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紅打卡村品讀「金山銀山」

2020-12-28 央廣網

村子檔案

村名: 白陽鎮陽窪村

彭陽縣金雞坪梯田。記者 黨碩 攝

彭陽縣白陽鎮陽窪村坐落在金雞坪梯田公園裡,青山連綿不絕,梯田錯落有致。

陽窪村耕地面積8717畝,退耕6685畝,全村共有421戶1524人,常住183戶612人,建檔立卡戶91戶342人。2018年脫貧摘帽,無返貧情況。

金雞坪梯田是彭陽縣小流域治理的樣板,不僅盛產美景,還充滿「錢景」——以生態為撬動點,營造生態林、種植經果林、點綴花卉草,打造大花園、大果園、大公園,形成「花海梯田」,發展全域旅遊,激活生態紅利,富裕一方百姓。

 我的村子

袁曉榮:

我家「坐」在花海裡

花海成就了「甜蜜事業」。記者 王玉平 攝

陰雨連綿,是彭陽今秋的樣子。連續兩個月,感覺沒幾個晴天。掛雲即雨,山上雲籠霧罩,地上溼漉漉的,空氣潮潤潤的,一如江南的梅雨季節。

10月30日,難得一個晴天。

上午八九點鐘,彭陽縣白陽鎮陽窪村的袁曉榮餵完15頭牛,山溝裡的雲山霧海還沒消散。

她順手給雞群撒了一把玉米粒。烏雞黑得俊亮,蘆花雞毛色雜得跟碎花布拼的一樣。那隻黑紅公雞,等著母雞們吃飽了才吃,像個攢勁男人。

土窯洞,磚瓦房,土院牆。兩棵側柏樹高大而肥胖,左擠右摟,院門樓子被遮掩得只留下一條窄窄的人行道。

袁曉榮進了院子,撥曬著要入缸醃的紅辣椒。房裡爐火正旺,鋁壺裡的滾水「咕咕」作響。洗了把臉,剛坐在沙發上,兒媳就把早餐端上來了。

門口的那片遲油菜,花開成了黃片,袁曉榮帶著孫子去看自家蜜蜂銜花採蜜。

梯田從南山和東山層層旋上來了,田裡的春油菜籽收割堆成垛了。

這幾千畝油菜夏季開花,圈圈疊疊地黃遍了幾個山頭,袁曉榮感覺自家「坐」在花海裡。山頂就是金雞坪景區,幾座山的百合花、金葉菊,引來了天南地北的遊客。她養的150隻土雞,剛剛肥了,就被遊客上門買走了。

梯田地埂上的山桃樹葉已經變紅了,山坡上的杏樹、槐樹被雨水泡得早早落光了葉子,枝杆深沉沉的黑,養蓄著下一個繁花似錦。

每年春季漫山桃紅杏白,陽窪就成了看山花的「網紅打卡地」。那時,袁曉榮覺得自家小院被花圍了,被花裹了。她忙著給牛兒們種草料,她家15窩中華蜂比她還忙,每天起早貪黑地在花山上採蜜。臨到春尾巴,遊客就來她家割頭茬蜜。

「山富了,人才能富。」袁曉榮由不得自己感嘆了一句。

30多年前,袁曉榮嫁到陽窪村時,山上零兒八碎地長著幾棵老榆樹。稀稀拉拉的草,羊把嘴皮磨爛了也吃不飽,脊背跟刀背一樣瘦。山禿得連只雀兒也不落腳,冬天煨炕,連個掃碎草沫的地方都不好找。一下雨,山水瘋了似地從山上往溝裡跑,田地、道路被拉出深溝,整面整面的土崖被衝塌。種的地都是「滾牛窪」,十年九旱,春上種上「一帽子」,秋後收個「一抱子」。那時家裡人口多,吃飯的嘴多,打下的糧食不夠吃,一年四季都為吃飽穿暖想辦法。

