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之戀》的中心,便是超越任何界限的人類之愛

2021-01-10 八娛少年

導語:《廣島之戀》的中心,便是超越任何界限的人類之愛

本片是法國「左岸派」代表人物阿侖·雷乃執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體現了雷乃和「左岸派」電影的典型特徵,如大量的運動鏡頭、文學性極強的對白,特寫、閃回鏡頭和音樂的充分使用,通過複雜的剪輯手法創造出時間與空間交錯、現實與回憶交織的敘事結構。影片講述了以二戰作為時代背景的有關於記憶與遺忘的愛情故事與戰爭記憶,將一個法國女人的愛情悲劇和廣島遭遇的戰爭悲劇對比展現,突出強調了記憶與遺忘的矛盾關係。另外,這部影片也是西方電影史從傳統進入現代劃時代的經典作品。雷乃電影的一貫主題之一是反戰。《廣島之戀》的中心便是超越任何界限的人類之愛。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女人曾經和侵略國的一個德軍士兵深深相愛,而政治、軍事上的對立卻決定了這段瘋狂的愛情註定要以悲劇收場。

這對戀人本打算戰爭結束就一同回到德國結婚,可就在涅威爾獲得解放的那天早晨,德國士兵卻被法國抵抗運動的戰士開槍擊斃,法國女人也因為愛上祖國的敵人被冠以「叛國」的罪名而受到懲罰。失去愛人的痛苦使得法國女人精神潰,陷入竭斯底裡的絕望與瘋狂,並被父母關進地窖。隨著時間的流逝,失戀的巨大悲痛開始慢慢淡化,法國女人來到巴黎開始新的生活。就是那時,廣島遭遇了原子彈轟炸,整個城市被攤毀了。14年後,法國女人來到廣島拍攝有關和平的影片。她參觀了廣島的展覽館和醫院,發現曾經遭受戰爭重創的日本竟然開始遺忘歷史,唯有依靠展覽館中保留的戰爭遺蹟才能記憶起那些舊傷。在即將離開廣島返回巴黎前,法國女人邂逅了一位日本建築師並迅速與他陷入難捨難分的熱戀。男人的愛讓她回憶起自己的初戀並再一次陷入痛苦的掙扎。

影片開篇展現的即是兩人的熱戀。本片劇本出自法國著名的「新小說派」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之手,使得影片明顯地帶有作者的風格特點。影片打破了傳統的線性敘事模式,將「新小說」的文學語言、時空交錯的意識流及象徵性帶到了電影中。影片以法國女人和日本男人的熱戀為主線,中間穿插了法國女人與德國戀人曾經的愛情回憶。與此同時,影片展現戰後的廣島與人們對於戰爭傷痛的記憶。這樣安排結構,一方面可以細緻地展現法國女人與日本男人的愛情是怎樣一點點喚起了她對於深藏心底的初戀的記憶,將法國女人的心結重新挖掘出來,讓她自己以講述給陌生人的方式再次面對痛苦,不再逃避,從而終於得以釋懷;另一方面,將法國女人對於初戀的情感和遭受戰爭重創的人類的情感並列起來,起到對比和強化主題的作用,突出了記憶與遺忘的矛盾。

就像法國女人自己所說:這樣深的愛都能忘。從影片本身的劇情發展來看,女人對於初戀的記憶是在她與日本男人短暫的情感交往中被逐漸喚醒的。從一開始,在男人的詢問下女人說出自己在家鄉涅威爾的生活,到後來男人一步步深究女人更早的歷史,影片將女人不願提及和記憶的初戀以時空交錯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樣處理,既表現了女人的遺忘,也表明了女人面對這段感情的複雜心緒。她本身是矛盾的,選擇記憶還是遺忘?這種抉擇令她痛苦。選擇記憶後才發現,已經不知覺發生了的遺忘更令她深深地自責。在日本男人的一再追問下,法國女人的思緒逐漸清晰,她留在涅威爾的激情與痛苦也在與現實的反覆碰撞中漸漸地展開。

曾經有過初戀記憶的涅威爾是令她「睡夢中夢見最多,清醒時想得最少」的,她對此閉口不談,刻意地迴避記憶帶給自己的痛楚。日本男人的出現喚醒了她沉睡多時的愛,讓她終於有勇氣去面對痛苦。這種對逝去情感的回憶是影片敘事的重點,支撐著整部影片,也決定了法國女人對於日本男人的情感,成為她後面掙扎在走與留的矛盾中的現實依據,為影片最初的閃回鏡頭和女人情緒的變化做了必要的闡釋。

(歡迎小夥伴們踴躍發言,喜歡的朋友,關注點讚轉發可以走一波喲!謝謝!)

