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看見未來,科技改變世界

2021-02-08 追夢方舟


——科幻影視文旅項目「追夢方舟」亮相2020中國科幻大會

 

11月1日,2020中國科幻大會在北京石景山區首鋼園開幕。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出席開幕會並致辭。

北京追夢方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學東受邀參與此次盛會,並在開幕式主論壇發表了題為《科幻,看見未來 科技,改變世界——夢想集結網絡平臺打造中國科幻文旅影視產業鏈》的主題演講。追夢方舟公司的展臺也與騰訊華為等企業展臺比鄰,亮相「科技創新新技術新產品展覽(科幻產業展)」。

北京追夢方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有著網際網路基因的高科技企業,90年代進入網際網路行業,創始人劉學東先生曾獲得過第一屆中國軟體行業傑出青年稱號,公司一直致力於先進技術研發和應用,積累了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2008年劉學東先生親歷汶川參與捐助和救援,萌生了通過拍攝一部科幻救災電影體現中國精神的想法。2020年,經過多年籌備《追夢方舟》這部講述未來中國在全球性自然災難面前,發揮制度優勢、體現文化自信、融匯東方哲學底蘊、展示大國智造實力,拯救人類社會,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中國未來形象的正能量科幻電影進入全面啟動階段,還被河南省委宣傳部列為年度文化宣傳「八大工程」中唯一的電影項目。

在本次2020中國科幻大會開幕式「科幻+科技創新專題」主論壇上,劉學東先生做了精彩的演講,他以對中國科幻和人工智慧的靈魂之問開始,從中國科幻小說《新中國》到《追夢方舟》,從張園到首鋼科幻產業園,暢談了中國科幻產業發展的時空和對未來的暢想,從科幻和科技、人工智慧、現在和未來的發展的相互關係,預言中國科幻產業將代表東方科幻產業的未來,最後,他對中國未來實現偉大復興的願景做作了「這是科幻嗎?這不是科幻!」的總結,得到了臺下聽眾的熱烈反響。

演講還闡述了如何用科技手段整合中國科幻產業鏈的構想,也介紹了十餘年來,為了使中國科幻影視項目的管理達到國際水平,追夢方舟公司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環球幻影」影視項目投資管理系統和「夢想集結」網絡平臺的歷程,該系統將提高影視項目管理的透明度和標準化,為中國科幻影視行業奠定更堅實的科技基礎。

劉學東先生還表示,追夢方舟公司全力支持中國科協和北京市政府的工作,願意竭盡所能為將首鋼科技園打造成中國科幻產業中心高地獻計獻策,科幻電影追夢方舟優先選擇首鋼科技園作為拍攝基地,夢想集結平臺的科普科幻主題公園項目也非常適合落地石景山區,形成強強聯合,以電影項目帶動科創園區發展的文化旅遊新模式。公司秉承超前的商業意識和務實肯幹的企業精神,在中央科幻十條政策的激勵下,響應中國科協和北京市政府的號召,為中國科幻產業鏈的大發展全力以赴貢獻力量。

2020中國科幻大會的主展區位於首鋼園區水下秀池展廳,追夢方舟項目在此設立了獨立展臺,與騰訊動漫、華為科技等知名企業同臺亮相,展示了《追夢方舟》科幻電影文旅項目、「夢想集結」人工智慧影視眾創眾籌平臺和數字虛擬明星「小龍娃」,得到了眾多與會嘉賓的關注,人工智慧平臺「夢想集結」的現場註冊量預計將達到1000人以上。

展位的大屏幕滾動播放了電影《追夢方舟》的概念片、創作訪談和主題宣傳曲《同命運》,這首2019年7月30日響徹美國紐約卡耐基音樂廳,獲得專業人士讚譽的樂曲,也打動了科幻大會的聽眾,大家深信這部籌備中的科幻電影,未來一定能成為向世界展現中國精神,弘揚傳統思想,體現文化自信的優秀作品。

 

配圖一:追夢方舟董事長劉學東在中國科幻大會上做《看見未來 改變世界》 


配圖二:北京市市長陳吉寧視察追夢方舟展臺


配圖三:追夢方舟董事長劉學東與孫茂松和石景山區副區長周西松會後交流

 

配圖四:影迷及科幻愛好者圍觀追夢方舟展位

 


| END |

十年一艦,非攻兼愛;

砥礪前行,道法自然;

頂天立地,上下萬年;

中外科學與藝術精英的夢想集結;龍的傳人用四個自信講好中國故事;致敬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第一部原創科幻拯救災難電影《追夢方舟》;承運起航,歡迎登舟,參與分享。

「夢想集結號」網址:http://www.massdreams.com/


 


