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邊界挽救生命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彰顯醫者仁心

2020-11-18 中國江西網

  大江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重症醫學科這個略顯神秘的科室,逐漸進入大家的視線,他們是活躍在戰「疫」一線的戰士,是於生死邊界挽救生命的天使。

  危急時刻挽救患者生命

  近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重症醫學科收治了一位情況危急的患者,患者曾某,10月10開始咳嗽,13號出現發燒,還一度燒到了39度,起初曾某以為只是小問題,只當普通感冒處理,直到10月25日,曾某感到呼吸困難,26日下午曾某到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急診科就診,因為曾某呼吸困難,急診科就先對曾某進行了氣管插管,戴呼吸機治療,可是即使戴上了呼吸機,曾某還是出現了嚴重的呼吸衰竭,經醫院會診後,曾某已達到了使用ECOM(體外膜肺氧合)的標準,象湖院區重症醫學科主任曾振國便帶著助手立即給曾某上了ECOM,戴上了ECOM後,曾某的血氧明顯改善。

  曾振國告訴記者,患者曾某因為眼睛患有葡萄膜炎,長期服用激素治療,已經有7年的服藥歷史了,所以免疫力非常差,許多對平常人沒有任何的影響的真菌或細菌,都可能對曾某造成嚴重的影響,入院時曾某的雙肺已經嚴重感染了,情況危急。

  曾振國說,看到曾某進入了平穩狀態後,他鬆了一口氣,曾某今年才35歲,上有老下有小,身上的擔子非常重,要是曾某出現什麼意外,他的家庭該承受怎樣的打擊,他不敢想像,只能盡全力去救治曾某。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他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責任,現在用上ECOM的曾某是進入了平穩的狀態,但是之後曾某的肺部感染的控制、肺功能恢復正常仍然任重道遠,曾某最後能夠康復出院才是真正的成功。

  而這種危急情況僅僅是重症醫學科日常經歷中的一個縮影,重症醫學科病房內的病人,幾乎都是從各個科室還有各地方醫院來的危重症患者,而重症醫學科的醫生和護士要做的,就是將這些患者一次次地從生死邊界上拉回來。

  大難面前彰顯醫者仁心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重症醫學科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重症醫學科臨危受命,組建定點醫院隔離病房ICU。科室參與完成江西省首例危重型患者、首例ECMO、年齡最大88歲患者等救治工作;完成無創呼吸機+高流量溼化氧療、有創機械通氣、氣管插管、氣管切開、ECMO、PICC穿刺、血液濾過、血漿置換、床旁重症超聲等共計兩百餘人次。

  馳援武漢,重症醫學科戰士們首批進駐武漢協和腫瘤中心Z14重症病區。參與完成首例重型患者CRRT治療、首例單獨實現ECMO救治、首例氣管插管、首例重症患者治癒出院等救治工作,重症醫學科青年們用大愛護佑人民健康與安危。

  2月12日晚,南昌大學一附院接到緊急通知,臨時組建一支醫療隊前往武漢支援,整建制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重症病區,重症醫學科青年第一時間主動申請援助武漢。

  30個日夜的浴血奮戰,720小時的共克時艱,3月14日,整建制接管的武漢協和腫瘤中心患者清零,Z14重症病區正式關閉休艙,醫療隊也將進入原地休整狀態。在Z14重症病區,科室成員曾振國、丁成志、楊洋等人隨南昌大學一附院援助武漢國家醫療隊其他醫護同事累計收治87位新冠肺炎患者。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及「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重症醫學科先後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江西高校科技獎,獲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江西省領先建設學科」、「全國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培訓基地」、「中華醫學會腸內營養置管培訓基地」、「江西省優秀專科分會」、「江西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江西省抗疫先進青年集體」等榮譽,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項、省廳級課題項目36項,在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百餘篇。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收到患者家屬贈送牌匾、錦旗二百餘面……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不僅在一次次的公共突發事件的緊急救援中出色完成救治任務,受到了國家、省衛健委及當地支援醫院的高度評價。同時,科室每年舉辦國家級及省級的醫療、護理繼續教育學習班,為江西省全省人民健康生命培養輸送大批重症醫學人才。

