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戰線夫妻檔:一個身懷六甲做好鄉村防疫 一個不辭辛勞堅守鐵路...

2020-12-22 湖南頻道

紅網時刻懷化1月31日訊(記者 楊超 通訊員 蒲彥霖)「你在鄉裡工作要做好自己的防護,下村開展防疫工作時走路要慢一點,當心肚子裡的寶寶。」懷化鐵路公安處安江東站派出所民警姜超俊正通過視頻電話,對遠在九十多公裡外的洪江市沅河鎮正在開展鄉村疫情防控工作的妻子李慧琳說道。

姜超俊協助對旅客測量體溫。

崗位職責不同,夫妻倆打贏防疫戰目的相同

丈夫姜超俊現任懷化鐵路公安處安江東站派出所勤務一隊隊長,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恰逢與春運相重疊,他的工作壓力更大了,每日巡查的微信步數常常能達到三萬步以上,在疫情期間,他還擔負起協助醫護人員對進站旅客進行體溫監測、派出所營區日常消毒、民警上下班體溫監測等工作,對一名名旅客耐心引導、在一處處角落仔細消毒、幫一個個同事認真測溫,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雖然身處遠距武漢千裡之外的安江東站,但是我相信只要做好每一份工作,就是對疫情最大的抗擊」。妻子李慧琳現任洪江市沅河鎮政府組織委員,已經懷孕六個多月,在疫情期間參與各村的防疫工作,每天既要處理鄉鎮各項基礎事務的同時,也要下村幫助村民開展防疫工作,因為鄉村道路顛簸,擔心會對肚中胎兒造成影響,她只能自己走路或者乘渡船前往各村,每一次下村就是來回四五裡的山路,她常常說:「在疫情期間,農村是最容易忽視的地方,必須要用自己的工作去提高村民們的疫情防範意識。」

春節短暫相聚,夫妻倆便又踏上各自防疫崗位

除夕前夜的大年二十九,在接送完安江東站最後一趟列車後,姜超俊跟所領導請好假,驅車前往九十多公裡外的洪江市沅河鎮接妻子回家,由於沅河鎮交通和醫療物資有限,妻子李慧琳只能由丈夫姜超俊休息時開車接送,同時帶去一些孕期所需的保健品和爸媽燉的滋補品。當姜超俊驅車兩個小時趕至洪江市沅河鎮時,發現在路旁寒風中等候的妻子眼睛裡泛出了淚水,這一刻,姜超俊的心咯噔了一下,但他強忍住了眼淚。他們剛回到懷化家中時,突然姜超俊接到所裡的通知,疫情加重,需要在大年三十返回崗位抗擊疫情,夫妻倆短暫相聚後,在第二天一大早,姜超俊便驅車返回了安江東站繼續工作,妻子李慧琳也於年後趕回單位投入到疫情防控戰役中去,在春節期間短暫相聚後,夫妻倆便又踏上各自的防疫崗位。

李慧琳協同衛生防疫部門做好鄉村疫情防疫工作。

害怕家人擔心,疫情期間家人十分理解和支持

由於夫妻二人春節期間也工作在防疫一線,儘管雙方父母沒有任何埋怨,但是他們的心中仍然覺得虧欠家人,也害怕家人擔心。春節期間,姜超俊突發皮膚過敏,身上長了很多紅疹,醫院建議住院治療,為了不影響工作,他選擇在白天吃藥治療,晚上下班後才去醫院打針,這事還一直不肯告訴妻子和父母,害怕他們擔心。嶽母在春節期間趕赴沅河鎮照顧妻子,在電話裡她跟姜超俊說:「不用擔心我們,我們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我們理解和支持你,你安心工作。」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夫妻倆開展防疫工作更有勁了。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夫妻倆也常常互相鼓勵和關心對方,「出門走村入戶多穿點衣服。」「記得口罩要戴對了。」「加油,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戰『疫』!」...一句句對話通過微信視頻給遙遠的對方送去鼓勵和關心。同時,他們也常常分享一些疫情防控經驗和做法,當姜超俊在網上了解到有不法人員回收舊口罩進行二次販賣時,迅速將消息告訴了妻子,李慧琳及時組織各村在村裡放置廢舊口罩回收點,統一收集,統一銷毀,避免口罩二次使用,夫妻倆用共同的智慧去打贏這場疫情抗擊戰。

