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李商隱詩中的典故(三):《嫦娥》

2020-12-24 說了麼

從古至今,抒發寂寞的詩句有很多,惟有「碧海青天夜夜心」這句既寫出了空曠寂寥的孤獨感,又借用自然之物表達了意境的空靈之美。是眾多抒發孤寂情感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而在這首詩歌裡,還引用了最著名的一個神話故事典故,就是嫦娥偷吃靈藥而奔月的故事。

【詩歌原文】

嫦娥

作者: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易佔》《淮南子》等古典文獻中都有記錄。傳說上古時期,天上本來有十個太陽,老百姓在十個太陽的灼燒下無法生存,這個時候一個叫后羿的英雄決定為老百姓解除苦難,就拉弓射下了九個太陽。為百姓解除禍患。崑崙山上的西王母得知此事,於是便獎賞給了后羿一顆仙藥,據說吃了後能長生不老、飛天成仙,但是后羿不願意離開嫦娥,於是便將仙藥交給嫦娥保管,並叮囑她不能服用,不然會夫婦分離,不能再見面。

那年八月十五日,后羿帶弟子出門打獵,嫦娥不相信后羿關於仙丹的叮囑,她很好奇仙丹藥效,於是私自服用了仙丹,沒想到剛吃下去,就飛了起來,並且一直朝月宮飛去。再也不能回到地面與丈夫團聚。後來嫦娥被玉帝封為廣寒宮仙子,孤獨地住在月宮裡遠遠眺望和思念丈夫。