「那些窮苦光陰,我都懶得想。」袁曉榮是個向前看的人。

後來,國家實施植樹造林、打壩修梯田、退耕還林還草等工程,袁曉榮都是積極響應者。

別人還捨不得讓推土機把熟田推成生地時,她首先讓推土機把自家陡坡地推成平展展的梯田。捨得本錢,農家肥摻著化肥,幾年就把梯田生地變成保土保水保肥的高產田。草足料廣,她家就開始十頭八頭地養牛。一年出欄四五頭牛娃,供幫子弟上學。如今,幫著3個弟弟成家立業了,2個兒子大學畢業在城裡上班生活。

別人還在含糊退耕後怕沒糧吃時,她首先退出那些不養人的遠山陡地,補貼的糧食比她種的還多。

她也跟著造林隊挖過「88542」育林溝,拔過行子栽過樹,金雞坪景區的桃杏林就是她和莊裡人一鍬一鍬栽的。如今,紅梅杏熟了,核桃飽了,她和莊裡人就裝滿三輪車開到金雞坪上賣給遊客。每年僅賣桃杏核桃,家家都能賣兩三千元。

「現在政策這麼好,只要勤快肯下苦,誰都能過上好日子。」袁曉榮的脫貧致富經就這一條。

楊治剛:

我的金山是青山

農家樂的食材都是綠色蔬菜。記者 王玉平 攝

午後,金雞坪腳下的桃源農家樂客人散去,老闆楊治剛帶著廚娘們到菜園裡摘辣椒、鏟白菜、拔蘿蔔。「霜凍就要來了,再不收,菜就會凍壞在地裡。」

不一會兒,紅綠辣椒就倒滿了幾籮筐,白菜碼成了垛,綠頭冬蘿蔔堆出了一大堆。這些食材,是楊治剛沒用一粒化肥、全用農家肥種的,將全部用來做農家樂的菜餚。

楊治剛認為,現在種莊稼,真正是人不誤地、地定不誤人的良性循環。「原先地陡,農家肥長效肥力還沒完全發揮就被暴雨衝走了。現在,山地都被推成了寬大平梯田,農家肥能壯幾年的地。」

楊治剛粗略地算了一下,每年到桃源農家樂吃農家飯的遊客大約20萬人次,消費額四五百萬元。除去成本,他能純落個20萬元。

楊治剛的金山是一座青山。「來我這兒消費的人,不是從金雞坪看景下來吃飯的人,就是吃完飯去金雞坪看景的人。」

因此,楊治剛對金雞坪愛得深沉,每年去金雞坪不下20次。

桃杏花還在醞釀花苞時,他就去看花兒是不是凍了。遇到降溫霜凍天,他比樹還痛,怕把花凍落了,遊客來了沒花看。天晴日暖,花團錦簇,遊客如織,他家的十大碗席就成了流水席,從上午10點一直能吃到午夜,不斷線。中老年遊客在這裡吃到了熟悉的鄉愁,年輕的遊客在這裡品嘗到了花樣另類的美食。

夏季,金雞坪青山如黛,他也去景區看山。前年,他聽遊客說,金雞坪一片綠,色彩有點單調,他就把意見反饋給政府。接著,彭陽縣連續兩年在金雞坪梯田裡種萬壽菊、金葉菊、油菜花、百合花等花卉,再造了一個梯田花海。

他盼望著秋雨不要下得太多。雨太多,金雞坪的杏樹、楊樹等樹葉就早早地落了,少了許多層林盡染的美。按他的設計,秋日暖陽、萬山斑斕、莊稼豐收的金雞坪才不負遊客的嚮往。

只要一下雪,他便去金雞坪。遠山泛著淡藍,近山層層梯田仿佛一條條舞動著的銀蛇。儘管天寒地凍,但還是有遊客來看雪。他怕路滑危險,就拿著鐵鍬鏟掉彎急坡陡路段的積雪。風雪中,遊客突至,他家旺旺的火爐消散了遊客的一身寒氣。

