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同志電影啟用的演員都是真正的GAY

2020-08-19 喜歡養花的男人



有一部同志電影叫《哎呀呀,去哺乳》,是崔子恩的片子,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能夠記得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很多年前我看過,整部影片使用紀實手法拍出,感覺製作有些粗劣;不過裡面啟用的演員都是真正的GAY;說實話,自始至終我都沒看明白,但是影片非常生活化,也很真實。


雖是同志電影、雖然製作算不上優良,但影片還是教導人們積極向善,大概意思是:做MB是可恥的,每一個GAY都應該用自己的雙手存活於世;所以影片裡一直串著一個MB的哥哥作為救世主的形象出現在影片當中,他淳淳教導從事MB的弟弟及另一個GAY做人該怎樣生活,卯足了勁兒的規勸他們走向陽光,並且告訴他們,迎著陽光,生活就是美好的。


反正當時我理解的就是這些,又因這部電影的名字起的特別,故此多年之後依然記得,特別是導演崔子恩,現在似乎已經銷聲匿跡了,但當時他卻是社會上最具爭議的名人之一。


崔子恩的影片還獲過獎呢,但在國外;作為電影學院教授的他(不知現在還是不是了),我總是認為他的文字比他的電影來得更加水靈一些,而且他的口才也是幽默風趣、咄咄逼人、並且能做到滴水不漏,這都是我很佩服他的地方。


雖然崔子恩也是同性戀,但他思維獨到,並且在同性戀的問題上極其先鋒與無畏,他大膽地走在同志群體的第一排,隨他人去攻擊漫罵,泰然處之,因為他知道什麼屬於他,他更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他在成全他自己的人性,這點我也很佩服他!


不知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崔子恩這個人,他的外表就是同志標誌,非常中性化,從某一點上說,似乎有捍衛同性戀的意思,這是他的特性,但是現在鮮有他的消息了。


崔子恩和他的《哎呀呀,去哺乳》,給我留下的印象都很深刻,一個人一部電影,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中、大膽地挑戰人們的眼球和主流意識觀,而且我個人覺得崔子恩其人,不受幹擾的我行我素以及實實在在地為自己而活,應該自有他的信仰所在。


很多人一提崔子恩就嘲笑謾罵,雖說不敢與他為本,但我卻是非常欣賞他的!


