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了狗頭鍘,又親手將自己送上了狗頭鍘,他的名字都很耳熟

2021-02-13 歷史說近代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對於這一句歌詞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吧,如果有比較喜歡包拯的人甚至能夠唱出來。一部《包公案》,一部《三俠五義》可謂是將包青天「鐵面無私」的形象深深印刻在了大家的心中。

雖然《三俠五義》和《包公案》是小說,但是卻將包拯的形象還原的很好,在歷史上的包拯也是一個真正的大清官,而且還是一個視「官銜」為糞土的大清官。包拯出生於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並於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

中進士之後的包拯被封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的知縣,但是因為父母年邁,因此包拯請求在合肥附近就職,遂改授一個小小的和州監稅。父母不想離開他,包拯便辭去了所有職務回家贍養父母,一直到父母去世後才回京聽任。

包拯長期在底層做父母官,對於百姓的疾苦深有體會,因此包拯從來都是以廉潔做官,從來不拿百姓的一分一毫,而且還經常上奏彈劾官吏。雖然包拯因此受到了極大的排擠,但是也有清明者願意扶包拯,因此包拯的官途也還算順利,至少都逢兇化吉了。

而包拯做過最著名的官,便是開封府尹了。這開封府可不是一個小官。開封即宋朝的首都,而開封府尹便是北宋首都開封府的最高長官,官銜一般是從一品或二品官銜,權力只怕要比一般的一品還大。

而且包拯的手上還有三樣東西,更是讓文武百官對包拯避之不及,這樣東西就是宋仁宗親授的龍虎狗三口鍘刀。分別就是龍頭鍘刀,專斬皇親國戚。虎頭鍘刀,專斬大臣。狗頭鍘刀,則是用來斬平頭百姓。這可不像「免死金牌」、「尚方寶劍」之類的徒有噱頭,包拯是真的敢鍘,正因如此宋朝的百官都懼他三分。

不過很多人以為這三口鍘刀是宋仁宗授予包拯的,那麼肯定就是宋仁宗發明的,或者就像「尚方寶劍」一樣原本就都是宮中之物。其實並非如此,這三口鍘刀的發明者其實另有其人。此人就是北宋開封府主簿師爺,包拯的得力助手公孫策。相信對包拯熟悉的人對於公孫策的名字一定也是相當耳熟,那簡直就是包拯的左膀右臂啊。那麼他又是如何發明三口鍘刀的呢?

原來有一次皇帝賞賜給了包拯三道御札,包拯卻看不懂是什麼意思,於是便叫來了公孫策一起觀摩,公孫策看後在御札上分別畫上了龍虎狗三口鍘刀,皇帝看後覺得非常新奇,於是便命人真的打造了出來,並賞賜給了包拯,皇帝能賜予包拯這三口鍘刀也能看出對包拯的信任。

而作為這三口鍘刀發明者的公孫策也是很倒黴了,有一次包拯在探一起重要的案件時遭遇了刺殺,公孫策的養女也參與的此案,而公孫策便利用職務之便,將女兒放走了。但是公孫策還是勇敢的承擔了下來,將自己的送向了自己發明的「狗頭鍘刀」,包拯揮淚下令斬之。

