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一個人,從來不是無節制妥協的理由

2020-12-28 微音

愛情的愛要以互相尊重為前提

若愛是毫無節制地妥協退讓

那終究不是真愛該有的樣子

01

有朋友曾跟我說過:愛一個人,就要以愛為前提,無條件地去遷就對方,去包容對方的不是,愛情才能長久。

我不否定朋友所說的,可也不是很贊成他的話。在我看來,互相包容和接受對方的一切,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沒有節制的愛人。

真正的愛情,即使難免會遇到各種不和諧的場面,但決不能以愛的名義,去無限制地把自己的底線丟掉,來委曲求全。

如果一個人連一個底線都沒有,連骨氣都丟掉,那在這段感情中也不見得會幸福。因為真正的幸福,是兩個人互相付出,互相尊重,彼此包容才能和諧長久的,而不是需要一個人愛得連自己都弄丟了為止。

你可以認為愛一個人,就願意為他做很多事情,可以為他去改變自己,也可以包容他的缺點,但是無論你對他的愛有多深,都要有退一步的大度,也要有進一步的勇氣,別讓你無私的付出變成對方理所當然索取的理由。

好的愛情,從來不是以愛之名,卑微的存在,無節制地讓自己妥協退讓,最後丟掉自己的光環。

02

小桐跟男友在一起也有兩年的時間了,倆人度過了甜蜜的熱戀期,也有平淡期,如今相處得也還算和諧。

但是自從工作壓力大了之後,男友開始有了酒癮。他晚上加完班就跟同事出去喝個滿意才回來,有時周末不加班,也喜歡約上狐朋狗友喝上幾杯。以前喝點酒都會臉紅的男友,開始學會借酒消疲。

小桐知道他工作累了,喝酒能緩解一下,只要不是爛醉如泥就還可以體諒一下,所以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是,後來男友開始喜歡在家裡吃飯的時候也配上點酒水,喝多的時候還會倒頭就睡。小桐發現不妥,於是就開始不許他喝了,男友不大同意,倆人還曾為這件事吵過好多次。

就有一次,男友又醉醺醺的回來了。回來之後還亂吼亂叫,小桐見到這種狀況真是可氣極了,於是正想跑出門的時候,男友一把抓住她,把她絆倒在地,還說一些責怪她的話來。

等男友酒醒了,小桐也跟他分手了。那次儘管男友有回來道歉挽回,可小桐心意已決。

小桐在後來提到這段感情時,她說她不後悔,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裡,說他喝酒可以適當的理解一下,可是暴力的出現觸犯到她了,堅決不可以妥協退讓。

我能理解小桐的做法,不說可以原諒對方當時的意識問題,可暴力就像出軌一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真心愛一個人的時候,可以改變自己,可以無私地去愛一個人,但在這的前提是,不能觸及到自己的底線,去一味的妥協!

03

我一直覺得,愛情不是一個人的全部,你擁有一個愛的人,或者他也很愛你的人,你可以很幸福,但是沒有他,你自己也可以過得很不錯。

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非誰不可,假如愛一個人,你就給他無止境傷害你的權力,那結果只會是自作自受,那這也不算是一段真正的愛情。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而不是靠一個人的卑微成全的。

所以愛一個人的時候,從來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妥協對方的理由。別覺得,愛他就是要把對方當作自己的全部。

任何時候,我們心中都要有一把明尺,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裡,要節制愛一個人,也要無條件地愛自己,讓自己在一段感情裡感到輕鬆舒服!

總言之,我們依然要保持對愛情的熱忱和期待,也始終要明白,真正有意義的愛情,是我們始終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在愛他人的同時,也保持自己的個性,千萬不能超過自己的界限去愛一個人,這樣才能在渴望的愛情裡擁有和諧與美好!

