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當科幻變成現實,會是什麼樣!

2020-12-20 騰訊網

科幻電影一直是技術領域的靈感來源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曾經是未來的東西成為了我們的現實,很多早期電影中的科技也慢慢成為了現實。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9年初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流浪地球》中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就是在空間站裡,中俄太空人通過一個通訊器,就可以把不同國家的語言轉換為佩戴者的母語,當時覺得這個技術特別厲害,以後出國遊玩或者與外國人進行交流的時候就要方便多了,即使英語不好也可以輕鬆交流,當時特別想要這個東西,對於英語不好的我來說這個實在是太實用了,但是這畢竟是一個科幻電影,科幻電影裡編劇想出來的東西不好實現吧,但是我再一次被現實打了臉。

百度把科幻電影裡的設想變成了現實。9月15日發布的小度真無線智能耳機搭載了一個叫做流浪地球模式的功能,這個功能就可以做到一人戴一個耳機,實時翻譯,一個人說中文一個人說英語,耳機會自動將談話內容翻譯為佩戴者的母語。這項功能的實現,直接減少了與外國人進行交流的障礙。我只能感嘆這都什麼神仙操作啊,實在是太爽了。

小度真無線智能耳機

此外,這款耳機還可以在同聲傳譯模式下耳機聽到的內容在手機上實時顯示,直接翻譯為文字,使用者可以直接在手機上看見翻譯結果。在這個模式下,用手機看美劇或者TED的演講時,也可以把手機正在播放的內容實時轉換成漢語,方便使用者觀看英語原版視頻。有了這個神奇的功能,以後還要字幕組幹啥,直接去看生肉就好啦。

其實人們可能沒有注意,原來很多隻存在於科幻電影裡的東西,現在慢慢都已經變成現實。你是否還記得在早期動作電影裡,主人公會帶著一個手錶,在手錶上可以監測人的生命體徵。這項技術在當時看是多麼的科幻,一個小小的手錶不光有顯示屏還可以監測生命體徵,在當時看實在是太神奇了。到了現在,不管是華為的運動手錶還是剛剛發布的Apple Watch Series 6,都具備了心率和血氧監測,讓使用者通過一款小小的手錶就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Apple Watch Series 6

當然科幻電影裡從設想變成現實的場景真的還有很多。像科幻電影裡一個透明的玻璃突然變成了一個顯示屏,開始顯示東西,這已經成為了現實,小米透明電視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還有在很多科幻主題的影視劇當中,都會有柔性LED顯示屏的身影,到了今天,摺疊手機都已經出到了第二代產品。不得不再次感嘆科技改變生活。

不得不感嘆科技技術的革新,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在10年前你絕對想不到耳機居然可以變成完全沒有線纜的真無線耳機;在真無線耳機剛剛出現的時候你絕對想不到真無線耳機還可以搭載AI技術,然後可以做到實時翻譯,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

其實這些都是相通的。在4G剛剛出現的時候然們絕對想不到在4G時代裡會出現短視頻或者全民直播又或者是行動支付領域的爆發式增長,但是現在這都變成了現實。人們對於未來的預測都是基於當時的思維和技術發展速度,但是技術的發展往往要比我們預想的更快,讓我們無法預測在外來會有怎樣的技術革新。那麼現在5G和AI開始普及,用現在的眼光無法準確預測到將來,以後我們的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還是需要交給時間來印證。最後我想說的是站在當前預測未來你永遠做到準確的預測,但是我相信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文章最後,給大家推薦一款音質不錯的降噪真無線耳機吧。1MORE真無線降噪耳機是1MORE旗下首款採用了主動降噪技術的真無線耳機。耳機採用了高通藍牙音頻系統集成晶片,配合優秀的降噪效果與舒適的佩戴方式,可以給使用者帶來出色的使用體驗。聲音方面,這款耳機採用了單動圈加單動鐵的雙單元結構設計,經由格萊美大師調音,再現豐富的聲音細節和高保真音質,是目前真無線降噪耳機產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款產品。