相關焦點

  • 他是狗頭鍘的發明者,卻親手把自己送上了狗頭鍘,名字聽著很耳熟
    三口銅鍘即青天三鍘刀,分別是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是開封府尹的最高刑具,宋仁宗趙禎欽賜,不過青天三鍘刀並非宋仁宗所設計,包拯陳州查賑時,皇帝賜給了包拯御扎三道,即三張空白聖旨。說來宋仁宗也是歷史上一位好皇帝,其在位時,北宋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都得到了不錯的發展;包拯屢屢犯顏直諫,有時候唾沫都飛濺到了宋仁宗的臉上,宋仁宗也不曾怪罪,一邊擦臉,一邊接受包拯提出的建議。
  • 他是包拯搭檔,狗頭鍘的發明者,卻因徇私差點死在狗頭鍘之下
    不僅熟讀儒家經典,而且懂醫術,他心思縝密,為人善良,又足智多謀,人稱再世諸葛。除此之外,公孫策還是一個優秀的發明家。在審郭淮時,他發明了刑具杏花雨。後來在包拯的要求下,他又發明了龍、虎、狗三鍘刀。其中龍頭鍘可鍘皇親國戚、鳳子龍孫;虎頭鍘可鍘貪官汙吏,禍國奸臣;狗頭鍘可鍘土豪劣紳、惡霸無賴。
  • 狗頭鍘的狗,到底是什麼狗?
    誰跳出來說狗頭鍘是民間傳說的,歷史上沒有過咬誰。
  • 小星發現包青天,奮豆該用「狗頭鍘」?長相是這樣
    對於那個鐵面無私的黑臉包青天,很多的小夥伴都有些害怕吧!那麼,你們知道包青天的長相是什麼嗎?其實奮豆就知道呢,奮豆的爸爸告訴他,在包青天的頭上有一個很大的月牙,但你確定是這樣的嗎?奮豆用狗頭鍘包青天判案的時候,用過三個銅鍘刀,分別是龍頭鍘、虎頭鍘和狗頭鍘,分別斬不同身份的人。
  • 《徵服》裡那個賣瓜的,居然演過包青天:劉華強只能用「狗頭鍘」
    不光是因為孫紅雷出色的演繹,裡面很多演員的表現,都非常出色。比如霸氣側漏的宋老虎到耍滑頭的周國權!但是今天介紹的這個演員,在劇中只出現2分鐘,卻足夠出色!他就是那個賣瓜的!他的名字叫李廣奇,是一名戲曲演員。1976年正值文革,十一歲的李廣奇被選入了石家莊評劇學員隊!自幼天資聰慧、顏值逆天的他,是當時曲藝團的重點培養對象,在諸多戲曲節目中擔任男一號!
  • 包拯的「龍頭鍘」鍘過幾個皇親國戚?
    鍘皇親國戚、王子王孫;右邊的是虎頭鍘,鍘貪官汙吏;左邊的是狗頭鍘,鍘犯法的平民百姓。想想包青天的黑臉和滲人的龍頭鍘讓那些平日裡無法無天的王公貴族也收斂了不少。第一個被龍頭鍘鍘過的人狗頭鍘和虎頭鍘都鍘過不少壞人,那龍頭鍘鍘過誰呢?
  • 包青天中的「龍頭鍘」究竟能不能鍘人?
    鍘貪官汙吏;左邊的是狗頭鍘,鍘犯法的平民百姓。其中,狗頭鍘是最為鋒利的,虎頭鍘第二,而龍頭鍘是最差的,這裡面也包含我們這位晴天大老爺的良苦用心,龍頭鍘它是為了皇室的人而準備的,那麼身為皇親國戚他既然為皇族
  • 包拯當堂用龍頭鍘、虎頭鍘或狗頭鍘鍘人,歷史上可能發生嗎?
    包拯當堂用龍頭鍘、虎頭鍘或狗頭鍘鍘人是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可能發生。為什麼這麼說呢?
  • 包青天有三口鍘刀,鍘過不少的壞人,而龍頭鍘就用過一次
    不管是小說還是在電視劇上,我們都知道包青天這個人。而包青天則是以清廉正直出名。相信不少看過小說的都知道,包青天的有三口鍘刀。而這三口鍘刀則是鍘不同的人,上至皇親國戚夏至普通百姓都對三口鍘刀很是恐懼。包青天有三口鍘刀,鍘過不少的壞人,而龍頭鍘就用過一次。
  • 民間故事:《鍘黃仙》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靈異的故事有很多,多數都是父母親歷講給我聽,我也偶爾親眼看到過一些很讓人疑惑不解的事情。
  • 連包拯都不敢鍘的柴文意,究竟有多強的背景?歷史中宋朝無人敢惹
    而他所在的開封府裡面就有三把御賜的鍘刀,分別是龍頭鍘、虎頭鍘與狗頭鍘。而龍頭鍘主要就是專門處置皇親國戚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讓這些知法還犯法的貴族們慢慢的死去,用來作為懲罰。而虎頭鍘就是專門用來懲治貪官汙吏的,狗頭鍘顧名思義就是專門對待民間的犯人的,並且鍘刀也是越來越鋒利的。其實這三把鍘刀都具有「尚方特權」,這些是能夠先斬後奏的,而且龍頭鍘還象徵著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意思。
  • 連包拯都不敢鍘的柴文意,背景到底有多強?宋朝皇室也沒人敢惹
