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經典之作《面紗》:婚姻從來不是女人的救命稻草

2020-09-16 瀟瀟愛讀書

她做過的錯事、蠢事,她所經受的磨難,並非毫無意義,那將是一條通往安定的路。

——題記

如果說上半年最火的綜藝是什麼?《乘風破浪的姐姐》一定不遑多讓。

口快心直的寧靜、颯爽冷豔的萬茜,呆萌可愛的張含韻、活力滿滿的藍盈盈……每一個小姐姐都有自己的獨特的個性和特點,而在其中,張雨綺一直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2006年,年僅19歲的張雨綺因為出演星爺的《長江七號》一炮走紅,從後星途還散平順,但更讓人側目的則是她的處事風格。

與別的女星拼命設人設不同,張雨綺一直活得很自我:

一嫁大自己近20歲的王全安,風雨飄搖時的不離不棄,到風波待定後的好聚好散,一句「願你好,祝我安」讓人不由心生讚嘆;二嫁袁巴,生了一對龍鳳胎,高調秀過恩愛,也揮刀進過警局,閃婚又閃離,總透著一股不肯服輸的狠勁。

被節目組質疑「臉上很油」,她直接回懟「那是高光,你不懂!」面對被質疑「過氣」,她一直堅信自己從來沒有過「低谷期」;甚至對於感情被人詬病,也可以直面開黑自己:「我挑男人的眼光不行」,吐自己的槽讓別人無處可黑。

這或許就是一個三十歲女人最好的模樣——或許是事業還是感情亦不平順,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也許活不出你們心目中的樣子,但我也可以強勢,自信,剛強和真實。

不知為何,張雨綺總能讓我想起英國作家毛姆筆下的「凱蒂」 ,《面紗》中的女主角。

作為20世紀英國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毛姆的一生著作等身,雖然身為男性作家,但是他的作品中所刻畫的女性形象卻相當細膩深刻,真實而不做作,而這其中,「凱蒂」一直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作為一個女人,凱蒂並不完美,她移情、出軌、被欺騙、被玩弄、甚至被遺棄,她一次次逃離卻也一次次沉淪,儘管一路跌跌撞撞,一路頭破血流,她的內心仍然不甘心變成男人的「附屬品」,她一次次掙脫枷鎖,朝著那個內心裡的自己拼命跋涉,也在這個過程中漸漸明白:

「婚姻絕對不是挽救女人的稻草,要想愛別人,首先要好好愛自己。」

如果你剛好是一個女性,如果你的人生或者情感正經歷困頓,我希望你和我一起讀讀這個故事,或許你會對今後的路有一個新的認識。

一、一個男人愛你時所說的話,可不能字字較真兒

「剛才有人動了一下門。」

「是瓦爾特。」她嘴唇顫抖著小聲說道。

故事的開始,一個爛俗婚外情被抓包的現場,但毛姆卻沒有讓男主人瓦爾特推開那扇門。

門內的兩個人,表情各樣,心懷鬼胎。

最初惶惶不安過去後,凱蒂在一剎那間竟有了一絲解脫之感,她不愛瓦爾特,「婚姻生活剛過了三個月,她就明白她犯了一個錯誤。」,當門把被擰動時,她不由自主地想:

「她有查理,還在乎別的麼?他知道了可能倒最好……他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吧。」

凱蒂以為自己的是有底氣不在乎丈夫的態度的。畢竟,她還有查理,那個擁有一雙藍極了的碧眼,眼底永遠流露著和藹之情,脾氣溫和且魅力四射的男人。

他說他愛她,他對初遇當晚她的穿著記憶猶新,他將她形容為峽谷裡一朵百合花,而在凱蒂看來,查理的婚姻和自己一樣不幸,他的妻子冷漠無情:

