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老的祭祀儀式,血腥程度不被人接受!

2021-02-26 手機有鬼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血社火」,這是古老中國的一項傳統祭祀儀式,現在雖不被大家熟知,卻依舊存在著。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這個神秘的民間文化。

如今的血社火,只在陝西省才有,民間社火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種類齊全、場面浩大。

據老人們講,血社火的意義在於趕走妖魔。那些造型各異的表演者,他們不同的妝容就代表著不同的妖魔鬼怪,扎在身上的利器就是要鎮壓他們,讓他們不要興風作浪,禍害民間。

某種程度來說,是百姓懲惡揚善觀念的體現。

社火中人們所扮演的,是屍神。唐代以前,這種祭祀活動曾經很流行,到了宋代還有大量殘留。在兩宋時期,川、陝、湖、廣甚至江浙等地,都有關於殺人祭鬼的記載。

殺人祭鬼,一種做法是埋伏在草叢裡抓過路人殺掉,最好是讀書人,來祭祀;第二種是從外地抓小孩或者婦女;第三種是把人的四肢和耳朵割下來,用來祭祀。

血社火又叫扎快活。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乞討的老人,流落到了三寺村,貧困交加又身患重病,就快要死了。

村民將其接到家中,給他飯吃,為他治病,直到他痊癒。老人無以為謝,就把一個隨身帶著的袋子留下了,並且傳授了機密,說只要這樣,你們村就會永遠平安。

這個袋子裡面的東西,就是扎快活的道具。

血社火取名「快活」有兩種意思:一是取《水滸》中地名,「快活林」。

來源於《水滸》中武松為武大郎報仇,殺死潘金蓮和西門慶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西門慶及其十二門徒都被武松所殺。表演「扎快活」 時,演員的臉部都被塗成慘白,畫上血痕,嘴唇塗成猩紅。

而最恐怖的,莫過於這些演員的額頭、身上都插滿了利器……額頭被菜刀劈成兩半,露出森森白骨和滾滾腦漿。

一幕幕血腥的屠殺場面,恍若陰曹地府的厲鬼。

「快活」的第二種意思,是剷除了為非作歹的惡人後的人心快活。

「扎快活」的意義在於,感恩土地神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族群延續;祈求土地神賜予他們力量,驅趕妖魔;農閒之際,載歌載舞。

血社火的技術秘密是「七聖刀」。本為魏晉時期由波斯傳入的襖教時的一種神秘儀式。

襖教傳入中國後,各地廣設胡襖祠,發展教民。襖祠的直接管理者一般都是具有特異功能的胡人祭司。

傳說甘肅的伊吾縣火襖廟有一襖主名叫翟盤陀,翟盤陀曾到京時被襖神附體,他用利刃刺腹,直穿腹外,手拿刀兩頭,上下絞轉,口中說國家百事皆順天心,有神靈相助,無不應驗。

襖神離開後,翟盤陀立即像個死人一樣倒地,奄奄一息,到七天後又活了過來。

宋代以來,七聖刀法逐漸形成了以剪刀、菜刀、斧頭、鐮刀、鋤頭、錐子、鍘刀這七件刀具為主的表演形式,血社火的核心秘密就在這「七件子」。

將這些武器放在活人身上,營造出一副「活死人」的樣子,力求逼真的恐怖技術。

宗教文化中的「地獄審判說」對血社火的影響極大。

敦煌講唱《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中,目連以行善掙得了阿羅漢果,他借佛力上天見到了父親,但不見其母。