相關焦點

  • 科技改變生活,當科幻變成現實,會是什麼樣!
    科幻電影一直是技術領域的靈感來源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曾經是未來的東西成為了我們的現實,很多早期電影中的科技也慢慢成為了現實。,科幻電影裡編劇想出來的東西不好實現吧,但是我再一次被現實打了臉。
  • 小冰將演繹未來科幻世界:兩個世界同一個人工智慧同步交互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2月31日消息,又到年終歲尾,優酷《F.I.T無數世界》2021科技跨年盛典即將在今晚22:20播出。人工智慧小冰受邀參加,並將出演關鍵角色。據了解,這場跨年盛典由「雨果獎」得主郝景芳創作科幻劇情,集結多位跨領域行業精英共同暢想科技進步的未來世界。
  • 未來就在這裡!可能改變世界的五項科技發明
    人們都很清楚發現是解釋世界的方式。而問題關鍵在於改變世界,改變世界通過什麼渠道呢?是的,你沒有看錯,人們通過發明來改變世界。在歷史的進程中,發明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而一項東西的發明或是單個人獨自完成的或是集體創造的,整個世界從古至今從來都沒有離開過發明創造,才有人們現今所享受到一切生活。
  • 未來的世界,科技與幻想誰先抵達?
    1975年,當科幻小說家詹姆斯·岡恩首次出版《交錯的世界——世界科幻圖史》時,他在開篇中提到:「世界終於追上了科幻小說的腳步」。在進入21世紀之後,岡恩補充道:「世界終於追上了科幻小說,但科幻小說已不在那裡。」斯坦利·庫布裡克和阿瑟·C.
  • 回到過去改變未來類科幻電影推薦
    回到過去改變未來,這種酷炫的戲碼只可能在科幻電影中上演,為了改變未來,科幻片中總是樂此不疲地讓主人公穿梭在各種時光機器中。《X戰警:逆轉未來》就讓金剛狼從「未來世界」穿越回五十年前的世界尋找X教授和萬磁王,切斷「未來世界」正遭遇的大危機的源頭。讓我們盤點一下,還有哪些科幻電影也上演了「為了改變未來回到過去」的戲碼。
  • 顛覆未來世界的十大科技
    來源:今日頭條曾幾何時,我們對科幻電影中的各種情節無線嚮往……終於,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他們終於變成了現實,走進了我們身邊,
  • 《緝魂》構建「近未來」世界,「科幻+懸疑」能否拓寬影視創作空間?
    上周末公映的科幻懸疑片《緝魂》給出新答案。這部由程偉豪執導,張震、張鈞甯等主演的電影,改編自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小說《移魂有術》。電影成功地將小說裡的科幻概念提取出,生發為一宗蹊蹺謀殺案及背後暗藏的「移魂」技術,並將人和人之間的情感包裹其中。《緝魂》構建了可信度更高的「近未來」世界,並以此切入生命和人性的精神內核。
  • 一個AI的誕生:科幻世界中的未來國民神話
    「好」AI「壞」AI:科幻世界中的未來科幻與現實好萊塢知名編劇米利厄斯曾說:「《星球大戰》把孩子們從六七十年代反正統文化的風氣中帶離出來,讓他們重新對美國的科技感興趣。」觀眾們無限嚮往影片中炫酷的黑科技,光劍與原力、反重力引擎、星際戰鬥機讓影迷們著魔不已。少年人不僅樂意打扮成絕地武士或突擊隊,還會在自家車庫手工仿製道具,完整體驗太空英雄的代入感。
  • 劉慈欣科幻文創來了!從生活的細微處,進入大劉的科幻未來世界
    很多人會詬病大劉的科幻小說不夠「科幻」,就像美式英雄主義以一人之力拯救世界一樣,大劉的選擇,是講述關於家庭和集體的特有浪漫史詩,是獨特的中國式科幻。以劉慈欣式科幻之名為未知世界賦予全新顏色 從科幻誕生的那一天,就預告了世界,它不必拘泥於形式——電影、電視
  • 【盤點】13部成功預知未來科技的科幻電影
    我們統計了一下,歷史上大概有十三部傳奇的科幻電影,曾經預知了真實世界裡的科技發展水平。為了在科幻大片《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t》裡創造出一個2054年的冰冷而高科技的全新世界,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曾專門諮詢了一個極富經驗的未來主義學家團隊——包括計算機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和建築師。「我想讓孩子們手中的所有玩具,在某一天成為現實。」
  • 改變世界觀的19部科幻電影
    此外,還有一批科幻電影,它們並不一定出名,卻能打破心中先入為主的觀念,引導觀眾思考人類在宇宙中的定位,因而使人難以忘懷。本文將為大家介紹19部「重構心智」的科幻電影,其中幾部已然改變我們對未來的看法。掛一漏萬,希望大家踴躍推薦,補全這個列表。