來源:紅網

作者:楊超 蒲彥霖

編輯:楊滋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1/31/6665695.html

相關焦點

  • 「最遙遠的距離是兩個人在一個單位卻沒有時間見面」——防疫戰線...
    「最遙遠的距離是兩個人在一個單位卻沒有時間見面」——防疫戰線上的「夫妻檔」 2020-02-03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疫「夫妻檔」 共書「戰友情」
    ,兩單位近在咫尺,但在近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夫妻倆沒有碰過一次面,微信視頻是夫妻和孩子每天晚上約定見面的「地點」,戰友們也親切的戲稱他倆是距離最近的警營版「牛郎織女」。自大年初二以來,夫妻二人就一直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他們將對彼此的掛念化為工作的動力,相互支持、默默奉獻。
  • 白雲機場:平凡的「守門人」築牢境外輸入防疫戰線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在白雲機場T2航站樓抗擊疫情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不像急救、安檢人員那麼引人注目,甚至大家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但他們是白雲機場T2抗擊疫情戰鬥的主角,默默付出著,像「隱形戰士」一般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守門人」的作用,他們就是白雲機場二號航站樓委外單位上海佳得安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消毒團隊
  • 戰「疫」一線夫妻檔:「我們都要好好的」
    在抗擊疫情最前沿有這樣的一對對夫妻檔——丈夫是鐵路職工,妻子是醫護人員他們互相鼓勵、互相扶持用每一個小家的付出匯聚成抗擊疫情守護家國的強大力量01「我們都要好好的這是疫情發生以來,夫妻倆每天最甜蜜的時刻。36歲的蘇佳是武漢供電段武漢站應急工班的工長,妻子劉曼是武漢市第六醫院婦產科的護士。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他堅守著鐵路安全防線,她守護著患者生命健康。1月24日大年三十,蘇佳按照排班計劃,本可以回家吃頓年夜飯。可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選擇了堅守崗位。忙完工作回到駐地已經是深夜了。「老公你忙完了嗎?
  • 【戰疫一線】防疫戰線上的「擺渡人」
    【戰疫一線】防疫戰線上的「擺渡人」 2020-04-09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了不起的「她」| 馬惠珍:防疫戰線上那一抹藏藍...
    致敬了不起的「她」| 馬惠珍:防疫戰線上那一抹藏藍很美 2020-04-08 15: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守門人」——河北省高速公路路政總隊眾志成城...
    自疫情防控以來,總隊黨委班子靠前指揮,率先垂範,連續一個月不休假,先後13次分赴各支隊、大隊,收費站、省界出入口處防疫檢測站等重點防疫一線掌握工作開展情況,並為一線員工做好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精神鼓舞和後勤保障,路政總隊先後九次召開專題會議,建立總隊、支隊、大隊三級聯動機制、制定應急預案、部署防控物資採購和發放,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堅持「兩兩原則」:即對總隊人員每天對全體人員進行兩次體溫監測,對工作和生活場所兩次消毒
  • 堅守「站位」,做好復工復產的「擺渡人」
    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正處於最吃勁階段,各地也陸續迎來復工復產,為確保企業復工的用工需求,儘快讓受疫情延阻的務工人員返崗,鐵路部門以「疫」為令,扛起復工和防控的大旗,多地逆「疫」開行務工專列,以「點對點」精準支援,助力務工人員及時返崗。務工專列逆「疫」出發,是擔當。
  • 武漢防疫「隱蔽」戰線:打響疫情防控常態化的 「雲戰疫」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如何做到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利用智慧化預警、數位化手段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精準化工作?11月9日,記者帶著這個疑問來到武昌區大數據中心。「通過大數據手段,今年疫情期間,武昌大數據中心『數戰數決』,以點式建設為主,及時定點架起新冠疫情大數據信息網。」武昌區大數據中心葉廣介紹道。
  • 珠海「夫妻檔」「母女檔」…齊上陣!