佛告訴目連:「你的母已下地獄,現在正在受苦。」目連於是尋遍地獄。

來到奈河橋邊,見無數罪人,赤裸掛在樹上,啼哭不已,牛頭馬面厲聲催促,悽慘無比。

至五道將軍坐,見劍光交錯,群鬼或劈腹開心,或生剝麵皮。

地獄之中,鋒劍相向,血流成河。但見刀山白骨亂縱橫,劍樹人頭千萬顆。

佛教和襖教的地域觀念中都有審判儀式。在血社火傳統中,這一審判儀式轉化為具體的場面。

其目的在於通過殺死惡鬼超度冤魂,鎮撫被冤屈的亡靈。這種鎮撫冤魂的祭祀成為驅疫攘災的重要儀式。

後世人們宰殺牛、羊等動物替代人牲來敬獻神靈。血社火中的儀式,則有以人牲替身的血祭地母,與鎮魂祭祀。

以鎮魂儀式中所擒殺的「兇鬼」為替身,作為血祭地母儀式中的人牲。

過去血社火也表演「開膛破肚」和「萬箭穿心」技藝,但是這幾年沒有表演。

原因一個是過於逼真恐怖,怕把孩子們嚇著;二是現在血社火表演大多在正月天,又在室外,北方天氣寒冷,表演人容易生病,便不再表演。

據有關的血社火文獻記載看,曾經表演的劇目有《十八層地獄》、《耿娘殺仇》、《刺遼》、《小鬼推磨》、《鋸裂分身》、《閻王換頭》等。

血社火的關鍵環節至今還是「絕密」。

無論是傳統的斷繩復原還是斷頭臺上斬掉人頭、騰空懸浮等,所有的魔術行業最大的行規就是「永遠不公開魔術的秘密」。

血社火在陝西蒲城、寶雞赤沙鎮、隴縣東南鎮都有零星保留,但血社火幾代傳人,寧可讓血社火不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絕不公開其中的奧妙。

但就是把這假的做得這麼逼真難度也是極大的。

一個一尺來長的錐子,雖沒有真的扎進腦袋,但要把它固定在頭上;一個小方凳,只有一個角的接觸點,卻要牢固地豎在腦門上;平衡怎樣去掌握?談何容易?

無論是祭社也好,還是祭土地神也好,血社火產生於原始的宗教信仰,來源於對古老土地與火的崇拜。

對火的崇拜是世界性的,祭火活動可能是人類最古老的祭祀活動之一。

火和燃燒一般至少有兩種意義:

第一,火和水都代表潔淨、消毒,例如在沒有消毒藥水的情況下,用來挑刺的針必須先過火以免傷口感染;

第二,燃燒代表將東西寄往靈界,例如中國民間信仰常常為祖先燒冥錢或稱紙錢、紙車子、紙房子等。

希望死者在陰間和在陽間一樣生活豐裕;道教的疏文在儀式末尾會被焚燒,以上達天庭;佛教的密宗有火供,通過燃燒供品供養佛菩薩、火神等。

榮格認為,犧牲帶來神力,與眾神的力量相當。世界的創造來自犧牲。

維柯在談到犧牲的起源時說:這些犧牲儀式在最早的粗魯的野蠻人之中,都從許願和還願的獻禮乃至用活人作棲牲開始。

他們使獻給那種妖神的兒童們穿過火堆。這類棲牲儀式有些還保留在羅馬。

而如今,中國的血社火只在極少數的偏遠地區傳承著這個看似可怕卻有積極寓意的文化。

通過血腥殘忍的視覺衝擊,直觀地展現了鎮壓邪魔的主題。經過審判,揪出兇鬼,鎮壓了為非作歹的兇鬼後,祈福納吉、攘災除祟,來年的好年景才會有盼頭。

但是今天,這樣的古老的、具有美好象徵意義的文化儀式卻鮮為人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血社火若在當代都市中出現,未必會得到人們的理解與歡迎。

全國唯一的血社火表演只在陝西寶雞市陳倉區赤沙鎮三寺村才有,它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呢?

雖然看著十分血腥,但是畢竟是個傳統文化,寓意也是好的,呃……可能鬼哥不太想看,但是表示尊重,至於能否傳承下去,還是順應時代吧。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手機有鬼

