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必要的音樂理論知識目的有兩個:一是可以為音樂創作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沿著前人的經驗繼續往前走;二是具備了分析音樂的能力,從優秀作品音樂作品中直接學習。隨著你對音樂的了解越來越深入,你的創作和聆聽都會更愉悅。
對於剛開始嘗試作曲編曲的人而言,基礎樂理、曲式、和聲。這三塊是最先需要學習的,是根基。而像作曲、編曲之類的,則屬於比較具體的應用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並非要把每個方面學到很深才能開始創作,而是先進入到正規的體系裡,概覽知識地圖之後,用什麼學什麼,循序漸進地學習。
基礎樂理是學習音樂最最基礎的知識,若這部分沒有完全掌握,進階的音樂學習根本無法順利開始。
當有人問起,學習音樂製作有什麼要求時,專業老師給的回答是:會一門樂器,或者打算在近期學習一門樂器。會一門樂器這個要求,包含了許多的能力在其中,代表你已經掌握了一定樂理基礎。
基礎樂理包括哪些呢?概括的說,從一個音到三個音,以及五線譜,簡譜、調式與調性關係等一些知識。
1. 一個音:音的高低,音的長短,節拍,節奏
2. 兩個音:音程
3. 三個音:三和弦
如果你系統的學過一門樂器,學到三四級水平時,以上這些內容應該已經完全掌握,不需要再單獨學習。如果你對其中某些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建議再刷一次本文中推薦的學習資料,查缺補漏,隻字不差的看一遍,用不了多久。
怎樣算完全掌握了基礎樂理了呢?你可以自測一下:
1. 給你一頁簡單的五線譜,能準確無誤的唱出來,或者彈奏出來。
2. 聽到彈兩個音,能判斷兩個音的音程關係(度數和性質)。
3. 聽到彈三個音,能判斷三和弦的性質(大小增減)。
4. 聽到一段旋律,能夠準確的記譜,正確的寫出音高和時值,劃分小節和拍子。
看到這裡你會想,這不就是視唱練耳麼?
是的,基礎樂理不是靠看書就會的,從字面上理解很簡單,關鍵在於你能在實際的演唱、演奏中用起來,還要能做到快速反應。至於你是音感首調也好,固定調也好,根本就不重要。除了視唱與視奏訓練以外,例如像音程,和弦方面的知識,還需要配合少量的習題輔助學習,檢驗學習效果。
基礎樂理應完全掌握!
基礎樂理應完全掌握!
基礎樂理應完全掌握!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曲式是一門研究音樂作品結構規律、形式的學科。跟文章一樣,音樂也講究字詞句段篇。音樂的字詞句段篇,就是樂匯、樂節、樂句、樂段和樂章。
直白一點講,寫歌就是把你想表達的想法,裝到一個合適的結構中。也只有在一個確定的結構下,你才能把一些零散的靈感和想法,發展為一首完整的歌,否則,就是一盤散沙。
我們都知道,流行音樂的段落結構,主歌、副歌、橋段,還有前奏、間奏、尾奏這些部分組成,但是,歌曲與歌曲在結構安排上不一樣,樂句、樂段的長度也不盡相同。雖然有一些經典的歌曲結構可以套用,由於創作需要,常常也會對結構進行擴展或縮減,要根據所表達的內容來匹配。
學習作曲編曲,需要大量的分析歌曲。曲式分析,通常是音樂分析的第一步,其他更具體的分析,都要結合歌曲的結構來進行。
怎樣檢驗基礎的曲式分析是否掌握了?你也可以自測一下:
1. 聽到一首歌,可以準確的劃分出各個段落,寫出這首歌的結構。
2. 拿到一首歌的樂譜,把各個段落、樂句,劃分清楚。
有樂譜的歌曲,直接分析樂譜就可以,沒有樂譜的音樂,對於那種精確到小節的的細緻分析,一般會用音樂製作軟體來輔助。
流行音樂的段落結構相對簡單,有一些流行音樂教材,已經把曲式結構的介紹納入到基礎樂理的書籍裡了,了解一下經典的流行音樂結構,掌握一些曲式分析方法即可。
和聲,是多聲部音樂的音高組織形態,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之一。和聲具有色彩功能與結構功能兩種基本屬性。色彩功能即和聲的音響作用,結構功能是指和聲對音樂形式構成方面的意義。
寫歌編曲對於和聲的應用,主要還是從為旋律配和聲,先從單個樂器的和聲編配開始,再考慮多個樂器聲部之間的關係。
和聲學的知識體系就比較複雜了,這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所以 建議在完全掌握基礎樂理和視唱練耳訓練一段時間之後再學習。因為和聲教材裡有大量的樂曲譜例需要你分析,會用到鍵盤,為的是方便聽辨理解和聲語言。
最開始學習和聲可以選擇一個小目標,比如旋律編配和聲,在完全掌握基礎樂理的情況下,只需要再往前走幾步:
1. 把傳統和聲中三和弦和七和弦的基礎概念搞明白。
2. 把功能和聲T、D、S(主、屬、下屬)的概念搞明白。
3. 用一些經典的和聲框架(145,1645,1546,251)嘗試為旋律配和聲。
4. 待和聲學習更深入之後,對和弦框架中的部分和弦進行完善,豐富和聲色彩。
在學習和聲時,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那就是鍵盤和吉他的構造不同,部分在鍵盤上輕易達成的和弦在吉他上是無法完整演奏的,同時它的音響效果也不佳,各個和聲之間的連接也很困難。
這些限制在編曲時,可以通過其他方法解決,而在學習和聲時會增加一定學習難度。而用鍵盤不受這些限制,用鍵盤計算音程、判斷和弦性質都會比吉他直觀許多。也更容易理解一些。
用軟體製作音樂,不同於用樂器直接彈,也不似繪畫可以在紙上隨意塗畫。每一首樂曲都可以比作一個獨立項目,我們在建立這個項目時,首先要確定歌曲的速度、調號、拍號等,所有音軌都要按照速度和小節進行同步。
音樂製作軟體現在越來越先進,使很多無需專業學習作曲的人也可以創作音樂,不僅如此,軟體中還會提供一些非常智能的創作工具:節奏生成、音高修正、自動伴奏、和弦板等,但要用好這些工具,還是需要一定音樂理論和聽覺基礎的,如果基礎過不了關,技能的提升速度會隨之變慢。況且,既然都已經打算寫歌編曲了,還是在音樂基礎方面多下些功夫吧!
為響應廣大音樂從業者們的要求,提供更多與音樂相關的服務項目,思源音樂決定將於近期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屆時將由思源在幕後奮戰多年的專業老師來為大家授課。授課將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進行,讓音樂老師、從業者、愛好者們掌握相關的音樂技能。請有意向的音樂朋友們積極留言和投票,我們將根據投票結果依次推出有質量的音樂課內容,思源感謝您的關注!
請選出您感興趣的課程:
(聲明:本文部分圖文素材取自網際網路,轉載僅為音樂愛好者交流學習提供更便捷的途徑和平臺,為此對素材原作者表示感謝,如有版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處理。)
◈ 聯繫我們 ◈
電話:19973199121
微信: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聯繫
Q Q:800867799
抖音:syyy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