「他們之間根本毫無愛情可言,是長久的習慣、生活的便利和孩子還把他們留在一起。」

但是凱蒂忽略了,忽略了門把轉動時,查理那怪她的眼神,忽略了這個男人眼底的驚慌與刻意裝出的輕柔體貼。

以至於當瓦爾塔與她最終攤牌時,威脅她必須讓情人查理必須在他們離婚後的一個禮拜娶她,否則就要將凱蒂帶去霍亂的重災區湄潭府。

驚慌失措的凱蒂把丈夫的要求告訴了查理,一路上她甚至開始幻想和情人即將展開的美好生活,她對查理是篤定的,他曾經那麼愛她,那些甜得發膩的情話,那些令人震顫的歡愛,都歷歷在目,清晰如昨。

但她失望了。

「我樂意跟你結婚,這勝過一切。但是這卻是不可能的。」

「我當然愛你。」他柔聲說,「對此我不準你有一點疑問。」

「那可能會毀了我的前途,但我更擔心的是你也將從中受到傷害。」

本以為自己深愛的情人會放棄事業、家庭和妻兒與自己雙宿雙飛,但卻換來情人的冷漠無情,甚至為了不影響自己的仕途,不惜將凱蒂拋向死亡的境地,不帶一絲憐憫。

戀愛時我們總是習慣性、毫無保留地去付出真心,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傷心,甚至他的一個表情都會讓你憂心不已。

但事實,很多時候,你以為的以真心換真心未必真的會有回應。

因為這世間,最複雜的就是人心,最難測的也是人心。

年少時覺得風華正好,世界一切皆唾手可得,卻不知道,你在別人的心中的位置並不如你想的那麼高,那麼重要,等有一天他走時,你連反應的餘地都沒有……

周國平說過:「一樣東西,如果你太想要,就會把它看得很大,甚至大到成了整個世界,佔據了你全部心思,我的勸告是,最後無論你是否如願以償,都要及時從中跳出來,如實的看清它在整個世界中的真實位置,以及它在無限時空中的微不足道,這樣,你得到了不會忘乎所以,沒有得到也不會痛不欲生。」

就像查理,凱蒂只不過是他眾多情婦中一個,以前有,以後也會有,作為一個情場浪子,他絕對不會傻到為了情人而讓自己的家庭、事業包括仕途毀於一旦。

或許他曾經對凱蒂也有那麼片刻的真心,他對她的那些甜言蜜語也非言不由心,但是這些只是生活的調味劑,是偶爾的刺激。

但凱蒂不懂,她過分地高估了自己在查理心中的地位,結果呢?這段感情只能感動她自己,即使她死去活來,痛不欲生,對於查理又有什麼關係?

所以,她只能在傷心、絕望中一敗塗地。

二、說愛你沒理由,說不愛你更不需要理由

「我對你根本沒有報幻想」。他說道,「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力、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

年少時初讀到這句話時,著實為瓦爾特狠狠的心疼了一把。

一個男人要怎麼樣的深情與絕望才能講出這樣一番話呢?

的確,他不夠聰明幽默,他自命天高、他孤芳自賞和冷漠自知,但是這樣的他仍然努力、竭盡全力地愛著凱蒂,為了取悅她去參加一場又一場難熬的舞會,為了取悅凱蒂去說那些甜言蜜語、甚至殷勤奉承。

「據我所知,人們在愛上一個人卻得不到回報時,往往感到傷心失望,進而變成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樣,我從未奢望你來愛我,我從未設想你會有理由愛我,我也從未認為我自己惹人愛慕。對我來說能賜予機會愛你,就應該心懷感激了。」

瓦爾特曾經的愛,是沒有理由的,他全心全意地仰慕著凱蒂,將她奉若心中的女神,眼中的月光,他時刻關注著她的神情,只要她歡樂,他就會雀躍不已,對瓦爾特來說,能有機會愛凱蒂就已經心懷感激。

多麼卑微的愛情!