相關焦點

  • 廣島之戀 | 愛是痛楚,憶是忘卻
    《廣島之戀》,這部拍攝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尾的作家電影也即「左岸派」電影的代表之作,是戰後廣島新生的宣言,亦是無望愛情孤獨的吶喊。六十年後,「愛情」似乎已然成為了每一部電影都不可或缺的元素;而當我們回過頭去把那經典的老電影再次過目,那黑白畫面的傳達,那真切的愛情誰人能複製。
  • 《廣島之戀》,意識流的詩意表達,愛情超越種族和國界直擊人心
    《廣島之戀》常被作為西方現代主義電影的開山之作,全方位展現了雷乃的創作風格。但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杜拉斯對於劇本的精雕細琢,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都融入了杜拉斯獨特的人文關懷和對愛與欲望的思索,濃縮著對戰爭陰霾和歷史創傷的反思,如果僅僅將其視為導演一人的成功難免有失偏頗,杜拉斯同樣居功至偉。
  • 《廣島之戀》,意識流的詩意表達,愛情超越種族和國界直擊人心
    《廣島之戀》,有影評稱「這部作品超前了10年,使所有評論家都失去了勇氣」,「空前偉大的作品」,「古典主義的末日」,影片的成功得益於杜拉斯劇本的詩意表達、雷乃存在主義和精神分析思想對人內心世界的探究和呈現。
  • 【新秀論壇】張婷:電影《廣島之戀》的文學特徵
    關鍵詞:廣島之戀;新浪潮;新小說;阿蘭·雷乃;杜拉斯20世紀以來,西方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質文明以及發達的社會生產與人們空前困惑、煩惱的精神世界形成鮮明的對比,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將人類心靈帶入空前的痛苦與迷惑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學與電影領域傳統的敘事和表達方法已經不能反映出這一時期人們複雜的內心世界。
  • 《廣島之戀》:扭曲的情感與和平
    《廣島之戀》:扭曲的情感與和平 燕海鳴     廣島不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本用鮮血與情感凝結而成的書。每一個當代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個廣島,既是殘垣廢墟中絕望的吶喊,又是花圈與靜默裡對未來的希冀。
  • 廣島之戀
    點擊並關註上方經典裡人生歲月如水,人生如歌,經典相伴· 經典裡人生,經典奉獻·《廣島之戀享受幸福的錯覺誤解了快樂的意義是誰太勇敢說喜歡離別只要今天不要明天眼睜睜看著愛從指縫中溜走還說再見不夠時間好好來愛你早該停止風流的遊戲願被你拋棄就算了解而分離不願愛的沒有答案結局不夠時間好好來恨你終於明白恨人不容易愛恨消失前用手溫暖我的臉為我證明我曾真心愛過你愛過你愛過你愛過你
  • 《廣島之戀》:用傷痛洞穿生命
    《廣島之戀》:用傷痛洞穿生命2015年,廣島核爆發生已70年,人們無法忘記核爆帶來的毀滅性災難,關於事件的後續報導也很多,幾乎都以記實方式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但文學,這門古老的,也可以說是永恆地關懷著人類終極苦痛的技藝,是否真的不再有用武之地了?杜拉斯於1959年寫就的《廣島之戀》,也許可用作回答這個問題的經典範本。
  • 《廣島之戀》 Hiroshima mon amour
    不夠時間好好來愛你,終於明白恨人不容易 ,愛恨消失前,用手溫暖我的臉, 為我證明我曾真心愛過你,愛過你愛過你愛過你……
  • 《廣島之戀》:戰火中的愛情,一次平凡的敘述,一場不平凡的人生
    而關於《廣島之戀》就是這麼一部對後世電影拍攝方面起到重大影響的一部影片。其實對於《廣島之戀》電影本身來說,沒有廣義上那麼「好看」,很對人對於這部影片也多多少少有點避開的意思。在這部影片的開頭,其實就有很多讓許多觀眾接受不了的鏡頭,比如戰後日本的滿目瘡痍,屍橫遍地的血腥等等,雖然是黑白畫面,但是的確觸目驚心,讓人有些接受無能。
  • 經典影片解讀|「左岸派」與《廣島之戀》
    1959年5月,法國坎城第十二屆電影節開幕,雷乃帶著他的《廣島之戀》亮相,影片一播出,就如一枚炸彈一樣,產生了不同凡響的效應,整個西方影壇為之震驚。該片最大的亮色就在於它的豐富多意性。從電影的主題來說,它是曖昧且多義的。雷乃通過對電影時空的重構,發掘電影剖析人物內心世界的潛在功能,成功地揭露出戰爭對人類美好情感、尊嚴、命運的摧殘。
  • 莫文蔚:《廣島之戀》,紀念短暫的異國戀情故事
