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拍攝的民國早期老照片:想不到百年前的中國是這樣子!

2020-12-22 騰訊網

民國早期老照片:這座箭樓原本連在北京內城的城牆上,早年清帝從紫禁城去往天壇,便會經過這個門洞。樓頂有琉璃瓦,它的身後有正陽門的正樓,高九丈九尺(舊制)。在古代,「九」象徵著尊貴。(美國人拍攝的民國早期老照片:想不到百年前的中國是這樣子!)

民國早期老照片:1912年,中國北方。這位鳳冠霞帔的新娘正向家族祠堂走去,隨行的兩名婦女負責攙扶她向不同方位的靈位跪拜。在中國很多地方,新娘最先履行的義務之一便是祭祖。

民國早期老照片:1920年,快樂的兒童,愜意與活潑並不遜於任何一個歐美孩子。舊中國大多數家庭都很貧困,而貧困會較早使得一個孩子失去童真,讓西方人誤解「中國兒童生來沉默和不愛運動」。

民國早期老照片:1920年,錢塘江。杭州附近的錢塘潮是中國一大奇觀。傳說五代時的吳越王錢繆曾率大軍在此用弓箭射住潮頭,錢塘即因這位「錢王而」得名。

民國早期老照片:1920年,四川,貞節牌坊,古代中國為褒獎恪守婦道的孀婦而修建。一般都精雕細琢,用心打造以表重視。

民國早期老照片:1920年,北京,熱鬧的大街,綿延伸展數公裡長。像這樣的街道,北京有很多條。

民國早期老照片:1923年,天津剃頭攤兒。民國雖已成立十多年,但在北方很多人還留著辮子。國人大量的髮辮催生了紅火的發網製造業,當時向歐美出口該產品的年產值可達上千萬美元。

民國早期老照片:1923年,發網製作。有的商家在民間收購人們剃掉的頭髮,以之為原料製造出口產品——西方女性束髮用的發網。圖中兩名少年正在上了釘子的木板編結髮網,通常情況下這種活大多數由婦女完成。

民國早期老照片:1920年,長江三峽,客船和漁船。客船帆較小,常常要依靠縴夫的力量才能在激流險灘中行進。漁船則靠鉸鏈和槓桿運作,用起來不太靈便,但當時中國的漁船都是這樣的。

