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機會寶投研社
凱納資本創始合伙人陳曦
「我們的風格有點像把價值投資、主觀投資結合量化投資的工具和方法,把價值投資插上數據的翅膀,使其變成一個更強大的或者覆蓋度更廣的投資策略。」
近日,機會寶私享會專訪了私募大佬納璞淳資產創始合伙人陳曦,他如此向機會寶介紹了自己的投資風格和理念。
資料顯示,陳曦先生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量化投資的基金經理,曾經獲得2017年新財富Top50對衝基金經理獎等多項榮譽。還曾經先後任職於滙豐銀行、國信證券等多家金融機構,熟悉國內外金融市場和各種金融及衍生產品。獲得華南理工大學獲學士以及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金融學碩士學位,並在華南師範大學及廣東金融學院等多家大學擔任校外研究生導師。
而由他所創辦的納璞淳資產在國內進行量化交易已經長達8年時間。勝率比較高、容量非常大、每個因子具有真實的基本面支撐是其所採用的基本面量化選股的三大優勢。
對於目前國內的量化投資市場,陳曦認為,這是一片藍海,是競爭比較少的一個領域。從2010年有了股指期以後開始關注量化投資,到現在正好十年時間,中國的量化剛剛完成第一個階段,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而對於中國未來的量化投資市場,他給出判斷,必將會朝著分化的趨勢發展。做的比較好的量化私募會越來越自營化和封閉,而市面上能買到的量化產品的策略可能越來越多的是基本面量化。
眼下A股屢破萬億的成交量,以及整個市場比較大的波動,對整個量化來說,不管是基本面的量化,還是量價的量化都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業績的提升。陳曦認為,「我覺得今年應該會是量化選股的一個大年。」
以下是專訪文字版內容:
請簡單自我介紹一下。
答:凱納璞淳是一家國內最早從事基本面量化投資的對衝基金,我們的特色就是專注在基本面的多因子選股和基本面的另類數據的挖掘上,所以跟市場主流的量化選股的方式是比較不一樣的,也是私募裡面比較少見的一種的投資方式。
您的投資風格和理念是怎樣的?
答:我們的風格有點像把價值投資、主觀投資結合量化投資的工具和方法,把價值投資插上數據的翅膀,使其變成一個更強大的或者覆蓋度更廣的投資策略。一個傳統的主觀私募,因為需要達到深入研究,最多能夠覆蓋一、兩百隻股票,但是通過量化的方法,可以同時覆蓋三千五百隻股票和它的基本面的信息和所有的公告。上市公司一年加起來有五六十萬的公告和研究報告,通過量化的方法,可以很快的全部分析完。所以我們是基於大數據、統計規律,對公司基本面去做研究和做投資的一種投資策略。
策略容量有多少?
答:基於我們的策略,使用量化的工具和方式不需要用太多的人工去看公司,所以我們可跟蹤的股票數量會非常的多,同時我們的持倉有很多。我們最高持倉三百隻股票,每隻股票買一個億的話,大約有三百億的容量。所以我們這種基本面量化的策略,最大的優勢就是它的容量非常的大。
為什麼選擇量化策略?
答:我們做量化接近八年的時間,公司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個量化投資的私募。經過幾年摸索,我們逐步形成了現在這種基本面和量化結合的投資風格。量化投資這個市場上,我覺得是一片藍海,是競爭比較少的一個領域。
中國量化策略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處於什麼階段,是否趨於成熟,未來會怎麼發展?
答: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說到量化投資3.0時代的到來,就是說還不成熟。在美國有三、四十年量化選股的歷史,我們大概是從2010年有了股指期以後開始關注量化投資,到現在正好十年的時間,應該是第一個階段的完成。
我們的對衝工具和衍生品的限制上,2015年後股指期貨還是受限了,直到去年的科創板,我們推出了個股的轉融通,才真正進入到一個跟國際接軌的量化-多空的時代。海外的對衝基金選股的時候,是選出一籃子股票做多,同時選出一籃子股票做空。在中國,過去只能選出一籃子股票做多,同時做空一個股指期貨,未來隨著金融工具的發展,特別是轉融通的發展,我們可以很方便的做空很多股票了。
我覺得未來整個量化策略會變成「多」「空」兩個維度,在個股上,同時「一籃子多」、「一籃子空」。過去A股最大問題就是定價的不合理,特別是一些垃圾股一直不退市,股價一直很高,未來有了做空機制以後,我覺得A股的定價會越來越合理。以後整個市場會越來越講究基本面分析,而不是炒概念炒題材,這個是我覺得市場發展的一個方向。
您屬於量化的那種流派?
答:市場的量化選股就兩個流派,現在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的做量化的都是用價量,就是他輸入的信息只有價格跟成交量,而不是看基本面的。它的特點就是大家換手都很高,每天買很多股票、賣很多股票,同時也不看公司的基本面和基本價值。
那還有一個流派,就是我們這種做法,比較看重上市公司的基本價值。我們的邏輯就是用好的價格去買好的公司,尋找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一籃子股票。傳統的主觀多頭比如買茅臺的,他就一輩子都買茅臺,茅臺很貴的時候,他也會買茅臺持有茅臺,但是我們的策略是:如果茅臺很貴,我們可能會做空它,當價格遠超於內在價值的時候,它可能會是我做空的標的。
當前市場有哪些變化會影響投資策略的發展?
