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作家張秋生曾動情地說:「5歲的孩子傾聽安徒生,15歲的少年閱讀安徒生,25歲的青年品味安徒生,45歲、50歲的人回味安徒生……這大概就是安徒生永恆的魅力。」
翻閱一下我們的童年時光,誰不曾為小人魚高尚而悽惋的犧牲而黯然淚下?誰不曾為醜小鴨守得雲開見月明的蛻變而雀躍驚呼?誰不曾為賣火柴的小女孩那火光中的幻影而讚嘆流連……
是的,作為「現代童話之父」,安徒生有如一條永不停歇的春蠶,他用一縷縷嘔心瀝血的童話冰絲,編織出一座晶瑩奪目的童話殿堂——《安徒生童話全集》。
作為讀者,我們不禁要問,安徒生創作的精神桑葉源於何處?他又如何將一片片平淡無奇的桑葉轉化為神奇之絲?
也許,丹麥奧登塞「安徒生博物館」裡的一張剪紙——《太陽神》,會給我們一點啟發。據說安徒生酷愛剪紙,一生中留下作品約一千幅。他常常在給孩子們講童話時,一邊講一邊剪紙。剪刀仿佛作家手中魔力無窮的百變玩具,而隨著剪刀慢慢成形的,便是他腦海中蹦來跳去的童話人物。同時,安徒生的玩具情結也體現在他的諸多作品中:愛上皮球的陀螺、眼高於頂的織補針、蹦下櫥櫃的錢豬……就是這樣的童心未泯,就是這樣的遊戲心性,讓安徒生一輩子的創作靈感永不枯竭。
這一次,讓我們一起走進獨腿錫兵的內心世界,細細品味安徒生別有洞天的玩具童話——《堅定的錫兵》。
節選:獨腿錫兵與芭蕾紙偶
從前有二十五個錫做的兵士,他們都是兄弟,因為他們是用一根舊的錫湯匙鑄出來的。他們肩上扛著毛瑟槍,眼睛直直地向前看著。他們的制服一半是紅的,一半是藍的,非常美麗。他們呆在一個匣子裡。匣子蓋一被揭開,他們在這世界上所聽到的第一句話是:「錫兵!」這句話是一個小孩子喊出來的,他拍著雙手。這是他的生日,這些錫兵就是他所得到的一件禮物。他現在把這些錫兵擺在桌子上。
【先給一副錫兵群像。紅藍相間的制服,極具顏色美感;整齊劃一的動作,顯得規模宏大,氣勢不凡,為後文獨腿錫兵出場作足鋪墊。小孩子的一聲驚呼——「錫兵!」,道盡天下兒童對玩具的執念與熱望,牢牢抓住讀者的注意力。】
每個兵都是一模一樣的,只有一個稍微有點不同,他只有一條腿,因為他是最後鑄出的,錫不夠用了!但是他仍然能夠用一條腿堅定地站著,跟別人用兩條腿站著沒有兩樣,而且後來最引人注意的也就是他。
【交待獨腿錫兵的來歷,細思大有哲理。錫不夠用,也意味著製造獨腿錫兵的錫是多餘的,讓人想起《紅樓夢》中女媧補天剩下的青埂峰之石;因獨腿反而引人注目,則可類比斷臂維納斯的殘缺美。】
在他們立著的那張桌子上,還擺著許多其他的玩具,不過最吸引人注意的一件東西是一個紙做的美麗的宮殿。從那些小窗子望進去,人們一直可以看到裡面的大廳。大廳前面有幾株小樹,都是圍著一面小鏡子立著的——這小鏡子算是代表一個湖。幾隻蠟做的小天鵝在湖上遊來遊去;它們的影子倒映在水裡。這一切都是美麗的,不過最美麗的要算一位小姐,她站在敞開的宮殿門口。她也是紙剪出來的,不過她穿著一件漂亮的布裙子。她肩上飄著一條小小的藍色緞帶,看起來仿佛像一條頭巾,緞帶的中央插著一件亮晶晶的裝飾品——簡直有她整個臉龐那麼大。這位小姐伸著雙手——因為她是一個舞蹈藝術家。她有一條腿舉得非常高,弄得那個錫兵簡直望不見它,因此他就以為她也象自己一樣,只有一條腿。