但是卑微的愛只能換來同情無法換來深情。

凱蒂還是背叛了他,用最羞辱人的方式——出軌。

後來很多人都跳出來指責瓦爾特不夠男人——

「妻子不愛你,你大可以像個紳士一樣放手微笑祝福啊!」

在門把轉動的那一剎那,瓦爾特想到了什麼?又經歷了什麼?沒有人知道。

你只看到瓦爾特的絕情冷漠,又何曾體會過他的傷心絕望?所謂的報復,所謂的絕情,不過是一個傷心人的自我保護。

畢竟,人心是慢慢變冷的,樹葉是漸漸變黃的,故事也緩緩地寫到結局,最重要的人,失望多了,也就變得不重要了,再深愛的人,時間久了,也變得可有可無了。

但是,我相信,在瓦爾特的心裡,即使在他帶著凱蒂起身前往霍亂的湄潭府的日日夜夜裡,他還是愛著凱蒂的。

不然他不會用計謀讓凱蒂看清查理的真面目,他不會在得知凱蒂懷孕後,還是決定將她送回更安全的地方。

瓦爾特是個好人。

但是,愛情就是這樣,它不會因為你是個好人就會對你格外仁慈。就像我們經常聽到的那樣,很多糟糠之妻在面對丈夫的背叛時,往往哭得撕心裂肺:「我對你那麼好,為什麼你不愛我?」

對啊,你對我好,我就要愛你嗎?即使你的腳步已經跟不上我前進的步伐?即使我們之間一絲共同話題也沒有?

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不愛,同樣不需要理由。

所以,直到瓦爾特生命的最後,凱蒂依舊沒有愛上他,她滿心地懊悔,她悔恨自己沒有更好地了解這個男人,她後悔自己的行為如何羞辱和傷害這個男人,但是她還是不愛他。

這或許就是愛情,伸手要來的不真,主動給的才暖心。伸手要來的是施捨,靠施捨是換不來幸福的,不愛真的是最好的理由。

三、好好愛自己,才能好好愛別人

前一陣子在知乎上有個很火的問題,大意是說,嫁錯人和一輩子不結婚,哪個更可怕?

婚姻或許從來不是兩個人的事情,但婚姻也永遠都是兩個人的事情。

一段湊合的婚姻,或許不見得壞,但絕對不幸福。

很多人指責凱蒂的出軌,認為她低俗、放蕩,但我卻不這麼認為。

「凱蒂已經到了25歲,還是單身未嫁,賈斯汀夫人怒不可遏,經常毫不留情地給凱蒂臉色看。」

凱蒂其實和我們身邊大多數女人一樣,並沒有太優秀,也沒有太出眾,她漂亮中帶著些許平庸,她無法對抗世俗帶給她成為「掉價的老處女」的壓力。

她將婚姻當做一根救贖的稻草。

當遇到瓦爾特,那個家世湊合,自己卻並不喜歡,甚至還有點討厭的人,她還是選擇了妥協。

凱蒂就像我們身邊那些因為各種輿論裹挾而匆匆找個所謂合適的對象走入婚姻,卻過得雞飛狗跳、悔不當初的朋友。

所以,她不甘於生活的無趣,丈夫的冷漠,於是,她出軌、背叛,你當然可以將其看做一種道德問題,但這何嘗不是對人生中種種不滿的一種回擊。

可恰恰因為她是女人,這種回擊顯得那麼的不合人情和放蕩無恥。

於是,而凱蒂的女性意識也在此刻復甦,當勇於追求愛情卻沒有得到善意,當對自己深愛的人背棄自己,面對查理,她說:

「我一直以為你愛著我,其實是我犯得愚蠢的錯誤,你除了自己根本不會愛別人,為了保全自己,你會毫不猶豫地犧牲掉我!」

面對感情的失敗,她灰心,她失望,但是她並沒有完全一蹶不振,與抱怨相比,她找到了新的人生意義——她和修女們一起發揮女性的力量幫助當地飽受霍亂的人們。

「凱蒂發覺修道院的工作讓她的精神煥然一新。」

凱蒂在經歷了失敗的婚姻和無果的愛情後,經歷了疾病的肆虐和人世的無常,她已經不再將愛情當作生活中的唯一,取而代之的是生命中那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凱蒂有種奇怪的想法,她感覺自己在不斷地成長。沒完沒了的工作佔據了她的心思,在和別人的交往中,她接觸到了新的生活,新的觀念,這啟發了她的思維,她的活力又回來,她感覺比以前更健康,身體更結實。」

凱蒂是個完美的女人嗎?