相關焦點

  • 隱藏在李商隱詩中的典故(一):《錦瑟》
    唐代的詩人,最喜歡的就是李白和李商隱。這「二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灑脫不羈、豪邁奔放,而後者百轉千回、隱忍清麗。尤其是李商隱,在唐代詩壇上以愛用典故而聞名。一直就想匯總小李詩歌裡的典故以饗大家,可算讓我逮到機會了。今天要分享的就是這首耳熟能詳的《錦瑟》。
  • 李商隱有一首《嫦娥》,神仙般的語言,寫盡了人生無奈
    李商隱是一個非常奇妙的詩人,我們讀其他人的詩,往往需要去了解一下詩人的經歷,但李商隱不用,他能給人直覺上的感受,可是如果你不了解他的生平,讀他的詩又會覺得晦澀難懂,因為他與生俱來的悲哀,是隨著人生經歷不斷寫進詩中的,他又很喜歡用用神話典故作詩,顯得虛無縹緲,因此,李商隱總能用短短幾句詩
  • 李商隱的《嫦娥》,碧海青天夜夜心,至少有三個含義,一己之見
    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往往比較含蓄隱晦,不過這首《嫦娥》寫的好似比較直白。但是,看上去直白淺顯的詩,是不是就含義很簡單呢?其實並不盡然。我們先睹一下原詩:嫦娥[ 唐 ] 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首詩的大意是描繪嫦娥在月宮寂寥的生活及感受。
  • 隱藏在李商隱詩中的典故(二):《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在讚美老師的詩句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兩句是最出名的。但你知道嗎,其實這兩句及其它所在的詩句是首徹頭徹尾的愛情詩。並且還包含了一個有關青鳥的著名典故。【詩歌原文】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作者: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 讀一首詩李商隱《嫦娥》,借嫦娥表達自己的悔恨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唐代:李商隱《嫦娥》人鬥不過歲月,時不我待,紅顏易老,此嫦娥所以決毅偷靈藥吧?嫦娥尚有靈藥,普通人卻沒有駐顏的法寶。而人有使命,有夢想。為著理想,也會不惜捨棄一切。又豈獨嫦娥為自己的選擇而悔恨?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會因自己作出的選擇,而留下遺憾,留下悔恨,並且伴隨終身。只是天上的時間長久,沒有盡頭,而人到死也就停歇了。
  • 李商隱的經典名篇《嫦娥》,為什麼古本是「常娥」,現在加女字旁
    古代的文學作品裡有很多關於嫦娥的描寫,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晚唐詩人李商隱的一首七言絕句《嫦娥》,這首詩可以說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也是詩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深受人們的喜愛。李商隱其實正是藉助這個故事,以此來諷刺了世人,還有表達出了對於嫦娥的處境的擔憂,整首詩與得哀婉動人。
  • 李商隱經典的一首詩,別出新意的揣摩神話,解讀了自己的處境
    李商隱,晚唐時期代表性詩人,是一位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也是一位鬱郁不得志的失意人。二十多歲的李商隱,高中進士,娶得美嬌妻 ,可謂是風光一時。當時初入仕途,那叫一個意氣風發,原以為正是仕途大展雄圖,舒展抱負之際,卻不料是萬丈深淵的開始。
  • 為何李商隱的愛情詩耐人尋味?
    但沒人可忽略李商隱的存在。李商隱是唐代乃至整個華夏文化史上,為數不多的愛情詩方面的大家。他的詩構思新奇、對仗工整、風格穠麗、纏綿悱惻,耐人尋味,廣為傳誦。以他的《無題四首》其一為例: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燻微度繡芙蓉。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開篇10字就家喻戶曉,2句話用4個典故
    【臨其詩境】公元826年,17歲的文宗皇帝登基即位,文宗是一個有想法的皇帝,是很想做一些勵精圖治,中興天下的事跡出來的,於是密謀誅殺宦官,除掉禍患,只是謀劃了兩次,都以失敗告終,自此以後,文宗就成為了徹頭徹尾的傀儡。
  • 李商隱《錦瑟》詩中的意象探究
    李商隱《錦瑟》詩中的意象探究王梟飛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也是他最不易講解的詩篇。作為晚唐一位經歷坎坷,風格獨特的詩人,李商隱以其詩歌中纖細婉轉的風格,深蘊藻麗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聞名至今,李氏詩歌中朦朧模糊的唯美意象不僅為其詩作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也增加理解的難度。
  • 李商隱寫的千古名句,納入小學課本,老師卻不知道如何給學生講解
    ,無論是從對仗的工整,還是表露的悽美,無疑都是情詩中的典範。不過話又說回來,李商隱怕是個處女座,有強迫症,細讀之下,你會發現他的詩真的難懂,沒有一定的詩詞積累,還真不一定能夠品的出,李商隱在追求詩文的美感上面,運用了各種手法,排比、比喻、借代隱喻等等等,致使他的詩到現在都令許多人文史專家為之燒腦議論,尤其是那一首《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 愛寫《無題》詩的李商隱,讓無數後人好奇他到底在寫什麼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著名詩人,他和同時代的杜牧齊名,二人並稱為「小李杜」。李商隱的詩讀起來有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比如《錦瑟》中的名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珠有淚」還好理解,套用了鮫人落淚成珠的典故;「玉生煙」理解起來就十分困難了。
  • 納蘭和李商隱兩個悲情的詩人,把他們作品放一起,誰更勝一籌
    在中國古代文壇中,納蘭性德跟李商隱兩人,都是悲情詩人中的代表。如果將納蘭和李商隱兩個悲情的詩人,把他們作品放一起,誰更勝一籌。下面我們來分析以下。藍橋相逢是件容易的事,可縱然我有那讓嫦娥不老的靈藥,也難以奔向月宮與她重逢。納蘭性德是清朝最為著名的詞人,所作的納蘭詞是我國文學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納蘭性德本是性情中人,加之其又敏感多思,詞風清新淡雅,哀愁清幽。
  • 李商隱在深秋的夜裡感慨萬千,寫下的這首悽美之作,無一字不憂愁
    李商隱的詩想像力豐富,文字也非常優美,但是也喜歡引用典故,比較晦澀難懂,所以讀他的詩還是要下一番功夫;要是僅僅從字面上去解讀的話,很少真正明白詩人所要表達的意思。  李商隱這首詩所要突出的其實就是一個「悲」字,雖然 通篇沒有出現一個「悲」,但是句句有著一種悲痛之苦。這也是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由於李商隱一直鬱郁不得志,始終是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這對於他的人生,以及文學作品,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至於他的詩句中無處不流露出一種感傷之懷。
  • 李商隱的《錦瑟》,您認可是悼亡詩嗎?談一談我的理解
    (全文共3000字,讀完大約需要8分鐘,如果您暫時沒有時間,建議先收藏哦)李商隱的《錦瑟》,是文化史上公認的難解之詩,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首悼亡詩。我以前也是同樣的觀點。
  • 最是悽清李商隱,帶你走進他的詩文世界
    其愛情詩手腕高妙,嚴肅而不輕薄,清麗而不浮淺。李商隱的詩經常用典,他在用典上有所獨創,喜用各種象徵、比興手法,有時讀了整首詩也不清楚目的為何。而典故本身的意義,常常不是李商隱在詩中所要表達的意義。例如《常娥》(嫦娥),有人直觀認為是詠嫦娥之作,紀昀認為是悼亡之作,有人認為是描寫女道士,甚至認為是詩人自述,眾說紛紜。
  • 君子受罪小人往往得志,李商隱這首詩就寫得很深刻,還充滿了諷刺
    李商隱無非是由於愛情,遇到了王氏,被她的美貌所吸引,最終娶她為妻子,可是由於娶了她,也使得他再也不可能會有任何的機會,此後他一直是鬱郁不得志,所以他的作品也別具一格寫得極為深刻,而在《嫦娥》一詩中,他正是諷刺了當時現實的社會表達出了內心的了滿。
  • 李商隱《錦瑟》
    頷聯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後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不知周之夢為蝴蝶?還是蝴蝶之夢為莊周?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悽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
  • 李商隱最唯美的一首詩,每個字都美得令人心醉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樓分析了李商隱《錦瑟》的主題——即《錦瑟》是寫對人生總體情境的悵惘莫名的感受——但限於篇幅,小樓沒有仔細解讀《錦瑟》中每一句的意思。要欣賞《錦瑟》的美,最基本的就是要先理解詩中每一個字的意思。《錦瑟》一詩中,應用了大量的典故,而且詩中有些字詞,古今義相差極大,這些都成為我們理解《錦瑟》的障礙。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古詩詞中經常出現詠物題材的作品,一首優秀的詠物詩不僅形神兼似,而且還要善於運用烘託和反襯的手法。不過這還不夠,詠物詩其實最忌諱純粹賦物,所以只有託物寓意,才能打動讀者。李林甫讀到這首詩也知其必退,心中的猜忌和恚怒也稍解,於是就不在加害於他。下面介紹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唐代:李商隱匝路亭亭豔,非時裛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