相關焦點

  • 科幻電影啟發現實世界的科技創造
    ,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僅是我們大人要了解這些奇妙的科技,適當給孩子進行科普也有助於孩子開發好奇心和增加知識。萬物編輯出版的《探索奇妙科技》科普繪本,就從《星際迷航》開始揭秘那些科技帶來的奇妙物件。 在電影中,麥考伊博士掃描人體用的三錄儀,可以給出病人診斷。如今,它真的被發明出來,變成了一款可以檢測心率、血壓、體溫等一系列生命體徵的小型掃描儀。
  • 科幻看見未來,科技改變世界
    北京追夢方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學東受邀參與此次盛會,並在開幕式主論壇發表了題為《科幻,看見未來 科技,改變世界——夢想集結網絡平臺打造中國科幻文旅影視產業鏈》的主題演講。追夢方舟公司的展臺也與騰訊華為等企業展臺比鄰,亮相「科技創新新技術新產品展覽(科幻產業展)」。
  • iPhone X加入「刷臉」大軍,又一個電影裡的黑科技變成了現實
    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讓你看一眼手機就能解鎖、就能付帳,而其中應用的機器學習技術,甚至能讓你的面容ID隨著時間推移、你容貌的改變,而自動調整更新。截自蘋果官網科技總是令人又興奮又害怕。興奮的是新的科技帶來的未來感,害怕的是我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變成了數據,被收集、被分析,最終會為誰所用卻很可能要超出我們自己的控制。比如迪士尼公司與加州理工的一項開發合作,正在使用面部識別、表情識別技術,跟蹤記錄觀看迪士尼電影的觀眾的表情,來了解什麼樣的情節畫面使他們發笑,或其他情緒波動。
  • 遊走在科幻與現實之間,探索科幻電影裡真實的科學影蹤
    在宇宙和星空的尺度上,科幻與現實在不停地丈量。而人類正是拿著一把自己的尺子,抬頭仰望著星空,低頭思索著宇宙。時間、空間、精神、物質、能源、科技,在人類的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裡,不斷的交織。短暫與永恆、相對與絕對、禁錮與超越,永無止境;而科幻與現實,交匯成未來。21世紀以來,科技飛速發展,各種新技、新應用層出不窮。
  • 這些科幻電影裡的神預言都變成了現實!
    如果我有這種能力,就一定會給你們預告一下明天的彩票中獎號碼是...當然我沒有。不過預測這事,有很多的電影都做到了,其中一些甚至讓我有「細思恐極」的感覺。《別讓我走》豆瓣評分:7.7預見性:克隆器官因為需要所以存在,複製人因為承載著為本尊提供克隆器官的使命,從生命開始那一刻就註定了將來會是什麼命運,他們必須無私地奉獻自己的一切,直到年輕的生命之花凋零《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豆瓣評分:8.5預見性:人類未來滄海可以變成桑田,但你如何分辨一個人14000
  • 100年來科幻電影中的建築城市設計,正慢慢變成現實!
    科幻藝術家先驅,法國插畫家阿爾伯特·洛必達(Albert Robida)1882年的作品《2000年去劇場看劇》,在他暢想的未來,空中將遍布各式各樣的飛行工具(圖源:時尚芭莎藝術) 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十年來,科技發展迅猛,人們對未來的無限幻想,已經有很多在今天變成了現實。
  • 傳說中的黑科技,在這裡都變成了現實
    有些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未來物品後來在現實中以完成度頗高的方式"再現",這類電影可謂是預言界的諸葛孔明。《007》— 智能手錶在風靡全球的《007》系列電影中,詹姆斯·邦德總是能帥氣優雅的完成任務,且始終保持完美形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那塊神奇的手錶。
  • 100年來科幻電影中的建築城市設計,正慢慢變成現實
    科幻藝術家先驅,法國插畫家阿爾伯特·洛必達(Albert Robida)1882年的作品《2000年去劇場看劇》,在他暢想的未來,空中將遍布各式各樣的飛行工具(圖源:時尚芭莎藝術) 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十年來,科技發展迅猛,人們對未來的無限幻想,已經有很多在今天變成了現實。
  • 動漫中那些貼近現實的科幻設定,你認為哪一種會在將來實現?
    科幻,即根據現有的科學假設,在不與人類目前最大的可知信息量衝突的前提下,虛構可能發生的事件。人類對於未來世界充滿了憧憬,因此有了許許多多的科幻作品,科幻已發展成為一種文化和風格。在動漫領域也有著科幻作品,人們對於未來的科技和世界加以譜寫,形成了基礎的設定,而下面的這些設定十分的貼近現實,你認為哪一種會最先實現呢?人形機器人機器人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接受人們的指揮,代替人們完成一些工作。
  • 科幻作家陳楸帆:AI寫作時代的到來,會終結科幻嗎?
    《異化引擎》一書收錄了陳楸帆近年來的科幻中的9個短篇小說,從不同個體到集體的切片視角,記錄下神秘的未知力量「異化引擎」對人類文明所帶來的衝擊。在10年之後,機器輔助寫作或許會成為普遍現象。AI寫作背後,意味著文學本身的邊界也將被不斷深挖拓寬。或許我們會迎來如克拉克所說,「一切足夠先進的科技都與魔法無異」的時代。
