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成:醫者仁心 書寫大愛

2020-12-18 河南經濟報

作為一名醫生,他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盡心盡力地為患者服務,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作為一個學科帶頭人,他注重培養青年骨幹,在醫學科技創新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國內心臟外科領域卓有成就;作為一個主任,他帶領他的團隊一次次與死神較量,與時間賽跑,給無數個家庭帶來了幸福和快樂。他就是河南省胸科醫院心血管外科一病區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張瑞成教授。

尊重生命踐行高尚醫德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做100%的努力。」張瑞成這樣說。工作中,張瑞成一直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視患者如親人,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屬的提問,盡力解除他們的痛苦和顧慮。

2019年的一天,張瑞成主任連續接診了4例急診患者,四名危重症患者都患有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很容易引起夾層破裂大出血、心包填塞、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急性腎衰等,隨時有生命危險。在主任張瑞成的帶領下大家及時為患者實施了急診手術。

心血管手術比較複雜。當天張瑞成組織了3個協作組,4臺手術緊張有序進行,醫生們經過了16個小時的奮戰,直到次日早上5點才完成所有的手術。當四個患者全部脫離危險後,醫生們如釋重負。由於連續作戰,又困又累,有的大夫直接躺在地上睡著了。

這是張瑞成科室工作的縮影。張瑞成說,醫院每年都要收治五六百例這樣的急危重症患者,平均下來一天就有一到兩臺大手術,所以連夜奮戰手術臺的情況,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已是家常便飯。急重症患者的手術往往都是突發狀況,作為醫生,隨時都要做好「連軸轉」參戰急診大手術的準備。

三十多年來,張瑞成始終以一顆特有的同情心善待每一位患者,無論貧富、城鄉都一視同仁,有時她還給一些非常貧困的患者捐錢捐物。他深知心血管患者復發率、致殘率和致死率非常高,搶救必須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為了便於跟蹤隨訪,患者出院時他都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告知患者。結果,他的電話成了科裡最忙的熱線。張瑞成說:「患者的需要就是命令!」只要接到患者諮詢電話,無論白天黑夜,他都耐心解答;患者來醫院不方便,他就電話隨訪。無論春夏秋冬,酷暑嚴寒,他都把每個患者的安慰掛在心上。多年來,只要有急診電話,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每天早上,他六點多就趕到醫院,第一時間到重症監護室查看病人。他天天堅持在臨床一線,對急危重患者更是一天親臨病床幾次,經常下班回家吃過晚飯後還要回到病房看看病人,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醫術乃醫者之本,醫德乃大醫之魂;醫為仁人之術,必其仁人之心,這是醫生須畢生銘記的信條。今年56歲的張瑞成一直在一線從事心血管臨床工作,工作中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鑽研業務,並以高尚的職業道德、精湛的醫術盡心盡力地為患者服務,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鍥而不捨地書寫了他白衣天使的傳奇人生。

刻苦鑽研成就精湛醫術

張瑞成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一個農村家庭,他家境貧寒,作為家中的長子,他把家境貧困當成自己學習的動力,抱著救助貧困患者的初衷,1983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南醫學院(現鄭州大學醫學院)。這為他將來在醫學領域施展才華開啟了一扇大門。

大學期間,張瑞成每天晚自習結束後,在路燈下旁若無人地邊看書邊思考,周末和假期張瑞成又成了學校食堂打雜或者建築工地的臨時工。勤奮刻苦、謙虛好學、品學兼優的張瑞成人窮志不窮,他的辛勤付出得到大家的尊敬和支持。

機遇永遠眷顧勤勞的人。大學畢業那年,張瑞成由於品學兼優,他成為那一屆校方優中選優的14個留校生中的一名,他被分配到河南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工作。他後腳剛走出大學校門,前腳就踏上了工作崗位。踏入工作崗位後,他像以前那樣把書本當成精神食糧,他的大部分工作之餘時間都投入到醫學領域的學習和研究。兩年後,他順利考上母校心血管外科的碩士研究生,師從我省心臟外科一流的專家莊世才教授。