好是好換的。人讓金雞坪林密草厚,金雞坪讓人殷實小康。

桃源農家樂是一個共享生態紅利的平臺。楊治剛賺的是餐飲服務費,周邊村民則把農產品在這裡賣個好價錢。「我家灶上用的麥麵、蕎面、胡麻油、菜、肉等食材全是買莊裡人的,土雞蛋、小米、蜂蜜等,只要農戶有,遊客就坐在我家等著買,供不應求。」

親歷者說

陽窪村村委會主任龐宏權:

我們村吃上了生態紅利的「飯」

經過40多年的生態建設,我們村耕地「滾牛窪」變成「寬大平」梯田,把荒山禿嶺建成林密草厚的金雞坪梯田公園,家家房新路通水自來,戶戶牛肥羊壯不差錢。

巨變,得益於生態建設。我們村已經是「山頂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帶子、溝頭壩庫穿靴子」的生態治理美景,森林覆蓋率由建縣初的3%提高到30.6%,年降雨量由350毫米上升到650毫米。

我們村現在已經吃上了生態紅利的「飯」。所有荒山荒溝栽山杏、山桃都已掛果,僅賣桃杏核,農民人均純收入3450元。2017年以來,我們村流轉了3000畝耕地發展「四個一」林草產業,農民種花一畝,能拿到流轉金和勞務、補貼等近1000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建縣初的174元增加到2019年的11000元,實現山綠與民富共贏。

 思想者說

寧夏林業調查規劃院副院長竇建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彭陽縣是我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縣區之一,在建縣初期,地形破碎,植被覆蓋度低,生態系統脆弱,資源匱乏,曾經十分貧窮落後。

彭陽人扛起「生態立縣」大旗,通過發揚求真務實、艱苦奮鬥的彭陽人精神和「領導苦抓、幹部苦幫、群眾苦幹」的彭陽「三苦」作風,堅持「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梁、峁、溝、坡、塬綜合治理,一張藍圖繪到底,改山治水、治窮致富,改變了彭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實現了綠色發展,既創造了巨大的自然財富,也創造了顯著的經濟財富,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彭陽縣的實踐,生動詮釋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色發展是一場發展的革命,只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才能保證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良性互動、相融互促。

脫貧博物館

離金雞坪不遠,有個小山村叫白岔村,是白陽鎮一座建在田野上的「博物館」,珍藏著寧夏脫貧攻堅最早的嘗試和努力。

1978年,為探尋西海固山區脫貧的有效路子,自治區在白岔村開展「三三制」試點工作。即三分林三分草三分糧,在陡坡山溝植樹造林治理水土流失,拿出三分之一的耕地種草養畜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用三分之一的耕地種糧食解決吃不飽問題。

經過10年的治理,白岔村梁峁溝岔都栽滿了刺槐、白楊、旱柳等鄉土樹,避風向陽坡地成片是杏園、桃園。苜蓿、禾草等飼草面廣量足,開啟了白岔村舍飼養殖之路。人力肥力集中起來精耕細作好地,助力白岔村民解決溫飽。

這堅定了彭陽生態立縣的決心。彭陽縣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幹到底,一代接著一代幹,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之後,迎來生態文明建設的「黃金期」,終得今日36%的森林覆蓋率。

10月30日午後,白岔村黨支部書記王志權開車去後山,盯著收割機搶收梯田裡的張雜谷。途經「三三制」留下的老樹林,金黃的柳樹一棵或一片鑲嵌在林子裡,其他樹的葉子已全部落光。野雞驚慌失措地驚叫著從林裡飛出來,一個棕黃色的野物一閃而過。「不是豹貓就是狐狸在追。經過42年的生態建設,我們村荒山野嶺實現了林草全覆蓋,樹稠草厚,一個人不敢進林子。林子裡的野物也多了起來,野雞、野兔等一不小心就絆到人腳底,我還在林子邊見過圓耳、個頭大、身子展的豹貓。」

