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2021-02-19 百年虛雲



▲資料圖

今天我們講的是《六祖壇經》的般若品第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本性上的東西,這個是修行的精華。你不了解我們本性上的東西,要談修行那就非常的非常的困難。 

我們舉一句佛教常用名詞:「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一句話乍聽之下,誤解會很多,而且佛教徒也沒有幾個了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一個基督徒他就說, 「釋迦老子講了這句話,當時我沒有在旁邊,要不然就宰了他,這麼狂!」他就一直認為我們大慈大悲的佛陀很狂。所以其他的宗教,凡是不是正信的佛教,沒有透徹的去研究經典都會依文解義,也會產生很大的誤會。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那個「獨」。這個「獨」字的意義很深,今天你來到人間,單獨來的,沒有人跟你來啊,獨來;你下地獄也是獨往;你上天堂也是獨去;你到人間做牛做馬也是獨往,沒有任何一個人牽制的。這個是站在意識型態的迷糊點來告訴這個「獨」字,就是你什麼事情都必須自己來。 

人家問趙州和尚說:「請問禪師!什麼是禪?怎樣修行才能成佛?」 

趙州和尚馬上跑到廁所去,不講一句話,然後又回來。 

「我問你,你怎麼不回答呢?」 

「我已經告訴你了,連上廁所這麼小的事情都要自己來了,成佛有辦法替代嗎?」 

連上個廁所也是獨來獨往。你們上個廁所有沒有兩個一起去的呀?有啊?哎呦!那是有問題哦!我們都是單獨來單獨去的,那小便是不是我這裡小,那邊跑出來呢?也是單獨來的,這一根水柱也是自己來的。所以說的獨來獨往,這個「獨」字是站在意識的角度講的。那麼我們現在這個「獨」字,那就不是這樣講了。「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就是本性,「獨」不是指最的意思,因為沒有辦法去形容,只有講「最」,「唯我獨尊」就是只有本性最尊、最貴的。 

這種解釋很膚淺,會產生一種意識型態的看法不一樣,所以佛教裡面講的就是絕對的意思,這個「獨」就是絕對的意思。而什麼叫做絕對呢?本性是絕對的。今天我們的心,剎那之間在分別、執著,書讀的愈多的人,就執著的愈深,執著什麼?名啊、利啊、色啊,執著自己的事業啊、成就啊、聲望啊。他把內在的心態架構在一種執著、意識的分別、剛強的自我主義之上,並且希望長遠的保護這種自我意識。由於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對一切環境的存在就會產生一種意識型態的分裂。意識型態的分裂,就是我們對任何一件事情沒有統一性的看法,所謂統一性的看法,就是內心無所著、無所住,一切因緣所生的這一念,用觀照的力量馬上就突破它,知道緣起自性本空。 

我們因為不了解人生宇宙的道理,官當的再大,錢賺的再多,再有聲望的人,都是生活在意識的分裂狀態之下,什麼叫做意識的分裂狀態呢?就是我們內在不能統一,總是偏計所執,執著在某種假相上。所以「獨」字就是進入絕對的狀態。譬如說,一是怎麼來的?一是跟零比較來的。二是怎麼來的?二是跟一比較來的。這個零一二三四五六,是由某一種假設,然後由某一種假設去推論某些符號的存在,我們這個「獨」不是一二三四的「一」,你把這個「獨」當做是一二三四的「一」那就錯。也不是零,所以不能用符號去比較。這個符號的假設,是由某一些意識的觀念,去主觀的產生執著、去定位,有零,所以產生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分裂的這種 mark (符號)出來。絕對的狀態不是這樣子,絕對的狀態是不經過任何的比較,當下超越任何的執著,進入寧靜的狀態,即所謂的安詳、解脫、自在,它觀因緣本空,當下無所著,那就是這個東西。所以修行只有一個字:空;兩個字:放下;三個字:無所著,就是那麼簡單!但是要練到這樣子的功夫、意境,畢竟不是簡單的,因為我們的感情太重,所以中國有一句話:情生智隔,感情生出來智慧就隔,感情太重的人,智慧就發揮不出來了,就沒有辦法了!所以談戀愛的人,他就暈頭轉向的了,看他是個身份的好一點,馬上拼老命的自己送上去了,然後發生一些事情啦。後來又要分開了,很痛苦的分開了,就迷迷糊糊的,感情一衝刺起來,所有的理性啊,所有的智慧啊,所有的能力啊,全部都忘掉了,因為他條件太好了,是不是? 