答:第一個是由於外資的介入,它只會買一些好的公司,不會去炒題材也不會去炒概念,這樣使得整個A股越來越成熟。
第二個是A股的一些政策,比如說退市,比如科創板的交易制度,比如說一天可以漲百分之二十也可以一天跌百分之二十,還有轉融通的推出,都會讓整個市場越來越成熟。
第三個就是隨著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大家共同提升了整個市場的理性和更客觀性。
介紹一下基本面量化選股案例?
答:我們的量化的模型會分析上市公司所有的最新的公告和券商的研究報告,一年下來大概就有五十多萬份的報告會輸入到我們的系統裡面去評估,同時還會匹配我們會爬蟲得到的和公司基本面相關的數據,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我們會給公司做一個打分,那麼市場上三千五百隻股票會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得到一個排序。我們在每個行業裡面選擇這個行業最好的,比如說前五名、前十名,同時做空這個行業最差的。最後性價比最高的公司做多,性價比最低的公司做空。
基本面量化選股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答:第一個優點就是勝率比較高。傳統的這些價值投資主觀多頭,他們可能十年下來,有三年會跑輸指數,七年跑贏指數,我們十年下來,每一年都跑贏指數。
第二個就是,我們的容量非常大。因為我們的通過量化的這種數據的工具可以覆蓋更多的股票,關注更多的投資機會,所以我們的容量也比較大。
第三個就是我們每一個因子,每一個選股的邏輯都是有基本面支撐的,背後一定是會有一個真實基本面支撐的一個邏輯在背後形成了一個綜合的結論。所以我們這種策略的生命周期比較長,相信未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這種策略都會有效。
就像巴菲特一樣,過去的六十年裡面他都有效,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超額收益跑贏指數的比例可能會沒有以前那麼高了,但是長期來看它一定是個有效的投資策略。我們的投資的邏輯完全不一樣,我們是從價值的角度去選,他們更多的是從市場的數據、動量、熱點、資金流角度去選股。
我們的缺點就在於整個市場都不講邏輯的、不講基本面、不看基本面,開玩笑說就是關燈吃麵。就像2019年的二、三月份市場極度不理性的時候,我們會失效,或者暫時的失效。但是我相信這種行情和這種情況,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以後會越來越少。
交易頻率大概是多少?
答:我們換手率不高,就是相對價量來說,我們可能只有他們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大概一年下來就是在二三十倍的這樣的一個換手率。
量化策略未來的發展方向?
答:我覺得未來越來越多的會出現一種分化,做好的這些人,他們越來越自營化和封閉,他的容量有限,不接外面的錢,自己加槓桿。市場上客戶能買到的這個策略可能越來越多的是基本面量化,因為基本面量化的容量比較大而且超額收益可以很穩定。
從美國的市場來看,美國最大的幾家這個量化投資像AQR(AQR Capital Management),大概管了兩千億美金,還有BGI(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管了上萬億美金。所以他們的這個體量和他們的美國的發展,其實就可以看到中國未來肯定也是往這個方向去走。
基本面量化選股在美國目前發展情況如何?
答:在美國是一個非常主流情況,美國現在越來越多的選擇被動投資。主觀的基金經理其實很難長期戰勝指數,就像巴菲特說的他死了以後,建議大家去買指數基金就好了。
那麼指數基金被動投資又可以分為smart-β、市場因子、因子投資或者風格因子的。比如說我偏價值的、偏成長的因子投資,這個在美國是非常大的一塊。
還有一塊就是主動量化投資,就是我們去找通過因子的這種方式找到市場更多的α。以AQR為主所代表的主動量化投資的模式,在美國是非常主流的一種投資策略了。
國內有哪些政策和市場結構的變化會導致基本面量化選股更有市場?
答:第一個,隨著投資者結構的變化,外資和機構為主的這種模式肯定會使市場向成熟的方向去走。
第二個,散戶現在可能不買個股,買基金的居多,隨著散戶的消失,市場也在變得成熟。
第三個,從監管的角度來說,差的公司應該會退市,或者是有做空的機構讓這個差的公司變得更差,整個市場才能夠形成一種優勝劣汰。市場一定要回歸到他合理定價,給資產去定價的最合理的、最本質的功能上。
在今年這個動蕩的市場,量化行業有哪些新的趨勢?
答:從成交量來看,現在很多都破了萬億,所以整個市場波動是比較大的。那麼這種情況下,對整個量化來說,不管是基本面的量化,還是量價的量化都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業績的提升,我覺得今年應該會是量化選股的一個大年。
您對廣大投資者有什麼寄語?
答:希望大家理性投資,從基本面的角度去更多的分析公司的基本情況,然後再做理性的投資決策。
私募背景介紹
上海凱納璞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國內第一批從事量化投資的私募基金,公司專注於基本面量化選股策略的開發,是國內少見的以基本面量化策略為核心策略的量化私募,累積發行了過百隻的私募基金產品,目前擁有高學歷和經驗豐富的核心團隊30餘人。公司連續多年獲得各大機構的認可和榮譽,產品在多家券商代銷,也獲得多家金融機構的直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