【此段可做室內陳設描寫的典範。先鎖定讀者的目光,從一堆無關緊要的玩具中聚焦於「美麗的宮殿」,再從「小窗子望進去」,「看到裡面的大廳」,接著以「美」為核心詞,從「鏡子湖」到「天鵝」,層層烘託出最美麗的芭蕾舞者,簡潔、乾淨、無一廢詞。最後一句錫兵對「只有一條腿」的誤會,似又隱含哲理:也許,愛情就是映照自我的鏡像。】
「她倒可以做我的妻子呢!」他心裡想,「不過她的派頭太大了。她住在一個官殿裡,而我卻只有一個匣子,而且我們還是二十五個人擠在一起,恐怕她是住不慣的。不過我倒不妨跟她認識認識。」
【好一個獨腿錫兵!身有殘疾,地位低下,卻能不卑不亢。此段心理描寫,可見獨腿錫兵的體貼與勇氣。】
於是他就在桌上一個鼻煙壺後面平躺下來。從這個角度他可以看到這位漂亮的小姐——她一直是用一條腿站著的,絲毫沒有失去她的平衡。
【一個「平躺下來」,讀者的視線似乎也隨之放低,讓我們更近切地看到了錫兵與這位漂亮小姐的共同點——立得正,站得穩,無比堅定。】
點撥:
安徒生自己曾說:「童話的種子埋在我的心中,只需要一泓流水、一線陽光、一滴苦酒,就可以發芽開花。」品讀《堅定的錫兵》這一開頭,我們仿佛看到「大頑童」安徒生,正俯身細看玩具屋中的每一件普通物什,眼裡星星點點地閃爍著驚奇與讚嘆之光。
與《格林童話》等傳統童話不同,安徒生不再醉心於年代久遠、充滿距離感的時空背景,而將筆鋒貼近現實生活,貼近兒童意願,孩子們很容易從中看到自己的身影,投射自己的情感,正如 《安徒生童話全集》譯者、兒童文學作家葉君健所說:「大家都喜歡讀他的童話,不只是因為他的童話寫得美,富於想像和詩情,而且還因為他的童話跟我們的生活很接近,容易感動我們,激發我們的美感和同情心……」
正是這樣一種「無事不可入童話」的創作理念,讓安徒生的筆下「一切皆有可能」。奇妙豐富的想像能力,加上形式多樣的創作技巧,浪漫主義與寫實手法融為一體,畫意與詩情相得益彰,讓玩具們也能在童話世界「瀟灑走一回」。
花樣毛衣船
杭州競舟小學四年級(1)班 徐顧今
外婆悠閒地靠在沙發上,看著電視,聊著天,手指則不停地撥動著那才織了兩三釐米長的毛線活兒——她在織一件花毛衣。
過了大約一個鐘頭,毛線活兒成了A4紙大小的長方形手絹,表面顯現出了半個花朵的圖案。
【「A4紙大小」 巧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可感地寫出了毛線活兒的大小。】
外婆喜滋滋地繼續織呀織,沒過幾天,毛衣就織好了。
織好的毛衣圖案秀美,色彩鮮明,但卻出奇的輕。外婆用手一掂:如果此時來一陣風,準能把毛衣吹起。
【由「輕」而「掂」,動作傳神。】
外婆想了想:既然這毛線活兒這麼輕,用來做一條船再合適不過了。於是外婆說幹就幹,一口氣把小毛衣補織成了教室裡的黑板大小。
這時,她把毛衣翻了個身,將反面剪下來做船帆。然後,她將剩下的部分四角向內翻折,一隻船的雛形出來了!外婆從工具箱裡翻出四顆最大的螺絲釘,將毛衣船的四角釘得結結實實。最後,外婆砍下一根大竹竿豎立在船頭,將「帆」縫好固定。外婆搓搓手,興奮地一拉「毛衣帆」——「唰」地一聲,大功告成!