相關焦點

  • 日本十大男男同志Gay片製造公司
    COAT的人物以青年系跟體育係為主打,而且大多都是打直男牌。 *2、KO*KO是日本第二大gay片生產商,影片很多是4P、6P、多男的混交雜交場面。男優充滿淫穢氣息,畫面也極具挑逗性的。KO走的是清秀纖細的可愛型男孩子為主。
  • 2016最值得看的7部同志電影
    現階段是LGBT電影最蓬勃的時期,不管是主流的《Carol/卡羅》到《The Danish Girl/丹麥女孩》,再到先冷後熱的《Pride/驕傲》,甚至描寫跨性別的電影《Tangerine/橘色》也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媒體稱現在為「The golden age of gay film/同志電影的黃金時代 」。此外,很多大電影逐漸融入了一些同志角色,但還是遠遠不夠。
  • 越夜越GAY,基哥帶你探索泰國同志夜生活
    曼谷和芭提雅是泰國兩個主要同志聚集地。只要是假日,你可以看到各種肌肉男、名媛、還有一對對牽著手的情侶,基哥在飛機上就碰到好幾對。實際上,只要是幾個男的同行飛曼谷或芭提雅,毫無疑問都是gay,都是gay!
  • 《尋找羅麥》已上映 它是一部"同志電影"嗎?
    中國的同志影片愛好者普遍覺得《尋找羅麥》或許有些讓人失望。早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的首部通過審查,將在全國放映的同志影片《尋找羅麥》於上周五正式上映,評論褒貶不一。Sixth Tone記者在上周五走入影院觀影時發現另外三位觀眾都是男同志。
  • 這部電影可能是2017年最好的同志片
    蒂莫西·查拉梅飾演義大利少同志片《呼喚我》口碑爆表 激情戲尺度大  同志新片《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亮相聖丹斯電影節,口碑爆表,甚至已提前鎖定「2017最好的同志電影  新人演員蒂莫西·查拉梅(Timothée Chalamet)的表演備受好評,影片中宛如明信片一般的義大利鄉間美景也令人印象深刻。此外片中尺度不凡的同性性愛場景勢必將引發新一輪熱議。好萊塢報導者  阿米·漢莫是這部影片中最大牌的明星,他飾演的也是值得津津樂道的好角色,但這部影片中真正脫穎而出的演出來自於21歲的查拉梅。
  • 不約炮沒床戲不濫交,這部青春勵志gay片照樣暖炸人心
    演員和bgm方面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如果說出櫃和性取向掙扎是同志電影的1.0階段,婚姻、愛情和生活是同志電影的2.0階段。以上的電影中,都從不同維度展示了同志電影的這種改變。而我們今天講述的這部《帥氣的惡魔》,則是關於兩個身處青春期的少年對自己的性取向進行自我認同的經歷。
  • 我在成都同志酒吧見過的那些gay.
    題記:「低頭時把人當人的人,總不是壞人。
  • 2018我最期待的同志電影——《愛你,西蒙》
    今天說的這部片,颳起了校園青春同志清新風。該片根據同名暢銷小說改編。                        愛你,西蒙                                                               不僅豆瓣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且爛番茄的新鮮指數 92%,北美首周票房超越1400萬,他以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成為2018年我最期待的同志電影之一
  • 《我的靈魂是愛做的》堅持"婚騙"的同志們,生而為gay,你們不配。
    同志觀影,交友兩不誤。Kevin,26歲,公民老師,同志。對學生及同事溫和有禮,下班之餘參與同志運動,在茫茫人海中尋找愛情。因緣際會下,Kevin 愛上一名陌生男子,卻發現他不僅是有婦之夫,甚至罹患愛滋。
  • 耽美bl同志gay腐劇男男同劇
    👉點我進入楓林腐劇👈更多腐劇資源,請點擊上面的小程序目前我們的公眾號已經分享了很多相關耽美耽美bl同志
  • 世界上第一部同志電影
    ,回顧這一年的上映的同志電影,竟然找不到一部值得聊上一聊(單說電影,不是電視劇,《上帝之國》國內還看不到。)2016年不是同志電影豐收年嗎?《月光男孩》拿下8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尋·電影版》給電視劇版做了一個還可以的收尾,《小姐》可以說是韓國女同商業電影的第一部現象級電影。如今同志電影質量上有所突破可能性不大,從數量上按照電影市場定律,2017年也應該要比2016年多才是,然而事實也並非如此。
  • 今日份小哥哥昂,同志彩虹男孩gay
    把你這個話嘮卻常常逗我說話,每次不開心的時候,一想到你我都會笑出聲來gay!你開始慢慢在我心裡變得很重要!我無時無刻都想要知道你的確切消息,少一分鐘都算是煎熬!同誌異地真是個噁心的代名詞,它會慢慢消磨兩個彼此深愛的人,將感情衝淡!「我要跟父母去外地打工了,過年才會回來!你會等我嗎?」「我會等你的,就一年的時光,過的會很快的!」
  • Hot| 內地首部同志電影《尋找羅麥》4月13日全國上映
    據介紹這是中國內地第一部真正公映的同志電影。之前,很多電影都以同志情感作為噱頭。結果,大家到影院裡面去看的時候,完全和宣傳不一樣。那些作為預告片的內容,在電影裡都全部被剪掉了。這一次,希望電影方不要再欺騙我們。再這樣傷害同志群體的情感,同志是不會再為任何借同志情感的電影貢獻任何票房。【視頻在文底】
  • gay片必須18禁?這部清純同志片改變了影史
    訂閱凌辰電影,我帶你一塊探尋答案。↓↓↓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提起LGBT影片,如今已經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不過這類影片,不管是《斷背山》《月光男孩》這樣的奧斯卡贏家,還是《阿黛爾的生活》《卡羅爾》這類歐洲獎項的寵兒,其實都屬於獨立電影或者文藝片的範疇。
  • 觀察丨香港男同志電影的情愛參考
    非職業演員加原生態紀錄片拍法,一聽就很藝術對不對?但是大家對於《無野之城》的關注點,還是停在了裸露和同性的部分。可能因為雲翔的初試啼聲,這部電影還沒有過多的情愛戲份,更多的在男主角香子俊對於自己的性向的猶豫不決上。在雲翔的前三部電影,《無野之城》、《永久居留》和《安非他命》,都有類似的性向猶疑情節。
  • 後宮gay嬛傳,同志求愛真人秀是怎樣?
    美國Logo電視臺推出過一檔同志求愛真人秀,節目中十二個gay住在一個房間裡,用盡手段上位,最後一人贏得皇上寵幸。
  • 6部電影,一個Gay的一生
    文/哪吒男投稿郵箱:gayspot_edit@163.com微信號:gayspot(歡迎轉載!我們的愛情故事在最好的部分鬼打牆了。從前你不懂愛;後來沒人和你愛;最後你找到了愛人你堅守了選擇,卻走不到美好的終點。他死了,你死了,天災人禍,世事無常,隨便一種意外都能斷送你苦心經營的愛情。剩下的故事,你要怎麼繼續?克里斯多福·艾什伍德的《單身》裡寫到:「燈火通明的超市其實不是避風港,因為埋伏在瓶罐與紙盒之間的是鮮明得觸目驚心的往事。他曾和吉姆在這裡選購食材,回家烹飪共享。
  • 這部瑞典gay片濃縮了同志戀愛的精華
    柏林有座同志博物館親歷臺灣同志大遊行程青松:我願逆流而上夜間飛行的同性戀少年最美青春片,最美蕾絲邊世間曾有如此美麗的妖孽臺灣同志紀錄片導演陳俊志對同性戀我不支持也不反對一群直男被彎男驚醒的過程婁燁:我們可能都是同性戀
  • 這屆奧斯卡有多gay……
    這部電影目前在豆瓣評分為8.9,說明中國觀眾對此片也甚為喜愛。相對於《月光男孩》裡的美國式政治正確,《綠皮書》對於一個真實美國的刻畫極為清晰,電影靈感源於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而最佳男主角則給了另一個「gay gay的」角色,《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當中的拉米·馬雷克,自然稱得上實至名歸。因為《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部電影就是取材於皇后樂隊的真實經歷。
  • 臺灣gay片紅樓夢:正面看待一部邊緣電影
    據了解,這部電影拍攝了兩年,一直比較「低調」,處於一種未知的狀態,除了參加去過一次臺灣同志大遊行宣傳影片以外,其它的信息通過各類搜尋引擎都是很不方便了解得到的,再加上國內大陸對這一方面沒有全面放開,或者承認同性關係。不過,隨著影片的即將上映,神秘的面紗也一點點被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