數計算,今年共有華潤元大基金、金信基金等7家公司的基金經理離職比例超過20%,多為中小型基金公司。7家公司中,離職基金經理數最多的為7人。華潤元大基金年初共有7名基金經理,截至12月15日,年內共有3名基金經理離職。
  • 優質賽道牛基篇(二):食品飲料行業最牛基金經理都有誰?|華夏基金|...
    下面,我們來逐步篩選一下:第一步,老司基把篩選範圍設定為申萬一級食品飲料行業,共得到66位基金經理,範圍有點大,繼續篩選;第二步,挑選業績領先的,篩選條件設定為最近1年、最近2年、最近3年和任職以來排名前25%,範圍縮小很多;第三步,把管理規模小於3億元、任職年限少於1年的基金經理剔除,於是得到以下6位
  • 2020年公募冠軍被提前鎖定 要抓牛基!先讀懂新生代基金經理愛買些啥
    任職5年以下基金經理佔比67%  公開資料顯示,掌管4隻基金,合計管理資產規模早已過百億元的趙詣,歷任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機械行業分析師、農銀匯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農銀匯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助理。2017年3月起擔任農銀匯理研究精選基金的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