白岔村勤快的人,每年從林子裡採摘山桃山杏收入都能過萬元,但王志權覺得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程度遠遠不夠。

這兩年,王志權爭取來農業發展項目,把原先1.5萬畝「皮條」窄梯田推成寬大平梯田。「現在農村勞動力不足,牛耕人種的傳統耕作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全程機械化已是農業的必選項。寬大平梯田既保水保肥,又能讓大型機械施展開手腳。」白岔村把梯田流轉給企業種芍藥、張雜谷、矮砧密植蘋果樹,形成了山頂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穿裙子、山底果園穿靴子的生態經濟格局。

春季,桃杏芬芳,柳吞鵝黃,炊煙嫋嫋,雞鳴犬吠,白岔村是彭陽縣最具人間煙火味的鮮花村。

芍藥花開時節,白岔村就是個粉紅世界,遊客慕名而來賞花,人面芍花相映紅的圖片刷爆朋友圈,成為彭陽旅遊又一網紅打卡地。「芍藥,除了能看花,還能當作藥材賣。長了3年的芍藥,每畝能買1萬元呢。農戶願意種花就自己種,不想種就把地流轉給企業,再去打工掙錢。」

白岔村今年種植的3000畝張雜谷,盤旋在六七個山頭的梯田裡,穗大籽飽,金燦燦如平原稻田。「已經熟透了,得趕緊叫收割機來收。」王志權揉了一個谷穗,黃澄澄的穀粒落了一大捧。

王志權有個理想,好好把這1.5萬畝梯田經管好,種樹成景,種花增色,種穀碾米,再發展兩三處窯洞農家樂,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著全村人過上更富裕的小康日子。

網紅打卡村是寧夏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縮影。近年來,固原市按照自治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求,大力實施「四個一」林草產業試驗示範工程。截至2019年底,固原市林業用地總面積達668萬畝,佔全市國土總面積的42.2%,森林面積達448.8萬畝,森林覆蓋率由「三西」建設之初的1.4%提高到28.4%,林草覆蓋率達到73%。林業總產值由2000年的1.1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6.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林業收入佔比由2005年的0.34%提高到2019年的1.5%,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變,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記者手記

農民成為生態建設最大受益者

採訪報導彭陽縣生態建設已經很多次了,但每一次採訪都有新收穫,都讓我感動不已。

2000年,我剛剛步入新聞行業,去彭陽採訪。那時,還沒有封山禁牧,成群的牛羊在山上覓食,從山上「灌」下來的羊群屁股後面帶著一支「土箭」。彭陽縣人工栽植的林木常常受到牛羊啃毀的威脅,植樹人與牧羊人進行著「拉鋸戰」。

退耕還林草、封山禁牧讓彭陽縣真正邁入生態立縣的軌道,生態面積大、栽植標準高、管護力度大。幾年時間,彭陽縣所有的山都綠了,正如白岔村黨支部書記王志權說的「樹稠草厚,一個人不敢進林子」。

農民成為生態建設最大受益者。挖山造林需要勞動力,彭陽農民就在家門口植樹造林打工掙錢。植樹造林需要苗木,彭陽縣川地成了育苗基地,苗木種植戶迅速擺脫貧困。

山青了,水綠了,彭陽縣農民便擁有了能靠著吃的「山」和「水」。金雞坪是座「金山」,遊客來這裡看梯田看山花,當地農民種花務工、出售特產鼓了腰包。茹河瀑布是座「銀山」,遊客在山水間騎行,帶富了沿路農家樂、採摘園。

彭陽縣生態建設實踐一再證明,生態興則文明興,越是「山窮水盡」越要治山理水,越是發展落後越要生態開路,念好山水經、打好生態牌、種好搖錢樹,綠水青山就能變成金山銀山。