民國早期老照片:1920年,長江上遊。長江上遊要穿過一連串地勢險要的峽谷,通常這些地方會有危險的激流,帆船經過這裡需要縴夫的力量。

民國早期老照片:1920年,景德鎮,工作中的瓷器畫工。熟練畫工一天的收入可以是生手的幾十倍,他們的報酬並不按工作時間計算,而是根據其畫作的水準和完成的數量。

民國早期老照片:1927年,上海,江邊的巨幅廣告。看來近百年前人們的商業意識並不比現在差。

民國早期老照片:1927年,中國北方的馬車,連馬匹都可以享受到頂篷的蔭庇。這種馬車行路時顛簸不已,但為城市普通階層和農村居民提供了方便廉價的運輸工具。

相關焦點

  •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中國老照片:想不到70年代的人們是這樣子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田邊放牛的男子和騎自行車的父子倆。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男子在北京天壇公園裡留影。
  • 1920年北京城歷史老照片:沒想到民國時期的北京城是這樣子
    1920年北京城歷史老照片:圖為民國時期的北京西直門,西直門是一個古今聞名的地方,是除正陽門外規模最大的一個城門。 1920年北京城歷史老照片:圖為民國時期北京城街上的景象。
  • 外國人拍攝的70年代中國老照片:想不到70年代的人們是這樣子!
    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對夫妻和一位老大爺翹著二郎腿坐在一條長板凳上。 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家幼兒託管所,一群小朋友圍坐成一圈在玩耍。
  • 百年前真實的老照片,倒數第四張讓人心酸流淚
    百年前真實的老照片,頤和園 百年前真實的老照片,農民在耕地領域
  • 罕見老照片:這才是古代客棧真正的樣子?被電視劇騙了好久!
    相信小編沒必要再解釋了吧……很多人在看過穿越劇後都幻想過如果自己穿越到古代,該多麼多麼美好……但是古代真的很美好嗎?今天我們通過一組百年前的老照片,來看看百年前的生活!這張照片是一百多年前西北一個地區村裡的景象,是一位外國攝影師西行拍攝的。當時很多外國攝影師進入中國,拍下了很多照片,為西方世界了解中國社會提供給了更直觀的「憑證」!
  • 1908年美國克拉克探險隊山西老照片的百年滄桑對比
    照片拍攝於太原,經老照片專家水鍋鍋認證,背景為小五臺寺廟及太原城牆的東南角樓。█ 為紀念克拉克考察隊100周年而原址復拍的系列對比照片之一的新舊合成效果圖1908年美國克拉克考察隊《穿越陝甘》之旅與山西老照片百年滄桑
  • 老照片:美國人鏡頭裡的舊中國
    《風雨如磐:西德尼·D·甘博的中國影像1917-1932》為圖文集,以西德尼·D·甘博在1917-1932年之間拍攝的老照片為主要內容
  • 老照片還原百年中國電影史上的5大女明星的真實容貌,真的太美了
    老照片還原百年中國電影史上的5大女明星的真實容貌,真的太美了現在著重介紹的是百年中國電影史上前5位女明星,一組老照片還原她們真實的容貌,真的太美了。美人如畫,驚豔了無數人的歲月。」,是中國早期橫跨默片時代和有聲電影時代的著名女演員,她的美貌和演技絲毫不遜色於阮玲玉,她是實至名歸的「 電影皇后」。
  • 英國人拍攝的1872年南京,沒想到百年前南京是這樣子,讓人心酸
    1872年南京歷史老照片:圖為本組老照片的拍攝者,當時的英國著名攝影師約翰·湯姆遜,從1868年湯姆遜就開始在中國各地遊歷,拍攝了大量珍貴的老照片,本組老照片是他再1872年拍攝的,拍攝地點是現在的南京,讓我們看看百年前的南京和現在有什麼不同。
  • 罕見南京古寺民國老照片,每一張都是絕版
    罕見南京古寺民國老照片,每一張都是絕版 民國時期的棲霞寺山門,拍攝於1944年。
  • 他用老照片「復活」了百年前的青島風情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總是想盡各種方式給青島寫情書他走街串巷拍過老城區的建築手繪過約4米的青島街裡長卷還「復活」過百年前的青島老照片短視頻流行後,一飛開始研究短視頻的拍攝製作;工作中接觸到青島的老照片後,他又對老照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搗鼓著用技術手段「復活」老照片。看完他這些年創作的作品你就知道,為什麼說他一直在給青島寫情書了!
  • 1971年中國農村真實老照片:想不到70年代的農村是這樣子
    1971年中國農村歷史老照片:現在我們的經濟越來越發達,社會進步飛快,城鄉差距也在不斷的縮小,有些城裡人甚至喜歡住到農村去,但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農村日子特別的貧窮和單調,低矮破舊的房子住著一家人,為了生存奔波勞作,辛苦一年還解決不了一家人的溫飽問題。今天我們分享一組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農村的老照片。
  • 先烈石達開紀念碑原裝絕版民國老照片
    民國《貴縣誌》(1934版)記載:「先烈石達開紀念碑,在縣東中山公園,民國二十三年建,四周鐫刻李總司令宗仁題字,汪兆銘先生『太平人傑』題字,居正先生題詞,歐仰羲、黃紹耿序文,龔政撰石達開傳。」
  • 美國人拍攝的罕見晚清老照片,你別噴,這才是真實的晚清歷史
    美國人鏡頭下罕見晚清老照片:本組晚清老照片是美國《生活》雜誌的記者拍攝的,記錄著晚清老百姓的生活場景,今天大家走進晚清的真是生活場景,感受一下當時的艱辛與樓後。圖為賣糖葫蘆的小販和一名木匠。美國人鏡頭下罕見晚清老照片:圖為當地鄉紳,身邊都有專門的傭人伺候著。
  • 韓文公祠:舊牌坊的老照片
    在一張舊照片中,牌坊前有一行人,參照來看,舊牌坊顯得十分的高大宏偉。1940年代,潮州淪陷期間,日軍所攝圖片轉自公眾號「潮州老照片」 近年丁銓先生的《潮州舊影》一書,收集有清末至民國時期關於韓文公祠的舊照片,另外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的
  • 百年海河——難得一見的海河老照片
    這裡,繼續分享這部畫冊中表現海河百年歷史難得一見的老照片。        首先,這部畫冊得到了原副市長、市人大副主任王述祖的鼎力支持,老市長親筆題辭:‍浩浩湯湯,百年海河!       著名文史學家羅澍偉先生為畫冊志序:      在天津的中心市區,有一條飄帶般的蔚藍色河流蜿蜒貫穿——她,就是天津的城市搖籃——海河。        在中國北方的大城市中,天津是唯一一座依河傍海的城市。.
  • 百年前外國人拍攝最早南京影集重面世
    「老南京」版也對前述幾位著名攝影家、學者以及他們拍攝的南京照片相繼做過介紹。  1910年,日本大阪玉鳴館出版了一本南京影集《金陵勝觀》,這是目前可以見到的外國人拍攝的第一本南京名勝影集。最近,這本珍貴的畫冊由南京出版社重新出版,收錄於《老畫冊·南京舊影》一書中。
  • 益陽故事:回望民國老照片裡的益陽1912-1949(下輯)
    No. 3美國傳教士攝於1919年,此彩照為後上色,拍攝的是益陽桃花江下遊的竹筏。No. 7民國初年,資江上的掛有巨型帆布的漁船,由挪威傳教士倪爾生拍攝。No.10抗戰時期,挪威傳教士拍攝日機轟炸益陽縣城後的景象。至1945年日軍投降時止,日軍累計空襲益陽區內各地45次,出動飛機我367架,投彈我903枚,炸死我1851人。
  • 呂梁山區百年來的老照片 保證你沒見過
    今收集離石政協、臨縣政協、柳林民間老照片數十,涉及清末、民國呂梁山區(離石、臨縣、柳林、中陽、方山)舊景、民俗、合影。以供眾人賞閱。康熙四十一年 永寧州地圖離石,戰國趙之離石邑。漢設西河郡,玉亭。唐設昌化郡,宋金設石州,明末經歷多次戰亂,改為永寧州,民國改稱永寧縣,三年復改離石縣。今為呂梁市首府離石區。
  • 清末民國湘子橋老照片:一座古橋的前世今生
    1873年在倫敦出版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中西方世界第一次看到在一個名叫潮州府的地方有一座叫做「湘子」的橋拍下這張照片的是一個名叫約翰·湯姆遜的英國人1870年他來到潮州用當時最先進的攝影術還拍下了另外一張橋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