相關焦點

  • 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為生命的美好奮鬥,守得花開月圓
    回首走過的2020年,臨沂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務工作者,面對疫情,識大體,顧大局,守臨沂,戰湖北,用勇敢和大愛撐起一片天;回首走過的2020年,臨沂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用精湛的技術,救死扶傷,ECMO技術從死亡線上挽救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用擔當和責任,守護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換來如期而至的佳節美好。
  • 以慈悲心譜濟世芳華 騰訊大渝網第八屆醫者仁心頒獎義診盛典
    ;司良毅: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捷爾醫院)心血管疾病中心主任;尹昌林: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頒獎嘉賓:李順平書記,李健吉副政委,張採兵總編輯重症醫學科主任;呂鋼:重慶市中醫院乳腺甲狀腺科主任;於學軍:重慶康心醫院大內科主任;李燦: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頒獎嘉賓:軒若亮副院長、宋維威部長、王一副總院長。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轉運患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供圖(抗擊新冠肺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中新網成都3月4日電 (王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崛起於汶川地震,當時這裡集中收治的危重傷員治癒率達到93%,打破了國際重症死亡率10%至15%的紀錄;汶川地震後,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又經歷了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的考驗
  • ...年「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丁仁彧
    他就是中國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副主任丁仁彧,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以實際行動扛起了白衣戰士的責任擔當,以醫者仁心守護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盡己所能把重症病人搶救回來,是我們重症醫學科醫生必備的品質和追求的目標。」丁仁彧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 日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女性診療科 婦產科教授明樂重夫子宮脫垂名醫
    (以子宮內膜症 不孕症為主)、婦科手術、骨盆底再建外科 資質 日本婦產科學專業醫、日本生殖醫學會專業醫、日本婦產科內視鏡學會技術認定醫、日本內視鏡外科學會技術認定醫、日本女性醫學學會認定女性健康管理專業醫等 簡歷
  • 張瑞成:醫者仁心 書寫大愛
    作為一名醫生,他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盡心盡力地為患者服務,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作為一個學科帶頭人,他注重培養青年骨幹,在醫學科技創新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國內心臟外科領域卓有成就;作為一個主任,他帶領他的團隊一次次與死神較量,與時間賽跑,給無數個家庭帶來了幸福和快樂。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援鄂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報告會
    3月27日下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通過線上直播形式舉行援鄂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報告會。該院中層幹部、全體黨員共700餘人參加會議。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閉思成對安全歸來的隊員和目前仍堅守在援鄂一線的隊員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三位醫生獲2020「榮耀醫者」榮譽稱號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劉雙、急診科主任秦宇紅、感染疾病科主治醫師王旭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獲得了「榮耀醫者」的光榮稱號。2020榮耀醫者·專科精英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劉雙劉雙-右二專科精英2015年初,劉雙從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辦理了退休手續,「年齡可以退休而執業可以繼續」,抱著發揮餘熱奉獻醫學的熱情,她來到了北京大學國際醫院。
  • 市一醫直擊重症醫學科:與死神賽跑 讓生命重啟
    走進這扇門,醫者有多拼命,展現得淋漓盡致。 「神器」當關,百病莫開 在ICU裡,生死尤為具象。心率、呼吸、心電圖、血氧飽和度……每一組數據裡都隱藏著生與死。而那些插在病人身上長長短短的管線,也像是一條條生命連接線,連著一臺臺先進設備,連著生的希望。
