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等單位承辦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座談會在遼寧省博物館召開。
在此次會議中,山西共有5家博物館選送的展覽入選,大同市博物館《銅耀大同——古代銅造藝術陳列》、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美成天龍——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壺關縣文物博物館《抗大一分校在壺關》、夏縣博物館《夏縣西村時代生活展》等4個項目獲得一般推介,山西博物院選送的《黃河文明的標識——陶寺和石峁的考古揭示特展》獲得重點推薦。
據悉,由山西博物院選送的《黃河文明的標識——陶寺和石峁的考古揭示特展》集中展示了考古發現的黃河流域中遊晉陝高原4000年前的文明,通過對陶寺和石峁等考古遺址揭示的「古國時代」的特徵、內涵、制度的闡釋,展現中華民族進入國家文明的歷史進程,是山西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打造「遊山西,讀歷史」文化旅遊品牌的重要舉措。本次展覽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帝堯之都」,主要展示陶寺遺址出土文物,並以文化相近的臨汾市下靳墓地和運城市芮城縣清涼寺墓地文物輔陳。第二部分為「王者聖城」,主要展示石峁古城文物,並以天峰坪東遺址和碧村遺址文物作為石峁古城文化的重要補充,以蘆山峁遺址文物作為連接陶寺和石峁的重要節點。該展覽展期至12月20日,為期3個多月。期間圍繞展覽主題,山西博物院還推出了相關講座、沙龍、研討會、研學遊、動手體驗、文創產品開發等系列線上線下活動。
近年來,國家文物局連續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活動,這是全國博物館優秀展覽的一次集中展示,旨在充分發揮博物館陳列展覽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陣地作用,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擴大博物館陳列展覽的社會影響力和傳播力。
(圖為黃河文明的標識——陶寺和石峁的考古揭示特展 朱萌/攝)
責編: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