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古以來,沒有南京主城管束的「野孩子」—江寧一直是個神奇的地方。
在老江寧人心中,「南京就是南京,江寧就是江寧」。N年前,如果風塵僕僕趕去新街口購物,他們會脫口而出:「走,去南京!」
有意思的是,從本世紀初到2016年之前,曾經被人調侃的「兩江」板塊,原本窮酸的江北如一顆明珠冉冉升起。反觀GDP尖子生的江寧呢,則走向嚴重的市場兩極分化。「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這,真的不能怪江寧。要知道,當年在加強版南部新城的超級版圖中,可是把江寧區硬生生划進去的。為了南京「向南看」,江寧也使出吃奶的力氣,在短短2-3年內「連滾帶爬」地全面鋪開。
一時間,各種高大上的副城、開發區、XX新城、XX新市鎮(含PPP項目)全部大幹快上。亂花漸欲迷人眼,皆以城市化擴張的名義。
「滿城都是新市鎮,遍地都是CBD。眼睛一閉,一擁而上的結果,真的好麼?」
或者說,當我們把東山老城、百家湖-九龍湖、上秦淮(未來科技城)以及那個扶不起的青龍山撇在一邊,專門細數一下江寧其他相對更邊緣的小板塊。你會驚訝地發現,竟然足足有7、8個之多。
比如:江寧濱江、祿口、正方、湯山、淳化、谷裡、湖熟、橫溪......如果把那個隸屬大紫東地區的湯山新城(江蘇園博園主場)再去掉,就可以湊個「七小龍」了。
有道是,集齊七顆龍珠,真的就能召喚神龍?
2
江寧七小龍,有人最近挺歡喜。
沒錯,就是那個正在躊躇滿志,隨時準備「華麗歸來」的江寧濱江。「三年不開倉,開倉吃三年」。
作為江寧區「發育」較早的遠郊剛需板塊,江寧濱江從2017年弘陽禹洲時光印象收官後,突然就沒了聲音,新房斷供長達近3年時間。
這三年時間,江寧濱江都在幹什麼?有人說,在苦修內功,深化控制性詳細規劃。也有人說,在推進江寧街道新市鎮PPP,引入中鐵建34億躬身入局。更多人看到的是,那個麵粉11077元/㎡的魯能矽谷地王,默默站崗多年,始終不拋棄不放棄,終於放風「最快7月首開」。
值得注意的是,濱江第一地王魯能喊出的價格,最高達到2.2萬/㎡。一石激起千層浪,引得隔壁競品(龍湖水晶、汝悅銘著)爭相放風,紛紛誓言要破2萬+。
其中,「捂著嘴笑得最開心的」,恐怕又是龍湖。去年8月,憑藉商辦綜合專業戶身份背書,龍湖以底價20.6億元成功勾地,成交樓板價僅6000多一平。不過,「交換」的條件是要為江寧濱江貢獻4棟酒店式公寓,以及部分集中商業。46萬方的盤子,在濱江算是大盤了。
「有意思的是,在蓄客一段時間後,可能是怕喊價太高嚇跑一部分剛需。龍湖又很快轉變方向,喊出最低總價150萬起步的口號。」
至於同期拿地的中北G54宅地,引入三盛操盤後,案名定為汝悅銘著(感覺拗口的一筆?)。其實,也是一塊麵粉破萬的高價地。但,沒辦法,後面排隊等著上市的還有更貴的藍光,麵粉11351元/㎡(+自持租賃面積1200平米),一夜間讓魯能地王解了套。
1萬+,這,就是江寧濱江如今的起步門檻麵粉價。誰又能深情回憶起,2017年底,它的一手新房收官價也就1.2-1.3萬/㎡?