    林仲興與何婉嫻夫婦是社區基層防疫戰線的家庭代表。1月27日以來,他們分別堅守在井岸鎮的統建社區和美灣社區,帶領著社區工作者一起做好轄區湖北來員資料整理、人員排查、登記和跟進等疫情防控工作。夫妻倆聚少離多,仿佛處於「半隔離」狀態,卻毫無怨言。家中老人也十分理解他們的工作,並給予鼓勵和支持,主動肩負起照顧家裡2個孩子的生活,讓他們在一線安心工作。
  • 他們是北京社區防疫崗上黨員「夫妻檔」
    在海澱區甘家口街道阜南社區,從新冠疫情爆發開始,79歲的黃繩祖和76歲的蔣忠序夫婦就參加社區防疫值守,一直沒休息,到現在整整160天。測體溫、查出入證,登記、查看健康寶……每天值守一到兩個小時,兩位白髮蒼蒼但精神矍鑠的老人都一絲不苟,嚴格查驗所有進入小區的人。
  • 「蒙面檢察官」堅守一線,助力防疫「阻擊戰」
    「蒙面檢察官」堅守一線,助力防疫「阻擊戰」 2020-02-14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疫物資按一個月用量備足備齊 寄宿制學校做好開學準備
    如何做好自我防護,如何充實寄宿生活,「寒假以來新疆部的管理經驗,也將被借鑑至本部管理。」校長王亦群說。  防疫物資按一個月用量備足備齊  王亦群介紹,該校高三既有走讀生,也有寄宿生。從1月起,學校的嘉賓接待室就被臨時徵用成防疫物資儲備室,電動噴霧器、消毒片、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一字排開,按照全校千餘名師生員工一個月配置,隨時補足補齊。入校時,一旦發現人員體溫異常,將直接進入校門口留觀室留待觀察。教學樓內,每個班級均已設立了測溫消毒點,配備有 「防疫物資包」,包括耳溫槍、酒精棉球、免洗洗手液、消毒溼巾等防疫物品。
  • 山東青島:貼心娘家 防疫有她 - 山東 - 關注 - 濟寧新聞網
    各級婦聯運用全媒體矩陣,將倡議、通知自編自導成喜聞樂見的快板書、三句半、順口溜,用簡明易記的形式傳播科學防疫知識,巾幗志願者代表董秀格編創的天津快書《戰疫情》、宋修書自編的順口溜《防疫情》在群眾中廣泛傳播,營造了眾志成城、共御疫情的濃厚氛圍。
  • 只為用愛與堅守打贏疫情防控...
    他們是夫妻,有的是愛情甜蜜、親情和睦、熱心助人,也有老人孩子、鍋碗瓢盆,共同守護著一個家,撐起一片天。他們是同事,同在基層醫療單位,或許崗位不同,卻有著共同的事業——為基層醫療事業奉獻力量。他們還是戰友,疫情來了,挺身而出,傾盡全力,為一線人員提供最強大的精神力量。
  • 這位二胎醫生媽媽「狠心拋下」哺乳期兒子,堅守防疫一線
    十幾年來,她堅守崗位,兢兢業業,積累了豐富的防疫經驗,為防疫醫務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是一個已懷孕的準媽媽,但就在那年,番禺區出現了嚴重的登革熱疫情。為了協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即使是在孕期,她依然每天堅持早出晚歸。白天在疫點進行消殺、做布雷圖監測、向群眾宣傳防蚊滅蚊等預防登革熱的相關知識,晚上在單位處理追蹤隨訪及整理數據等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防控,登革熱疫情的蔓延終於被抑制了。
  • 【最美家庭展播】兄妹四「戰士」 防疫一家人——大興安嶺王鋼鋒...
    在大興安嶺加格達奇,有這樣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家中5個年輕人有4人陸續加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之中。
  • 許金永:餐飲復工正當時,餐飲企業如何築牢「防疫戰線」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各地餐飲企業在復工復產的同時也在緊張布局店內防疫,疫情雖然短期內影響了餐飲企業,但也讓企業的安全意識得到極大 提升。「目前餐飲企業復工以線上訂單類為主,餐飲業堂食本身就有聚集性的屬性,由於防疫措施的影響 ,只能實行分餐制,無法全面開放,消費群體以年輕人為主。」
  • 江蘇宿遷:堅守在農村防疫第一線 他們的名字叫"村醫"
    參與執勤的這些天,馮克宜不懼嚴寒,每日堅守在檢查點上,對進出石集的外來人員和車輛嚴格進行檢查、認真登記,對來往人群進行體溫測量。值班結束後,馮克宜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區,又耐心為左鄰右舍講解疫情防治常識,告知他們口罩佩戴的注意事項,提醒大家勤洗手、少出門。
  • 兢兢業業任勞任怨 當好防疫戰線「守門人」
    「我只是一顆螺絲釘,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分內事。」在獲得「深圳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後,郭妙玲面對記者採訪時說了這樣兩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一字一句裡,飽含著一位醫者的使命與初心。 奮勇戰疫 一腔熱忱築牢社區疫情防線 郭妙玲的戰疫徵程是從2020年除夕那天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