  • 如果人類生活在外星球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人類殖民這些星球很多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呢?在冰球上生活生活在冰凍星球中的人們,會變成什麼樣子?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觀察一下生活在兩極地區的動物和常駐人種,你會發現他們大多數是「白髮蒼蒼」「冰肌雪膚」的,很少看到深膚色或深色皮毛的物種。這是為什麼呢?
  • 科幻電影中最常用的十大黑科技!
    今天,就為大家梳理出科幻電影中最常用的十大黑科技1.VR技術(虛擬實境)如今科技界最火的非"VR"莫屬了,但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人類就已經投入了VR技術的研究當時的人預感到這玩意可能會模糊掉現實與虛幻的界限,不過這一技術卻了電影工作者們極大的想像空間最具代表性的電影則是1995年的《末世紀暴潮》,電影中人的記憶片段可以進行販賣,人們從這些片段中去體驗別人的生活,可以是溫馨的
  • 前期以為是日常校園番,後期卻變成科幻題材的動漫,讓人難以評價
    這是一部校園戀愛番要說《如果她的旗幟被折斷了》,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樣的作品?那就可以準確地將它定位校園戀愛番。在作品的設定中,男主旗立颯太,是一位能夠看到別人身上,立起Flag的角色。而這些Flag,或代表喜歡,或者代表死亡,以及其他狀態。
  • 【盤點】13部成功預知未來科技的科幻電影
    我們統計了一下,歷史上大概有十三部傳奇的科幻電影,曾經預知了真實世界裡的科技發展水平。為了在科幻大片《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t》裡創造出一個2054年的冰冷而高科技的全新世界,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曾專門諮詢了一個極富經驗的未來主義學家團隊——包括計算機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和建築師。「我想讓孩子們手中的所有玩具,在某一天成為現實。」
  • 科幻作家陳楸帆:技術可以升級人類,也會「降級」人類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青黃不接的現象,陳楸帆認為和「科幻作家的門檻」也有關係。「在我看來,科幻小說比一般的傳統文學更難寫作,因為它不光要處理文學性的問題,比如敘事結構、人物等傳統文學需要處理的問題,它還需要處理科技的維度。科技需要和文學有機的融合到一塊去,成為完整的嵌合體,而不是把傳統的文學故事加一層科幻的皮,就把它叫做科幻小說。這種門檻決定了,不是每個人都能寫科幻小說。」
  • 科技改變你生活
    iHealth科技小法想:互聯時代:不僅要玩兒科技、玩兒時尚、更要玩兒理念
  • 今年科幻讀者票選的獲獎小說,都在關注現實問題
    弟弟是一位公司白領,也患上了這種病,他記憶中的戀人在現實中已經和他分手,枕邊睡著的卻是他並不認識的另一個女友……兄弟二人為了找到真相,開始四處調查奔波。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常見的科幻題材,傳統的寫法往往是圍繞個人視角來寫,當把這些題材放到社會整體的角度,它就會變成一個全新的作品,帶給我們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 20年前預言的汽車科技已成現實,未來又是什麼樣子?
    從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到改變人們的精神生活,汽車早就已經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交通工具,更是一個承載著精神和肉體的夥伴,一百多年來它的造型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 未來通州,有望將007科幻帶入現實!超炫科技,即將點亮智慧城市!
    每次看007系列諜戰大片或是好萊塢大製作科幻電影,都會被裡面的炫酷科技所震撼!一直都以為那只是電影裡的場景,夢幻卻不真實。但是,就在昨天,小溪仿佛穿越到未來世界了,因為,在T3航站樓附近的一家地理信息公司裡,一切都科幻得如此真實!而且,最最令人激動的是這些高端技術未來極有可能在大通州的城市建設中實現!一座智慧城市,一座通往未來的集大數據與雲計算的科技之城有望誕生!
  • 改變現代人類生活的仿生科技!
    隨意人類科技的進步,現已進入仿生身體時代,從大腦意識控制的機械手臂至電子眼球等,這些仿生機械部件已改變了人類生活。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許多機械肢體的故事情節,現今機械肢體已不再神秘特殊。一位33歲前女警妮基-唐納利,她曾在一次執勤任務中出現車禍導致腰部以下癱瘓,安裝一副機械外骨骼之後,她能夠送女兒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