    第一把是龍頭鍘,龍頭鍘是一把鈍刀,從名字上就可以知道這把鍘刀肯定是與龍子龍孫有關的,龍頭鍘就是專門用來處置皇親國戚。之所以是一把鈍刀,目的就是為了讓知法犯法的貴族慢慢死去,讓他們忍受極大的痛苦,視為對他們的懲罰。第二把是虎頭鍘,虎不同於龍,但是也有一定的權利,因此專門用虎頭鍘來懲治貪官汙吏,用來殺一儆百,平復百姓心中怨氣。
  • 包拯視公孫策和展昭為左膀右臂,為何卻把公孫策推上虎頭鍘問斬?
    這次「御札三道」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包拯便找公孫策商量怎麼辦?公孫策頭腦一轉,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建議把「御札三道」具體落實在刑法上,可變成「御鍘三刀」。隨及,公孫策趕緊畫了龍、虎、狗三幅鍘刀的畫,拿給包拯看。
  • ——生產隊的故事之鍘飼草
    只見他跪在麻袋片上,拽過一大把幹透酥焦的花生蔓,肘臂一夾,雙手緊緊地掐住前端,往抬起的刀床上,伸進一寸左右,看似簡單的一掐一遞,這裡面的講究可是不少。掐得鬆了,刀刃下去吃不上勁,花生蔓全塞到刀槽中,連摳帶薅得耽誤功夫不說,支愣的大刀片就懸在頭頂上,明晃晃的象包大人的狗頭鍘,嚇得冷汗直流、頭皮發麻。
  • 包拯怒鍘陳世美,宋朝的公主們卻都不認識這個駙馬,事實的真相?
    家中盡孝的妻子秦香蓮辦完公婆喪事後,攜子上京尋夫,但駙馬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不肯相認,並派人追殺。官司打到開封府,包拯不畏權勢,怒鍘陳世美。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也是諸多戲曲中歷久彌新的曲目。但大家在戲曲、影視中信以為真的鍘美案卻並不是事實。
  • 馮小剛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正在被推向狗頭鍘的路上.
    作為導演界的一面大旗,馮小剛的影視作品中經常融入許多生活氣息,並非接底氣而是一種存在的狀態。面對崔永元接連不斷投來的輿論炮彈,馮小剛從始至終都選擇以沉默回應。以為「不看!不聽!不說!不想!」六耳清淨就能受之無上菩提,以不變應萬變就能度過這一關。
  • 公孫策被稱再世諸葛,包拯為何把他推上虎頭鍘問斬?原因很無奈
    這次「御札三道」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包拯便找公孫策商量怎麼辦?公孫策頭腦一轉,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建議把「御札三道」具體落實在刑法上,可變成「御鍘三刀」。隨及,公孫策趕緊畫了龍、虎、狗三幅鍘刀的畫,拿給包拯看。
  • 皇冠狗頭混養
    ;皇冠狗頭最大的特徵是會鼓肚子還有很厲害的大門牙,就是這兩點導致皇冠狗頭混養困難,很難找到合適的混養對象。:七彩、中美洲慈鯛、食土鯛、燕子、紅魔鬼、十間、紅尾皇冠等這些,這些品種只是作為參考,混養的時候提醒也要考慮到,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混養成功的,就像有的人1米一缸能養1銀龍、5鸚鵡、2蝙蝠昌 、鼠 、1反遊貓、1豬鼻龜、2隻蝦、一些神秘螺。
  • 49、《嶽狗頭傳》第二十九章
    幸虧王坷垃長到十七八歲,到外面給人當苦力,還可以勉強讓母親吃上飯。嶽狗頭在滎陽招兵買馬,王坷垃索性報名,反正亂世也沒有什麼好職業,當兵混點油水,還可以給母親治病。可是,一段時間後,跟著嶽狗頭當兵,除了自己能混上飽飯,也沒有弄一個銅錢給母親治病。這天忽然看見一個孩子頭上戴著華麗的虎頭型的帽子,帽子上綴著很漂亮的小銅人,還有一個明晃晃的大銀鎖,很明顯,這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
  •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他的故事有多少是假的
    大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的一天,安徽合肥的包府一片喜氣洋洋,因為39歲的包進士終於如願以償,夫人為他生下一子。這名嬰兒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包青天,由於前兩子早夭,三子包拯就成了家中的寶貝。 29歲那年,包拯被皇帝點了進士,被任命為建昌縣知縣。但包拯以父母年邁為由辭官不做,10年未曾出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