當然不。

她只一個人,一個女人。

因為是女人,她脆弱而隨波逐流,她在妥協中讓自己的人生一次次失控,從婚姻到愛情;因為是女人,她懦弱而卑怯,她背叛婚姻也被情人背棄,她傷害別人也被人無情傷害;因為是女人,即使心理如何唾棄查理,在瓦爾特死後她仍經不住誘惑再次對他投懷送抱。

但是,也恰恰是因為她的這些「不完美」,才真正成就了她的人性!

一個真正的人,一定不是一生下來就是道德的標杆,德行的楷模,她或他會經歷坎坷,也會走入低谷,會高尚也會有卑劣,沒有人能像白紙一樣沒有故事,沒有傷痛,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原來的樣子。

正如塔拉·斯特維奇在《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中寫到的那樣: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可以和她說再見,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已經不在你的生命中,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座真正的山,屬於自己。」

凱蒂之所以讓人覺得真實,是因為在成長的過程,這個女人從來沒有迴避自己的傷痛,她一次次迎著成長的刀鋒逆行,儘管頭皮血流,儘管受傷犯罪,她仍然沒有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

當歷經千帆之後的她再次回到起點,她撫摸著肚子那個嬰孩,對父親說:

「我希望她是一個無畏、坦率的人,是個自製的人,不會依賴別人。我希望她像一個自由的人那樣生活,找一份好的活計養活自己……」

她人生的畫布上的每一筆都是她自己為自己塗抹的底色,只屬於她自己,儘管不完美,卻是她自己的回憶的印記,她有悔恨,但不遺憾,她也不知道未來她是否真的能遇見一份真的愛情,但是她明白,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終究到來,那是他人生該付出的代價,只有好好的愛自己,那才能有能力去好好的愛別人,這或許就是成長……

