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緊急公關》。我喜歡娓娓道來注重細節講述的劇集,很顯然,它不是。但追劇這件事,只要夠閒,足夠有耐心,追的下去,足矣。
我喜歡袁未颯颯的感覺,所以最後即便林中碩酒醉把她錯認「雯雯」,我都不相信她真的會走向彈幕給的歸途:「袁律師要黑化了」。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懂套路的人明白人心:什麼年代了,多獨立的女性,遇到感情,處理方式 還在原地踏步。
《追風箏的人》,我就是帶了點這種「原地踏步」的套路看完的,「為你,千千萬萬遍」出現時,我以為死去是哈桑最好的結局;哈桑父子被趕走時,我以為命運給予他的,只剩下嘲諷和厄運。
多年以後,追隨著阿米爾的腳步,回到阿富汗的土地上,聽拉辛汗說哈桑的經歷,讀哈桑寫下的信:他依然是那個愛笑的少年,他結婚生子,他熱愛生活,他識了一點點字,他甚至已經知道了阿米爾小時候的謊言;但他依然關心阿米爾是否結婚是否有孩子是否還放風箏是否快樂;他同意並認真照看阿米爾家裡留下的院子,並為此失去生命,原因是「老爺待我就像父親一樣」。那個被阿米爾看不起、為阿米爾遭受侮辱、被阿米爾冤枉卻一言不發默默離開的人,在離開後好像從未受傷一樣認真生活、心懷感恩,記著的還是和阿米爾一起長大、玩遊戲、在街上追風箏的事情,甚至還說「如果你回來,你會發現有個忠誠的老朋友在等著你」。
這是我見過「報復性」最強的故事,我接受你所有的選擇及其中有意無意的傷害,實在不行,我可以離開,在其他任何地方茁壯成長,曾經所有的美好,都成為生命的一部分,滋養我成為更好的自己,留給對方的,只有一條通向「好人」的路(如果你願意贖罪的話)。
我問過一位朋友:你現在單身一人,會記恨那個與你相戀多年卻忽然娶她人為妻的前男友嗎?她毫不猶豫:會的。與此相比,我更喜歡惠英紅單身的故事:「如果那個男孩回來求婚,她一定會嫁給他」。他不過是問了她一句「我愛你用廣東話怎麼說」,一句話溫暖一輩子。終結一個人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從來都只能是自己,及自己的選擇。因為
愛,從來不是我得不到誰都別想完整擁有的毀滅;愛,是我愛你,與你何幹的坦蕩磊落。
以上,是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