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秋
有這樣一個男主,滿腹離騷,賭技還高超。他還有一個漂亮靈動、家裡開銀行的女朋友。女朋友在校報工作。
怎麼樣?男一號和女一號,看著很天造地設的郎才女貌組合吧!然而,在影片的結尾,男主竟然和女朋友分手,和電影裡的女二在一起了!
怎麼回事兒?發生了什麼?這好像不是一般的套路。來,咱們仔細聊一聊這過程。
這還要從女友的工作說起。她不是在校報工作嘛,有一天,就得到一次到紐約去採訪喜歡的大導演的機會。於是,男主就想著趁這次出行,倆人好好在城裡度過一個完美的周末,遂精心策劃好了約會方案。
你知道,這方案肯定不能按計劃進行,否則,電影還怎麼演出花樣呢!
女主見到導演後,那個高興和激動啊!而導演嘛,你知道的,能幹這個職業,總是「戲」比較多,思想比較豐富,和女主短暫地聊天后,突然靈光乍現,邀請女主去看他還未上映的電影。
成熟的老男人,尤其是富有才情的導演型成熟老男人,自然俘獲了女主的少女心:「媽耶,有幸被導演認可,成為他新電影的首批「私人」觀眾,真是備感榮幸,抽到了大獎誒!」
於是,原計劃只進行一個小時的採訪,就變成了幾個小時的觀影。那女主自然趕不上和男朋友的飯局了。當然,都得到了大導演的青睞,感覺自己特別能理解大導演,心心相印呢!誰還管什麼一心等著要和自己吃飯的年輕小男友啊!
而男主這邊,正滿心歡喜地等女主結束採訪以後,倆人去預訂的餐廳來一場浪漫的午飯呢,結果被女主放鴿子了,就因為女主要和導演去看他的新電影,對女主來說,這可是十分難得、千載難逢的機會呢!午飯算個啥!
那男主幹等著也沒意思啊,就在紐約的街上溜達,溜達著溜達著,就碰到了以前的朋友,對方正在拍一個電影作品,反正閒著也是閒著,男主就決定客串演一下作品裡面的「男主」,誰知,和他演對手戲的竟然是男主前女友的妹妹。
頭一次覺得,紐約可真小啊!隨便走走就遇上熟人,無聊就找朋友隨便搭個戲!唉,也是,男主從小在這邊長大,對一切都熟的沒法再熟,就是這一片兒最有自己想法、最叛逆的崽兒······
咱們再繼續說回和男主對戲的這個女孩,她呀,就是女二號,和男主搭的戲,是一段親吻場景,男主羞澀的不行,親親小嘴巴也不敢張開口,畢竟是有女朋友的人嘛!而女二號就很放的開了,導演一喊開始,馬上別過男主的頭,面對面親吻起來,還嫌棄男主親的太草率,不夠投入。。
於是,導演喊「卡」了幾次,最後,倆人總算是演的很情真意切,你儂我儂了。
演完戲後,男主想著和女朋友聯繫一下吧,既然吃不上飯了,那就下午一起去藝術博物館接受一下藝術的薰陶吧,結果,女主這邊又出事兒了,導演不滿意自己的作品,耍性子跑了,女主決定和編劇將導演尋回。
這時,意外又發生了,編劇在尋找導演的路上,發現自己的老婆正在出軌,結果也不去找導演了,決定蹲守據點,將老婆抓個現行。女主也挺有意思,這時候「聖母心」和「」八卦記者心」同時上身,竟然也在這裡陪著編劇看這一齣戲。
男主怎麼也等不來女主,打電話沒說幾句呢,就被女主強行掛斷了。不過沒關係,男主怎麼會獨自悲傷呢,被鴿了也無妨,人家可是從小就在這一片混的,熟的很,也巧的很,又碰上了和他對過戲的女二號——好的,那就咱們倆去逛藝術博物館吧!
而女主呢,後來又輾轉遇到了一個有名、帥氣的男明星,被邀請去家裡,這下子女主的虛榮心可上來了,要是能睡上男明星,春宵一刻值千金啊!雖然已經有男朋友了,但女主左思量、右思量,嗯,還是脫衣服吧,畢竟機會難得,能和男明星睡一下,以後老了,都有和兒孫炫耀的資本了呢!
就差內衣沒脫了,突然,男明星家的門鈴響了。原來,男明星的正牌女友提前結束日程,回來了。你說說這······女主只得隨便套了一個大衣,在大雨中狼狽逃跑了。
終於在酒店,和男主匯合了……
第二天,倆人乘馬車在城中遊覽。男主滿腹詩情,對紐約的雨天情有獨鍾,結果,發現女主竟不能領會這個中情調。
哎呀,這時候男主幡然醒悟,倆人之間,存在著思想感情上,也就是意識層面,難以調和的矛盾,男主內心os:你竟不能理解我,我脫口而出的詩句,你也不能準確接上。遂當即決定跳下馬車,分手!
後來,男主在某一個時刻,就像他之前一直暢想的那樣,在雨中,等來了女二號,情投意合,擁抱親吻,電影在浪漫的雨中,柔情蜜意地結束。
哇咔咔~怎麼樣,像這種愛情調調,也只有愛情幽默大師伍迪·艾倫能拍的出來。
然而這部影片,可不光導演厲害,演員陣容也是相當華麗呢!飾演男一號的,是我們的小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就是演《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那個小男主,飾演白富美,但有些虛榮浮誇的是艾麗範寧,女二號是和賈斯汀比伯上演「北美意難忘」的賽琳娜戈麥斯,而那個逮住老婆出軌的編劇,也是我們心中曾經無比帥氣的「白月光」英倫男星,就是裘德洛……
這陣容,一起演繹出的這一部戲,自然品質沒得說。導演用他一貫擅長的有些戲謔和文藝的手法,再次搞出了一部男主最後甩掉女主的戲碼(這在伍迪艾倫其他的作品中也可以找到類似的情節)。
在導演這裡,最後倆人能否在一起,光看「情投」還遠遠不夠,最主要是「意合」——你懂我的意思,我說的話你都懂,還能接住!想想這才是尋愛的最高要求!
而電影中的男主,從小在紐約長大,再熟悉不過這個圈子,對身邊的一切見怪不怪。女主呢,來到紐約,則有點兒「劉姥姥見大觀園」的趕腳,也太把持不住自己了!
興奮歡呼雀躍可以理解,但是搞不清楚狀況,自以為和導演、編劇、明星有了某種勾連,就太像未經涉世的初代少女被社會老男人拐帶了……
女主來紐約一趟,太飄了,和對這裡了如指掌的男主比起來,不光思想境界,就連眼界見識都存在很大的差距,當然,也不是說女主不好,只是他倆之間的「不同」,在紐約的這個周末,通過幾小段經歷,尤為凸顯。
導演最後赤裸裸地告訴我們,這愛情故事的結局,實則是兩個階層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導致的,去你的狗屁愛情,生活圈層一致,門當戶對,經歷類似,見識差不多,眼界在同一個level,才能相互理解,才能思想行為一致……
很戲謔,有一絲浪漫,又很悲哀。我總是想到那個和王子在一起的灰姑娘,後來怎麼樣了。是否就此幸福地過下去了呢?王子的生活圈子,她融入得還好嗎?
電影很文藝,也很現實。願你我,都能遇到情也投意也合的人。不適合在一起,就不在一起,沒什麼大不了的。愛情裡,沒有對錯,結局會怎樣,誰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
但我不喜歡自我優越感很強的男生,哈哈哈哈哈哈。
*本文圖片來源於電影《紐約的一個雨天》劇照
如有侵權請後臺留言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