相關焦點

  • 愛情、婚姻、出軌與女性覺醒——毛姆《面紗》
    毛姆的《面紗》,也是講了一個女人出軌的故事。毛姆在小說裡有一段論述。我從來都無法得知,人們是究竟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的心上都有一個缺口,它是個空洞,呼呼的往靈魂裡灌著刺骨的寒風,所以我們急切的需要一個正好形狀的心來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陽一樣完美的正圓形,可是我心裡的缺口,或許卻恰恰是個歪歪扭扭的鋸齒形,所以你填不了。
  • 毛姆的《面紗》,竟然證明了託爾斯泰關於婚姻的這句名言
    這就是小說《面紗》的創作經過。《面紗》講述了一個女人在背叛婚姻後自我救贖的故事。不過我認為,在主人公凱蒂和瓦爾特的婚姻之外,毛姆還給我們呈現出了另外兩種婚姻,凱蒂父母的婚姻,和凱蒂出軌對象查理的婚姻。他們共同證明了託爾斯泰的名言:不幸福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一、在婚姻的面紗下,掩藏著怎樣焦灼不安的內心。1.凱蒂父母是一對緊張壓抑的陌生人。
  • 豆瓣9.0《面紗》:毛姆筆下的三種婚戀狀態,詮釋愛與救贖的真諦
    ——但丁《神曲·煉獄》但丁的這幾句詩句,促成了一部偉大作品的產生,那便是被譽為「英國最會講故事的小說家」的毛姆所作的《面紗》。故事以中國香港和內陸為背景,曾三度被改編為電影,是毛姆重要的長篇小說代表作。
  • 毛姆的《面紗》:二流貨色的她實現自救
    這是毛姆《面紗》,女主人公基蒂在出軌後第一次與丈夫沃爾特攤牌時,沃爾特說出對基蒂的評價。 電影《面紗》劇照(圖片來自網絡) 《面紗》被稱為「一部飽受爭議卻直探人生真諦的女性精神覺醒之作 毛姆的《面紗》(圖片來自網絡)剩女基蒂為了躲避母親的冷嘲熱諷
  • 《面紗》:毛姆關於女性精神覺醒的經典作品,三次被改編成電影
    愛情與婚姻是人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話題,激情、纏綿、嫉妒、背叛,這些元素交織在一起,拉起一張朦朧的面紗,讓我們難以看清其中的真相。我們總是受什麼蠱惑,又因何而絕望,毛姆的《面紗》將為你一一揭曉。閱讀毛姆的書就像是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剝開,讓你看到生活的本質。
  • 《面紗》:不是錢,就是性?那些沉迷婚外情的女人,究竟享受什麼
    《面紗》是一個關於背叛和救贖的婚外情故事,講述了女主人公凱蒂因為攀比而匆匆出嫁,婚後卻因對婚姻不滿而背叛丈夫,深陷婚外情的泥淖難以自拔。丈夫瓦爾特發現妻子不忠後,強迫其追隨自己前往中國偏遠山區平息霍亂。在這段生死考驗中,凱蒂歷經千帆,對婚姻和自我有了更深的認知。在毛姆的諸多作品中,《面紗》知名度和評價甚高,且廣為流傳。
  • 《面紗》:多次改編成電影的經典之作,毛姆執筆,揭秘愛情與婚姻
    用《面紗》這本書,很清楚地告訴你,究竟什麼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強扭的瓜不甜,這樣的愛情是不會有好的過程與結果的,於是,婚姻沒有給她帶來幸福與快樂,反而帶來了不斷的煩惱與不滿,之後就牽連出了更多的事情。在他的筆下,所有的故事人物都有一種很鮮明的特點,再加上毛姆本身對人生有著不一樣的理解,所以從他的作品中你會有比較親切的感覺,因為生活中的描寫是小說最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月亮與六便士》、還是《刀鋒》、亦或是這本《面紗》,都有著很不錯的故事帶入感。
  • 愛是對的,但卻愛錯了人,毛姆的《面紗》完成了妻子精神上的救贖
    根據在中國曆遊四個月的見聞經歷,毛姆寫出了三部作品,以香港及中國內地為背景的長篇小說《面紗》為觀眾所喜愛。這部小說的靈感得自於但丁《神曲·煉獄篇》中的詩句。一八九四年,毛姆還是醫學院的學生時,去佛羅倫斯度假,房東的女兒教他讀《神曲·煉獄篇》。
  • 時隔14年,再看好萊塢經典大片《面紗》:別讓婚姻走向更深的絕望
    」這是電影《面紗》中的臺詞。《面紗》這部電影的中美版本,於2006年在中國內地上映,時至今日已經過去近14年,原本印象已不再深刻,卻在最近再一次翻看毛姆的原著時,心生懷念,經典終是彌久留香。這部電影的背景設置在20年代的倫敦,講述的是凱蒂匆忙結婚,又背叛婚姻的故事。年齡應該成為結婚的理由嗎?看似不錯的人能給你婚姻的幸福嗎?
  • 毛姆的20條金句,句句道盡愛情與婚姻的真相
    今天是英國小說家、劇作家毛姆逝世55周年,毛姆的人生應該是充滿色彩的,他做了太多人不敢做的事情,在毛姆的作品中,充滿了對人性的各種諷刺,在這種諷刺的面具下,卻是對人類的同情,今天小K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毛姆作品中的句子吧!1、愛情是個很不幸的水手,你坐一次船,它就憔悴了。
