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包拯的大名,大家都會想到公正嚴明、執法如山的形象,再加上包公臉黑,額頭上的月牙標誌,「包青天」的形象立馬就會在腦海中呈現。
在有關包拯的影視劇中,他身邊一直有兩個得力助手:一個是武力超群的展昭;另一個則是博學多才的公孫策。
不論是包拯與展昭還是公孫策與包拯,他們三個人都是分不開的。展昭相當於包拯的保鏢,而公孫策則相當於包拯的諸葛亮。
公孫策有三個優點:博學多才、足智多謀再加上醫術高明,甚至有「再世諸葛」的雅號。公孫策作為包拯的助手,很得包拯的器重,包拯將他與展昭同時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是,有一次包拯差點將公孫策推上了虎頭鍘,這其中又有什麼故事呢?
原來,一次包拯南巡時,發現太湖湖面有浮屍。出了人命案子,作為斷案出身的包拯自然是要一查到底。但是這一查就讓兇犯著急了,原來這屍體正是水匪混江龍殺人留下的,而這個案子隨著勘察的深入,竟然牽連出一起父女相認的故事。
原來,和包拯一起查案的巡撫正是殺人兇手混江龍。他因為兄弟當年被包拯判處死刑,自己一直想要報仇,便殺了當地的劉巡撫,而自己則穿上了巡撫的衣服,潛伏在包拯身邊企圖伺機下手。但是,這個假巡撫的身份很快便被公孫策識破,於是便有了一場打鬥,可是包拯身邊有展昭,混江龍不敵只能逃跑,留下自己的乾女兒孟如意斷後,孟如意自然也不是展昭的對手,很快便被活捉了。
在搜查女刺客的贓物時,公孫策發現了一件非常不尋常的東西——一枚自己十分熟悉的手鐲。
原來,公孫策當年被人追殺,走投無路只能帶著女兒跳崖。幸運的是公孫策被包拯所救,但是自己女兒一直是生死不明。
而公孫策的女兒手上帶著一枚手鐲,這是他們父女相認的唯一證據。現在這枚手鐲在女刺客的手上,這讓公孫策是萬分感慨,一是很可能女兒還活著;另一方面,如果女兒就是女刺客,刺殺朝廷命官也是難逃一死了。
公孫策到牢中與女刺客一番交談,發現她真是自己的女兒,父女兩含淚相認,後來公孫策便私放了她。
女兒雖然走了,但公孫策的下場可就不好過了。私放殺人犯那是重罪,公孫策決定向包大人坦白一切,自己承擔一切罪責,請求包拯將自己打入大牢,公正判決。
其實公孫策的私心常人也能理解,作為父母,他期望能一命抵一命,來替女兒頂替殺人犯的罪名。
包公的執法嚴明那是世人皆知的,雖然他也想放公孫策一次,但是大宋的律法不允許。只能「揮淚斬馬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