更何況,在一二手房迄今無明顯倒掛的局面下,精裝新盤們今年全線喊價賣1.9-2萬+,足見江寧濱江的底氣非同一般。若問背後自信來源何處?有人說,麵粉漲了,麵包肯定要漲。加上三年「房荒」,地緣剛需早已饑渴難耐。也有人說,今年3月底寧蕪鐵路擴能改造框架協議籤署,意味著貫穿濱江的8號線距離「復活」又近一步。
不管怎樣,江寧濱江作為七小龍中起步最早的剛需板塊,起到馬鞍山進入南京主城的關鍵「跳板」作用。即便配套利好還沒完全兌現,即便牧龍湖(石刻湖)的傳說似乎漸漸被人遺忘,但,在很多「藍領」看來,當務之急是「先上車再說」。
畢竟,人家號稱是千億級製造業的龍頭扛把子。摸準客群、市場和ZF心理是第一要素。闊別三年後,不站穩2萬+,怎麼對得起大江寧那麼多年的栽培?
3
江寧七小龍,有人表示也發愁。
總結起來,就是谷裡,正方,淳化,湖熟,橫溪五個難兄難弟,其實都挺愁的。
先看谷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牛首山板塊。今年的新房市場出現兩張新面孔:中建、德信。都是近兩年內麵粉破萬的高價地。且具備「低密度、大戶型、純新盤」三要素,最初放風價高達2.4-2.5萬一平。
但很快,「脈承河西境」的口號也抵不過現實的殘酷。隨著一系列短板問題暴露:比如成品房接近毛坯標準、與墓地、保障房為伍,遠郊盤缺乏支撐等因素,直接導致谷裡板塊開局不利。最突出的例子,即使放低身段到2.29萬,那個中建煙嵐府還是直接「撲街」了(截至目前,只賣了20多套)。
眼瞅大哥中建折戟牛首山,讓隔壁定位更「高端」的、一套500萬起步的德信煙嵐雲莊如坐針氈,據說「暫時不敢開盤了」。再看周邊一圈老盤(碧桂園、瑞安等),基本全是拖拖拉拉賣了幾年還沒清盤。「整個板塊陷入膠著泥潭,新老盤扎堆求生。」
如果說,谷裡作為「別墅絞肉機」有點曲高和寡,那麼隔壁的「小弟」正方新城,地位也是尷尬得不行。自2014年銀城藍溪郡率先拓荒後,正方新城的土地出讓就一直斷斷續續,「青黃不接」已成主旋律。導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有綠地理想城和遠洋山水苦苦支撐著整個板塊局面(後面還有幾十幅土儲沒動)。
值得注意的是,綠地毛坯賣2.3萬,遠洋毛坯均價1.9萬不到。在同一個板塊,甩開4K一平的價差,也是極為罕見。要怪,就怪正方新城「眼大喉嚨小」,說白了就是個強行拼湊起來的板塊(東善橋+吉山基地+軟體園紫金片區),14.21平方公裡的版圖讓人嘆為觀止。
說到底,正方新城從前幾年概念提出的熱炒,到近年聲勢漸微,甚至被人調侃「按下暫停鍵」。與板塊操盤水準有緊密關係。一方面,它有點生不逢時(為填補江寧南部-祿口之間的空白,強行上馬)。另一方面,它可能自己都沒想好,該怎麼定位(產業同質化,新盤零散化)。
這也就很好解釋了:遠洋山水為何賣了3年還未清盤,榮盛雋峰為何苦苦掙扎,聯發G46為何按兵不動?希望拖了5年的拉小分校投產後,能帶來一絲起色。關鍵是,三江不搬過來,城市活力也不足啊。
後勁明顯不足的還有淳化,又稱梅龍湖板塊。迄今入駐了萬科、和昌、弘陽、禹洲、保利、金地幾家開發商。經歷了2016年-2017年的土拍狂熱後,便「按下暫停鍵」,開啟漫長的沉默期。
期間,雖有精裝均價2.3-2.5萬/㎡的金域東方、時光春曉剛需盤殺出血路,突圍收官。但主攻改善類的湖光晨樾低密毛坯產品跑得明顯慢了點,平推之後萬籟俱寂,距離清盤尚需時日。至於麵粉價趕上麵包的保利淳化G05地王,「早已開啟隱身模式」。不知站崗到何年。
對了,中交聯合體總投資88億拿下的淳化新市鎮PPP項目,最新進展到底怎麼樣了?怎麼老感覺,一沒聲音,二沒圖像。作風低調、神秘到了極致。
曾幾何時,江寧高調宣布:300億PPP項目啟動(涵蓋濱江、湖熟、淳化、橫溪4個新市鎮)。可如今再看,似乎紛紛進入沉默期。當然,淳化真的不差一個養老版烏鎮。濱江也不差一個CBD。湖熟也不差一個孔雀城(南京有8個呢)。橫溪不差的是什麼?西瓜?
