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來,「數九寒冬」始

2020-12-25 澎湃新聞

冬至來,「數九寒冬」始

2020-12-22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冬至·珍珠簾下/(拍攝於晉南翼城歷山風景區珍珠簾)

冬至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季的第四個節氣。每年公曆的12 月21 日至23 日,太陽到達黃經270°為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淮南子·天文訓》曰:「(大雪)加十五日鬥指子則冬至。」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同時也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一天,太陽就會逐漸北移,北半球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所以,俗話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的說法。

冬至氣候寒,進入數九天。

人人怕凍傷,煮餃示保暖。

「數九」第一天

自冬至始,我國便進入了「數九寒天」,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但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景觀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在東北地區,天寒地凍,瓊裝玉宇;黃淮地區也常常呈現出銀裝素裹的冰雪景象;而在長江中下遊兩岸,平均氣溫一般都在5℃以上,作物還在繼續生長,田野青青,一派生機,正是「水國過冬至,風光春已生」;而華南沿海地區氣溫卻在10℃以上,溫暖舒適。

冬至前後,是黃河中遊地區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大好時機。人們整修水利設施,大積大漚農家肥,開展以冬灌和追肥為主的小麥冬管及果園越冬保護管理。畜禽養殖也進入越冬管理期。對大棚蔬菜、瓜果作物,應注意草簾的早揭晚蓋,使其多見陽光,以促進生長。而在江南地區,要加強冬作物管理,清溝排水,培土壅(yōng)根。對尚未犁耕的農田進行深耕,以蓄水抗旱。對已經開始春播的沿海地區,則要搞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冬至是我國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早在堯、舜時期便有用土圭法測影進行時間節氣探索的記載。晉南陶寺古觀象臺的發掘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到周代,周公也在洛邑用土圭測影法,確定了天下之中。同時,國家也有在此日祭祀神鬼的活動,以求其庇佑國泰民安。《周禮·春官》有冬至日於圜丘祭天,夏至日於方澤壇祭地,意取天圓地方之意的記載。到漢代,冬至正式成為一個節日。《後漢書禮儀》曰:「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皇帝在這天都要率文武大臣到郊外祭祀。在唐、宋、元、明、清各朝,冬至都和元旦並重,被稱為「亞歲」甚至「過大年」,百官放假並進表朝賀。究其原因,主要是周朝時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歲首,而冬至日總是在其左右。同時,這種文化也與古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的觀念有關。

冬至吃餃子,是為紀念誰?

古代冬至是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還有賀冬、迎冬、祭孔拜師、祭天祭祖、佔卜、數九等一系列禮制習俗,也有吃餃子、吃冬至湯圓、吃冬節丸、捏凍耳朵的節令習俗。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餃子是冬至的常見風俗。傳說,這種習俗是為了紀念東漢醫聖張仲景而來。當年,他不做官後,回歸故裡。當看到很多百姓耳朵都凍傷時,便用麵皮摻上藥材製成耳朵狀的食物,煮熟後分發給大家,就這樣治好了他們的凍耳。所以,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就流傳了下來。而三國時期魏人張揖所著《廣雅》有「月牙餛飩」的記載,西晉束皙所著《餅賦》有「牢丸」的記載,與餃子最為相似。數九是民間冬至期間的一種節氣娛樂活動。民間有在冬至時印製「九九消寒圖」,或繪有九朵梅花的「素梅圖」的習俗。

節氣與健康

冬季是健康「儲蓄」的最好季節。冬季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於內。人在這時只要順應這一時令,遵循「冬藏」養生之道,做到多「儲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長壽。中國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易經》有「冬至陽生」的說法,受其影響,中國人十分重視冬至時段的養生。此時,應選擇既味美又益補的食物。就起居調養而言,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注意早睡晚起。

冬至有三候:初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冬至起,地下的蚯蚓開始盤結起來抱團取暖。過五天,麋鹿角開始脫落。又過五天,地下水泉會湧動。