(記者 王玉平)

相關焦點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最早在這個村提出
    習近平總書記3月30日在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考察,了解該村多年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綠色發展發生的巨大變化。15年前,也就是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安吉考察時來到餘村。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浙商大校友用建築講述餘村故事
    浙江在線杭州4月10日訊(通訊員 林曉瑩 吳幻)筆直的毛竹,天青色的天,一近一遠之間,一幅中國山水畫映入陳孝銘的眼帘,他在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石碑前駐足感受這個小山村的綠色蛻變  這個令人讚嘆不已的地方便是浙江湖州安吉的餘村,而這個村的景區配套設施工程設計就出自陳孝銘之手。和很多年輕人不同,他把夢想築到綠色裡,用妙手巧繪藍圖。  2006年,陳孝銘畢業於浙江工商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如今還被母校受聘為碩士生實務導師。這幾天,他的設計作品被學弟學妹們追捧學習,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 【「全面小康 追夢之路」調研行】江陰:綠色發展贏得「金山銀山」
    作為全國百強縣,近年來,江陰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綠色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色調,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
  • 同安褒美村:一棵彩紅楊 「紅」了一個村
    漳州的林榮生特地約上幾個朋友,到廈門同安遊玩,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打卡同安褒美村彩紅楊基地。「夕陽西下,微風吹過,一大片彩紅楊五彩繽紛,讓鄉間的田野如夢如畫。」林榮生說。同安褒美村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引進近百畝被譽為「變色樹」的彩紅楊,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子。
  • 生態保護丨守好綠水青山 換來金山銀山
    守好綠水青山 換來金山銀山——福建三明市踐行「兩山論」樣本觀察 這個昔日的重工業城市,如今森林覆蓋率達到78.7%,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守好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如今的三明,正以「林深、水美、人長壽」的亮麗形象,吸引越來越多關注。
  • 馳而不息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縣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 15年來,這一樸素又深邃的理念,從餘村走向全國,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化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
  • 綠水青山如何成為金山銀山?邊麻溝村這樣做
    西寧市林業和草原局供圖曾經,西寧市大通縣邊麻溝村是一個典型的重度貧困村,全村162戶612人,農戶廣種薄收,每年糧食作物產量只能勉強餬口,2000年貧困率達70%以上,貧窮困擾著群眾的生產生活。西寧市林業和草原局供圖為了讓邊麻溝村村民早日實現脫貧致富,西寧市林草部門工作人員深入現場開展調查研究,提出依託邊麻溝村豐富的森林生態資源,發展生態旅遊業,逐步實現從「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變。
  • 五級人大代表共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今天上午,由市人大常委會主辦的「8·15生態文明日」活動暨「五級代表共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論壇啟幕。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孫賢龍出席並講話。部分全國、省、市、區縣、鄉鎮五級代表參加。論壇現場座無虛席,網絡直播互動頻頻,作為湖州生態文明法治之路的親歷者、見證者、踐行者,在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際,五級人大代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經驗和感悟,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 新增打卡點 網紅店L153落戶兩江新區金山意庫
    兩江新區金山意庫又增加一個網紅打卡點!記者日前獲悉,重慶熱門咖啡店L153於國慶期間正式入駐金山意庫食庫街區。L153開業四年,是大眾點評、小紅書等APP上熱門的打卡點。店裡主營咖啡和甜品、輕食,其中哈利波特黃油啤酒深受網友好評。還有伯爵紅茶千層等甜品,嚴選食材,保證美味。例如伯爵紅茶千層採用純正的伯爵紅茶與優質的動物奶油,融入到輕薄的餅皮中,風味濃鬱但又不會覺得甜膩。
  • 生態文明之光照耀美麗中國——寫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
    2005年8月15日,在這個普通的浙北小山村,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提出重要論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的綠色發展實踐,生動詮釋這一論斷的深刻內涵。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一幅新時代的綠色畫卷正在美麗中國恢弘鋪展!