研究生畢業後,他仍然沒有停止學習研究的腳步。2004年,順利考上華中科技大學心血管外科專業博士,擴大了學習研究的領域。博士學習3年間,他潛心於骨髓幹細胞方面的研究。之前,他還先後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北京西京心血管醫院、上海長海醫院進修學習。博士畢業後,又先後到美國、義大利、德國等國際一流心臟中心學習深造。

辛勤的汗水為張瑞成換來了精湛的醫術,以及一項項科技成果和各種榮譽獎項。現在他是學科帶頭人、河南省衛生科技創新人才、河南省卒中學會結構性心臟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心臟大血管學術委員會常委委員、河南省醫藥信息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小兒先心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鄭州市心胸血管外科常務委員。他擅長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及小切口開胸治療、主動脈夾層介入及開胸手術、心臟瓣膜成形及置換術、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術、心房顫動射頻消融治療等,有7000多例心血管手術臨床經驗,微創傷小切口手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臨床應用1000多例,該技術具有切口小、創傷輕、出血少、避免術後雞胸、美觀、恢復快等優點,手術成功率99.9%。在重症心臟瓣膜病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編寫專著2部,主持部、省、廳級科研項目8項,獲省、廳級科技成果獎8次。

醫者仁心情暖四方患者

在河南省胸科醫院心血管外科一病區,許多患者來自農村家庭,經濟上比較貧困,張瑞成深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在農村較為普遍。因此,如何既能治好他們的病,又能最大限度地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選擇一個經濟合理的治療方案一直是他關注的問題。

張瑞成注重科室業務的發展,他帶頭並要求醫生都要深入臨床,隨時掌握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採用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爭取讓患者得到最佳治療效果。他深知心血管病患者不及時恰當治療的後果,一個人倒下了,一個家庭可能就沒了支撐。患者和家屬對醫院充滿了希望,同時心情又非常急躁。他要求科室醫生和急危重症患者家屬深入溝通,詳細講解病情,認真耐心解答疑問,並將診斷、治病方案,特別是預後等及時告知家屬。這樣使患者及家屬信任醫院,積極配合治療,對治療結果有心理準備。

有一次,65歲的患者王某輾轉縣級醫院、市級醫院及某省級醫院後,晚上10點被送到河南省胸科醫院張瑞成負責的病區,診斷為「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心臟壓塞,心源性休克,酸中毒」,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性,情況十分危急,家屬也非常著急。張瑞成當機立斷,快速簡單術前準備的同時,送入手術室,立即進行搶救性手術。經過六個多小時的緊張手術後,患者脫離了危險,患者家屬萬分激動。為感謝張瑞成把自己的親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便悄悄塞給他1000元紅包。張瑞成發現後表示拒絕,可家屬說什麼也不同意接受退還的紅包。無奈之下,張瑞成把1000元交到了住院收費處,作為患者的住院押金。他告訴患者家屬,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隨後還耐心詳細地告知患者家屬患者的病情以及預後,並給予家屬預防高血壓及主動脈夾層的合理建議。

「張瑞成對待每一位患者都像親人一樣,認真為他們看病,盡心盡力關心照顧他們。」河南省胸科醫院心血管外科一病區的護士長這樣說。張瑞成每次到病房查房,除了叮囑每位患者在治療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之外,都會再了解一下患者的家庭情況,問問他們有沒有困難,讓患者及其家屬倍感溫暖,非常感動。 有的兒童患者前來就醫,病癒出院後家中已是債臺高築,張瑞成了解到患者的困難後,就主動與他們聯繫,每年他都會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給那些特困的家庭匯過去,盡力幫助他們確保孩子能上學。據了解,張瑞成目前還在資助一名他醫治過的患者上學。