【一系列連續動作,寫出了製作「毛衣船」的全過程,也體現了整個過程中外婆輕快如行雲流水的心情。】
外婆興衝衝地左右端詳著「毛衣船」,那船的配色十分好看:橘色的船身、咖啡色的桅杆和紅紅的船帆。整艘小帆船的構圖就像孩子們畫的畫兒一樣清爽:下面一個扁扁的倒梯形,一側連著一根粗線條,線條上面懸著一個正方形的小紅帆。
【由色彩而線條,最是詩情畫意。】
外婆風風火火地把毛衣船推到河邊,一邊擔心地嘟囔:「這毛線織成的船,吸水以後會變重,會不會下沉呢?」一邊聳聳鼻子,「不管那麼多,船都做好了,先下水試試看!」
說著,外婆小心翼翼地向前一推,毛衣船便輕輕漂在了河中。外婆大睜著雙眼,緊張地盯著毛衣船。十幾分鐘過去了,離奇的是,這艘軟綿綿的小帆船竟然沒有出現一點兒滲水現象!
外婆激動地一屁股坐進船裡。啊,船翻了!外婆手忙腳亂地在水裡撲騰,好不容易才把船重新翻了過來。
【語言、動作描寫,好一副「老頑童」的寫真!】
外婆溼漉漉地爬上岸,從岸邊的垂柳上折下一根粗樹枝,拿在手中當槳。然後,輕手輕腳地坐到了船頭上。
風輕輕地揚起小帆,外婆一邊哼著小曲,一邊悠閒地劃著槳。
起航嘍!
【風兒輕輕吹,船兒悠悠蕩。讀來心情大好!】
點評:
安徒生說:「最奇異的童話是從真實的生活裡產生的,否則我的美麗的接骨木樹叢就不會從茶壺裡冒出來。」同理可證,要不是徐顧今小作者在課堂上真真切切地擺弄、編織過毛線活兒,這艘色彩明麗、造型清奇的毛線船也不可能憑空誕生。
作為四年級的小學生,徐顧今難得地把新奇獨特的幻想和事物內在的邏輯兩相結合,從毛衣之「輕」聯想到可用來做船,而對毛線吸水變重的特點,也不忘賦予其童話的夢幻特色:「離奇的是,這艘軟綿綿的小帆船竟然沒有出現一點兒滲水現象!」先佔地步,為童話制定規則,手段老到。
同時,徐顧今在寫作中呈現出較好的打磨細節的功底。外婆織的毛線活兒,從外形、顏色、圖案到重量,都形象、具體地一一描繪,給人以美的感官體驗。穿插其間的外婆的心理活動或自言自語,則把外婆一顆不老的童心刻畫得逼真、傳神。
結尾簡潔有力,像下一篇童話的開頭,起航嘍!
