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婦聯今年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婦女姐妹們一道在各自崗位上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廣西女性微信公眾號推出了《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欄目,宣傳全區各行各業女性典型,著力用榜樣力量激勵婦女,團結帶領婦女聽黨話跟黨走。
本期為第三十四期《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為大家帶來的是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病科主任醫師史偉的故事。
11月24日,每五年評選一次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廣中醫)腎病科主任醫師史偉教授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37年來,不論是臨床、科研還是教學,史偉教授都秉持「悲憫為懷,精益求精」的院訓,以高超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捍衛人民群眾的健康防線,完美詮釋了「止於至善」的內涵。多年來,她先後獲得「感動邕城十大好醫生」、廣西「德技雙馨好醫生」、「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全國醫德標兵」、「中國醫師獎」等榮譽稱號。這些榮譽凝聚著社會和人民群眾對史偉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讚譽,同時也是她忠誠醫學、為民立命的真實寫照。
▲史偉在北京接受表彰
忠誠醫學 博採眾長結碩果
做一名妙手仁心的好醫生,一直是史偉多年的夙願。
1983年,史偉從廣西中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後,沒有任何猶豫,毅然選擇了腎病科醫生這一職業。從此,懷著對中醫學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對醫生這一職業無比崇高的信念,她孜孜不倦地躬耕於醫圃,並把「凡大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凡病厄來求,不得問其貴賤貧富,應一視同仁,皆如至親」的懸壺濟世之訓牢記心間。
尿毒症是腎病科常見病,無奈和恐懼時常伴隨在晚期患者左右。有的患者甚至在絕望之餘說:「我不知道明天的太陽還會不會照在我身上……」每每看到這些,史偉的心就倍感沉重。為提高技術,在堅守臨床一線工作的同時,她先後到江蘇省中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醫院學習進修腎病診療技術,充分利用碎片時間,虛心向前輩和業界同仁取經請教。30多年來,她除了夜以繼日的工作外,便一頭扎進浩如煙海的中醫經典和醫學文獻中,潛心鑽研業務。「精湛的醫療技術不僅如同生命一般寶貴,也是醫生成就事業的立命之本,更是挽救患者生命健康之基。」她常如是鞭策自己,並在不知疲倦的攀登中,灑下了一路的芬芳。
在博採眾家之長的同時,史偉對運用中醫治療腎病也有獨到的見解。她率先在廣西開展極具中醫特色的中藥直腸灌注透析、中藥皮膚透析治療慢性腎病等新項目,發揮中醫優勢來解決腎病學科的疑難危重病證,為大量慢性腎功能不全早、中期患者帶來無限生機,使醫院的腎病科診治水平迅速提高,得到社會、醫院、患者等各界的高度讚揚。
悲憫為懷 止於至善醫者心
「患者至上、醫德第一」是史偉的行醫宗旨。每天找史偉看病的人絡繹不絕,不論是在門診還是病房,無論等候的隊伍有多長,對每一位患者,她都一視同仁耐心診治。作為科主任,她要求科室的醫護人員在治病救人的同時,更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要有大愛精神。史偉常說:「有時我們的一個微笑、一句溫暖的話語,就足以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病人的恐懼。」
廣西機電工業學校的退休幹部楊阿姨患有腎病30餘年,自從1988年認識史偉後,就沒再給別的醫生看病,因為「我的心思史主任最懂」。對楊阿姨來說,史偉主任的每句話都是能寬舒心結的一劑良藥。有一次,楊阿姨因為病痛吃不下飯,苦不堪言,一度想放棄治療。史偉得知後來到病房,語氣溫和而又不容商量地對楊阿姨說:「治療絕對不能停!體溫上去了,我給你退下來。你是個堅強的人,現在要更加堅強,咬牙走過這段艱難小路,前面就是光明大道!」在她的關愛和堅持下,楊阿姨最終擺脫病痛的折磨。至今每次回想起當時的情形,楊阿姨都眼含熱淚:「史主任真的是把我們病人當家人一樣看待,盡心盡責。」
20年前,一名年僅19歲的女孩來到腎病科就診,被懷疑患上系統性紅斑狼瘡並狼瘡腎炎,這是世界疑難雜症之一。可這名女孩家裡貧困得連200元的檢查費都拿不出。史偉二話不說,立即帶頭掏錢並動員科室醫生捐款,同時做女孩及其家屬的思想工作,勸他們不要放棄治療。最終女孩得到救治,家屬感動得給史偉連連道謝。
▲史偉與患者溝通
廉潔行醫 大愛無言構和諧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工作中,史偉對自己嚴格要求,以身作則,廉潔行醫,按照各項法律法規和行業準則為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充分尊重和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設身處地為他們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患者送來的每一份紅包或財物,她都婉言謝絕,實在拒絕不了的就主動幫患者交住院費用或上交醫院處理,從不借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一名農民的獨生子患上了慢性腎炎,多方求治未果,最後抱著一線希望和一身的貧窮找到了史偉。細緻的檢查和明確診斷後,史偉根據患者的病情及經濟情況,制定了一套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經過幾個月的精心治療,患者病情得到緩解,追訪至今未見復發,而整個療程醫療費用很少。十多年來,每到收穫的季節,這名農民就會背著幾個西瓜、10多斤新米送到史偉家,以樸實的感情來表示感謝之心,從未間斷。但每次史偉都婉言謝絕。她說:「你的心意我領了,但這些對你來說也是筆不小的錢,我不能收。」數年後,他的兒子考上大學,所有志願都填報醫學類。「我要當一個像史偉主任那樣的醫生,治病救人。」
多年來,史偉堅守共產黨員的崇高信念,多次奇蹟般地挽回危重患者的生命。每次接診,她都耐心傾聽,溫聲細語交流。有時為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來龍去脈,她還與患者拉家常,這樣不僅緩解患者心理壓力,贏得信任,還為準確診斷提供條件。由於她願意傾聽,很多患者都把她當成值得信賴的朋友。
為民立命 傳承創新肯擔當
從醫37年來,史偉全身心投入腎病科臨床診治和研究工作,不僅用精湛的技術為患者解除病痛、挽救生命,也用一顆溫和、敦厚的赤子之心,用無言的醫者大愛,溫暖滋潤著患者的心懷。同時,學術造詣深厚的史偉,非常重視年輕醫師的培養,帶領學科成員勇攀科學高峰,至今主持國家級和自治區級課題10多項,參編、主編規劃教材和學術專著10多部,多次受邀到馬來西亞、印尼等地講學。
為了更好地促進腎病診療技術的傳承和提高,史偉還主動承擔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學任務,把自己幾十年的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醫生。她說:「我一個人的技術再好也救治不了全部的病人,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才是患者的福音。」
史偉所領導的中醫內科教研室,是自治區級重點學科、自治區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在她的帶領下,廣中醫腎病科的學術氛圍愈發濃厚,一大批青年骨幹醫師迅速成長,團隊實力不斷增強。在主任辦公室裡,掛滿了患者贈送的錦旗,每一面錦旗的字裡行間都傳遞著患者和家屬發自內心的感激與尊重。
史偉就是這麼一個人,以濟世之才華和胸懷,行使愛的使命,她用平凡的事跡譜寫了一名共產黨員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頌歌,樹立起一面新時代人民健康衛士的光輝旗幟。
來源:南寧晚報
轉自:學習強國
作者:黃翠巧 韋璐瑩
編輯:吳韻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