尤其是跳漲5000一平的湖熟,強行拉動剛需地板價抬升的後果,是那個孔雀城XX瀾庭「沒法繼續開屏了」。不信?看看網房數據吧,三次推盤共360套房子,迄今才去化幾套?
還是應了那句老話:「步子大了,真能扯到蛋。」不妨想想,連「毛都沒有」的湖熟都賣1.85萬/㎡了。橫溪還有什麼理由,不敢衝1.5萬?
事實上,橫溪想賣1萬5,但心有餘力不足。君不見,那個美的空調盤(雍翠園)賣了一年多,去化剛剛勉強過半。「項目每棟樓都有房子沒賣完,多則幾十套,少則幾套。」
莫問,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只怪江寧恨不得全盤城市化的迂腐套路。「縱觀七小龍陣營中,不少遠郊板塊原本的實際均價預期,大多在1萬左右(結合當地剛需承受力,安置房分流等情況)。但,部分項目拿地麵粉預期過高,過分追求溢價、破限的結果,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可以預見的是,在2020年,上述幾個「犯愁」的板塊,不出意外,還會繼續「愁眉苦臉」熬下去。沒辦法,一時衝動的最好懲罰,就是用歲月撫平傷痛。
4
當然,江寧七小龍之中,也有一半歡喜,一半愁的,比如祿口。
作為「七小龍」中知名度最高,也是存量房最多的剛需頭號重鎮,祿口不甘心變成「牛夫人」。但苦於如意湖中心區遲遲不發力,各家競品嚴重同質化等因素。祿口唯一能做的,只能用時間換空間,在慢慢消化中尋找機會。
板塊有剛性需求,但產品重疊,存量太大。這也就導致了,「冷熱不均」現象將在祿口長期存在:有的項目,比如中駿柏景灣,被大批客戶排隊搶房。有的項目,比如紅豆系列,被曝出開盤半年僅賣1成多,降價千元/平也沒人理睬。
整體來看,像柏景灣這樣的「出圈幸運兒」畢竟是極少數,可以躲在被子裡偷著樂。祿口大部分的項目只能勉強賣到2成、3成、4成......最慘的是和昌綠地新悅灣,開盤半個多月,只認購了4套(下圖)。
要知道,這可是所見即所得的現房新盤啊!不小心創下南京「最慘現房滯銷紀錄」有木有?
接下來,全祿口的看點會聚焦在哪裡?是總價放風低於190萬的中海雲麓?還是如意郡、藍天慧融?還有,去年5幅底價成交的地塊(G96、G97、G98、G104、G105),今年還能如期上市嗎?還敢上市嗎?
答案或許是:它們短期內也許不會再一股腦地扎堆入市。但會選擇更聰明、靈活的應對策略。如果祿口熬到時來運轉,肩負起越來越多的承接江寧主城剛需外溢重任。那麼,「船到橋頭自然直」,該怎麼賣還是怎麼賣。
畢竟,我們得時刻記住:今天這16盤混戰的局面,也許只是祿口真正爆發前的「開胃菜」。後面,如意湖周邊還有100多幅宅地「大艦隊」正在排隊等著出讓。
它們如今確實是在沉睡。但待到集體甦醒之時,或將是江寧新增產業人口導入完成後,更多「新江寧人」一路南下、買房落戶的「諾曼第登陸之日」。
江寧七小龍,最終承載的,還是一批又一批剛需無處安放的希望,和夢想。
本刊往期文章回顧:
湖南路,揭開紗布了
雲棲沒有玫瑰
城市星光閃耀時:當仁恆也開始做連廊
在搶房這件事上,南京輸給杭州了
G03地王瘋搶,江北萬人核戰一觸即發?
祿口沒有星八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