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行長直播又來了!
9月1日,全球財富管理論壇(GAMF)舉辦高峰對話「危機下的全球經濟金融形勢與金融行業未來發展」。交通銀行行長、高級經濟師劉珺與摩根資產與財富管理公司執行長Mary Erdoes就「經濟恢復、投資展望、財富管理市場的挑戰與機遇」等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交通銀行行長劉珺
圖片來源:直播截圖
本次直播全程採用英文對話,持續一小時,期間乾貨滿滿。這是劉珺近來的第二次直播。8月11日晚,劉珺曾直播分享他對於「當前形勢下的居民資產配置」的思考。
中國經濟恢復存在四大確定性
劉珺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仍是一個未知數。儘管面臨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仍然存在四大確定性,足以支撐經濟進一步恢復。
一是中國可以實現每年新增900萬個就業崗位的目標。中國大力支持小微企業和新興產業發展,著力解決應屆畢業生等群體的就業問題。
二是內需將在今年下半年反彈。目前中國經濟處於恢復過程中,儘管需求側的恢復弱於供給,但上升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中國內需市場很大,一些新型基礎設施領域潛力巨大,數位化、電子商務、行動支付、醫療衛生、生物製藥、物聯網、雲、人工智慧等領域也孕育著巨大需求,消費和投資將在接下來幾個月中逐步改善。
三是中國經濟可能是全球少數幾個今年可以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之一。隨著需求逐漸回升,經濟增長引擎正在重新啟動。
四是改革開放將不斷深化且不可逆轉。當前,中國的內外環境錯綜複雜,必須更加依靠改革。
關於未來幾個月的宏觀政策,劉珺從三方面進行了分析。首先,就政策本身而言,中國不會效仿發達經濟體的做法,如無限制的量化寬鬆、零利率或負利率、超大規模的財政刺激等;其次,政策目標的重點會放在民生和市場主體上;最後,就政策取向而言,政府將更頻繁地實施針對性政策,為實體經濟提供精準而積極的支持。
劉珺表示,在這些確定性抵消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將重回正軌,並以更強勁的勢頭發展下去。
中國市場具有吸引力
談及中國市場的投資價值,Mary Erdoes表示:「中國正引領著全球回歸到正常狀態中。作為一個投資者,不了解中國目前的情形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摩根資產與財富管理公司執行長Mary Erdoes
圖片來源:直播截圖
她強調,中國是全球投資組合中重要的部分,需要對中國保持了解並積極布局中國市場。
關於美國經濟,Mary Erdoes認為,美國政府已為復甦提供了巨大的經濟刺激和財政支持,以確保失業者的生活能夠繼續。這些資金正在支撐美國經濟恢復,雖然目前經濟活動還沒有回到正常水平,但最終會恢復如常。
她提到,美國的股票市場表現出了很強的流動性和良好的公司盈利能力。美國公司尚未開始進行裁員或者類似的成本削減工作,也尚未開始降低在房地產方面的成本(沒有大幅減少辦公室租賃),但今年年底可能會開始裁員,以及壓縮房地產方面的成本。因此,美國的大型公司仍有空間繼續增加收益,但對普通民眾來說可能情況並不如股市的表現那樣樂觀。
劉珺認為,全球低利率環境下,中國的利率環境比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要積極很多,意味著中國在吸引外資方面仍有優勢。
財富管理是銀行業新的戰略支柱
劉珺表示,過去幾十年中國的銀行業一直在進步,特別是在零售銀行領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然而,去中介化和技術中斷給幾乎所有金融機構都帶來了巨大挑戰,疊加當前的低利率發展趨勢,銀行利潤和競爭力受到衝擊。對此,商業銀行需努力應對,包括發展真正的收費業務、充分利用多重牌照來實現銀行的全能化、將財富管理作為新的戰略支柱等。
劉珺還提到,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投資者需要承擔投資風險,而設計和運營投資組合應該交由金融專業人士,尤其是涉及到複雜的產品類別時。目前,無論是從投資者教育角度,還是從市場發展角度看,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正變得越來越好。
Mary Erdoes表示,大型銀行仍然在多方面具有綜合性優勢,比如在財富管理領域利用數位化手段為客戶提供滿足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金融服務。她同時強調,對收益率的過度追求,可能導致投資誤入歧途,要重視流動性風險。
談及資產管理,Mary Erdoes稱,與大型銀行的其他部門不同,資產管理永遠不應改變其長期戰略目標,即投資業績和客戶淨費用。當前,技術對資產管理機構非常重要,因此資產管理機構應繼續在技術和人才方面進行投資。
編輯: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