手機有鬼

奇聞異事丨鬼話連篇丨靈異漫畫丨1000種死法

 溫馨提示:《手機有鬼》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

相關焦點

  • 揭全球最血腥可怕的17大宗教儀式
    這些狂熱的信教者甚至願意通過極端血腥和痛苦的儀式證明自己的虔誠或是社會中的地位。顫抖吧,你們這些膽小鬼!  1、刺穿活人的太陽舞節  有時,我們會把美國土著人看做彬彬有禮、熱愛和平的善良人。但是,太陽舞這種儀式仍然被一些大平原印第安部落沿襲,而且變得十分血腥。
  • 古羅馬角鬥:從祭祀儀式到公眾表演,與徵服文化交相輝映
    古羅馬的角鬥活動是後世觀察羅馬時代生活一面鏡子,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方面的信息,包括羅馬政治上專制集權色彩,經濟上貴族財富積累的豐碩程度,文化上的暴力審美。羅馬角鬥活動最初源於墓地葬禮儀式,後來才隨著羅馬社會的發展和民眾的接受,逐漸演變成了公開的表演活動。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后土祭祀文化儀式成功舉辦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后土祭祀文化儀式現場黃河新聞網運城訊(記者杜雅森)「時維九月,歷屬秋分。晨曦靄靄、大河湯湯。潦水盡、冠疫絕、大河清、五穀豐,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敬備鮮花時果、五穀三牲,共聚脽上,同祭后土……」9月22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后土祭祀文化儀式在萬榮縣后土祠舉行,伏祈民安康、國富強、四海安、天下同。
  • 印度聖城瓦拉納西,恆河邊古老而神秘的夜祭儀式,數千年從未間斷
    提起印度恆河,經常有網友調侃恆河水如此之髒竟然還有人喝,但恆河在印度人心中是聖河,是女神的化身,是不可以隨便開玩笑或去褻瀆的。之所以一直堅持著這項古老而神秘的儀式,要從古時候的恆河說起,那時的恆河兩岸經常泛濫成災,印度三大主神之一的溼婆散開頭髮,使得那些波濤洶湧的河水從頭髮上緩緩流過,灌溉了恆河兩岸的農田,兩岸的居民為感恩溼婆,故每天都會舉行這項祭祀儀式,如今這也已是瓦拉納西乃至印度最為神聖的儀式文化之一。
  • 圍餐與祭祀-為什麼要提倡分餐制?
    但是當一個人混雜在一群人的時候,他會各種沒有節制,飯量沒有節制,說話沒有節制。加上我們中國吃飯的時候要喝白酒,這叫無酒不歡,你要是不上點白酒大家就覺得很冷清。酒過三巡,大家說話聲音就開始大起來,然後開始拍胸脯了,整個就是一種熱鬧。當然你可能問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儀式?廣義上也是一種儀式,但其實它是一個氛圍。你個人在整體當中要意識到你的角色,要小心翼翼等等。
  • 戲劇理論從古老治療儀式到當代戲劇治療
    在探索戲劇的實踐中,與古老治療儀式最為接近的當屬戲劇治療。誕生於二十世紀的戲劇治療是當代心理治療的新興分支,屬於表達性藝術治療的範疇。它在戲劇歷程中加入心理療愈的意圖,可謂戲劇與治療的跨學科結合。戲劇治療建立在劇場表演的基礎上,也許因為它跨越的領域已經超過當代戲劇界所能接受的尺度,戲劇治療的實踐者通常不被認為是戲劇家。
  • 神秘的民間祭祀——血社火
    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社火表演是陝西隴縣必不可少的一道獨特的民俗文化景觀:扭秧歌,踩高蹺,耍獅子……每天不重樣,熱鬧非凡。而融技巧與驚險於一體的「血社火」更是迎春遊演中的壓軸好戲。只見,在一片歡天喜地鑼鼓聲聲裡,一個頭上插著斧子,流了滿臉血的血葫蘆……哦不,的人,正笑容可掬地向你走來。一個血葫蘆身後,還跟著一排血葫蘆。
  • 壯族三月三 廣西除了文旅還有祭祀儀式
    其實,壯族三月三,廣西很多壯族聚居地方除了「風流街」,還有傳統的祭祀文化。在那坡縣大部分鄉村,無論是遠遊還是已經舉家移居城市,每逢三月三,不管多遠的地方,都要趕回老家跟家族宗親共同祭拜祖先。三月之前,家家戶戶按照傳統風俗採摘鮮嫩的楓葉等草木製作汁液把糯米染成橙黃、亮黑、深紫、褐紅以及原白共五色,即俗稱的五色糯米飯。
  • 全球最可怕的儀式,膽小勿看
    這些狂熱的信教者甚至願意通過極端血腥和痛苦的儀式證明自己的虔誠或是社會中的地位。顫抖吧,你們這些膽小鬼!  1、佛教中的神佛儀式  這應該是持續時間最長,最痛苦,並且也是所有儀式中最血腥的——把自己變成木乃伊。  這種儀式名為「Sokushinbutsu」。
  • 湖北五峰舉行「年豬祭祀」慶豐收祈平安
    土家族古老的習俗「年豬節祭祀」重現 柴埠溪景區 供圖 攝當地村民祭祀年豬慶祝豐收的喜悅 柴埠溪景區 供圖 攝土家族年豬節距今已有近500年歷史 柴埠溪景區 供圖 攝勤勞的土家人民宰殺年豬祈求平安 柴埠溪景區 供圖 攝年豬巡遊儀式 柴埠溪景區
  • 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祭祀歌辭的變化,看祭祀禮儀對國家穩定的影響