冬至·初候·蚯蚓結

拍攝於晉南臨汾市翼城縣城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初候,蚯蚓結。六陰寒極之時蚯蚓交相結而如繩也。陽氣未動,屈首下向,陽氣已動,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結。」《逸周書匯校集注》曰:「朱右曾云:結,盤屈如結也。」此時,黃河中遊晉南地區進入冬季的嚴寒時段,隱藏在地下的蚯蚓也向更深層移動,並抱團取暖。拍攝時,可以在秋天從野外挖一些蚯蚓,然後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上中下三層埋藏起來,到冬至時挖出觀察。

冬至·二候·麋角解

拍攝於江蘇省鹽城麋鹿基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二候,麋角解。說見鹿角解下。」高誘《呂氏注》曰:「麋角解者,麋是陰獸,冬至得陽氣而解角也。」麋鹿,俗稱「四不像」,屬鹿科麋鹿屬,雄性具角。角的形態與其他鹿科動物不同,即角枝向後分杈,呈多回分支。發育完整的麋角可以倒置於地而不倒。角的脫落更替主要與生理因素和光照有關。因此,麋鹿是一種很好的物候觀測動物。

冬至·三候·水泉動

拍攝於晉南臨汾市洪洞縣廣勝寺霍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候,水泉動。水者天一之陽所生,陽生而動,今一陽初生故云耳。」高誘《呂氏注》曰:「水泉動者,泉浚(jùn)於地,陽氣聚於內,故稟微陽而動。」意思是說,冬至時節,陽氣初生,山中的泉水開始溫熱起來。

