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16:47:26 來源:重慶榮昌客戶端
黃坤建為病人檢查身體
重慶榮昌客戶端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侯星宇)「有人稱我們為英雄,我想說,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我們只不過是換了工作地點。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依然義無反顧。」昨日,區中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黃坤建表示,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參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是他一生的榮耀。
毫不遲疑 奔赴抗疫第一線
1月29日,區中醫院緊急組織醫務人員與我區其他醫院的醫務人員一起,支援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
「作為醫務人員,我們必須衝在面前。」出於職業敏感,黃坤建感到這次疫情來勢洶洶。沒有遲疑,沒有猶豫,黃坤建決定加入志願醫療服務隊。
出徵,分秒必爭。
「不敢和家人說,怕他們擔心。」臨危受命的黃坤建還沒來得及收拾行李,就立即參加了醫院組織的救援培訓。
沒有豪言壯語,行動就是錚錚誓言。1月30日早上,黃坤建與隊友們立下錚錚誓言,隨即啟程奔赴永川。
到達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後,黃坤建負責該院感染科危重病人的搶救、治療。這些病人病情嚴重,治療難度大,救治時間緊、任務重。
「在生死攸關時刻,任何困難都不算事兒。」面對巨大的困難和壓力,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黃坤建沒有退縮,在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黃坤建(左)與戰友合影
負重前行 爭分奪秒與「病魔」殊鬥
進入病房的那一刻,道道難關擺在黃坤建的面前。
「這些在平時最簡單容易做的事,在厚厚的防護服、起霧模糊的護目鏡下,都會顯得笨拙。」黃坤建說,為了保證在工作時間段不上廁所,他在工作前3個小時儘量不吃食物,並用上尿不溼。
有時累了,黃坤建只能穿著防護服,坐在小凳上休息一會,即使連呼吸這種最簡單的動作,也是困難無比。戴上口罩、穿上防護服後,黃坤建已經處於缺氧狀態,穿一會兒就會汗流浹背,沒過多久身上的衣服就會溼透,幾個小時下來,衣服溼了幹,幹了再溼。由於護目鏡起霧,視力範圍受限,黃坤建和戰友們只能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大大寫上自己的名字,以便分辨對方。
在重重的困難面前,只有反覆地練習,才能克服困難。摘面罩、摘防護眼罩、摘外層口罩……原本簡單的脫衣過程,黃坤建卻需要經歷10餘個流程,每一個流程後都需要淨手、閉眼。雖然過程繁雜、枯燥,但黃坤建與隊友們反覆練習,只為了保護自己和隊友的安全,才能圓滿完成醫療救援任務。
分秒必爭,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黃坤建時時刻刻在「戰場」上進行生死搏鬥。
錚錚硬漢 也有柔情一面
「作為重症醫學科醫生,當看到患者生命相託時,我們只有一個信念:全力救治,不負生命相託!」黃坤建說。
一位80餘歲的患者讓黃坤建印象深刻。這位患者由於身患多種疾病,不能行走,每次檢查時,黃坤建不顧自己的安危,主動將老人從床上抱到輪椅上,還不時鼓勵老人。看到老人的病情有所好轉,黃坤建心裡滿是欣慰。
黃坤建說,患者的信任和配合,讓他深切地感受到,這場戰鬥不光是醫務人員在衝鋒陷陣,每一個患者都在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
同舟共濟的日子,生死之交的情誼。
對於黃坤建來說,行走在生死一線如同在寒冷的嚴冬一般,而戰友之間的支持就是嚴冬中的暖陽。
「我體格大,加上防護工具繁多,因此穿防護服對於我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兒。」黃坤建笑著說,一個半月來,是戰友們幫助「笨拙」的自己穿防護服,並且相互加油打氣,才支撐住這強大的壓力。
「另一件幸福的事,就是和家人視頻聊天。」黃坤建說。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我最初瞞著家人。」黃坤建的家人遠在廣州,他有兩個孩子,最小的孩子僅有兩歲。
「爸爸,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安全回家。」聽著電話那頭孩子稚嫩的聲音,一直堅強無比的「錚錚鐵漢」頓時哭了出來。
整整45天,黃坤建堅守在病房,這裡就是他的「戰場」。經過黃坤建與戰友們的努力,病房裡所有新冠肺炎患者全部康復出院。
黃坤建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不僅有眼淚和重重困難,更有並肩作戰的情誼、患者出院的喜悅。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