  • 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科幻十條」 科幻電影未來路在何方
    但是這一切也都在改變,中央的10條政策出來以後可能會促進這些方面的發展。《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體現了國家對於科幻電影的重視。
  • 科幻電影啟發現實世界的科技創造
    說起科幻電影系列,除了《星球大戰》系列就數《星際迷航》系列了。原名《星際旅行》,等到了電影出到第11部的時候才改名為《星際迷航》。它發行於50年多前,不止是電影,它還有其他版本,包括電視劇和動畫。在當時有這樣的電影,裡面全新的世界觀和新概念,無疑是震撼人心的。 回想這部電影的故事,詹姆斯·T·柯克上校與聯邦星艦進取號太空人們在宇宙冒險。
  • 騰訊未來科技島曝光!85億地價+黑科技,設計圖像科幻電影海報!
    未來科技島,光聽名字就充滿科幻氣息。今天下午(11月29日),騰訊斥資85億,在深圳寶安區大鏟灣港區拿下1.2平方公裡的地塊。將來,島上將建成一個前沿科技新城,包括:廣告研發推廣基地、網際網路雲全球研發基地、國際網際網路+健康基地、網際網路+教育創新實踐基地、網際網路體育產業互動基地、網際網路+雙創基地、前沿科技領域研究中心。
  • 被改變的,可能不僅是中國科幻電影
    可以說,外國科幻電影越來越和他們的科幻文學脫鉤,並沒有把後者積累的科學素材,或者所展示的科學精神搬上銀幕。另一個負面影響來自悲觀的未來觀。科幻作品的精神內涵就是對未來的看法。早期科幻明快亮麗,積極上進,追求進步,重視科學價值,原因就是多出自樂觀的未來觀。中國直到80年代的科幻小說,基本也都在樂觀未來觀指導下創作出來。
  • 四十歲的《科幻世界》,期待一個怎樣的未來?
    和影視開發等下遊產業相比,科幻出版並不是一個十分有「錢途」的領域。「科幻文化是個大市場,但是科幻出版始終是小眾的,哪怕有更多的暢銷書出來,依然是個小眾的文化。」拉茲說。去年 12 月舉行的 2018 中國科幻大會上,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發布了一份《2018 中國科幻產業報告》。
  • 定義我們未來生活的種種力量中,科幻是那個帶來劇變的支點嗎?| 新批評
    城市化是一種社會改變的重要趨勢,我們要面向未來,銳意創新,構思明天的生活,向著明顯的目標前進,沿著一個更快更好的方向前進,讓文化更加繁榮,也讓我們的科技創新越來越多地湧現出來。(南方科技大學教授)最近,文字作品中談到未來的內容越來越多,科幻則是這其中的佼佼者。我把科幻跟未來的關係總結成四個方面。第一,科幻作品裡充滿了對未來的探測。
  • 改變科幻電影歷史的《2001太空漫遊》為何備受推崇
    在當時還是個電影學生,無疑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也使他決定要在自己的科幻片中做得更好。美國好萊塢六零年代的科幻電影幾乎都是B級片,就是有龐大可笑的怪物和等待救援的美女那種,是屬於娛樂效果、沒有太大重要意義,庫布裡克進入科幻電影的類型拍了太空漫遊,卻也讓科幻電影和其他更宏偉議題連結在一起。
  • 周一圍、朱珠出演科幻懸疑舞臺劇,《芯上人》探尋科技與人性的未來
    周一圍在《芯上人》裡扮演一名想要改變人類命運的科學家,他表示,劇本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如何勇敢面對困惑和問題。不管是對科學家還是普通人,勇於創新與探索是一種勇敢,勇於面對問題和困惑,也是一種勇敢。朱珠扮演的天文學家則更多聚焦對自身的探索,充滿了獨立性和思辨性,具有很強烈的當代女性的精神特質。《芯上人》深深觸動了她,「不管科技如何進步,技術如何先進,人們都不應該放棄對自身的思考。」
  • 科幻網絡劇 VS 科幻電影,未來誰更「猛」?
    科幻網絡劇 VS 科幻電影,未來誰更「猛」?那麼,業內人士對科幻網絡劇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否看好;這種網絡劇的科學「含金量」中「科」多還是「幻」多?科幻電影和科幻網絡劇有交匯也有不同「我認為科幻電影和科幻網絡劇主要可以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目前科幻網絡劇更多是以科幻為引子描繪人情世態,但其容量大,將來可用以闡述比較複雜的科學原理或假說,塑造科技工作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