  • 張愛玲偶像毛姆:棄醫從文,靠寫作賺十幾億,源於他對肉體的著迷
    ——王朔張愛玲作為中國文青的「祖師奶奶」,同樣有自己青睞的偶像,他就是外國作家毛姆。毛姆作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著有《月亮與六便士》、《面紗》、《刀鋒》等代表作。張愛玲偶像毛姆:棄醫從文,靠寫作賺十幾億,源於他對肉體的著迷「為什麼討人喜歡的女人總是嫁給蠢物啊?」 「因為有腦子的男人是不娶討人喜歡的女人的。」
  • 你為什麼喜歡毛姆「二流一等」的小說《面紗》?
    你為什麼喜歡毛姆「二流一等」的小說《面紗》?文/騷客vlog別揭開這層紗,它被活人稱為生活;雖然上面的圖景接近虛幻。——雪萊電影《面紗》海報我是先聽了毛姆同名小說電影《面紗》的OST體味到一種深刻的悲哀
  • 毛姆代表作《面紗》:瓦爾特的愛,既深情又自私,結局令人唏噓
    毛姆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作家」,也是極其「兇殘」的作家。因為他總能冷靜、殘酷地將美好撕得粉碎,將他筆下人物的面紗一層一層揭開,把人類的欲望、恐懼等,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讀毛姆的作品,總能讓人感覺悲傷,但同時也能跟隨主人公一起成長。讓我們領悟:人性是複雜的,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許多灰色地帶。
  • 毛姆:被不愛的女人騙婚,把一生過成了寂寞
    這樣華麗又無奈的收場,都和他這一生唯一的一次婚姻,而且還是糟糕的婚姻不無關。1913年,年近40歲的毛姆向交往了8年的女人,31歲的蘇.瓊斯求婚,這是浪蕩子第一次動了結婚的念頭,沒想到卻遭到了狠狠的拒絕。毛姆備受打擊,從此不再相信愛情。
  • 女人,別等他死了,你才懂得什麼叫作愛情!經典電影《面紗》
    在大多數文人墨客的筆下,愛情是浪漫的,婚姻是圓滿的。但是熟悉毛姆的朋友都知道,他的筆下沒有感人的愛情與美滿的婚姻,因為他自身未曾擁有過。毛姆10歲的時候,父母就過世了,他小時候身材矮小,又有嚴重口吃,常常被人欺負,自幼養成了孤僻、敏感、內向的性情。
  • 霍亂時期的恩典:電影《面紗》
    二戰中她撕毀英國護照,以中國公民身份,隻身帶領80多個孤兒,沿路乞討,徒步300多公裡,成功的把他們送往非戰區。1958年,大明星英格麗·褒曼扮演了這位「內地會」的宣教士。「八福」之名,來自基督耶穌在著名的「登山寶訓」中提及的「八福」——「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但這部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的電影,卻莫名奇妙的把片名改成了《六福客棧》。
  • 穆念慈:人生沒有「救命稻草」
    完顏康不肯認父,她料來必定另有深意;他出任金國欽使,她又代他設想,他定是要身居有為之地,想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為大宋圖謀驅敵復國。豈知這一切全是女兒家的痴情妄想,這人哪裡是什麼英雄豪傑,直是個賣國求榮的無恥之徒。她想到傷心之處,萬念俱灰。」我覺得這一段寫得極好,將穆念慈那種初墮愛河,一廂情願的心理描寫得極為真實。
  • 《月亮與六便士》:雙性戀作家毛姆是否真的貶低女性?
    殊不知,一個女人在婚姻裡最大的保障不是男人的事業有成,不是兒女雙全,而是自己與對方心意相通的默契和生死與共的決心。毛姆通過對思特裡克蘭德夫人的刻畫,撞響了擺脫依附的警鐘,揭露現代人的孤獨和畸形的家庭關係,探索什麼是真正的愛情,以及一個人究竟應該對自己負責還是對他人負責的矛盾關係。
  • 作惡多端的才會亟需救命——《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們》
    警察良介被一個漂亮女人騙得團團轉,結果欠下黑社會巨額債務,走投無路只能到處找錢填窟窿。突然警方發現了疑似漂亮女人的屍體,良介十分害怕追查到自己身上。在浴室打工的老年打工人突然發現了一袋子無人認領的現金,足足有一億日元。
  • 《面紗》:共度婚姻,你會選擇一個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
    毛姆的小說《面紗》就是最好的例子:內向沉默、毫無魅力的沃爾特和生性活潑、嬌美虛榮的凱蒂,原本不是同路人,卻因為現實中不得已的原因走到了一起,沃爾特選擇了自己所愛的人,凱蒂嫁給了深愛自己的人,但他們的婚姻悲劇幾乎貫穿了整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