「學舌大使」上學記
杭州競舟小學四年級(1)班 毛紫玥
大家好,我是玩具國裡的「學舌大使」。關於我的身世,說起來有點複雜,見過我的小朋友,有的說我是一隻鴨子,因為我有扁扁的、紅紅的嘴;有的說我是一隻鳥,因為我有一對靈巧的翅膀;不過,我自認為是一隻雞,因為主人總叫我「復讀雞」。
【別開生面的開場白,片言隻語,而「學舌大使」的特點交待明晰。第一人稱富有真實感。】
「叮鈴鈴——」小主人的鬧鐘響了,他揉揉睡眼,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順手將鬧鐘關掉,好似還沒睡醒。
喲,我的身體突然變大了一倍,還會說人話了呢!於是,我拍拍正在穿衣服的小主人,問道:「喂,主人,你覺得我今天狀態怎麼樣?」
小主人將頭轉到我身上,眼睛瞪得比任何時候都要大,像一對縮小版的桌球。
【奇蹟總是發生在尋常時刻,小主人前後的動作及神態變化寫出了他的驚訝程度。】
三口兩口吃完早飯,小主人用雙手託起我,自言自語地說:「我一定要把復讀雞帶給我的同學看看。」
「我一定要把復讀雞帶給我的同學看看。」
「唉,復讀雞還是復讀雞。」
「唉,復讀雞還是復讀雞。」我也嘆息道。
小主人搖搖頭,將我塞進書包,蹬蹬蹬地跑著去上學了。
【原來剛才只是「超常發揮」,透過紙面感受到了小主人的失望。】
我從書包裡探出頭:「哇,主人的學校好漂亮啊!」還沒來得及仔細看,主人一轉身進了教室。
「同學們好!」那個滿臉嚴肅的老師說道。
「同學們好!」我也跟著老師一起說。
「誰?是小明嗎?給我起立,叫你爸媽來!」
「誰?是小明嗎?給我起立,叫你爸媽來!」我絲毫不肯放鬆。
老師氣得渾身發抖,定睛一瞧,小主人的書包正在顫動,一把拉開拉鏈,把我揪了出來,大喊著說要把我燒了吃,我拼命掙扎,好不容易逃出了老師的魔掌。
【好一幕讓人忍俊不禁的滑稽劇,純用語言描寫,富有現場感。】
我氣喘籲籲地逃進隔壁班,孩子們正在進行英語聽力考試。不幸的是,他們班的電腦出故障了,只能由老師人工報題。年輕的英語老師好像感冒了,她一句句地重複報題,說得口乾舌燥,每報一句,老師就皺著眉頭咳嗽幾聲。
我再也不忍心看下去了——
「boys——」
「boys——」我跟著復讀一遍。
英語老師一邊奇怪地四處張望,一邊又報了一句:「good afternoon——」
我趕緊大聲說:「good afternoon——」
這下老師和同學們都發現我了,老師樂了,同學們也開開心心地繼續做起了聽力題。
【驚險過後迎來驚喜,「學舌大使」的必殺技終於迎來「雞」生巔峰。】
一整節課,我都呆在英語教室裡。聽寫時,我大聲復讀;下課了,我跟孩子們一起玩「學舌遊戲」。真開心啊,我希望他們的電腦永遠修不好!
【結尾的心理活動富有童趣。】
點評:
安徒生的童話既有詩意唯美的一面,又有清新可誦、琅琅上口的一面,好像不僅是「寫」給你「看」的,更是「講」給你「聽」的,這與他在作品中運用民間口語及兒童口語息息相關。
毛紫玥小作者很好地借鑑了安徒生這一特點,通過大量精彩、戲劇性的對話,創造出了一隻活靈活現的「學舌大使」。這是一個存在感爆棚的玩具——從鴨、鳥、雞莫辨的外形,到學人說話的絕技,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搞笑因子。難得的是,以搞笑為己任的「學舌大使」最後竟然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job——充當英語聽力考試的複讀機,實現了自己的「雞」生價值。
故事講述的視角獨特,用第一人稱賦予作品以現場感,細節具體、生動,富有幽默感。學校上課的情節,符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引人共鳴。
總評:
作家宗璞曾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若重讀《醜小鴨》和《海的女兒》這些作品,會有記憶以外的完全新鮮的感受,會進入新的境界,領略新的意義。」
安徒生童話就是有這樣一種讓人常讀常新的魔力,有如一座包蘊無窮的礦脈,值得我們不斷深挖和開採,通過精細化閱讀不斷升級我們的文學功力,並為我們的創新寫作汲取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