所以,我們內在要進入統一的狀態,我們必須要有悟,要去覺悟。我們眾生所謂的「悟」,大致上都是在意識裡面打轉。我們舉一個例子,譬如說:「無念而念,念而無念」。眾生對這很容易迷惑:怎麼無念又能夠念呢?念了又為什麼講它是無念呢?因為他沒有悟入自性,所以他對這個名詞就很陌生,縱然我告訴他很多無念而念,念而無念的道理,可是對他來講又陌生,然後他就用意識去揣測,無念而念是什麼意思,念而無念又是什麼意思,這樣就搞錯了。

所以在《圓覺經》裡面講:未見自性的人,他揣測這個自性啊,就像這個旋火輪一樣的。什麼叫旋火輪呢?這個手拿了一把火把它旋轉,這個火實在是只有一把,眾生一看起來就是圓圈圈。意思就是說,用意識型態去認識這個本性,會誤解我們真正的本性。我們一定要了解,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我們必須要站在聖者的角度,還要站在凡夫的角度。如果站在聖人的角度,說:念而無念,就是說所有的每一念都是自性,而沒有貪嗔痴這些念頭,叫做雖念而無凡夫俗子之念,就是念而無念。自性本具有念,念念消退自性,所以念本身就具足了自性的功夫。那麼無念而念,對聖人來講的話,雖然他沒有一切具足貪嗔痴,可是他本性有具足有念,所以是無念而念。所以說在聖人的角度來講的話,是念而無念,或者是無念而念,統統是一如的。

那麼凡夫的角度就是不是這樣子的啦?凡夫的角度就是你念或者是無念統統是有念,為什麼?他是用意識的觀念說:無念而念,他就想到:無念就是什麼都沒有,像死人一樣的,這叫無念而念,他是以為說我們這個思想上要把這個念頭斬掉、除掉,沒有這個念頭就無念。那麼就是變成說,我們只要把這個念頭除掉,沒有這個念頭,就象一個無知的眾生一樣的,無念。而念,所產生的那個觀念也是執著。那麼在凡夫的角度來講的話呢?無念而念,他以為沒有念頭就可以自己自然產生念頭,所以在凡夫的角度,他認為無念是清淨的,那麼那個「無念」也是意識型態的執著,只是進入一種混沌狀態,無所知的那個無念,他並不是自性的一種無念,是凡夫意識型態的無念,那叫無念而念,所以凡夫角度來講,他是無念也好,是有念也好,這統統是意識型態的東西。換句話說,凡夫的意識,他都是一種強烈的分別,在分別的裡面,就把我們的本性切割成無量的對立,所以就算我們個人想要進入修行,而去了解本性,他用意識型態去對入本性,那麼本性就變成意識型態。 

你們到底聽得懂不懂啊?怎麼兩眼無神啊?眼睛一直看著我,聽不懂的舉手,真的聽不懂的舉手,(眾舉手)哇!完了完了完了,講了老半天聽不懂,好了!我們講淺一點的好了,解釋這個都讓你聽的懂的,最好是講故事啦!

 

