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馬收到明天豬價
豬友們都知道,豬日常管理中,不生病還好,一生病就是最頭疼的一件事,就像人生病一樣,打針吃藥,樣樣都少不了,關鍵是有時候還不管用!真是苦不堪言!
朋友們,小編發現,豬生病在給豬打針的時候,往往大家會遇到好多難題:打在住哪個地方才算正確,給豬打針要注意哪些細節?打針常犯的錯誤有哪些?為什麼有的豬一打針就死亡了呢?今天就為大家詳細分析這些給豬打針的常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豬打針者分三種情況:
第一種:實習獸醫,經常為給豬打針這件事頭疼,一是不會,二是不敢;
第二種:自稱給豬打針高手,但是注射部位卻錯的可笑,有人打在後腿內側,有人打在臀部,有人注射在耳後;
第三種:就是真正的獸醫。
不同給藥途徑的區別:
1、 肌肉注射:由於肌肉內血管豐富,注入的藥液吸收較快,另外,由於肌肉內感覺神經分布較少,所以引起的疼痛較輕,因此肌肉注射是最常用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一般選擇在肌肉豐滿的臀部或頸部。
2、 皮下注射:皮下注射將藥液注射到皮膚與肌肉之間的疏鬆組織中,注射部位一般選擇在皮薄而容易移動,但活動較小的部位,如大腿內側,耳根後方。
3、靜脈注射:靜脈注射是將藥液直接注射到血管內,使藥液迅速發生效果的一種治療技術。主要用於搶救危重病豬,一般選耳背部,耳大靜脈。做靜脈注射時先用酒精棉球塗擦耳朵背面耳大靜脈,使靜脈怒張,助手用手指強壓耳基部靜脈使血管鼓起。
4、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是將藥液注射到腹腔內,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小豬常採用這種方法。注射時不宜過深或偏於前方,以免損傷內臟器官。也不可過於偏於後方,以免損傷臌滿尿液的膀胱。
給豬打針常犯的錯誤有哪些?
1、選用針頭過短過粗
在給豬打針的時候,養殖戶有時為圖省事,選用針頭不適合,要合理的選用針頭,小豬要用9號20毫米的細短針頭;中豬可用12號25—30毫米針頭;母豬和大豬一定要用16號38—44毫米的粗長針頭。
2、疫苗注射部位老在頸後
有些養豬戶給豬打針,疫苗注射部位老在頸後,都腫了還打,腫脹部位不能再注疫苗,否則不吸收,可在臀部或股後注射。
3、注射豬瘟疫苗不換針頭
注射豬瘟疫苗不換針頭,造成疫苗汙染和交叉感染,在給豬打疫苗的時候一定要一頭豬換一個針頭。
4、注射消毒不嚴造成膿腫
關於消毒的問題,在很多養豬場出現過這種情況,養豬人往往因為消毒意識不夠,注射消毒不嚴造成膿腫,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切開排膿,膿汁要用塑膠袋接著深埋,不要汙染地面。
5、疫苗注射的太淺,尤其是油苗,注射在脂肪層裡不吸收。
6、治療時同一注射器使用多種藥物。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及時聯繫刪除
小編不需要大家打賞,只希望您在文末點個「在看」,把好文章推薦給朋友,讓更多人一起關注「農村養豬」,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