    在西晉時期的時候,傅玄所創建的與宗廟祭祀相關的樂歌就是一個組詩可以分成四小組的典型代表。故而,在這一時期內,宗廟祭祀的組詩是處於時間和空間的相互交織的情況的,也通過這個完美的將宗廟祭祀的相關的儀式的場景很好的展示出來。因不同的儀式程序的簡易複雜程度而影響個各個組的分工,各個組和組之間以及內部都保持著原有的組詩特性。
  • 圓桌對話 ︱祭祀、禮教與地方社會
    他得出這樣一個初步結論:1979年以來,伴隨著改革開放拉開序幕,中國各地掀起了「一場或許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方宗教儀式傳統的復興與重塑」。我不同意他用「地方宗教」這個概念,我更傾向於用「民間信仰」。他說:「以莆田為例,724個村的總人口746495人,共有2586個廟宇……這2586個廟宇裡共有10433座神像,代表著1200多個不同的神。」中國人的信仰對象是多元的,不像西方一神論。
  • 德魯伊的密碼 柳條人活人祭祀、橡樹崇拜、榭寄生 異教徒語境下的思考
    自此打破了古老智慧的寂靜,本就神秘的德魯伊退隱山林,因為他們的教義都是口頭流傳的,並沒有書面記錄,許多歷史只留在吟遊詩人的詩歌和民謠中苟廷殘喘,如今生死未卜。人祭儀式是否存在?說到原始信仰,有許多古老文明中都有為神靈獻祭的儀式,殺豬宰羊是常有的事,就算是基督教在最早期時也講到了為耶穌獻祭。這些大部分是以牲畜來獻祭,但也有特別重大的儀式需要人祭,或者是萬不得已的時候,例如,前面電影中講到了連續幾年大地收成不好的情況下,對於正處農耕時期的人們來說,大地的豐產對他們來說極為重要,那麼這就需要比牲畜更強力的活人去獻祭,這樣才能取悅神靈。
  • 三星堆祭祀區正式啟動發掘
    有機實驗室、無機實驗室、應急分析實驗室、文保工作室、考古工作室、微痕應急保護實驗室……將為未來的出土文物保駕護航●為了控制恆溫恆溼,水冷中央空調和高壓微霧加溼系統即將登場,最大程度呵護出土文物9月6日,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昔日開放式的遺址公園已經被一座精緻的鋼構大棚覆蓋。34年前,這裡發現的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讓古蜀文明一醒驚天下。
  • 人柱力:火影忍者尾獸背後隱藏的血腥傳說
    人柱力指的是被尾獸附身、作為尾獸容器而存在的忍者,而從詞語構成上來看,這又一個合成詞:「力」可以視為勞動力、人力資源之意,而「人柱」則指向人類歷史上一種殘忍的習俗。人柱,事實上便是活人祭祀的一種。在原始時代裡,通過殺死同類乞求平安甚至超自然力量的現象在多個古代文化中均有發生,最著名的要數中美洲的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
  • 中國古代祭祀「五穀」「六畜」指的是啥?你知道嗎
    大家在影視作品中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個畫面:祭祀天神(河神)或祈福儀式,在案桌上經常拜訪著各種各樣的果品肉類,甚至包含豬頭、牛身、羊腿··· 有人不禁好奇:難道神仙也吃肉嗎?為啥供神也要有肉類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秘一下:祭祀儀式中供奉肉類的原因。
  • 令人毛骨悚然的古代祭祀
    在商代的時候,活人祭祀是最盛行的,所以我們主要講講商代的活人祭祀,那時候的人覺得宇宙都是神靈掌控的,先人們去世了也會化作神仙保護家族,人們總會通過祭祀活動來祈求祖先保佑,天上不下雨了拜一拜,天上下雨下多了拜一拜,要出兵打仗了拜一拜,打仗勝利歸來了拜一拜等等,祭祀的主題五花八門,每當祭祀的時候人們都會拿出最好的東西當做貢物,作為萬靈之長的人類自然是最好的貢品了。
  • 對於古老神話「東北歷史薩滿文化」?是純粹的精神文化,還是?
    書中提到:「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其提到的內容即最早時期生活在我國東北以原始部落群居生活的古老民族即「肅慎」(女真族)東北是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區,就產生了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名額民族都有自己古代崇拜的神,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習俗。
  • 祭祀盤王何以「秘不使人見」?
    生活在這個世上的人對於狗應該說是已經非常熟悉了,即便自己家裡沒有養狗,親朋好友、鄰居家中可能就養著狗;更因為他的聰敏與忠誠,關於狗的故事也時常見於報端。雖然如此,在中國的上古時期有一隻神犬,可能就未必是人人都知道的了,他娶的是上古聖君帝嚳的女兒,並被中國幾個少數民族供為祖先,他的名字叫「盤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