這個般若思想很重要,很重要!修行不懂這個,那真的是沒有辦法。

慧律法師 主講六祖壇經 

1989.7.臺北榮總醫院 

雪落無痕 恭錄 和尚緣 校訂 

文章為節選  題目為編者加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即可關注


用分享的心傳播佛教文化

願眾生安寧佛法興盛

吉祥如意

相關焦點

  • 【釋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太子即時周行四方,各行七步,步步舉足出大蓮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是表法,表一個人開悟的情形,不是真的指佛陀一生出來就能走路說話。從蓮花花苞裡出生也是表法,表示疑惑頓開,親證本來面目。然而,這個「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指的正是每一個眾生都本來就圓滿具足的實相心如來藏!佛在四阿含裡面的《央掘魔羅經》卷四中開示:「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為無量煩惱覆,如瓶中燈。」
  •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真實義是什麼?
    編前語:     《大唐西域記》裡記載:為釋尊誕生時,向四方行七步,舉右手而唱詠之偈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今茲而往生分已盡」。難道說第八千次在娑婆世界示現成佛的釋迦佛會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欲將自己凌駕於眾生之上嗎?當然不是!
  •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是什麼意思
    慧語連蓮精選作者:百蓮老師天上天下
  • 七步說法,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是何意?
    每一個佛出生後,都走過七步,不僅僅那位曾叫悉達多的王子。七步也,七識也。每一個人,只要出離七識,皆能成佛,皆名有佛出生。一旦出離七識,一旦你不在「識心」裡打轉悠,你就會發現:天下沒有人,唯有覺;天下沒有他人,只有「我」——一切都是我的投射。
  • 道來丨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除佛之外,還有誰出生時這麼牛?
    我們說黃帝是「生而能言」,生下來就會說話;而釋迦牟尼佛是「生而能行」,不光能說話,生下來就會走,往東西南北各行七步,最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大經》裡說的是「吾當於世為無上尊」。為什麼行七步呢?六加一等於七,所以七代表超脫六道的意思。「光明顯耀,普照十方」,佛是帶著光明來的。
  •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是一個自我主義的宣稱嗎?
    有個佛陀的故事說當佛陀被生下來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他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自我主義的宣稱,但事實上他是在描述那個最終的意識體驗
  • 七大罪:艾斯卡諾退場,世上再無「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正在連載的七原罪漫畫333話目前已經更新,雖然還沒有漢化,但是從漫畫劇情看,艾斯卡諾已經退場領便當,雖然是功成身退,但是從此世上再無「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讓不少艾斯卡諾的粉絲感到傷心。七大罪中人氣最高的必然是團長,艾斯卡諾雖然登場比較晚,是最後一個登場的七大罪,但是人氣比較高漲。艾斯卡諾的人設非常有趣,太陽落山我唯唯諾諾,太陽升起我重拳出擊。
  •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釋迦出生,周行七步,步步蓮花,云:「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佛教不是講眾生平等麼?為何唯他釋迦獨尊?
  • 梁羽生批評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功太荒誕 金庸:倪匡幹的
    只有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功,金庸有苦難言。因為這種玄乎其玄的武技,是倪匡在為他代筆時創造出來的。 《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創作的第11部武俠小說,創作於1963年1966年,歷時4年之久,是金庸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問世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還被選入2005年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必修)。
  • 「唯我獨尊」是什麼意思?
    喬達摩.悉達多在還是王子時,傳說他剛生下來,就朝東南西北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個「我」指的是誰?作為一個佛教祖師,後世的如來佛祖,悉達多當然不會說出狂妄之語,所以,這個「我」肯定不是指他自己。
  • 鎮魂街:曹焱兵覺醒武神軀,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萬法不滅炎殺神!
    鎮魂街:曹焱兵覺醒武神軀,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萬法不滅炎殺神!【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最後武神化的曹焱兵變成了一個非人生物出現在眾人眼前,只見他手持長刀,面目猙獰,就連鐵卒也忍不住感嘆此時曹焱兵的強大,難怪皇甫龍鬥那麼看重他,看來曹焱兵真的是身負天命之子。
  •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這揪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事件的主角名叫拉瓦爾·鮑爾(LaVar Ball)怎麼自己打自己臉啊(滑稽)。 這種超級怪獸家長還特別不能讓人說,之前凱裡·厄文也在節目中,說到球爸該讓他兒子自己自立,不要控制欲那麼強,還被球爹嗆說:你這個媽死早,沒小孩的不要管我怎麼教自己小孩
  • 釋迦牟尼第一句話「唯我獨尊」,其意何解?
    釋迦牟尼第一句話「唯我獨尊」,其意何解?1372年前,一本根據唐玄奘口述編成的《大唐西域記》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佛陀釋迦牟尼剛剛誕生時便朝東西南北各行七步,回到原點後,右手擎天,嘴裡唱詠偈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今茲而往生分已盡。」
  •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 佛教: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傳奇一生
    佛陀在剛一出生就會走路,然後東南西北各走七步,最後居中而立,一手託天,一手指地,口中念誦——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個經歷相信很多師兄都知道,因為非常霸氣,天生就是王者之姿,但其實並非如此,要如此傲慢的話那就不是佛而是世間的豪雄了,唯我獨尊裡面的「我」說的其實並不是釋迦佛自己,而是他心中的本心,或者說是佛性,而這個佛性確實是遍布虛空的。
  • 兵王穿越重生,左手妖嬈美人,右手萬裡江山,爭霸天下唯我獨尊!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兵王穿越重生,左手妖嬈美人,右手萬裡江山,爭霸天下唯我獨尊!」第一部:《兵王的奶爸人生》作者:小屋居簡介:戰友身死,世間無親,萬念俱灰之下,他頹然回歸都市,卻意外得知自己還有個兒子!而且居然還是,親生兒子!且看小萌娃如何萌化兵王老爸的黑暗人生!▼▼點擊連結免費獲得閱讀特權▼▼精彩片段:「搶劫啊!
  • 堪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所以楊寧也同樣是他最好的幫手,兩人一個天上強,一個地上猛,搭配在一起時,幾乎沒有短板。最後,大家認為沈劍心與楊寧目前在遊戲中的表現如何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與我討論,感謝大家的收看,下期見。
  • 佛說:這是他的最後一世,如何理解?
    在這二千多年當中,有些內容其實已經是被神話,有些甚至已經完全脫離了我們人為的認知,也就是超出了人類的理解之外,如佛出生時,就帶有著太多的神話痕跡,據佛教的經典記載,釋伽佛剛出時就能夠走七步路,並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 如何理解「佛」這個詞的定義
    我在這裡介紹佛陀的簡介並不是說來宣揚佛教有多好,成佛的好處有多少,只是希望世俗的人能夠正確的理解佛教的教義。理解什麼是佛。他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神秘,釋迦牟尼和我們一樣是平凡人,他可以通過修行開悟,所以,我們作為平凡人也可以效仿,依照他修行的方式來修行,從而證得佛果。
  • 點擊閱讀——唯我獨尊
    點擊在線看>>>唯我獨尊 楚天江 花瑾婷(無廣告/免費全集),【免費小說在線】唯我獨尊楚天江 花瑾婷_全本完結txt,唯我獨尊楚天江 花瑾婷(全部,已免費)完結讀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