  • 紀錄片《逆行者—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戰疫紀實》第二集《醫者仁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集 醫者仁心這是賈凌幾乎每天都要面對的生死時刻。幸運的是,這次插管賈凌僅僅用了30秒鐘就成功了。成功後,患者牢牢抓住賈凌的手不放。正是這一抓,讓賈凌體會到病人對醫生的最大信賴。就在賈凌沒日沒夜地在重症病區搶救患者的同時,也是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來自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胡星星正在八個樓層裡不停地跑上跑下。
  • 開封市中心醫院每周一星:段寶民——以仁心詮釋忠誠擔當的醫者
    一、心有大愛,胸懷蒼生,用奉獻彰顯醫者本色「心中常念患者苦,耳裡如聞呼救聲」。急診科工作具有急、重、繁、亂、雜等特點,很多人不願意從事這項工作,但是段寶民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二十餘年。作為急診科主任的他,每天24小時都繃緊神經,睡覺都把手機放在枕頭邊上, 只要患者有需要,他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病人面前,用精湛的醫術與死神爭奪生命。2009年,禽流感肆虐,市傳染病院一位重症患者需要中心醫院急診科派人協助開展氣管插管。他第一時間挺身而出,主動報名出診。
  • 醫者仁心 仗劍出川
    作為四川省第一個支援武漢前線的醫務人員,喬甫參與組建並培訓雷神山醫院的感控團隊,同時修訂了雷神山醫院感控手冊,對新開的病區進行感控指導;醫用氣體工程師張宏偉指導協助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開展中心供氧的改造工作,使整個東院病區供氧不足的問題得到基本解決……  在武漢的日子裡,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體驗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雖然壓力重重,但他們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醫者的初心和使命
  • 南寧九醫院:重症醫學科獲「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近期,南寧市總工會印發《南寧市總工會關於命名2019年度「工人先鋒號」「工人先鋒崗」的通報》(南工發〔2020〕15號)文件,南寧市第九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集體被命名為2019年度南寧「工人先鋒號」。這是該院重症醫學科集體獲得2020年南寧市「最美巾幗奮鬥者」集體稱號後的又一殊榮。
  • 上海醫學院校迎來「鐵桿」新生 跟著抗疫英雄步入醫學殿堂
    瑞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瞿洪平(中)講述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新冠重症病區救治患者的日日夜夜。 (交大醫學院供圖)「疫情非但沒有使我遠離醫學,反而更堅定了我走學醫這條路。」一名武漢學子如是說。抗疫英雄走進「開學第一課」昨天,一整天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開學典禮,儼然「大型追星現場」,所追的並非「流量明星」,而是一群「醫學院裡的真英雄」。抗疫英雄走進「開學第一課」,從「臺上」走入「心底」!跟隨英雄腳步,邁入醫學殿堂,這是上海交大醫學院今年特別的開學設計。
  • 遂平仁安醫院重症醫學科成立五周年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孫夢瑤)金秋十月,偉大的祖國迎來七十一歲華誕,仁安醫院重症醫學科也迎來了五歲生日
  • 醫者仁心,在戰「疫」一線熠熠閃光-光明日報-光明網
    他們奮不顧身、無所畏懼,有些人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在面對重大傳染病威脅、抗擊重大自然災害時,「廣大醫務人員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捨己救人,贏得了全社會高度讚譽」。光明智庫約請醫學專家,結合戰「疫」實踐為您探尋「醫者仁心」背後的基因密碼,為破解公共衛生危機、守衛人民健康凝聚力量。
  • 林天來:每天都要面對生死的「特種兵」醫生
    醫者仁心。生活中,每個人、每個家庭都離不開醫生。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時期,他們負重前行、馳援抗疫前線,成為最美逆行者。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傳遞著正能量。他們的美德,都值得弘揚。他們就是——泉州好醫生!
  • 「武漢加油」十論之七:醫者仁心與仁者醫心
    73歲的李蘭娟院士繼1月18日與鍾南山院士一同調研會商武漢疫情防控工作後,2月1日率領樹蘭(杭州)醫院緊急醫療隊再戰武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女醫生張旃寫下現代版「與夫書」——「本來處處都是戰場」,90後女護士單霞為避免交叉感染、節約穿脫防護衣帽的時間,毅然把及腰長發剃成光頭。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系列:造就傑出醫學校友排名——南昌大學位列...
    而其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也都成長為教授、博導,成為各大醫院的骨幹,杏林精神得以延續。而隨著一輩又一輩後世學生奔赴祖國大江南北,醫者理念和風範也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茁壯生長。若說這五校是中國現代醫學教育的人才體系的奠基人,也不為過。
  •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團隊上演「生死營救」
    10月14日,在和同事們成功搶救一名心臟驟停的患者後,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理部護士程旭感慨道。 當天上午11點11分,程旭接到醫院門診2樓消化內科服務臺的電話,一名40歲女患者呂某在就診過程中突發意識喪失、呼吸心跳驟停,情況十分危急。於是,程旭所在急診科搶救團隊迅速趕往診室,第一時間對呂某進行心肺復甦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