原標題:《來自立法源頭的影像物候報告 | 冬至來,「數九寒冬」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紀實攝影,氣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冬至節氣認識 冬至節氣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關於冬至節氣,古人已經上升到陰陽的高度,比如說關於冬至的陰陽學是:「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至」,這個說法後來被用於到冬至節氣這天是夜最長,而晝最短,而到了冬至之後就是「夜漸短,晝漸長」。當然,關於冬至節氣還是數《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最為中性: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 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冬至節氣認識冬至節氣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關於冬至節氣,古人已經上升到陰陽的高度,比如說關於冬至的陰陽學是:「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至」,這個說法後來被用於到冬至節氣這天是夜最長,而晝最短,而到了冬至之後就是「夜漸短,晝漸長」。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是晴天好不好?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進入到冬季後的第4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天氣會越來越冷,進入到一年之中最冷的數九寒冬,在我們北方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現在已經進入寒冷節氣了,對於今年冬季天氣很寒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吧,現在還是大雪節氣期間,還不能感受到天氣的寒冷,冬季寒冷天氣要到數九寒冬開始,而數九又是從冬至開始的,所以真正冷天是從冬至開啟。今年的冬至時間是在陽曆12月21號到來,農曆冬月初七。冬至含義是什麼?冬至含義我們就要看古籍中對冬至的解釋,據《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對冬至的描述是:「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 歲寒隆冬至,數九過寒冬,未來幾天泰安天氣晴暖為主
    21日是冬至節氣,「數九寒天」自此正式開始,這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到了。市氣象臺預計,未來幾天泰安以晴好天氣為主,氣溫也將回升。今年的數九寒冬開場相對「溫和」,但這種溫和持續的時間並不長,24日我市將迎來弱冷空氣。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是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距離冬至節氣還有5天的時間。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時間:2020-12-21 15:35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12月21日我們迎來了冬至節氣,真正的隆冬開始了。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
  • 冬至|今起「數九」,別忘了用《九九消寒圖》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每年12月21到23日之間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到達黃經270°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這一天在北半球的一年之中高誘(東漢)註:「冬至之日,晝漏水上刻四十五,夜水上刻五十五,故曰日短至。
  • 暖暖冬至情 依依在達人
    不知不覺間,歲末已至,今天就是「冬至」啦!  冬至到來,那一顆顆使人垂涎欲滴的餃子,晶瑩透亮,只需輕輕一咬,那種暖直流心底,也許是它本身自帶的一份香甜。冬至裡的一顆顆餃子承載著家人之間的關愛,那一份不會被寒意侵襲的溫情,冬至之愛,簡單卻溫暖了每個人的內心。
  • 冬至,祝你心想事成!
    鬥轉星移,時光飛逝,冬至來了,數九寒冬也正式拉開了序幕,真正的冬天也將開始了,春節也漸漸地臨近了,春天也不會遠了。該來的終究回來,該走也終究會走,保持一顆平淡的心笑對人生,你會發覺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人生很多東西不是強求就可以得來的,不屬於你的,你縱使留住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又何苦呢?
  • 看冬至俗語怎麼說
    看冬至俗語怎麼說對於今年冬季是不是很冷,你有什麼看法呢?可能有很多人說,今年冬季非常寒冷的,他們的依據是因為今年早早的下過雪了,大家沒有記錯的話,今年下半年第一次大範圍下雪是在陽曆10月初的時候,在八天黃金周期間,很多在外遊玩的人們感受到雪來的突然,正是這種突然飄雪才有驚喜的假期,從那個時候,今年冬季寒冷的說法就傳來了,甚至有人拋出了六十年以來最冷的冬季。
  • 今日冬至,農村老人說「冬至後兩做三不做」,分別指的是什麼?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從冬至節氣開始,我們就會進入到一年之中的數九寒冬。在過去冬至不僅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古代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冬至後如何養生有關係,比如農村老人常說的「冬至後兩做三不做」,那麼冬至後該做哪些事,又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呢?冬至兩做:1、做好防寒。從冬至來開始,隨著冷空氣的不斷來襲,天氣會變得越來越冷,所以從冬至開始,我們就要開始做好防寒措施,以免著涼。
  • 農村俗語「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是啥意思?為何冬至大過年?
    為何冬至比過春節還要大呢?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的意思是,冬至節氣和春節一樣,是特別重要的節日,在冬至到來前,遠在外地的人都要返回家鄉祭祖,否則便會視為眼中沒有祖宗、長輩的人。冬至又叫做日短節、冬節、亞歲等,是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在冬至節氣這一天,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
  •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啥意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已經進入到數九寒冬,今天是一九的第一天。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呢?
  • 冬至真的是「陰極陽生」?No!寒冬過後才是春天
    而冬至後,白晝就一天比一天長了,所以說「陽氣始生」。陰陽交接,此消彼長。古人的哲學與大自然的變化融合的如此美妙。冬至的到來,意味著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階段但只要心中存著對未來的期待,就會在越來越短的黑夜中安然自若。
  • 冬至|來盤…昆特牌吧!
    DONG ZHI 冬至 吃餃子?吃湯圓? 今日冬至,無法抉擇湯圓還是餃子的小夥伴,不妨選擇昆特牌。因為,沒有什麼是一盤昆特牌解決不了的。
  • 冬至到,「冬至雨,寡婦年,來年旱」啥意思?明年是寡婦年嗎
    導讀:冬至到,「冬至雨,寡婦年,來年旱」啥意思?明年是寡婦年嗎?這一年時間只要到冬至節氣這天,一年算是要過去一年了。今天時間已經到冬至節了,看看時間已經是12月21號了,冬季的寒冷也隨著冬至的降溫而到來了。
  • 今日冬至:陰極之至陽始生,按摩艾灸助養生
    冬至日(今年是 12 月21 日)是「陰極之日」,晝至短,夜至長,它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更加寒冷。中醫養生理論認為「冬至一陽生」、「陰極之至,陽氣始生」,簡單地說便是這個時候是陽氣開始逐漸萌發生長的時機。
  • 總第24期【文化•民風】冬至
    冬至天晴無日色,來年定唱太平歌。如果單從老皇曆上農事節氣預報歌來看,冬至節這天應該是晴天,來年的莊稼才有好的收成。作為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從古到今是被作為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來過的。單就這兩個字,文人雅士們便留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其中,宋代朱淑真的《冬至》尤其讓我喜歡: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葵影便移長日至,梅花先趁小寒開。八神表日佔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已有岸傍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 冬至,至暗時刻,也是光明之始!
    今日冬至,這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鬥指子,隱含萬物靜寂、生機禁閉、陰陽交割之時。但在至暗時刻,也是新機方始之時,所以《易經》用《復卦》來代表之一時節,這就是由《坤卦》的至陰而來的「一陽生」。冬至過後四十六日,就是立春,新年新春就來了,所以英國詩人雪萊在《西風頌》中的那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成了激勵無數人的名句,看來,古今中外的智慧是息息相通的!南朝梁人崔靈恩撰寫的《三禮義宗》中說道,冬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