  • 《我的前半生》導演 這次聚焦「金山銀山」
    上周末,由沈嚴、賁放執導,徐君東、任雁編劇,範明、是安、代樂樂、李洪濤等主演的脫貧攻堅重點劇目《我的金山銀山》登陸東方衛視,每天19:30兩集連播。該劇以改革開放和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工作為主線,講述下派第一書記湯亮(是安飾)與企業家湯小君(代樂樂飾)回到家鄉,與村主任範星火(範明飾)攜手努力,讓家鄉脫貧致富的故事。
  • 《我的前半生》導演 這次聚焦金山銀山
    上周末,由沈嚴、賁放執導,徐君東、任雁編劇,範明、是安、代樂樂、李洪濤等主演的脫貧攻堅重點劇目《我的金山銀山》登陸東方衛視,每天19:30兩集連播。該劇以改革開放和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工作為主線,講述下派第一書記湯亮(是安飾)與企業家湯小君(代樂樂飾)回到家鄉,與村主任範星火(範明飾)攜手努力,讓家鄉脫貧致富的故事。
  • 「美麗晉寧」「包山養菌」:「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二街鎮靠山吃山,大力發展林下產業,在魯黑、肖家營、三家、甸頭4個行政村下轄的9個村小組率先實施「包山拾菌」,承包林地1.8萬畝,共增加集體收入77.72萬元。村民承包山林「養」起了野生菌,待成熟時再去採收,林業資源得到了最好的保護,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 曾經的綠水青山 而今的金山銀山
    近年來,和政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改善生態民生、建設宜居城鄉為目標,實施城鄉聯動戰略,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實現了群眾憂愁變笑容,滿懷信心奔小康的幸福「轉變」。綠水青山留「鄉愁」進入和政縣境內,你會看到,綠色是和政的底色,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千山競綠,萬水皆清……生態環境優良,自然景觀奇特。
  • 【高清組圖】涉縣後池村:新愚公修通山路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高清組圖】涉縣後池村:新愚公修通山路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來源:長城網作者:鄭建衛2020-08-12 17:44:53  長城網訊(記者 鄭建衛)太行山是一座傳奇的山、英雄的山。這裡曾流傳「愚公移山」故事。河北涉縣關防鄉後池村的新愚公們,又演出了一幕通過艱苦奮鬥、主動作為,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新時代壯麗故事。
  • 正是江南好風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15載繪就之...
    新華社杭州8月13日電 題:正是江南好風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15載繪就之江新畫卷   新華社記者何玲玲
  •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題目和答案大全
    青年大學習目前更新到第十季的第七期,這一期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期有2道看視頻答題,還有9道課後習題作業。下面小編分享青年大學習第10季第7期的所有答案。 青年大學習第10季第7期答案:
  • 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餘村樣本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吉亞南 攝轉折發生在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餘村考察,當聽到餘村關停礦山復綠的做法後,立即肯定道:「你們下定決心關掉礦山,是高明之舉,並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兩山」理念的提出,給餘村人吃下了「定心丸」,也為餘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 電視劇《我怕來不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辯證關係和內在規律。「兩山」的重要思想,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觀點,系統剖析了經濟與生態的相互關係。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必須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
  • ...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特輯題目答案截圖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
    A.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B.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C.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D建設生態文明就要限制發答案:D第二題:以下哪些案例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多選)A.甲村花了2年時間對汙染水體進行整治,村民終於有了放心的飲用水源B.乙村憑藉原生態山水和零汙染蔬果,搞起了閒採摘和民宿旅遊,村民收入顯著提高C.丙縣為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對企業高汙染項目視而不見D.丁村生態環境好,被稱為"天然氧吧」,剛剛大學畢業的小李返鄉開辦了"療養公寓」,一床難求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