相關焦點

  • 真正的愛情,不是一味的付出和妥協,這才是愛一個人的方式
    「我那麼愛他,對他那麼好,為什麼他還是不喜歡我?」曾經碰到幾個傻姑娘,午夜夢回,酩酊爛醉之後,哭著笑著問過我。我回答不上來。我不知道她們是如何愛他的,也不知道他又是如何不喜歡她的,只是覺得,他應該確實是不喜歡她的吧,因為真正愛你的人,怎麼捨得你爛醉如泥,又怎麼捨得你深夜痛哭。
  • 男人的遷就和妥協並不是愛,很多女人被騙了
    關於愛情,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裡,似乎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愛就是無限包容和遷就」。可你真的懂愛情嗎?其實,真正相愛的兩個人,不是無底線的妥協,而是彼此成就對方。愛情本就是一道複雜的謎題,很多女人在戀愛的時候,總會下意識地去尋找一個無條件包容自己的男人。
  • 陳小紜、于小彤官宣分手:妥協不是愛,既委屈了自己又傷害了對方
    2:妥協不是愛,是親手把對方從身邊推走可能你會說,陳小紜這樣挺好的啊但有一個問題,妥協也有兩面:其一,妥協並不能完全滿足任何一方,因為兩個人都覺得沒有得到真正想要的。其二,更嚴重的是,問題真正的原因沒有得到處理。
  •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 第一季》無節制消費—時代的詬病
    我們生活在一個無節制消費的時代,它不是偶然出現的,人為設計了不斷消費和報廢的循環,上世紀製造商制定的消費基礎:人為的縮短產品的使用壽命,即計劃報廢:故意設計容易損壞的產品。消費主義時代的到來:持續消費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基本理念。人們渴望變富有,攀比心理;放寬信貸,科技創新使設計多樣化,成本低廉。一次性消費文化:追尋潮流,淘汰商品。商品內置淘汰屬性。
  • 生存智慧: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會過分妥協,而是懂得一個「爭」字
    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會過分妥協,而是懂得一個「爭」字,在他們看來,「不爭」是一種態度,而「爭」是一種手段!保護自己的利益,堅守自己的權利,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和底線,如果你習慣妥協,什麼都不去爭,那麼,你不但失去了維護權利的能力,而且還喪失了站出來爭取權利的尊嚴。這並非說人不應該妥協,而是說妥協必須是有意義的,不能以損害尊嚴、喪失原則和底線為前提。
  • 葉璇李彩樺退賽,妥協不是主因,不屬於自己的圈子不必強融
    這個話的意思淺顯易懂:走不同道路的人無法在一起謀劃,志向不同的人無法長久做朋友。這句話很好的用在了葉璇和李彩樺的身上。香港女藝人優秀當蔡少芬、葉璇、李彩樺和陳法蓉4個香港女藝人遇到一起,她們的美和內在都讓內地女明星汗顏。
  • 《親愛的新年好》就算一個人也絕不妥協
    她對好多陌生人大聲喊自己喜歡一個小七歲的男生。她在雨夜裡衝出去哈哈大笑,瘋了一樣跳舞。她喜歡喊叫,喜歡對這所大都市宣告自己的勇敢。她從來都堅強,內心也從來清高,她是文藝的。她從來沒有什麼陪伴的人,那個小女孩就是曾經的自己。她和曾經的自己對話,其實就是內心的掙扎。她開車上班,想起曾經的自己也追趕過公交車。她仍舊會拉起二胡,跟隔壁的搖滾兄弟對抗。她會嘲笑曾經的自己,正如曾經的自己會很仰慕如今一樣。
  • 所有的分開,都是因為不夠愛,年齡從來都不是分手的理由
    有一次,小紅打電話給小軍,電話接通後,是一個甜甜的女生的聲音。後來的事情,大家也能猜到了。後來,他們有了不同的人生。有些人,轉身就是一輩子。天熱是事實,但是如果真的愛一個人,就想分分秒秒跟他在一起,天熱,距離,一切問題都不是個事。也可能是她真的怕熱,你可以選擇晚上涼爽時,一起出去吃個飯,看個電影什麼的。或者是你不懂浪漫,又或者是關心不夠,她有點生你的氣了。好好回想一下這段時間,你有沒有說過做過什麼讓她不高興的。
  • 雙十一前夜必看《無節制消費的元兇》預防剁手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我們為什麼會不停的買買買,為什麼手機裡有淘寶,有京東,還有人兼有拼多多,唯品會,鹹魚等?誰讓這個世界變得無節制消費?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調查記者雅克·佩雷蒂用視頻帶領我們審視無節制消費潮流背後的機制,得出了答案。
  • 不要被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騙了,其實是需要理由的
    要是一個人對你說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那麼請不要相信他,因為愛一個人是需要理由的。就像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每個動作,都是需要理由的。一個人不可能再沒有理由的情況下去做一件事,何況這件事是愛一個人,要和一個人牽手走過餘下的所有路。