    《廣島之戀》是張洪量作詞作曲,莫文蔚與張洪量共同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莫文蔚發行的專輯《做自己》中 。張洪量在紐約求學期間,為了紀念自己與一個加拿大女孩短暫的異國戀情,寫下這首歌曲。當時他在上電影課時恰巧看到電影《廣島之戀》,因為其講述的故事與自己所作歌曲都是在紀念一段異國戀,所以就拿《廣島之戀》作為這首歌曲的歌名 。《廣島之戀》這首歌是根據同名電影的故事為背景進行創作的 。《廣島之戀》是其專門為莫文蔚量身打造的對唱曲目。《廣島之戀》這首歌是根據同名電影的故事為背景進行創作的,同時這首歌從創作到成品,其間都有一些小插曲。
  • 情人節歌曲:廣島之戀
    情人節歌曲:廣島之戀2016-01-30 10:14:1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廣島之戀歌詞  莫文蔚 張洪量《廣島之戀》  詞/曲:張洪量  **故園的紅葉**  你早就該拒絕我  不該放任我的追求
  • 廣島之戀|日本廣島旅行攻略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張洪量和莫文蔚對唱的經典情歌《廣島之戀》,這次我們就為你介紹一下廣島的十大觀光景點和娛樂活動,相信當你去過之後,也會戀上這座城市。廣島位於日本的中國沿海地區(日本國內的一個區域)。廣島和平紀念碑1945年8月,廣島市遭到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原子彈的實戰轟炸。今天,這座城市努力倡導全球和平,並用原子彈爆炸後的歷史遺蹟提醒世人戰爭的破壞力和殘酷。
  • 樸樹、莫文蔚同臺合唱《廣島之戀》:這一次樸樹沒哭,但車禍了...
    《廣島之戀》乍一提起,不禁發現,這還是一首1997年就收錄在莫文蔚專輯裡的歌,由張洪量填詞,也就是合唱中的男主唱。有人說《廣島之戀》的歌詞,就是分手版的情話教科書,歌詞中幾乎都是露骨直白的表達。越過道德的邊境我們走過愛的禁區享受幸福的錯覺誤解了快樂的意義是誰太勇敢說喜歡離別只要今天不要明天眼睜睜看著愛從指縫中溜走還說再見其實,歌詞是在闡述一部《廣島之戀》的同名電影,電影訴說的是一個悲傷卻很浪漫的愛情故事。
  • 時間的永恆,記憶和忘卻《廣島之戀》
    這部電影簡述了一個女演員來到了日本廣島拍攝宣傳電影時,邂逅當地的建築工程師,兩人在短暫時間內忘記各自的有夫之婦、有婦之夫身份,產生忘我戀情。廣島之戀》採用時空交錯的現代派電影手法,透過一個象徵性的愛情故事來折射戰爭的可怕與忘卻的重要性。
  • 情人節歌曲:廣島之戀——張洪量
    情人節歌曲:廣島之戀——張洪量2015-01-19 15:20:4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歌詞  你早就該拒絕我  不該放任我的追求  給我渴望的故事  留下丟不掉的名字  時間難倒回空間易破碎>  二十四小時的愛情  是我一生難忘的美麗回憶  越過道德的邊境  我們走過愛的禁區  享受幸福的錯覺  誤解了快樂的意義  是誰太勇敢說喜歡離別  只要今天不要明天眼睜睜看著  愛從指縫中溜走還說再見  不夠時間好好來愛你  早該停止風流的遊戲
  • 張洪量:我們唱完《廣島之戀》就分開了,再也不見
    《廣島之戀》是一首描寫婚外情的歌曲,也就是所謂禁忌之愛,不得見天光之愛。類似的歌曲還有黃偉文寫的《吻別的位置》。我先來說後者,再來說前者。「唇邊輕吻是友好的表示。《廣島之戀》開篇就光明正大:越過道德的邊境,我們走過愛的禁區。在這首歌裡,該發生的早就發生了,所以一切表達都顯得直接且濃烈,因此我才說這首歌是無拘束的婚外情。和《吻別的位置》裡的男主角相比,兩個人則輕鬆卻又沉重了很多。《吻別的位置》裡,還只是還未開始就死在襁褓裡的曖昧,而《廣島之戀》則是有發生過。
  • 廣島之戀:戰爭,愛情,死亡,遺忘
    然而,她並沒死在內韋爾,從那時起直至今日,身在她遇到這個日本男人的廣島,她都猶如獲準緩刑的人懷著「淡淡的哀愁」,緬懷著那次決定命運的惟一機會。——瑪格麗特·杜拉斯《廣島之戀》《廣島之戀》作為KTV廣為傳唱的一首對唱情歌,被人迷信為,唱完就分手。
  • 《廣島之戀》:清新脫俗的風流遊戲,一不小心竟成為經典?
    也許你不一定知道左岸派是什麼,但你一定聽過莫文蔚所演唱的歌曲《廣島之戀》,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是創作人為了紀念自己和一個異國女孩短暫戀愛所創作的,正巧當時他上電影課,恰巧老師選擇播放了這部名為《廣島之戀》的電影,他驚嘆於自己的經歷竟與電影的內容十分相似,所以這首歌也便取名為同名。
  • 李泉&蘇運瑩《廣島之戀》
    李泉&蘇運瑩《廣島之戀》《廣島之戀》是張洪量作詞作曲,莫文蔚與張洪量最早共同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莫文蔚1997年發行的專輯《做自己》中。你早就該拒絕我給我渴望的故事留下丟不掉的名字女:時間難倒回空間易破碎二十四小時的愛情是我一生難忘的美麗回憶男:越過道德的邊境我們走過愛的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