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追劇的過程中,永遠是一邊羨慕,一邊吐槽。一直在感慨怎麼可能有這麼深情的「何以琛」,太假!可是卻又希望自己是「趙默笙」!
佛說前世五百次回眸,才能換得今生擦肩而過。估計何以琛和趙默笙在前世應該什麼都沒做,天天回眸去了,所以今世才能在分開7年後,趙默笙剛回國就在人來人往的超市「轉角遇見愛」。不僅如此,學生時代的趙默笙在街上瞎晃悠幾圈都能遇到何以琛,試問,這是多心有靈犀?
該劇插曲用了陳奕迅的《好久不見》,歌詞這麼寫道: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每次聽到這歌心中總是充滿惆悵與無奈。或許這才是現實,期待相見,以為下一秒就會見,把一條街走上數十遍,記憶裡的那個人卻永遠都不會來,希望帶來失望的惡性循環。
其實也不止《何以笙簫默》,大部分的偶像劇和言情小說劇情都是大同小異,愛恨情仇、狗血相遇、撕逼大戰……觀眾也是追求新鮮感的,一開場就是「神」相遇,失望值升高在所難免。
猶記看《匆匆那年》時的場景,難得冒起來的一點小小感動被一句「蘇寧易購」弄得煙消雲散,《何以笙簫默》在廣告植入這方面恐怕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吃飯喝RIO,聚會喝RIO,數億身家的土豪應暉開派對還在喝RIO,隨時隨地無處不在大家都在喝RIO……農夫山泉,養樂多,999感冒靈,手機淘寶,海馬汽車……不管場景,不論身份,這些東西無處不在,看得你目瞪口呆。
植入廣告很正常,但就不能不要那麼生硬嗎?難不成都當觀眾是250?
《何以笙簫默》跟眾多偶像劇一樣,都有點王子愛上灰姑娘的感覺,而且永遠少不了一個高富帥男二號對女主角一往情深。
不好意思,這個設定永遠都只是個美夢,如果真有王子愛上灰姑娘,那這位姑娘也肯定長得頗有姿色。你每天在王思聰的微博下面留言以表深情,你見他瞅你了嗎?
姑娘你單身的原因,大概就是你喜歡的人看不上你,喜歡你的人你又看不上吧。這些年,偶像劇教會了大多數女人去幻想,卻忘了告訴她們現實。所以我們還是該守著我們應有的原則:體胖還需勤跑步,人醜就要多讀書。
這又是一個偶像劇的通病了:苦情的砝碼永遠重於生活的負荷,男女主角從來不擔憂生活上的開銷。而在現實生活中怎麼可能只要愛情不要麵包。
無數人天不見亮就被鬧鐘吵醒,不厭其煩的上班、加班,稍有不慎,還會被客戶投訴,被領導責罰,想著前程,擔憂著未來……這時你還有心情幻想與愛人的纏綿,還奢望馬上跟他一起走遍全球?
月底的money、季末的績效、年終獎才是正道,溫飽都解決不了,談什麼情說什麼愛,生活是生活,實在不是影視劇中不勞而獲的風花雪月。你只看了劇中何以琛帶著趙默笙說走就走,那你有想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律師和攝影師需要付出多少艱辛嗎?
好吧,其實這些年一直是一人看花開,一人看花落,從頭到尾,作為一個單身狗,怎麼能獨自一人看《何以笙簫默》,那不是找虐嗎?
——或許這才是不看《何以笙簫默》的主要原因。
七年前,因為誤會分開;七年後,因為倆人的堅持,又兜兜轉轉最終走到了一起。七年,兩千多天,不是不能放棄,不能將就,只是因為「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我不願意將就。」
我從心裡頭贊成這句話。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裡,愛情永遠是最美麗的,希望每個人相伴終身的那位都是你的不願將就,而不是年齡到了、家裡逼婚了、一時心累了……愛情它應當是心甘情願還滿心歡喜的。雖然「億年求得何以琛」,但是同樣可以期待我們每一個人的愛情都是那一份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