  •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 第一季》人類如何一步步被「消費主義」誘捕
    紀錄片裡提到這麼一句話,「當今消費主義的核心,就是新產品不斷被淘汰,人們喜歡消費和拋棄,商品的不斷淘汰支撐著整個經濟,我們生活在一個無節制消費的世界裡,但這並不是偶然出現的,不斷消費和報廢的循環是人為設計的 ,人為地縮短產品的使用壽命,也被稱為計劃報廢。」
  • 愛你的理由有千萬種,分手的時候一個就夠了
    愛情這件事,從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2.說到底,分手的理由都是藉口GAI參加比賽的時候,曾經想過退賽。理由就是,王斯然給他打電話的時候老是哭,他不放心。一邊是自己熱愛的事業,一邊是陪伴自己的女友。GAI選擇的還是王斯然。
  • 《大話西遊》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縱使你有千萬理由愛另外一個人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不需要嗎?」「需要嗎?」.......這是至尊寶與菩提老祖的對話,這正是星爺想要表達的一個愛情的觀點——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縱使你有千萬個理由愛另外一個人。星爺為了表達這一觀點,費盡心思,整整用了一部電影的時間來做鋪墊。
  •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每個人都在被操縱,但是每個人都樂在其中!
    為了幫助粉絲們恢復一些理性,我給大家推薦一個BBC的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兇》,豆瓣評分還蠻高的。 這部《無節制消費元兇》很適合身處消費陷阱中的每個人觀看,看完之後不至於醍醐灌頂卻也明白自己交了多少智商稅
  • 我是真的愛你,不能沒有你,我的心從來從來沒有背叛過你
    女人愛一個人時總是全情投入,恨不得跟這個男人一夜白頭,一輩子在一起;男人呢,愛你時也許是真的愛,但是轉身時對另外的女人也能殷勤備至,散發出他的暖意,讓另一個女人也有了愛的錯覺。女人總是對男人比較寬容,即使男人在她之前有過許許多多的戀愛史,她仍然執著的肯定自己會是他最後的天使,他的花心在她這裡會自動終結。
  • 不愛的理由至少有四種,愛的理由少不了一個
    在一起了,又覺得他(她)好像不夠愛我,那麼他的表現到底是愛還是不愛呢?這個愛與不愛,的確也是很折磨人的。畢竟人人都不想當笨蛋,不想被人戲弄,不想被人欺騙。所以,清楚自己愛的人愛不愛自己,的確還是有必要的,也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除非自己已經不在乎了,或是自己不愛了,否則都會關心這一點。那麼我們如果看不別人愛不愛自己,可以先從反面看,他的態度,他的表現,他的言行,都是可以證明可以揣測出部分答案的。
  • 毛姆經典之作《面紗》:婚姻從來不是女人的救命稻草
    面對被質疑「過氣」,她一直堅信自己從來沒有過「低谷期」;甚至對於感情被人詬病,也可以直面開黑自己:「我挑男人的眼光不行」,吐自己的槽讓別人無處可黑。我不是那樣,我從未奢望你來愛我,我從未設想你會有理由愛我,我也從未認為我自己惹人愛慕。對我來說能賜予機會愛你,就應該心懷感激了。」
  • 生活很平庸,愛一個人是沒有理由的,你知道嗎?
    有一段話說:男孩子其實都是很聰明的,他知道你什麼時候會生氣,也知道愛一個人就要及時回復消息,更知道跟其他女孩保持距離才會讓你心安。喜歡一個人從不說出口,那也是一種愛,不說出口是為了保留愛的權利,保留對愛的純真,保留對對方最美好的記憶。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要以佔有為目的,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要在一起才幸福,太多的誓言敗給了時間、敗給了等待。
  • 傷感情歌《 給我一個愛你的理由》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相信一定是愛比恨多一點,再深的傷口總會癒合,無論會留下多醜陋的疤;再疼的傷痛終會過去,無論曾經多痛徹心扉。只要我們有勇氣堅持!愛是真的情是真的你是真的,我是真的。既然曾經擁有的都是對方的真實,那麼永遠記住他的愛他的好忘記傷和痛,信心百倍地走未來的路。
  • 《追風箏的人》:「黑化」從來不是愛而不得的最終歸宿
    我喜歡娓娓道來注重細節講述的劇集,很顯然,它不是。但追劇這件事,只要夠閒,足夠有耐心,追的下去,足矣。 我喜歡袁未颯颯的感覺,所以最後即便林中碩酒醉把她錯認「雯雯」,我都不相信她真的會走向彈幕給的歸途:「袁律師要黑化了」。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懂套路的人明白人心:什麼年代了,多獨立的女性,遇到感情,處理方式 還在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