「作為醫生,就要用高尚醫德去愛人,用高超醫術去救人,方能無愧於病人的生命相託,無愧於醫生的神聖天職。」張瑞成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他始終堅持「一次診治,終生服務」的理念。春去秋來30餘載,張瑞成把寶貴的青春和真誠的愛無私地獻給了患者,獻給了她所熱愛的醫療事業,在普通的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業績,充分展現出人民醫務工作者的美好形象。2019年張瑞成被評為河南省首屆醫德醫風標兵,真是名至實歸,當之無愧。(閆洧濤)

相關焦點

  •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 2020-08-19 0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生命書寫醫者仁心
    原標題:用生命書寫醫者仁心 2020年5月15日,武清區徐官屯衛生院檢驗科醫生黃金華在疫情防控夜間值守時突發心臟病不幸去世,年僅43歲。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他曾連續100多天奮戰在抗疫一線。日前,中共天津市委追授黃金華同志「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 利津縣舉辦「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主題文藝晚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許洪勝 東營報導10月19日晚,利津縣「醫者仁心大愛無疆」主題文藝晚會在鳳凰廣場舉辦。歌舞《堅信愛會贏》《跟我上》,朗誦《追尋生命的答案》《相信》,舞蹈《舞動的抗疫青春》,情景劇《這場戰役》等精彩節目從不同角度歌頌了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醫者仁心。晚會還邀請了支援湖北抗擊疫情的6位勇敢的白衣戰士,講述了他們抗擊疫情一線的感人事跡。
  • 新時代贛鄱先鋒(二十四) | 張賢鋒: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
    新時代贛鄱先鋒(二十四) | 張賢鋒: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 2020-09-25 12:2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情感書寫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紀錄片《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情感書寫■尼瑪澤仁  張 林紀錄片《中國醫生》劇照這部紀錄片站在理性、尊重的認知角度上,通過一個個具體感人的故事,對當前醫療體制下醫患之間的矛盾痛點答疑釋惑,為醫者仁心的詮釋寫下生動註腳。紀錄片中,河南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朱良付樸實的話語道出很多醫生遭遇到的現實矛盾,「天天就這樣作息不規律,工作量大,我就擔心有時候我會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家庭的責任沒有盡到,醫療責任也沒有盡到。
  • 濰醫附院——醫者仁心,懸壺濟世
    人命貴逾千金,濰醫附院為醫者,皆如至親之想,不避忌艱難困苦,亦不瞻前顧後,自慮吉兇,全心全意地去救護病人,以仁心妙術,懸壺濟世。 古人云:「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此謂之醫道」,作為醫者,需心懷天下世人,悲天憫人,治療病痛。在我國古代就提出醫學必須關注人本身,要求醫者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
  • 原創評論 醫者仁心 大愛情懷——歌曲《等我回家》賞析
    前兩節都以一聲呼叫「親」開始,親切自然而又感人肺腑,聽者很容易入境;然後再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不矯情不做作,真情流露出馳援者臨行前對父母的愧疚和對愛人的不舍。「原諒我剪去長發」的細節真實而又生動,富有畫面感,讓聽者無不為之動容,為之流淚;最後直抒胸臆「馳援武漢我們逆行南下,白衣天使心繫國家」「醫者仁心就是愛灑天涯,生命衛士情滿華夏」,強烈表達出小女子,大情懷,即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境界。
  • 大愛!仁心醫者鹿秀敏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原標題:《大愛!仁心醫者鹿秀敏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閱讀原文
  • 2020年度回顧 | 醫者仁心,不辱使命
    醫衛事業, 向來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充滿愛心的光榮事業。 翻開中華民族的醫學史, 「醫者仁心」「醫道無私」的理念世代相傳。
