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醫學教授的無藥養生法,對中老年慢性病很有效!

2020-12-20 騰訊網

金世元教授有50年中醫從業經驗,被中醫藥屆尊稱為「國藥泰鬥」。但與中藥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他,自己卻踐行「無藥養生」的方法。

金世元

北京中醫學會常務理事

業界尊其「國藥泰鬥」

「無藥養生」要如何養呢?金世元教授主張:

「任何病都要靠自我調理,不要亂用藥。」

可見,健康始終是要靠自己來掌控的,下面將金世元教授的「無藥養生」總結為以下2個方面,大家聽聽看有無道理:

健康上,我們自己比老天爺有用;

大多數人,不是病死的,是氣死的。

▲金世元教授:無藥養生,健康一生。

健康方面,我們自己比老天爺有用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我們個人健康和壽命15%決定於遺傳,25%決定於環境,剩下的60%決定於自己。

所以,在健康問題上,我們自己比老天爺管用。

常見慢性病,一雙手就可以治

很多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血糖高等慢性疾病,其實這樣的慢性病只需要一雙手就可以治。

這裡為大家介紹6個針對慢性病病情的簡單動作,在家就可以做,只需要一雙手,就能對付煩人的慢性病!

1

降血壓

▲ 十宣穴降血壓

取穴:攤開手掌,十指微微彎曲,此穴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

作用:撞擊此穴,可以起到降壓、預防眩暈的作用。

▲ 八邪穴治頭痛

取穴:手微握拳,在第一~五指間,指蹼緣後方白肉處。

作用:十指交叉撞擊,可以刺激指縫八邪穴。對頭痛,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有療效。

2

冠心病

▲ 大魚際強心

▲ 小魚際治心絞痛

取穴:第一指骨中點位——大魚際,手掌外側緣一組肌群構成稍隆起的部位中點處——小魚際。

作用:每天做上面這兩個動作五十次,可以強心。心悸、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要堅持這兩個小動作。

3

心腦血管疾病

▲少海穴治心腦血管疾病

取穴:屈肘取穴,位於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作用:這個動作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4

腦缺血

▲中渚、液門、陽池治腰椎問題

取穴:掌指關節的後方,第4、5掌骨間凹陷處。

作用:此動作可以保持頸椎、腰椎健康,改善腦缺血。

5

支氣管疾病

▲ 中府、雲門治療肺部疾病。

取穴:位於胸部,鎖骨下窩凹陷中。

作用:此動作針對肺系疾病、支氣管疾病均有治療作用。

6

高血糖

▲後溪、前谷、腕骨可降血糖。

取穴: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

作用:此動作對於改善下焦、緩解消渴症狀、降低血糖均有良好療效。

慢性病重在調理,以上6個動作一定要天天做,不花錢,對慢性病很有效。

人不是病死的,是氣死的

人不是病死的也不是老死的,是氣死的。這不是空穴來風。

現代醫學對長壽老人生活方式、心態都進行過深入的研究,最終得出:樂觀、心胸開闊是長壽的重要因素

人是情緒的動物,不可能不生氣,重要的是千萬不能過度。那麼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達到養生的目的呢?

1

不抱期望,才有希望。

期望過高常常會超過現實,往往有落空的可能。退休後對子女不要抱幻想,要給自己留下一些心理空間,做一點不那麼好的設想。這樣通常生活會更有希望。

2

培養興趣,重在參與。

主動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但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把住熱情,並與之為友,不要把結果看得太重。

我們已經走過了人生一大半,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豐富的生活中,就會獲得最真實的快樂。

3

知足常樂,積極生活。

要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保持和創造愉快的心境,享受每一天退休生活。

記住金世元教授的「無藥養生」觀吧:健康靠自己,雙手調百病;控制情緒不過度,人人都可以做到。

養生不花錢,有效防疾病,這麼好的權威養生方法,快點告訴朋友們吧!6個手部動作一定要記住!