  • 《信念一生》8.19中國醫師節上映 致敬醫者仁心
    《信念一生》8.19中國醫師節上映 致敬醫者仁心 看點一:在醫師節致敬中國醫者的醫療題材電影作為影院復工後首部醫療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
  • 這便是醫者的仁心大愛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李天旺,5年來每月回鄉出診,手把手培養醫生,終於如願看到吳川市人民醫院建起了風溼免疫專科,幫助病人搭建起「第一道防線」,免除了許多患者的奔波之苦、誤診之憂,生動展現了一位優秀醫生的仁心大愛。人們常用「白衣天使」形容醫生,但天使究竟是什麼樣的?
  • 天涯明月刀手遊醫者仁心奇遇任務開啟條件 醫者仁心奇遇任務怎麼做
    天涯明月刀手遊遊戲中,最近開啟了60級以上,同時也開啟了很多的玩法,比如說各種新的奇遇任務,遊戲中,醫者仁心奇遇任務怎麼完成?天涯明月刀手遊中的奇遇任務醫者仁心要怎麼才能完成呢,小編為玩家帶來詳細的任務完成攻略,一起來看看吧天涯明月刀手遊天涯明月刀手遊醫者仁心奇遇任務攻略
  • 家國情懷,醫者仁心
    家國情懷,醫者仁心寧致榮先生是新絳縣醫療集團中醫門診科主任,知名中醫專家。我之認識寧致榮大夫,是慕名為母親看病才得見本尊的。走進中醫科門診,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張問診的辦公桌、電腦和正襟危坐,一本正經的寧主任本人。
  • 守護醫者仁心:在戰時,也在平時
    前方,白衣戰士英勇奮戰;後方,關愛醫者暖流湧動。它讓我們更懂得生命的可貴,更理解醫者的仁心,也更明白了一個常識:善待醫務人員,就是善待生命;尊重醫務人員,就是尊重生命。 疫情終將過去,我們有必要認真梳理各項「臨時」政策和措施,看看哪些是屬於戰時的,哪些是平時就該有的,並常態化、制度化。 其實,醫務人員需要的並不是特殊待遇。他們需要的只是一份平等的理解、一份日常的尊重、一份真心的關愛。
  • 醫者,仁術,仁心
    她在產房裡度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春秋,親手迎接5萬多個孩子來到人間,人們稱她為「萬嬰之母」。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昏迷中的她留下最後的聲音:「產鉗!產鉗!」12月23日,我國近代婦產科學奠基人林巧稚誕辰115周年。緬懷林巧稚,致敬醫者仁心。
  • 醫者仁心,在戰「疫」一線熠熠閃光-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約請醫學專家,結合戰「疫」實踐為您探尋「醫者仁心」背後的基因密碼,為破解公共衛生危機、守衛人民健康凝聚力量。    光明智庫: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眾志成城、支援湖北,忠誠踐行「大愛無疆」「醫者仁心」的精神。在您看來,新時代中國醫務工作者身上承載著怎樣的人文精神,在這次戰「疫」中有怎樣的具體體現?
  • 廣西女醫師史偉:她用大愛踐行醫者仁心
    全國婦聯今年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婦女姐妹們一道在各自崗位上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廣西女性微信公眾號推出了《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欄目,宣傳全區各行各業女性典型,著力用榜樣力量激勵婦女,團結帶領婦女聽黨話跟黨走。本期為第三十四期《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為大家帶來的是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病科主任醫師史偉的故事。
  • 醫者仁心——記監獄醫生張建平
    醫者仁心——記監獄醫生張建平 2020-10-15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涯明月刀手遊》醫者仁心奇遇任務攻略
    《天涯明月刀手遊》遊戲中醫者仁心奇遇任務怎麼完成?天涯明月刀手遊在更新後,加入了很多全新的奇遇任務,而醫者仁心奇遇任務很多小夥伴表示不知道怎麼完成,那麼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天涯明月刀手遊》醫者仁心奇遇任務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 醫者仁心二十載,大愛無疆佑未來
    醫者仁心二十載,大愛無疆佑未來 濰坊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建科二十周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蔚曉賢 通訊員 張立敏 李波數不清的危重症新生兒在這裡起死回生,數不清的家庭在這裡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在這裡創造,一次又一次的感動在這裡上演。這裡就是濰坊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