微信推送改版了,請點【在看】才能看到我

相關焦點

  • 【精準醫學】超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廣東將全面推進老年健康管理
    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提升,慢性病高發已成為老齡化社會的一大挑戰。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老年人健康問題已上升到全社會都必須重視的高度,更關係到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
  • 愛滋病發現40年:「世紀絕症」已變成可控慢性病
    圖片來源:東方IC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對於愛滋病的治療研究也越來越多。21世紀之後,新型抗艾藥物層出不窮。6大類30餘種抑制劑藥物獲批上市,連同「雞尾酒療法」一起,將原先的「世紀絕症」變成了一個可以長期控制的慢性病。但科學能殺死病毒,卻無法控制人心。
  • 關於孝南區2020年門診特殊慢性病申報工作的通知
    具體受理單位聯繫方式及地址如下:六、待遇享受時間申報資料經專家鑑定合格,經公示無異議的,從2021年1月1日起享受特殊慢性病待遇。七、慢性病待遇城鄉居民慢性病無起付線,按50%的比例支付;城鎮職工慢性病一個年度內起付線600元,以上部分再按照60%比例支付;參保城鄉居民或者城鎮職工同時患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門診慢性疾病的,支付限額按其中最高一種慢性病限額標準執行。
  • 頂流大咖聚首,邵志敏教授、徐兵河教授、胡夕春教授分析乳腺癌全程...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2020年8月30日,首屆"武彩人生,愛無止境"腫瘤卓越管理論壇在上海、成都、廣州、鄭州、南京、杭州、北京全國7城成功召開。
  • 手指按摩養生法,針對感冒、心臟病、頸椎病,很有幫助!(真人示範)
    手指按摩養生法,針對感冒、心臟病、頸椎病,很有幫助!手指按摩養生法,針對感冒、心臟病、頸椎病很有效,真人示範,大家一起來學一學!五指按摩防疾病手指按摩是講究方法的,做正確了,才能達到好的效果。順序:按摩時男性先左手,後右手。女性則相反。時間: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壓左手拇指的兩側,感覺疼時再堅持10秒鐘。
  • 中國50年代醫學院校,一、二級教授,級別等級排隊名單!
    當時也沒有院士這個級別,那時的一級教授相當於現在的院士,全國的教授當時是按照一級、二級,進行排隊排名。那麼50年代各醫學類的院校、擁有一二級教授的情況及排名排隊的情況如何呢?今天隨小編一起來了解具體的情況:一、50年代各醫學類的高校一級教授排名前五的是1、上海第一醫學院,也就是原上海醫學院,最初的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是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50年代一級教授數量高達16人,實力相當強勁,在國內醫學院中穩居第一。
  • 慢性病防治,從兒童期開始
    慢性病防治,從兒童期開始——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兒童慢病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兒童慢病管理論壇順利召開2020年9月25日,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兒童慢病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兒童慢病管理論壇在長沙順利召開
  • 醫學美容成透皮給藥技術應用新場景
    經過多年的發展,透皮給藥技術在醫療領域已經有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而在醫學護膚、醫學美容等領域,以微針為代表的透皮給藥技術更是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在我國,2018年1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在生物醫學工程產業領域,「透皮和黏膜給藥製劑新劑型工藝技術基礎研究」被列入重點產品和服務。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公司的報告,全球透皮給藥系統市場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814億美元。
  • 去西安城北醫院,門診慢性病就醫、購藥可以直接報銷了!
    老李: 老張,聽說從2021年1月1日起,西安市門診慢性病資格認定不用到處跑啦 老張: 醫療服務有保障, 看病、取藥、繳費等也不用排隊, 在新冠疫情流行的特殊時期, 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呢!
  • 癌症患者需警惕發生骨轉移,特別是中老年女性患者!
    乳腺癌骨轉移雖不會要命但會疼得要命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乳腺腫瘤科主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副理事長江澤飛教授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乳腺癌病人出現復發轉移後,約30%-40%的患者會首發骨轉移;乳腺癌晚期病人中有約60%-70%會出現骨轉移,雖然骨轉移不像腦轉移或肝轉移那樣對壽命影響巨大
  • 2020年中國居民購藥調研白皮書
    一方面合理調配醫療物資,給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短缺的市縣送去救命物資;另一方面從找藥到送藥,給不能出門的慢性病患者送去亟需的藥品。此外,受此次疫情的影響,「在線問診+線上購藥」的網際網路醫療體系被更多居民接受,根據艾瑞UserTracker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在線醫療APP的總使用次數達到12.3億次,同比增長29%,在線醫療的普及也將進一步帶動居民嘗試線上購藥。
  • 石遠凱教授:早發現、早治療!邁向「健康中國2030」
    國家制定並出臺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等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癌症防控計劃,我國正在進入全民防癌時代。
  • 心臟病手術需11萬,華醫學四劑藥好轉,20天下地幹活
    2016年11月12日、12月15日赴雲舍村隨訪李某帶,身體完全恢復,過著幸福的家庭生活李某帶,57歲,雲浮雲舍村貧困農民。今年5月因心前區劇痛暈倒,診斷:高血壓3級(極高危組),高血壓性心臟病,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極重度),心功能3級。
  •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老年醫療保健分會2020年內分泌代謝...
    原標題: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老年醫療保健分會2020年內分泌代謝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9月26日,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老年醫療保健分會主辦
  • 鍾南山、張文宏亮相2020騰訊醫學ME大會:從生命痛點出發,探索醫學...
    此次ME大會演講嘉賓還包括《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主編Eric Rubin、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點實驗室主任黃荷鳳院士、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陸林院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蔡三軍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脊柱外科主任彭寶淦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以及騰訊醫療副總裁黃磊。
  • 呼吸的痛:亟需被正視的常見慢性病
    趙志勇所在的沙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轄區域常住人口6萬餘人,自2013年5月率先開展社區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以來,現今佔社區戶籍人口1/3的居民已籤約,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持續加深,慢性病在中國已呈井噴狀態發生。
  • 東方紅航天生物關注疫情,關注慢性病患者安全用藥
    截止 2020 年 4 月中旬,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了完全的控制,但是國外疫情集體爆發,境外輸入患者不容小覷。作為中國航天事業重要的組成部分,東方紅航天生物,近期,就疫情期間,國內的慢性病患者應該如何安全用藥的問題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總結,以供國內慢性病患者參考。
  • 2019年這些醫學進展與你息息相關—新聞—科學網
    回首過去的2019年,孜孜不倦的科研人員在醫學領域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果,我們精心篩選了一些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重要醫學研究成果,以期在新的十年大家能夠更好地「擁抱健康」。 慢性疾病負擔仍將持續 過去的幾十年裡,經濟快速發展使百萬中國人擺脫了貧困,與經濟發展伴行的是我國人口和流行病學態勢的巨大轉變。
  • 全國2010年4月自考預防醫學(二)考試真題
    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建議,成年人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每天最好進行30分鐘( )A.超強度的運動B.高強度的運動C.中等強度的運動D.一般強度的運動5.低膽固醇膳食原則要求膽固醇每日限制在( )A.300mgB.400mgC.500mgD.600mg6.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是預防醫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 徐榭教授榮獲2020年美國醫學物理師協會Quimby醫學物理終身成就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徐榭教授將於2020年7月在溫哥華召開的美國醫學物理師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AAPM)年會上接受2020年度的昆比(Edith H Quimby)醫學物理終身成就獎(Edith H.Quimby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in Medical